3月8日,以通过天然气管道渗入乌克兰后方的精锐部队为先导,俄罗斯对库尔斯克地区发起全面进攻。经过一天多的鏖战后,乌全线溃败,丢失了至少150平方千米控制区域,只剩下约250平方千米还在手里——不及去年巅峰期的零头。而随着“管道突袭”的具体细节曝光,大家也再一次感受到俄罗斯军队的悍勇。

突击队在管道中行进的场景
根据俄罗斯频道消息,这次渗透进去的部队有100余人,由“退伍军人”突击旅和空降部队、摩步团精锐组成。他们携带武器弹药及数天给养,凭借简易防护设备,在直径1.4米的管道里待了六天等待战机,期间艰难行走了22个小时,才完成12千米的“管道突进”。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当突击队出现在乌军后方,顿时打了对手措手不及。而随着突击队从背后攻破乌军防线,与正面第30摩步团会合,战场走势已经无法改变。

乌克兰对俄军地下攻势严重缺乏准备
当俄军攻陷后方的消息传到前线,大量乌军放弃阵地撤退,但在俄军早有准备的追击下,只有极少数能成功撤离,被俘、逃散和倒下占据了绝大部分——俄军这两天发布了近20个捉俘视频,其中人数最多的达十余人。最重要的是,俄军已经从东、北、南三个方向包围了苏贾,并全力阻击西侧补给通道,乌军位于库尔斯克最后的防御枢纽,已经摇摇欲坠。不管从哪个方面看,“管道突击”的贡献都是最大的,那些能在封闭、充满恶臭的管道里,行进22小时、待上六天(长时间待命时,突击队会小心翼翼地在管道上打开缺口)的突击队员,确实是俄罗斯军队的中流砥柱。

最近被俘虏的乌军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突击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退伍军人”突击旅的精锐参与。该旅属于志愿部队,一直在顿巴斯地区作战,这次似乎是专门抽调精锐来支援库尔斯克。其成员基本都是退役军人(也有部分原“瓦格纳”突击队成员加入),其中又以第一营最为精锐——绝大部分都是空降兵或者海军陆战队出身。

这次的突击队是从各部队抽调精锐组成
2024年1月,“退伍军人”突击旅经过精心准备后,在阿夫杰耶夫卡第一次尝试“管道突击”战术,那次的条件更加恶劣——排水管道直径只有约一米,无法携带重武器;光是在水深齐腰的管道里,徒手清理通道的工作,就持续了数个月;当时更没有任何管道突击的成功经验,没有人知道走出管道后会遇到什么。最终,大胆又细心地突击大获成功,乌军从2014年开始就精心修建防御工事的阿夫杰耶夫卡,很快落入俄军之手。

地下突击配合地面攻势的战术效果极佳
2024年6月,“退伍军人”突击旅在捷尔任斯克再次使用管道突击战术,在付出很小代价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就突破了第一道防线。这次在库尔斯克,已经是第三次,并且功勋丝毫不逊色前两次——大胆的管道突击,至少为包围苏贾节省了一个月时间。考虑到库尔斯克的战略地位,及围绕俄乌战事的国际谈判达正值高潮,这场胜利的价值相当惊人。

乌克兰在库尔斯克的溃败基本已经无法避免
有意思的是,当俄军在库尔斯克的管道突击战术传开之后,不乏惊人暴论涌现——德国分析师勒普克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写道,“应该将俄罗斯每一条管道,包括残余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炸毁,以防止俄罗斯通过这些管道运输士兵和武器”,这也算是风声鹤唳了。
乌克兰指挥官是傻逼吗?一次次被戏弄
这要是再携带100只机械狗进去,不用吃饭,不用上厕所,拉根电缆就充电,连喘气都省了。在管道内负重,出管道就突袭,会是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