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进(1907年-1992年)。1925年参加西北军,曾任排长、连长、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手枪团副团长等职。在此期间积极结识共产党人,接受进步思想,积极参与北伐战争。1931年参加宁都起义,他和战友们阻止了26路军的“剿共”步伐,这就是著名的宁都起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十五军一二七团团长,四十四师师长,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总队长,红军学校主任教员,红军大学参谋科科长,特种学校训练处主任,庆阳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苏进任东北民主联军铁道司令部司令员、铁路护路军司令员,完成了护路、剿匪、抢修、架桥等艰巨任务,保证了铁路运输安全畅通,有力地支援了部队作战。后任炮兵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苏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文革”时期,苏进曾遭到诬陷和迫害。1978年党中央、中央军委给予彻底平反。1983年起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1992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辽沈战役中的炮兵纵队
苏进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上的历次重要战斗,特别是席卷数十万敌军的辽沈战役,都有炮兵谱写的光辉篇章。回忆往事,意绕情牵使人难以忘怀为适应大兵团进攻战役的需要,东北军分委于1948年8月21日决定:在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之下成立炮兵纵队,以在前方行动的炮兵司令部为指挥机关,统辖8个炮兵团、1个战车团和1个工兵营,必要时统一指挥战场上的所有炮兵。从那时起,我担任东北军区炮兵第一副司令员兼炮纵司令员,邱创成同志兼任炮纵政委。同年9月19日至24日,除炮5团和高2团因系新建单位留驻后方,炮4团仍配合步兵围困长春外,炮纵主力陆续从吉林省的烟筒山、平岗、西安、烧锅街等地出发,驰赴锦州、义县等地,投入了解放全东北的最后一战。
(一)
1948年9月中旬,第4、第9纵队切断义县之敌向锦州的退路,并包围了义县.20日,第3纵队及第2纵队5师接替4,9两纵,负责攻歼义县之敌,以造成夺取锦州的有利态势。当时,为加强步炮协同,发挥炮火威力,经3纵司令员韩先楚同意,我们将炮1团野炮和榴炮各1个营编为第1炮群,由该团黄登保团长任群长,支援2纵5师战斗;将炮2团榴弹炮和炮3团加农炮各1个连、3纵炮团野榴炮1个营编为第 2炮群由3纵炮团杨云斋团长任群长,支援3纵9师战斗;将炮3团榴弹炮5个连和加农炮1个连、3纵炮团野炮工个营编为第3炮群,由炮3团宋承志团长和3纵炮团蒋有泉副团长任正副群长,支援3纵8师战斗炮2团1营两个连,由炮纵直接指挥,负责压制敌炮;高1团I个连负责防空,保障对空安全。
9月28日,军区炮兵司令员朱瑞同志亲自带领炮兵的一部分团以上干部,到义县南山进行现地侦察。义县南山距敌较近,地形暴露,敌炮一个劲儿地跟着打,大家都为他的安全担心,但他却镇定自若,谈笑风生,一边侦察,一边指点。30日,他又到主攻方向各炮群前沿阵地,仔细检查了那里的阵地隐蔽程度和射击准备情况,并热情鼓励指战员们打好这一仗。
