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迷案之三:“自立三分”】
壹
考察楚汉战争中韩信与刘邦的关系,“修武夺军”是一个关键拐点。
此时是前204年6月,刘邦接连被项羽攻破重镇荥阳与成皋,主战场岌岌可危。
当时韩信与张耳率军驻扎在修武,这个地点其实是很奇怪的。
当时邯郸等赵地并未被刘邦集团所彻底平定,韩信“外线出击”到修武,一种可能是流动进攻赵地,但更大可能,应该是策应甚至直接前往救援荥阳主战场。
鉴于之前荥阳、成皋危急,刘邦除了抽调各地士兵的惯常操作,极大可能,他早已命令韩信率领麾下赵地汉军前来救援。
即在此之前,刘邦和韩信之间,可能都已经打了好多次使者“电报战”。
但显然,韩信、张耳并没有完全执行刘邦的命令,原因应主要是赵地尚未平定,当地赵军及楚军仍具有相当实力,如果韩信主力全部渡河南进,已经打下的信都等赵地就有失守的可能。尤其是张耳,这是他不愿接受的。
但刘邦肯定不会考虑这些,只会认为韩信、张耳不愿配合、拖拖拉拉,甚至会认为韩信、张耳已经有“异心”,他和夏侯婴孤身前来修武,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不仅很难成功征调部队,甚至还有其它不可测的风险。
所以刘邦才“兵行险招”,以假冒汉使的方式突然夺到韩信张耳的印符,将军队先控制在手上,为了防止兵变等意外,刘邦还迅速调整了军中诸将的职位。
这个事件,无论谁对谁错,都肯定严重伤害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感情,起码会让韩信感觉到,刘邦对他已不再是“无条件信任”与放心使用。
如果说之前,他俩的关系是以“亲密”为主,那么之后,他俩势必产生隔阂乃至逐渐分道扬镳。
前204年10月,韩信突然发起灭齐之战,客观上导致郦食其身死齐国,无疑更恶化了两人之间的关系。
之前文章已经分析过,这个事韩信是机断专行,郦食其是慷慨牺牲,谁都没啥实质错误,刘邦更是得利最大的人,毕竟齐国归入了刘邦的势力版图,实现了对项羽的迂回包围。
但是,郦食其毕竟是刘邦麾下仅次于“汉初三杰”的头号外交人才,这是个极其重大的损失,尤其是韩信不经请示擅自行动,更可能让刘邦心生不爽。
至此,两人算是各“恶心”了对方一次。
贰
前203年2月前,韩信基本平定齐国后的“请封假齐王”,则是两人关系的真正拐点。
后世普遍认为,韩信这是在“找死”,政治情商极低。
其实呢,这不过是后世饱受专制文化“熏陶”的认知,总是把屁股不自觉就放在皇帝那边,却忽略了当时的具体时代背景。
秦末汉初,秦始皇所开创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不仅存在时间极短,而且是以项羽、刘邦、韩信为代表的天下英雄和百姓公认的“错误创新”,虽然中国之后两千年是“百代都行秦政制”,但在当时,反对秦制才是政治正确!
所以项羽大搞“戏下分封”,刘邦登基皇帝前天下仍有七大诸侯王,前201年刘邦更是大肆封侯,传统的封建分封制,不仅是他们统治合/法性的根基,更是当时社会唯一接受的制度形式。
从传统封建分封制到中/央集权专制的真正转型成功,其实是在汉武帝一代才基本完成的,在此之前,都是属于过渡期,诸侯分封、郡国并行、削藩令、推恩令等,都是个中的尝试与摸索。
而项羽、刘邦这代人,出于消灭秦制的强势反弹,他们反而把传统分封制贯彻的极为彻底,甚至大有“开历史倒车”的架势。
比如项羽“戏下分封”,天下是“楚义帝-西楚霸王-十八诸侯王”的架构,时代几乎回到了春秋初期,楚义帝类似周天子,西楚霸王是齐桓晋文之类的方伯,而十八诸侯王便是各个诸侯国。
刘邦登基前,天下其实是回到了“战国七雄”时代,楚王(齐王)韩信、赵王张敖、燕王臧荼、韩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衡山王吴芮,虽然国家名称有所不同,但实质无差。
而刘邦当时所即位的“皇帝”,实质更像是周天子、楚义帝之类的存在,而不是秦皇汉武乃至之后唯我独尊的“皇帝”。
明白了这些,就能理解韩信的“请封假齐王”之举,在当时并不是什么天大的罪过,反而是理所应当、理直气壮的要求。
毕竟,前204年11月,张耳已经被刘邦封为“赵王”,现在韩信打下齐国,当个“假齐王”有啥不可理解的?
