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想天开:我想买的汽车还没生产出来

身心平衡聊养护 2024-02-09 01:40:56

现在汽车的功能真是越来越完善了,但我觉得还不够,我还没有发现一辆让我九分满意的汽车。

一 ,开车门防撞的设计

经常有人骑摩托车或电动车,撞到突然打开的车门上,有的会导致严重的伤亡事故。即“开门杀”。

可在车的左右侧后方有雷达监测设备,与车门联动,当监测到运动的物体时,车门暂时无法打开,并报警提醒。

把倒车雷达稍做改进就可实现这个功能,或可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可能效果会更好。无人驾驶上不知用的哪个原理,反正这个功能已经很成熟了,嫁接过来就行。

二 、防范油门当刹车

经常有人错把油门当刹车,酿成事故。尤其是新手或者女司机。

其实借用安全带的原理,当油门迅速踩下时,就自动停止。同时报警,

平时很少有把油门迅速踩到底的时候,如有个别人有赛车的爱好,可以把这个功能关掉。

在2013年,我还设计过一个专门的装置。申请过专利,“一种防误踩的汽车油门装置”。

三,能手动打开的车顶

如同汽车引擎盖一样,用力一拉,就能把汽车顶盖打开一部分。

在汽车落水的时候,电动开关失效,车门和天窗都打不开。这时,就可以通过手动的方式,打开车顶逃生,能打开一部分就行(弹射座椅就免了吧)。

平时掀开车顶,就可以在车内站直身体,在车内换个衣服,冲个凉就方便多了。甚至设立 个小卫生间亦可,是真正的低调房车。

如果设计好了,整个车顶能拿下来,就可以当做敞篷车来开了。

四 ,温控杯架

现在的车载小冰箱,能把温度控制在-10--+65度之间。电路部分体积很小,可以把这个功能与汽车做成一体,让放水杯的地方保持冷或热。

如果不是房车的话,可以把主驾和副驾之间的小储物箱,直接做成个小冰箱也很好。致冷的时候,随时有冷饮,就可以用来提神,防止瞌睡。致热的时候,有胃不好的,就会随时有温水喝了。不通电的时候,就是储物箱。

五、汽车的喇叭声

分为两种:轻按时,发出柔和的低沉音,或者类似于自行车铃声一样,提醒附近的人注意,以此减少噪音污染;用力按,则是常用的高亢的声音。

亦可以专设一按钮,轻声提醒近处的人。

六,如何表达感谢、点赞?

在会车的时候,如果有人给你让路,为表示感谢,象激光投影一样,把“感谢“,”点赞”的图案投射到前挡玻璃上,保留一秒钟就可以。这样。汽车也有了感情交流,同时促进人际和谐。

如果能在车的前上方弹出一个充气的抱拳的球囊,再及时缩回来,当然也不错。

七、方向盘能监测心率

双手握方向盘的时候,就能测出心率,跑步机上就有此功能,能辨别干扰。如发现有问题,可及时提醒。公交车上最应安装这个功能。

八,指纹锁的应用

利用指纹开车门,启动车。当然也可以人脸识别启动。这都是成熟的技术了。

这样就不用带车钥匙了。

九 前轮方向的显示

车停下后,有时搞不清前轮是不是回正了。应该在仪表盘上有个指示就好了。这很EASY,只是没人做,可能嫌麻烦?

十、安全气囊

汽车撞击时,车内的安全气囊会打开,保护车内人员。如果在汽车的外面亦设计有气囊,当发生侧翻的时候,整个汽车变得跟面包一样,一定能减小伤害的程度。这时落到水里也不怕了。