9月28日晚至10月1日凌晨3时前,各炮群和炮兵分队利用夜暗掩护,先后到指定地域占领阵地,并做好了射击准备第3炮群由于重炮多,渡河困难,阵地配置在大凌河北岸,距敌3000多米;其他炮群和炮兵分队均前出到大凌河南岸或铁路线两侧,距敌最远的不到2000米,最近的只有500米。9月底的晚上,夜幕低垂,薄寒轻袭,义县守敌用以壮胆的枪炮声时断时续。到铁路北侧占领阵地的连队在穿越铁路时,有的战士还自动打开背包,把被褥垫在铁轨上,让沉重的炮车无声无息地越过铁轨。
在东北战场,炮兵对城墙开口子,这是第3次。第1次是打彰武,属于初次试验;第2次是打辽阳,经验也不多。义县的城墙高7.6米,上部厚3. 5米,底部宽7米,上有用砖头堆起的单人掩体,下有可行直射和侧射的暗堡,是城内守敌的依托和屏障。能否在指定位置摧垮城墙,打开突破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攻城战斗的能否成功。所以,纵、师首长都很关心,曾当面告诉我们:“你们炮兵能把城墙打开,就算完成了一大半任务。只要城墙打开了,步兵能进城,消灭敌人是不成问题的”。
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我们自下而上地发扬军事民主,讨论具体打法。绝大多数同志认为,先打上部,逐次向下,容易奏效,但射击时间长,弹药消耗多;先打下部逐次向上,难于穿透,也需要较长的射击时间和较多的弹药消耗;而集中火力打中间,情况就大不相同,穿透不是很难,一旦穿透,上面也容易塌陷,把底部内外垫起来,既能争取时间,又能节省弹药根据这个意见,我们决定集中火力打中间。
10月1日9时30分,各炮群按预定计划开始炮火准备,轰击城墙,为步兵打开3宽度分别为30米、40米、48米的三个缺口;被炮弹轰击下来的碎砖土块散落于突破口内外,垫起了两个能上能下、便于穿越的斜坡。突破口打开后,各炮群根据上级发出的冲击信号,及时转移和延伸火力,打敌设在突破口两侧的火力点、设在钟鼓楼的指挥所等目标;炮2团1营的两个连打敌设在奉国寺的炮阵地等目标这时,步兵象潮水一样涌进突破口,向两翼扩张,向纵深发展。义县城内的大街小巷,炮声、枪声、喊杀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敌人的指挥系统迅即瘫痪,步兵、骑兵到处乱窜,山炮前拉后推,东奔西逃。
在城区上空打转的两架敌机,看到城内硝烟弥漫,两军交错,无法支援地面部队,最后只得无可奈何地溜走了。15时20分,战斗胜利结束,守敌93军暂20师及1个骑兵支队全部就歼,各炮群都按时完成任务,受到步兵的好评和纵、师首长的赞扬在这次战斗中,朱瑞同志光荣牺牲。10月1日下午,城内战斗尚未结束时,一直亲自指挥炮兵作战的朱瑞司令员,为了观察实况,总结经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亲自与我和邱创成、张志毅等同志离开指挥所,前往城南突破口。途中,朱瑞同志误触地雷,以身殉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噩耗传来,全军震惊,决心全歼东北之敌,为朱瑞司令员报仇中共中央在唁电中指出:
“朱瑞同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炮兵建设中功勋卓著,今日牺牲,实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之巨大损失。中央特致深切悼念,望转告全军,继续为革命战争的彻底胜利而奋斗,以纪念朱瑞同志永垂不朽”
(二)
1948年9月下旬当我军胜利进击、威逼锦州时,敌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为解除其锦州面临的危机,曾命其守备沈阳的49军从当月26日起空运援锦,该军79师2个团且已运到锦州。当时,刚赶到义县附近的炮1团,即奉命以其3营配合9纵27师,封锁锦州西郊机场,粉碎敌人空运援锦的企图。