前203年7月,英布还没全部拿下淮南,就被刘邦封为“淮南王”,怎么到了韩信这里,“评价”就变了呢?
看看刘邦的反应就更能明白了,他第一时间的反应是生气,当时他和项羽在广武对峙,正打的如火如荼,正指望韩信前来协助,没想到韩信竟然想自立为王!
但是,在张良、陈平的提醒下,刘邦很快醒悟过来,他知道自己根本控制不了韩信,得罪韩信更是严重失策之举,所以他不仅同意,反而加码,“假齐王”都省了,直接当“真齐王”吧!
这个事情,真正反映出来的,其实是刘邦和韩信之间关系的一次实质改变,在之前,韩信是大将军也好,左丞相、相国也罢,都是汉王刘邦的臣子,而之后,齐王韩信就已经事实自立!
如果刘邦只是“汉王”,那“齐王”韩信与他地位平等,鉴于当时刘邦这个“汉王”有霸主、方伯的意思,所以“齐王”韩信依然会服从他,但也是“听宣不听调”,刘邦再也不能随意命令、使唤韩信了!
这就是西周以来传统封建社会的正常运行规则,这套玩法已经距离现代两千多年了,中间又有专制社会这一截然相反的制度乃至文化的影响,导致现代人已经很难真正理解了。
也就是说,韩信“请封假齐王”,这个动作才是韩信真正的野心暴露,也是对刘邦的挑衅乃至背叛,要说过分,这里才是韩信真正对不住刘邦的地方,后世偏偏搞错、无视了这一点!
所以刘邦第一时间才会那么生气,《史记-高祖本纪》、《汉书-高帝纪》甚至记载“汉王(怒)欲攻之”,只有真正了解封建社会的这套运行规则,才能明白刘邦的气愤以及要攻打韩信的反应,他其实并没有过激,反而是当时社会环境下的正常反应。
两人的关系,至此已经是到了分道扬镳的岔路口,接下来,就看刘邦怎么决策了。
叁
评价此时的韩信,他确实是有些“不地道、不讲究”,尤其是大有“趁人之危”之嫌,在项羽这个头号大敌没被消灭前,刘邦的确不能拒绝他的请求,甚至都不敢得罪他,反而还要拉拢他。
而用上述封建社会运行规则的新视角再去考察之后的具体历史,才会发现真正的奥妙。
比如,刘邦为什么要派张良亲自去给韩信加封?
这其实是刘邦所能拿出的最高规格,他不仅忍下自己的愤怒,反而全力拉拢韩信,给了他当时所能给韩信的一切。
事后证明,这是刘邦的政治智慧高超之处,韩信起码没有倒向项羽,更没有自行单干。
项羽派武涉前来游说韩信,也从来不是把韩信当作刘邦的臣子,而是把韩信、项羽、刘邦当作并立的三王,项羽的最高追求是说服韩信和他联合消灭刘邦,其次是争取韩信中立,“三分天下”即三足鼎立,能做到这一点,起码项羽就不会被彻底消灭了,只是他终究没有如愿罢了。
蒯彻对韩信的建议,其实也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的实质,脱离刘邦大阵营还是小事,蒯彻实际是让韩信从“齐王”更进一步,干掉、取代项羽刘邦,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即类似周天子或者霸主方伯的存在!