这种气囊当然要比较结实才行。某些特种车如越野、赛车可考虑。

十一、两侧都设油箱口

现在的车都是在一侧有加油口,如果两侧都有加油口就方便多了。加油的时候,哪个近就打开哪个。

当然,这样设计还有其它用处,见下面。

十二、刹车灯的改进

急刹车时快闪,慢刹车时慢闪,或者 急刹车时,出现一个张大嘴巴的形状,慢刹车时,则是笑咪咪的形象。这样可更形象地提醒后车注意。

十三:压缩空气罐

利用底盘的空间,放置一个十几升容量的金属罐,形状可以不规则 ,根据空闲的地方打造,把下面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利用发动机的动力,始终保持有高压空气。这样就可以使用各种气动工具了。如:千斤顶、缷轮胎、安轮胎、轮胎充气等,还可以驱动打开天窗、驱动雨刮等,可节省电动机的成本。

由于两侧都有加油口,连接气动工具的接口就隐藏在加油口的盖子下面。

十四:后视镜防雨水

下雨天,后视镜上有水滴很是影响视线,当然可以通电清理,但有时来不及加热清除。

如果通过一吹管,连着上面的压缩空气罐,就可以通过脉冲式气流,吹走水滴,保持后视镜的清晰了。

十五,高压水枪

上面的空气罐中也可以装入水,做成高压水箱,在加油口处有接口,接上水枪。用来洗车,冲脚,甚至灭火。

冬天结冰的话,要记得放水。

十六,侧方车灯

在侧方增加一个灯,在向右打转向的时候,右侧转向灯闪烁的同时,有一个右侧方的灯同时亮起。把车右侧的路况看清楚。左转时亦同。

白天不需要,当前大灯工作时,这个侧方灯才工作。

十七,能变形的方向盘

出车祸的时候,最常见的伤害是方向盘对人体的挤压。

方向盘可以做成有一定的韧性的,在一定的压力下可以变形,而且方向盘的底坐也可以是有弹性的。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方向盘对人体的伤害程度。

十八,汽车前端要有弹性

在前面车牌的后面,隐藏有弹簧装置,如有撞车时,可起缓冲作用。

可以想象一下,撞到水泥墙上,和撞到橡胶墙上的后果是不一样的,码头上的汽车轮胎,相比起巨大的轮船来讲,很不起眼,就这几毫秒的缓冲,就会起匪夷所思的缓冲效果。

十九,有弹性的车身

汽车底盘,大家看重的是整体性,因为结实,抗撞击。如果底盘有一定的活动度,在中间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有下列好处:

1 颠簸路段,起缓冲作用

2 遇到不平路,通过液压可以把中间拱起来,增加通过性。

3 遇到车祸撞击时,起到缓冲作用。疏解撞击力量。

可以借鉴减震自行车的原理:

有人担心车祸时容易断为两截,或涉水时密封性差,这就看设计师的技艺了。

二十,座椅靠背有必要这么厚吗?

车内的空间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但十几公分厚的座椅靠背,有必要吗?

如果改成办公椅那的椅背,有什么不可!

这样后排乘客至少会多出二十多公分的空间,那会多舒服呀!

真没有必要为了这个“上档次”的“航空座椅”,让身体蜷缩起来,还是以实用为好。

二十一,增加车内的空间

当前的汽车,大多数是驾驶员坐要前后轮之间,这样,前半部分的空间就浪费了。

驾驶员与前端保持一定的距离,应该是为了安全,撞击时有缓冲余地,

如果如下图这样,同样是驾驶员在中间,而把前面的空间加大,不会减少安全系数吧!

在低速或市区行驶的时候,就可以靠前坐,毕竟一般人飙车的机会很少。或者 限制一下,根据驾驶员座椅的位置,决定最高车速。当靠前坐的时候,时速超过100公里就报警提醒。

其实也没有这么严重,现在好多MPV,司机位置挺靠前的,视野还好。好多国产车,就是这么实用。

同样的占地面积,为了外观的漂亮,不惜让车内的空间很小,身体憋屈在车里,心里更憋屈。标准的“为了面子,不顾里子”。

言外之意:

这就如同穿衣服,本来衣服就是穿给别人看的。“别人觉得好,就是真的好”。即使腰勒得紧紧的,腿冻得发抖,只要别人说好,心里就高兴。如果只是图舒服,那穿着睡衣去上班最舒服了。

