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到底干了什么缺德事?让咱们老祖宗“斩楼兰”、“破楼兰”?

浩漫玩转趣事 2025-01-06 14:18:3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从军行七首·其四》的一句诗,表达的是戍边战士不战胜敌人誓死不归的决心。

诗中的楼兰是古丝绸之路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西域国家,但却在公元630年神秘消失。

翻阅史书,我们不难发现楼兰古国与中原的爱恨纠葛。

按理说楼兰古国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上,与中原应该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何会出现“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呢?楼兰古国与中原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楼兰古国的三谜

楼兰古国一直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国家,由于史料记载有限以及其突然消失的原因,史书上除了汉代其有着一定的记载以外,几乎发现不了他的踪迹。

楼兰古国第一谜便是“美女之谜”。

1980年考古学家经过不断地挖掘,终于在罗布泊铁板河区域发现了一具保存近乎完好的女尸。

从当时挖掘出土的资料不难发现,女尸的肌肤呈红褐色,触感具备弹性,面部轮廓也十分完整,高而窄的鼻梁,大而深的眼睛,翘而尖的下巴。

为了更好的还原古时美女,针对保留下来的女尸轮廓,后人经过了技术恢复,将一位生活在千年之前的美女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除此以外,考古学家在发现的墓葬中也挖掘出了女性干尸。

尸体上裹着羊皮,盖着毛毯,穿了一双皮毛制作而成的鞋子,头戴毡帽,帽子上面还有两个羽毛似的装饰品。自此,人们对楼兰美女的印象更加的具体化了。

楼兰的第二和第三谜是唇齿相依的。一个是古城本身诞生的谜底,另一个是古城消失的谜底。

从发现的楼兰古国的历史遗址不难发现,此地上下几千年都人烟罕至,为何会有穿着如此美丽的美女存在,整个古城为何又会在顷刻间化为虚有呢?

这一切都是我们要探寻的谜底。

从史书的种种记载中我们发现,楼兰古国当时也是一个十分繁华的区域,大量的佛寺、宝塔,无不显示着他们独特的文化。

连片的商铺和络绎不绝的商队更是彰显了楼兰古国在丝绸之路上被誉为“璀璨明珠”的地位,各国的使团,商人和僧侣都要在这里休息并补充物资。

究竟是什么让盛极一时的楼兰古国成为废墟呢?

楼兰古国的再现是揭开了重重沙雾之后的结果,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追寻,更无从考察。

楼兰古国的再现,让西方列强掠夺了一大堆文物,但对于其历史的考察并无作用。

二、楼兰古国与中原的爱恨情仇

从楼兰古国的遗址我们不难发现,其处于罗布泊地区。

史书的记载和前文我们也提过,楼兰古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口,正是因为这重要的地理位置,让楼兰和中原王朝之间纠缠不断。

楼兰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他凭借着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对中原屡屡挑衅,更是多次背刺中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汉王朝建立之初,西域多国对中原地区频繁骚扰,不止一次向中原发动战争。

楼兰古国与中原之间的爱恨情仇几乎都离不开匈奴的煽风点火。

匈奴为了给自己的国土争取最大化的利益,也为了给国家带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刚刚建立的汉王朝屡屡挑衅,试图取而代之。

对此汉王朝不但提出了和亲的政策,也给匈奴对汉朝的贸易往来中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

但匈奴非但不知满足,胃口还越来越大,所以汉王朝出兵攻打匈奴。

而楼兰古国作为匈奴与汉王朝之间的一个重要节点,一直保持着中立的态度。

但夹在两个大国中间,尤其是匈奴离楼兰很近,所以面对匈奴的逼迫,楼兰也不得不做出一些举动。

起初楼兰自愿归顺汉王朝并成为其附属地接收管辖,毕竟面对强大的汉王朝楼兰也不敢做出出格的事。

但匈奴的残暴最终还是让楼兰败下阵来。

面对匈奴的胁迫,楼兰屡次将汉朝的使者进行斩杀,不但封锁了汉王朝的丝绸之路,还和匈奴联合对抗汉王朝。

面对匈奴和楼兰的联手,汉王朝也是拿出了强硬的军事态度,不但打的他们心服口服,还俘获了楼兰国王。

楼兰表面上消停了下来,但背地里又害怕匈奴对他们打击报复。

所以楼兰表面上臣服于汉王朝,背地里又和匈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多次将汉王朝的机密告知给匈奴,给汉王朝造成了不少损失。