看看蒯彻都说了啥——
“此所谓智勇俱困者也……其势非天下之贤圣固不能息天下之祸。”你韩信才是真正的命世之主!
“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天下服听而归德於齐。……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於齐矣。”你韩信完全可以当周天子,至少诸侯霸主、方伯肯定是完全可以的!
中策的实质,是保持中立,坐山观虎斗,韩信起码可以保证三分天下、稳当一王。
“当今两主之命县於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你韩信具有实质决定项羽和刘邦命运的实力与能力!
“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只要你韩信不动,最差也是“天下三王”之一!
下策的实质,才是韩信你上杆子去帮刘邦打项羽吧,项羽前脚被干掉,后脚刘邦就会让你去陪项羽,所以这事绝对不能干!
韩信如果选择上策,那就是自行单干,背叛刘邦乃至干掉刘邦项羽就势在必行;如果选择中策,事实上也是背叛刘邦,起码是两不相帮;下策都不听,那就注定是给刘邦当功狗,还是“狡兔死走狗烹”的那种。
就整体历史看,韩信最终是下策都没选,但就当时的具体过程,韩信其实是选择了中策。
韩信应该很有自知之明,他对自己的全面能力也有明确认知,作为传统落魄贵族,他人生的最高目标不过是当个王侯将相级别,封王已是极限,他就没想过当霸主方伯,更不要说周天子之类。所以蒯彻的上策,他估计想了一下就觉得扯淡。
但是,中策韩信的确听进去了,虽然他并没有公开背叛刘邦,但事实上就是中立。
前203年2月至9月,刘邦与项羽一直对峙于广武,这期间双方肯定都对韩信进行过激烈争取,虽然有“韩信又进兵击楚”的记载,但肯定不是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对双方影响并不大。
尤其是刘邦,他不可能不多次联系韩信,请求韩信出兵,但显然,韩信并没有真正倾力相助。
这也是刘邦和项羽最终不得不签订“鸿沟之约”的现实原因,他俩实在都拿对方没办法了,不仅战争无以为继,还更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俩要是彻底两败俱伤,说不定正好便宜了韩信、彭越等人,这种可能性当然也是有的。
而“鸿沟之约”,恰恰是远方看戏的韩信最愿意看到的,实际上正是他造就了这个局面。
如果不是刘邦稍后撕毁“鸿沟之约”,也许天下会就此安定一段时间,就算刘邦项羽最终还是要分出胜败生死,但起码“三足鼎立”会是个时代背景。
前203年10月,韩信最终决定出兵帮助刘邦、消灭项羽,固然有刘邦的利诱因素,但更多还是时代环境,以及韩信的个人性格与判断使然,他确信天下将继续封建制,他对刘邦又有不世之功,刘邦终究不会夺了他的齐王之位。
而韩信能有今天齐王的地位,终究还是要感谢刘邦的知遇与提拔之恩,出于传统贵族为人处世的礼仪要求,于公于此,他都不该背弃刘邦。
但是蒯彻显然不这么看,应该就在韩信出兵的时候,蒯彻“阳狂为巫”,闪人去也。
肆
再说下曹参等人。现代有观点认为,韩信当齐王后之所以没有背叛刘邦,是因为个人实力不足,而证据便是曹参、傅宽、灌婴等人对于韩信的“监视”及制约。
其实这是完全不懂我之前所说的“封建社会运行规则”,如果曹参等人没能够阻止韩信当“齐王”,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再真正制约到韩信。
而事实可能恰恰相反,起码曹参本人,当时居然是站在韩信这边,而不是刘邦那边的,估计很多人压根没想到过这一点。
证据在前202年初,即刘邦当皇帝、韩信当楚王后,曹参有个“归汉相印”的操作,之前他被刘邦任命为“右丞相”进攻齐国,现在他归还刘邦的,应该就是这个“右丞相印”。
之前文章已经分析,真实历史上就没有过“刘邦定陶夺韩信齐军”这个事,齐地在前202年也一直在韩信手里,那么曹参这么干,实际意思很明确,他不想再当“皇帝”刘邦的官了,现在他要跟着“楚王”韩信做官了!