9月27日16时,27师师长任昌辉带炮1团3营营长,到观音洞山高处侦察机场情况,并当面下达任务:“明天天亮前进入阵地,做好准备;天亮后抓住战机,以猛烈的炮火一下子打掉它几架飞机来.”28日7时许,我与邱创成同志商量后,也打电话告诉3营,要注意观察,及时开火。不让敌机安全降落和停放。是日9时前后,停机坪上已清晰地显现出了架敌机的身形。这时,3营指挥员当机立断,一声令下,随着营指挥员的口令,9连以直接瞄准,7连和8连以间接瞄准,开始了猛烈的轰击。一串串炮弹划破长空,直扑机群,沉闷的响声、升腾的浓烟、拔地而起的火光交织一起。数分钟后,4架敌机被击毁,指战员们欢呼雀跃,齐声叫好,气氛极其热烈。
封锁机场,首战告捷后,敌人的空援就基本上中止了偶而来一两架,还未及着陆,就受到了炮火的惩罚。那时,3营指战员打得很灵活。敌机白天临空,待其降至距地面200米左右,即由各炮自行射击,威胁其安全,迫使其逃窜;敌机夜间临空,待其马达声由小变大,机场红绿灯刚打开,即由1个连行2至3次齐射,使机场被迫关灯,让敌机无法着陆。这样打,效果很好可靠地阻止了敌机降落。
为了总攻锦州,在我军攻下帽儿山后,东总首长带领2纵,3纵及炮纵负责同志到帽儿山东麓进行侦察,当面下达任务。10月13日,为了调整部署,总部的首长又组织有关干部,到帽儿山进行侦察,再次明确任务。这次侦察,炮1团连以上干部全部参加。在帽儿山,可以看到锦州车站、机场、大铁桥和老城塔尖。是日I1时左右,敌1架运输机突然下降,在机场着陆敌机降落了,营连干部又不在位,怎么办?炮1团黄团长很着急,只好让3营营长打电话,组织射击。
只是没想到,电话尚未接通,那势如疾风的弹群就凌空而过,直泻机场,第1个弹群打远了,第2个弹群打近了,第3个弹群不远不近,覆盖敌机。敌机被击中,1个机翼掉在一边。看到这个情景,参加侦察的炮兵干部异常兴奋,在场的纵队干部也交口称赞“打得好,我们的炮兵真行!”事后得知,这次射击共动用两个连耗弹48发,主动站出来指挥的是8连观测班长马俊春。
炮1团3营,由于紧密配合27师封锁机场先后击毁敌机5架,使敌空运援锦的计划付之东流,因而受到东总首长的表扬(这里所说的东总,是对东北野战军领率机关的习惯称呼,下同),荣立了集体战功,并荣获“锦州扬威”的锦旗。
1948年10月1日,3纵及2纵5师攻克义县后,锦州之敌已完全陷入我军重围。为了夺取锦州,10月4日东总决定,以第2、第3、第7、第8、第9纵队,第6纵队17师,以及炮纵主力,共2。余万人,各种火炮591门(内1,2,3,7,8,9纵共462门,炮纵129门),做好准备,待命进攻。炮纵主力的任务是以炮1团、迫击炮团、战车团一部‘高炮1团两个连,支援、掩护2,3两纵,从锦北实施主攻;以炮辽沈战役2团、高炮1团1个连,支援、掩护7,9两纵,从锦南实施助攻;以炮3团为远战炮群,主要用于压制敌炮,由炮纵直接指挥。
根据东总的决定,我们及时进行了传达,调整了部署,组织了阵地转移。原在大凌河南岸或铁路线两侧的炮兵.转移比较方便;而在大凌河北岸的炮3团,转移就相当困难。大凌河水面较宽,水深过膝,又无桥可通,是位于北岸的重炮渡河南移的一大障碍。
10月8日,为保障重炮渡河南移至锦州附近,我们命令工兵主任唐哲明指挥工兵营迅速架桥。很快,工兵营的同志就赶到大凌河畔,几位领导干部沿着河岸时走时停,边看边研究,没用多大功夫就选好了渡口次日下午,一座简易舟桥便横跨于大凌河上,为即将南移的重炮铺设了水上通道。傍晚时分,配置在北岸的炮3团的加农炮和榴弹炮,迎着苍茫的幕色陆续出发,车和炮先通过舟桥,抵达南岸,转而牵引车继进,到锦州西北的指定地域集结待命翌日,奉命前移,进入阵地.前移时,乌云漫天,寒风袭人,正浙渐沥沥地下着秋雨,土路坑坑洼洼,又是水,又是泥,车轮子时而被陷,原地打转,泥浆四溅。但是,指战员们战胜了困难,一门门重炮终于到达了阵地威武地昂起了炮身。
