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战,怕是难以避免了?

白刃行式 2025-01-24 10:52:35

关税大战,怕是难以避免了?

1,关税大战,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

1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视频向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政商领袖发表演讲,他表明会敦促沙特阿拉伯及石油输出国组织其它成员国“压低原油成本”,并重申自己会动用关税来推动制造业回流。

他说,自己第二个任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动用关税来推动制造业回流美国。如果不在美国生产产品,就将面临“数千亿美元甚至数万亿美元”关税。

他要向全球企业传达的信息是“到美国生产产品”,“如果你不在美国制造产品—当然这是你的天赋特权,那么很简单,你就得支付关税,金额不一,但关税将直接给我们的国库带来数千亿甚至数万亿美元”。他还承诺将在美国生产产品的企业税降至15%。

之前我在《风雨欲来的关税战: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儿》中,就谈到过,在历史上,关税战不是没有作用,反而是起到了促进美国本土制造业进步的作用。

但是,这是在美国有能力制造商品的基础之上,关税可以快速的将当时英法等国家的产能转移到美国,就像现在的印度一样,对很多国家的商品都征收关税,目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用印度市场这块大肥肉,吸引外资进入印度投资生产,外资赚了利润,内资赚了技术和就业。当年咱们也是这么干的,汽车的关税很高。比如,2002年,排量3.0升以下的进口汽车关税税率降至43.8%。

可是,老美的情况不一样,现在的老美是喜马拉雅山。任正非曾经举过一个例子,美国就像是珠穆拉玛山峰上的水塔,灌溉着下面的国家。现在想要逆流而上,根本就不符合经济学的逻辑。

因为美国现在根本就没有产业工人,就算有,人均8万美元的GDP,谁雇佣得起?基本上90%以上的制造业,在美国根本就没有成本优势,脱离美国是注定的。连美国最忠实的狗腿台积电和富士康,去了美国,也没干成。

比如,美国特斯拉Y的售价是47240美元起,折合人民币34.4万元,而同样的车,中国版本,只要26.35万元起。

在这种情况下,加征关税是没有用的,因为供应商会转移产能到没有关税的国家,2017年之后,中国就是这么干的,虽然中国对美国出口下降,但是中国对墨西哥出口大增,而墨西哥对美出口大增,懂得都懂。资本是没有祖国的,哪里赚钱去哪里。唯一的办法,就是全球都加关税,就像这一次特朗普的政策一样,连欧盟这样的自家人也不放过。

其实,美国的问题没有那么复杂,现在支持特朗普的那一批人,大多是过去40年全球化的受害者,以前是一个体面的蓝领,现在变成了下层,身份转换接受不了。美国在全球化中赚了大钱,但钱的分配出了问题,贫富差距拉大到历史极致。

特朗普的想法,似乎很单纯,只要把制造业搞回来,美国就能行?显然不是!如果没有全球提供的廉价商品,美国的通胀会更加严重,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因为美国的关税收入,最终还是要重新分配,掌握了政治权力的资本力量,肯定会给自己多分一点。

但是,很多东西,在没有尝试之前,是没有说服力的。哪怕这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也阻挡不了群体的力量。

现在整个美国社会处在一个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社会,群体认为需要改变,但到底改向什么方向?他们并不知道,这往往是政治人物的作用。他们选择了特朗普,那么特朗普必然要做一些动作,至于有没有用,那是后话了。

关税战,可能真的无法避免了~不撞南墙头不回~

2,压低油价,立即降低利率

特朗普还表示计划大规模干预世界石油市场,并呼吁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降低石油成本”。他对各国领导人说,若油盟压低油价,通胀也能下降,从而为利率走低创造空间。他说,这样还可以向俄罗斯施压,迫使在乌克兰的战争结束。

“随着油价下跌,我会要求利率立即下降。” 特朗普说,“同样,它们也会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下降”。

据彭博,美国总统特朗普质疑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利率决策,并表示他打算“在适当的时候”与其谈话。“我想在利率上我比他们要懂得多得多,而且我认为我比主要负责做决定的人肯定也懂得多得多。”

利率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利率的问题,其实是通胀的问题。美联储也想降息,谁不想降息?但问题在于,通胀下不来,怎么降息?

如果通胀下不去,强行降息,那么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就有可能导致实际利率为负,如果真的是这样,就会导致资金大幅逃离美国,反而会引发美国经济衰退,因为美国资本市场与美国经济的勾连较深。

通胀的问题,表面上看是通胀的问题,其实是赤字的问题。通胀就像经济体的体温计一样,印钞票多了,就会通胀。一个国家的消费大于生产,就会产生通胀。比如美股涨得那么好,居民手里都有钱,使劲消费,但实际上真的有那么多钱嘛?AI真的产生了那么多收入嘛?没有!这是透支未来的消费,供不应求,自然价格上涨。

哪怕美国把原油价格打下来了,美国的通胀问题,恐怕也不好缓解,因为美国是原油净出口国,从整个美国国家利益来说,高油价反而是有利的,低油价是给其他国家送福利!

赤字的问题,表面上看是美国政府杠杆行为,其实背后是科技停滞的问题。2010年之后,美国的增长来自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把欧美日等国的互联网市场吃干抹净,现在新的增长点在哪呢?再往前看,过去40年,美国吃干了全球化的红利,现在到头了,如何增长呢?没有经济增长,如何满足那些基于持续增长幻想之上制定的支出增长呢?那么,只能赤字了!(参考:马尔萨斯陷阱2.0:科技停滞新时代)

1 阅读:88

白刃行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