这在专制社会是无法理解的,毕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九品芝麻官乃至一个草民都归皇帝管,但是,在封建社会,这种事情完全不同,正如蒯彻后来所说“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蒯彻当时只认韩信,不认刘邦。
按照通俗的说法,“我老板的老板不是我的老板”,封建社会是金字塔层级结构,下一层的人只认顶头上司,至于更上一层,跟我无关!
所以,曹参根本不像一般人以为的一直是刘邦的嫡系骨干,在他和韩信的合作过程中,他已经更认可韩信了,天下已定后,他决定跟随韩信而不是刘邦,这肯定不是一时起意,起码证明他在进攻齐国前后,就已经彻底站在了韩信这边!
只要我们确定此时曹参只认或者更认韩信,一切事情就都很好理解了。
曹参当时跟随、支持韩信,自然不会帮助刘邦阻止韩信请封“假齐王”即事实自立,这一步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曹参、傅宽、灌婴等人心向刘邦,他们应该在这个最关键时刻就给韩信施加压力,根本不会让韩信有派出使者去请封“假齐王”的实际操作,然而史书对此毫无记载!
这说明曹参当时是支持的,而傅宽、灌婴等人的立场我们已无法得知,就算他们反对,也已左右不了大局。
韩信当上齐王后保持事实中立,曹参更不会一直劝说韩信出兵相助刘邦。
傅宽、灌婴等人也是如此,包括他们的汉军部队,此时都已归属韩信,甚至刘邦都不能直接调动了。
好在,鉴于韩信始终没有公开背叛刘邦,历史也就没给曹参等人必须“二者择一”的艰难考验。
至于韩信出兵后,留下曹参镇守齐国后方,恰恰说明两人之间的相互信任!
尤其是韩信南下当楚王,齐地必须有人管理,曹参无疑是不二人选,所以曹参直接归还了刘邦的“右丞相印”,专心当齐地的最高管理者,虽然不知道韩信当时封他什么官职,但曹参实质就是“假齐王”。
这也是刘邦之后一直对曹参“耿耿于怀”的真正原因。
前201年初刘邦大封功臣侯爵,几乎所有人都公认曹参功劳第一,但刘邦就是死活不承认,非要搬出萧何压着曹参,还给力挺萧何“功劳第一”的提议者封了个侯。
当时的历史背景是,韩信才被贬为淮阴侯,曹参多数时间是跟随韩信作战,曹参功劳第一不就是承认韩信的不世功劳么?这岂不是直接打脸刘邦?再加上曹参曾经“归汉相印”即抛弃刘邦跟随韩信的举动,让刘邦深为记恨。
反过来,曹参和刘邦、萧何的关系也早已不像他们起事前的那么亲密,“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作为武将文臣之首,曹参和萧何在征战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矛盾,最终论功时“萧何第一,曹参次之”无疑更加深了他俩的隔阂。
而曹参自打下齐国后就一直待在齐国,除了平定陈豨、英布的战争,他和刘邦就几乎再无交集,再加上萧何临终前推荐曹参接任相国之位,凡此种种,不耐人寻味么?
至于韩信麾下的齐军,在垓下之战前后有明确记载,统军的将军有孔将军即孔聚、费将军即陈贺、柴将军即陈武,这些人都不是刘邦的老部下、老面孔,而是韩信自己提拔上来的,这也充分说明,韩信如果真想背叛刘邦,刘邦在齐国的那些所谓“嫡系骨干”根本阻止不了!
评价历史的前提,是首先搞清楚并能理解历史真相,这才不至于严重跑偏!
希望看完本文,会让您真正了解韩信的所谓“自立之谜”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大致运行规则,否则看法只会和真实历史完全背反。
分析地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