1948年10月9日,我围锦部队开始进行扫敌外围,紧缩包围圈。10日,炮2团团长文击指挥该团3营和1营3连支援9纵27师攻占帽儿山;随后,该团又以6个连支援7纵21师攻占罕王殿山,以两个连支援7纵20师攻占双山子.12日,炮1团2营和迫击炮团支援3纵7师攻占配水池,以及大疙瘩等据点。12日15时,炮3团对伪省公署、神社、交大一带的敌榴炮阵地,以及水塔一带的敌野榴炮阵地行压制射击,使敌炮被迫撒退。至当日黄昏前,敌外围据点已被我全部肃清。其中,攻占帽儿山、罕王殿山和配水池等据点,对我逼近城垣、夺取锦州具有突出的意义。
帽儿山位于锦州西北三峰错落,坡度很陡,主峰比高约80米,可以俯瞰锦州。山棱线上筑有钢筋水泥碉堡,碉堡两侧筑有十多个地堡,堡与堡之间以交通壕连结,堡群外侧设有一层鹿碧。守敌为1个步兵营、两个工兵营。炮2团3营和1营3连接受任务后,不顾敌机袭扰,分散跃进,于锦北帽儿屯东西地域占领阵地。17时30分,所有火炮一齐开火,猛轰敌人的碉堡、地堡及其它防御设施,使其遭到严重破坏步兵见此情景,雀跃欢呼,称赞炮兵打得好,并及时利用炮火突击的效果,威猛勇健地乘机冲杀。经20分钟激烈搏斗,全歼守敌,打了一个速战速决的漂亮仗。
罕王殿山位于锦州南部,是距锦州南城较近的一个制高点,南陡北缓,易守难攻。我炮2团奉命以1营和2营共6个连的兵力,配属7纵21师向该处实施突击。当曙光初露之际,数十门火炮昂首怒吼,颗颗炮弹射向敌阵地,破坏敌人的工事,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继猛轰之后,在炮火的逐次掩护下,步兵发起了勇猛的冲击,一往无前,逐点争夺,经30分钟激战,全歼守敌,控制了罕王殿山。
配水池位于锦州北部,控制通往锦州城内的一条大道,是距锦州北城较近的一个制高点。早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军就以日本侵略军原来构筑的工事为基础,不断加固和增修他们自以为经营有日,固若金汤,于是在其附近大棱上狂妄地写道:“配水池是第二个凡尔登!”该点守敌为1个加强营、1个重机枪排和1个重战防炮排,他们曾不自量力地吹嘘:“守备配水池的都是铁打汉。”
我步兵攻取该点前,7师邓岳师长曾亲临侦察,确认这次战斗是扫敌外围的一次关键性的战斗,要准备吵巳打硬拚,反复争夺。12日午后,开始进攻该点时,炮1团2营和王大亨团长所指挥之迫击炮团,均按计划进行炮火准备。1分钟,2分钟,……45分钟,炮声隆隆,硝烟滚滚,吞没了整个配水池。炮火准备一结束,步兵就发起冲击,但进展迟缓,伤亡较大其原因除外壕不便穿越外,关键是主突方向的地堡没有被摧毁。地堡本是钢筋水泥结构,但狡猾的敌人在钢筋水泥外面覆盖了一两米厚的土层,这就造成了地堡是土木结构的假象,因而射击时仅使用了一般的短延期引信,炮弹命中,有明显的痕迹,远看是一个个黑洞,似乎已经穿透,实际上并未奏效。
于是,步兵再次进行穿越外壕的准备;炮1团则改用不拔保险针的短延期引信重新射击,使炮弹命中后直贯堡内,打得敌人伤亡惨重,狼狈不堪。
此时,步兵发起第2次冲击,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了配水池。
占领配水池的那天榜晚,炮2团1连排长霍汉杰带领5名战士从阵地返回小后方。在落照熹微,暮色迷离中,路遇30余名携带卡宾枪和手枪,惊魂未定,突围逃跑的敌人。霍汉杰等6人临敌不乱,立即散开,以一支手枪和五把铁锹为武器.厉声高喊“你们被包围了,举起手来,缴枪不杀卫”敌人一时弄不清怎么回事,以为陷人绝境,无路可走,当即全部投降。
1948年10月14日,我围锦部队开始总攻。10时至11时,数百门火炮以震耳欲聋的怒吼,向前沿阵地和炮阵地倾泻了一群群炮弹,炸得敌人血肉横飞。11时整,各纵、师和由丁铁石副团长率领的战车团如万把钢刀,直刺敌阵少数炮兵随伴支援,其余炮兵逐次延伸火力,继续为突击部队开辟通路12时许,突击部队大部突入城内,多路向纵深猛插。
