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武帝的眼里,卫青是大汉帝国的当前的基石,霍去病则是大汉帝国的未来。
雄才大略的皇帝和位高权重的大将军,能在培养霍去病这件事上达成共识,这是极为难得的。
那么,为何汉武帝和卫青会在培养霍去病这件事上达成共识呢?
愿因只有一条——血缘。
中国人有句俗话:娘舅亲,骨肉亲,打折骨头连着筋,意为舅舅和外甥的亲情是牢不可破的。
有这层关系在,再加上霍去病自己出众的能力,汉武帝对他的期望值那是嘎嘎高!
除此之外,霍去病还和太子刘据是表兄弟关系。
刘据是汉武帝和卫子夫所生,七岁就被汉武帝立为皇太子,深受汉武帝的喜爱,至于电视剧里演得汉武帝说刘据“子不类父”之类的话,是没有根据的,史书中汉武帝对刘据是满眼的喜爱。
按照汉武帝设想的未来,刘据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可撼动:
刘据是嫡长子、舅舅是卫青、表哥是霍去病,无论是刘家、还是卫家还是霍家,都会簇拥着刘据稳坐大汉皇位。
但是天不遂人愿,后来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当然了,这是后话,我们以后再写。
而且,根据卫青的身体状况和年龄来看,卫青大概率活不到刘据登基。
这样就会存在一个风险,卫青如此显贵,朝中嫉妒他的人数不胜数,假如有一天,卫青去世了,朝中人联手对付卫子夫和刘据,那刘据将来能依靠谁?
只有霍去病,霍去病年轻,又有战功、威望,就算将来卫青不在了,只要霍去病还在,那刘据的位置依然稳如泰山。
其实,汉武帝和卫青对于霍去病的重点培养,在漠北决战之后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漠北决战后,面对如此大胜,汉武帝并没有再给卫青进行封赏,而是把所有的封赏都给了霍去病。
汉武帝还在朝廷里设了两个大司马,一个是大将军大司马卫青,一个是骠骑将军大司马霍去病。
而且在日常的工作中,卫青也有意识地给霍去病让路,让霍去病积攒更多的威望。
汉书中这样记载当时的场景:令票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后,大将军青日退而票骑日益贵。大将军故人、门下士多去事票骑,辄得官爵。
不出意外的话,几年之后,霍去病将继承卫青所有的政治资源,成为大汉帝国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不幸的是,三年后,年纪轻轻的霍去病突然病逝,汉武帝和卫青的政治安排就变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霍去病去世后,汉武帝非常伤心,他为霍去病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汉武帝令士兵们身着玄甲,从长安一路列阵至茂陵,让霍去病葬在自己的陵墓中,并把霍去病的陵墓修建成祁连山的样子,以表彰他的战功,同时追谥霍去病为景桓侯。
霍去病死后,霍去病的儿子霍嬗继承了霍去病的爵位,但霍嬗也同样英年早逝,因为霍嬗没有儿子,霍去病的爵位和封国全部都废除了。
就这样,天之骄子霍去病,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仿佛一颗流星划过草原的夜空,璀璨而又绚烂。
霍去病虽然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他的英姿却化为史书中的文字,透过茂陵的秋雨,穿越漠北的朔风,与他心心念念的大汉帝国一起,永远刻印在了史册之上,令后世每每读起都会热血沸腾。
就让我们以霍去病一生的功绩,结束这个伟大的时代吧,毕竟自卫霍死后,大汉帝国将迎来最黑暗的时刻,汉匈战争留下的后遗症,都在这时一一爆发:
骠骑将军霍去病,一生六出匈奴,斩首十一万余级,降浑邪王众数万,开河西走廊、酒泉郡,漠北决战后,漠南无王庭,让“烽火甘泉”一词彻底消失在史书中;四次益封,共一万七千七百户,名副其实的万户侯;部下因功封侯者六人、为将军者二人。
霍去病是天上派下来的,功成回宫不留痕迹。
老哥这是过节了吗一下更新这么多值得表扬
其实卫霍已经打废了匈奴,但你不能保证后世一直都是这样,那全世界都是汉朝了
霍去病有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