对此汉王朝也是拿出了势在必得的决心,再度捕获了楼兰国王,并将其斩杀,把楼兰的国号改为鄯善。

国王落马,国号更改,楼兰终于彻彻底底成为了汉王朝的囊中之物,在后续汉王朝和匈奴的对抗中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也让古丝绸之路更加繁华。

从史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唐朝的诗词歌赋中还可以找寻到楼兰的身影,但往后走,具体是什么时候楼兰再也不见踪迹却无人可知。

楼兰到底是如何消失的呢?

三、楼兰古国的“昙花一现”

对于楼兰的消失,或者灭亡,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结论,史学家至今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论断。

有一个观点表示,楼兰古国本身处于沙漠中,赖以生存的绿洲很少。

经历过上千年的板块运动与实际性的干旱,位于内陆区域的楼兰人伴随着消失的绿洲一起被埋没在了黄沙中。

也有观点表示,唐朝之后,中原地区虽越来越繁华,但细看之下,战争几乎贯穿了后世所有的朝代。

频繁的战争,以及版图的扩展,让生态环境本就糟糕的楼兰古国不堪重负,只能举国搬迁,融入他国。

为了避免多生事端,只能隐姓埋名成为他国户籍,世上便再无楼兰人。

更有观点表示,当时唐朝的繁华吸引了楼兰人前往长安“淘金”,一批接一批的进入中原地区,楼兰古国也就成为了废墟一般的存在。

有眼界的早就为自己谋划好了去处,年轻力壮的跟随大部队也离开了故土,剩下的只有无法挪动的城墙,以及老弱病残。

而这一切也刚好给了我们后世发现他们的机会。

若不是黄沙随风飘扬,我们如何能发现沙土下还有如此大的一座城墙,若不是城墙的出现,我们如何找寻楼兰之谜。

楼兰虽然在不知不觉中从中原的世界里离开,但楼兰给中原带来的影响却从未消失。

无数诗人将楼兰视作一种精神,所以楼兰早就不是一个国家的代名词,而是成为了文化底蕴的象征,精神的寄托。

楼兰古国在历史中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未可知的内容,而这一切,至今为止都是我们探寻的方向。

结语

老祖宗为何对楼兰做出“斩楼兰”、“破楼兰”的举动,与楼兰的墙头草作风脱不了干系。

若他面对汉王朝的橄榄枝稳稳接住,不三心二意,也没有后续的事宜。

但即便是这样,站在楼兰的角度,他们也是不得已之举。

对楼兰来说,自己本就处于两个强于自己的国家之间求生存,看似轻描淡写的背叛与复仇,实际上就是复杂的国际关系。

领土矛盾、资源矛盾、人口矛盾……自古以来都是战争的导火索,如何在乱世中保全自身,和平共处,我们用千万万烈士的生命才探究明白。

即便是国力强大的今天,我们依旧不能放松警惕,不做无准备之战,不主动出击,但绝不被动挨打。

提高自身的实力,刀的真意从来不在于杀,而在于藏。学会藏锋才能在关键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

如今的楼兰早已无处追寻,仅凭留下的几处断壁残垣,挖掘出的几具尸体,亦或者是书海中对他一笔带过的介绍,都无法将楼兰的全貌还原出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

楼兰到底干了什么缺德事?让咱们老祖宗“斩楼兰”、“破楼兰”?2024-08-07 16:56·老史话说

0 阅读:85
评论列表
  • 2025-01-06 16:32

    总结:降了叛,叛了降,复降复叛。彻底成小人了,有这种国家,谁不恨

浩漫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