在支援这次攻锦的战斗中,炮1,2,3团和迫击炮团,以及高炮1团、战车团都完成了所担负的任务。10月12日,炮1团在其2营支援3纵7师攻占配水池后,即奉命支援2纵实施主攻。当日晚,黄登保团长到2纵刘震司令员处受领任务,刘司令员决定该团支援5师实施主要突破。次日下午,5师吴国璋师长带领黄团长和战车团丁铁石副团长到前沿进行侦察,先在4师交通壕内蹲了几个钟头,而后前出到刚被我军占领的敌团管区大楼当时,借着残阳的余辉,还能看得见敌人的前沿阵地。
黄团长问吴师长突破口选在什么地方。吴师长想了想说:这样吧,就从前面的那座铁桥和它的两侧实施突破。黄团长放眼望去,铁桥距他们大约400米,与铁桥相连的约三四米高的铁路路基横卧面前,路基沿线构筑许多碉堡和地堡等火力点。他一边看,一边让通信员赶快回去把营、连长带来,并向步兵要了一个俘虏讯问详情。
没过多久,营、连长都来了,但夜幕已经笼罩了大地,什么也看不清,黄团长只好口头告诉他们突破口就在前面,是个大铁桥,各连炮阵地依次沿团管区围墙由东向西摆,并从步兵那里给每个营弄了一个俘虏,让他们讯问情况,分头找阵地午夜时分,炮手来阵地挖工事,敌人可能有所觉察或盲目射击,迫击炮弹一个劲儿地射来,我伤亡较大阵地进出路只有一条,前面还横着一道沟,路上和沟里都有地雷为便于进入阵地,战士们就往沟里填土,并顺着路两边摸地雷,摸一个挖一个。曾摸响一次,伤了两个人阵地距敌只有300多米,天一亮,敌人看得清清楚楚,曾打了一阵迫击炮。
炮火准备开始后,炮1团集中轰击大铁桥两边的敌堡炮火准备一结束,炮1团的1,2,3,9连就随伴步兵前进,配合步兵跨越突破口,进行巷战。在炮1团支援2纵5师实施主要突破时,炮2团以1营4,6连支援7纵21师,以3营和2营5连支援9纵26师实施进攻,经20分钟猛烈射击,打开了突破口,并掩护步兵突入敌人前沿阵地;继而延伸火力,将当面敌人纵深火力点摧毁,护送步兵扩张战果。炮3团原奉命对敌炮战,并作为机动力量,根据需要对纵深目标进行射击,总攻前又临时改变任务,支援2纵,3纵由黑山团管区实施突破。
最初向突破地段行面积射,压制敌有生力量及火器。随后又延伸火力压制敌炮。迫击炮团在步兵发起冲击时,以1营向伪市公署大楼射击,掩护步兵突入市内;以2营掩护步兵夺取了锦州西北角的发电厂,并随伴步兵投入巷战。在围攻锦州过程中,江洪团长所指挥之高炮团,担任我主攻方向之野战部队重炮阵地及东总指挥所的防空任务。当敌机轮番轰炸我炮3团阵地时,高炮及时开火,使其不敢低飞投弹该团8,9连集中火力近战,各击落敌机1架。
10月13日晚,奉命配合2纵对锦州实施主攻的战车团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并用袜秸和柴草把坦克伪装起来次日11时,炮火延伸,总攻开始,分两路实施突破的坦克也吼叫着钻出草堆,其中一路顺着洼地一辆接一辆地向大铁桥冲去。坦克刚冲过大铁桥前面的高岗,进入一片开阔地,就遭到敌人战防炮和其它火炮的射击,必须加速前进,以减少被击毁的危险。此时,掉在后面的“老头坦克”(1945年12月成立东北炮校坦克大队时的第1辆坦克,机件陈旧,战士们都叫它老头坦克),被硝烟挡住视线,看不清道路。
驾驶员董来扶急中生智,迅速打开驾驶窗,换上四挡,疾驰跟进,靠近大铁桥,并和另外3辆坦克一起,向桥洞内的石墙进行炮击。紧接着,前面的1辆坦克开始撞墙,撞了几次,没有撞开,敌人的榴弹炮也随之打过来。1辆坦克被震坏,冲击的步兵也被桥洞两侧敌人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面对这种情况,董来扶开着“老头坦克”时进时退,迷惑敌人并乘机搜索桥洞两侧的目标“右前方,敌人碉堡,快打!”董来扶发现目标后,大声向炮手李群喊道。随着喊声,炮日迅即指向敌人火力点,两个碉堡相继飞上了天。步兵一跃而起,但又很快卧倒,原来敌人3节车皮的射击孔也开始喷出火舌。“快打。李群,掀掉那3节车皮!”随着董来抉的喊声,“轰轰“几炮,敌人的火力点变成了哑巴.继之,步兵又进行了爆破,占领了桥头。突破口终于打开了,后续部队势如洪流,直向市内冲去。