这就是车的实用性与服装的属性问题。二者很难兼顾。每个人的取向不一样。有的人喜欢高调,会把假茅台摆在显眼的地方,有的人则低调,把真茅台倒在普通酒瓶里,慢慢品味。

下面这辆车很实用,敞篷的,什么路都能过。但开着上下班,虽然其回头率碾压任何品牌车, 但和穿着睡衣上班没什么区别。

下面这辆跑车,怎么也得值几百万。就是有人喜欢。“穿得越少,名气越大”,这和喜欢超短裙,小蛮腰一样,也无可厚非。坐在里面,五脏六腑受挤压也高兴。为了好看,把腰勒得紧紧的,内脏变了形,不也乐此不疲吗?

“服装”的“装”字,不要太形象,穿得多了是在装,穿得少了也在装。要装得有品味,装得有修养,装得懂周易,装得不缺钱,装得没动心..........

二十二,汽车故障报警装置

有一天看到电视报道,在中国的高铁上,每个车轮上都有一个声音探测器,如果探测到和平时不一样的声音,则报警。这时有可能是铁轨异常,螺丝松动,或者轴承磨损。

如果在汽车的发动机和悬挂上也有这样的探测器,就能及时发现异常,避免事故发生。

与安全有关的装置,永远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二十三,防侧翻的稳定器

如果汽车发生侧翻的时候,尽量减少滚动,就会极大减少伤亡。

根据惯性原理,高速旋转的陀螺,会保持一个姿态不倒,如果在汽车底盘有一个高速旋转的陀螺装置,上下和前后移动不受影响,但翻滚时就会有明显的阻力,这样在空中,也会尽力保持水平状态。这个功能尤其在赛车、跑车上会用到。

在这些设想中,这一条的可行性最低。

二十四,外观设计

俺也不懂设计师的理念,也许是“OUTMAN”,不跟潮流了,实在看不懂现在车的设计。好端端把汽车的前脸设计成张着血盆大口的样子,或者是呲着獠牙,还说这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真不知是从何说起。

为什么不设计成类似下面这样,让人看了心情愉悦的形状呢?

二十五,路灯的改进

这与汽车无关,但与行车安全有关。

如果路灯照射的方向不是冲下,而是照向前方,则不会晃司机的眼睛,减轻疲劳感。

还有城市高架路转弯处,护栏上的灯,真是太晃眼了,尤其是点状的,不连续的那种灯。其实这些灯只是向前方照就可以,不要再晃司机眼睛了。拜托了!

如果每个路灯照向前下方,就类似于下面这样的效果,眼睛就舒服多了:

二十六,防瞌睡眼镜

好多的交通事故是由开车打瞌睡引起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随时能拿到冷饮提神,还可以制作一墨镜,在鼻梁架与眼镜腿之间,有红外线发射和接收的装置,这样就能监测眼皮的眨动。如果眨动一次眼是0.1秒,是正常的,如果眨眼时间明显变慢,是0.3秒了,变得迟钝起来,就判定为瞌睡了,就开始报警提醒。

卖车的时候,赠送这样的眼镜,一定会增加销量。为此,我也申请过专利:

这个专利是应用红外线原理,开始我曾尝试用摄像头,因为图像的延迟效应,根本 就不可行。但有的车企竟然还在打这个噱头。

二十七:公路防瞌睡措施

这个也是关系到开车的安全。

在高速公路的中间隔离带处,地面铺上类似减速带的突起,越近边缘的地方,突起越明显。这样,司机打瞌睡,渐渐靠近隔离带的时候,就会因车轮的颠簸而惊醒,避免事故的发生。

模拟图如下:(画得不好,模拟而已,应该是弧形)

这是高速公路的内侧,在外侧与应急车道之间的实线,也应该有颠簸的效果,唤醒瞌睡的司机。而现在的颗粒状突起,起不到这样的效果。

如有雷同,乃纯属巧合;

如无价值,请一笑而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王光强 2023.11.11

0 阅读:0

身心平衡聊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