14日下午,激烈的巷战开始了。“老头坦克”的这一路,除“老头坦克”外,还有1辆95式坦克冲进城去。“老头坦克”顺着城巷急驶,忽然发现迎面冲来一群敌人,机枪手武佩龙猛烈扫射,驾驶员董来扶也开着坦克轧过去。坦克继续前进,突然发现左前方一个炮楼上伸着战防炮的炮管,小董急忙报告,车长直喊快打,但炮楼太高,坦克炮最大仰角也够不上,炮手李群急得满头大汗。车长意识处境危险,急令向后转。刚转过来,敌战防炮就开火了,“老头坦克”连中两炮,油压表指针开始下降。小董很镇定,紧握操纵杆,加大油门向回开。当射角够上目标时,只听坦克炮几声怒吼,敌炮楼被炸得四分五裂。
15日,“老头坦克”所在连队的6辆坦克全部出动,其中两辆作预备车,另外4辆分两路向老城冲击.“老头坦克”跟在一辆大坦克的后面,从右翼进攻。刚接近老城,炮手李群就把城墙上敌人的母堡干掉了,由于硝烟弥漫,道路狭窄,前面的大坦克不慎掉进护城河。但董来扶毫不犹豫,驾驶“老头坦克”继续冲击。前面的路越来越窄,右有民房,左有护城河,只能勉强通过坦克绕着城墙,时快时慢,边搜索边射击,把敌人的一个个暗堡打得土崩瓦解。敌人榴弹炮也打得越来越紧,“老头坦克”连中数炮,董来扶被震得眼冒金花他定睛一看,油压表指针在急速下降,显然是滑油冷却器再次被打坏。
他报告车长,但车长已被震聋,没有回答。于是,他下定决心,加大油门向前冲去,尽可能地为争取胜利多出一分力量战后,战车团参战的分队受到了好评,董来扶荣立一大功,“老头坦克”也被上级授予“功臣号”荣誉称号。
攻锦战斗,从10月14日11时至次日18时,经31小时激战,解放锦州,全歼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所属之直属队及暂18,暂22,暂55,暂54和88,184,79师等部,共10万余人,范汉杰本人也被俘。是役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
在我军攻克义县、围攻锦州之际,锦西、葫芦岛的敌军,从10月10日起至15日我军攻占锦州止,每天展开于第1梯队的兵力有3至5个师(如加上第2梯队和后续部队共11个师),在数十门海军舰炮、陆军重炮及空军掩护下,轮番向我塔山、虹螺规一线的阵地实施猛攻,妄图驰援锦州,挽救危局我4纵坚守阵地,阻敌北援,在其所属炮兵和热河炮兵旅一部的配合下,经6昼夜英勇奋战,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参加这次阻击战的炮兵编为两个群,共有110门迫击炮以上的火炮。战斗开始前,炮兵对阵地前沿的要点、隘口和敌人便于集结的地段,都进行了侦察和试射,在8000米的防御正面上构成了严密的火制地带。战斗过程中,炮兵视情况需要,或单独组织火力,或积极支援步兵反冲击,给敌以惨重杀伤。整个阻击战,步炮联合作战,共毙敌6000名以上。
最后两天,敌人只要听见我们的炮声,队形就乱作一团。据俘虏说,敌有数个营尚未投入战斗,即被我炮火摧垮。
10月10日,阻击战开始的第1天,敌人1个营企图抢占我主阵地左侧的打渔山岛.该岛由10师防守,事先未加强炮兵。发现情况后,12师奉命以两门野炮支援10师接受这一任务的野炮,随即调架,向距离7000米处的敌人开火,前两发均为近弹,加400米再打,第3发命中待机出动之敌的房子,继而每炮快放10发,屋内敌人争先逃命,仓皇回窜。两炮逐次向右修正,实施火力追击,34团也及时以两个连拦击敌人,将其大部歼灭。
10月12日,阻击战开始的第3天,敌独95师284团以两个连运动到塔山河南小村庄,并在庄后集结我野炮连和12师的1个山炮连,在敌开始运动时即向小村庄瞄准,待敌集结后就突然开火,实施突击,其中野炮先分别各放10发,继而进行摆射和散布摆射敌人进退两难,惊慌失措,有向我投降的表示。但其指挥官又拒绝投降,妄图继续挣扎。于是野炮连又各放5发,封死退路。敌无可奈何,就全部投降了战后,俘虏们心有余悸地说“你们的炮火太厉害,使我们想进不能,想退无路,除了投降,没有别的办法。”
一连几天,敌人的进攻均未得逞。最后,敌又以1个师的兵力向我7号阵地实施集团冲击当敌第I梯队运动到刘家屯及其以东河套,第2梯队运动到腰屯和东孟家屯及其以东树林时,我山炮6门、榴炮4门和野炮3门,即分别进行轰击,敌准备发起冲击时,我各种火炮一齐开火,其中野炮和榴炮行面积射。敌支撑不住,杂乱溃退我炮兵随即延伸400至600米进行散布摆射,使敌死伤千余,尸横遍野。
(四)
在包围与和平解放长春的行动中,我军炮兵也发挥了威力。1948年3月9日,敌60军放弃吉林,逃往长春。3月13日,我军一举攻克四平,使长春守敌完全陷于孤立4月底,我基本肃清长春外围据点,并以炮火控制了长春机场,切断了敌人空中运输敌为了使长春机场不受威胁,以便恢复空中运输,曾于5月中、下旬用两个师的兵力出扰小合隆我军一部实行反击,歼敌5000余人,并乘势占领了大房身机场。此后,长春10万守敌就完全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仅以空投维持残生的绝境。在这种情况下,东总曾组织了大规模的围城侦察,参加侦察的炮兵达100多人经过周密侦察,基本上搞清了敌情、地形,为攻取长春作了必要的准备。
在围困长春期间,参加攻克四平的炮9团经短期休整,即奉命移至长春外围执行任务。炮纵成立后,我曾专程去那里看望该团,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提出了主动配合,积极求战,注意总结经验教训的要求该团参加围困长春达数月之久,他们曾以1营配合独5师控制机场,其中2连击毁敌运输机L架,受到东总电令嘉奖,荣立了1次大功,井荣获了1面“建奇功”的锦旗。他们还先后以大部分兵力分布于长春东、西、南三面,支援步兵压缩包围圈;以一部兵力行游动射击,神出鬼没地变换阵地,东打一阵,西打一阵,迷惑、袭扰和疲惫敌人。10月6日至10日,西郊绿园、谭家营子一线之敌,企图在优势饱火的支援、掩护下夺取大房身机场,尔后空运逃跑为了粉碎敌人的企图,炮9团6连和7连以猛烈的炮火,支援步兵打垮敌人多次冲击,并于慈恩病院毙敌上百名。
(五)
1998年10月20日前后,解放锦州的我军主力挥师北进。10月25日,炮纵主力进至伊马图时,得悉敌“西进兵团”已南窜黑山以东地区,于是又折道向东,直指黑山、大虎山。但行至正安堡时,敌“西进兵团”已被我军围歼于大虎山以东地区。
敌“西进兵团”全部就歼后,炮2团奉命驰往沈阳参战。途经新民附近的巨流河时,浮桥己被敌炸断,仅剩下铁路桥。长长的炮队暂时停下来,准备过河。千部们经过研究,分派出数个小组到附近村子里借木板。村子里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一听说炮队被阻,需要木板,都急切地东扒西找,有木板的拿木板,没有木板的摘门板,扛的扛,抬的抬,上至年逾古稀的长者,下至十三四岁的少年,都与炮队的同志一齐奔向渡口,把木板和门板垫在铁路桥上。
就这样,巨流河的铁路桥,在人民群众的大力帮助下,变成了渡河东进的坦途。炮队怀着感激的心情告别了乡亲,开始出发。但第1辆炮车刚上铁路桥,一匹黑马就嘶叫、狂跳,一条后腿从踏坏的门板处漏下去为了避免再出事故,后面的炮车就改成人力挽曳,前拉后推,终于安全地到达东岸。稍事调整后,炮队又急速东进了。
在炮2团驰赴沈阳的同时,炮1团1营和2营、迫击炮团3营奉命配属9纵进击营口。11月2日,朝阳喷薄而出,金辉铺满大地,我3路劲旅象3把尖刀插入营口市区。敌人一面散乱地抵抗着,一面向海边狂奔。这时,炮1团的先头连赶到,立即占领阵地,和队属炮兵一起开火射击弹群呼啸着,直扑装满逃敌的轮船和木船,发出连续的爆炸声。猛烈的炮火,击沉敌轮船1艘和木船20余只,使3000多名逃敌葬身海底。
文章来自公众号新志荐文,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