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地处河北东南部,这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风光秀美,有“京南第一湖”衡水湖,这里美食众多,既有衡水湖炖大鱼、深州老火锅、武邑扣碗、武强酥鱼等特色名菜,还有许多特色名吃。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最有特色的“10大传统名吃”,看看你吃过几道呢?

血糕是武强人以前逢年过节必备的美食,老少皆宜。制作血糕,要先把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肉丁,下锅炒成油渣,秫面中加开水烫面,和成面团,再放酵母粉醒发,然后加入新鲜猪血、油渣、葱姜末,揉搓均匀,蒸屉中铺上薄面片,再放猪血面团,大火蒸制而成。做好的血糕,色泽暗红,软糯香浓,配上米粥、豆浆吃,绝对是最佳的早餐选择。

鞋底烧饼是衡水最有代表性的饼,与枣强熏肉搭配起来吃,让人唇齿留香。鞋底烧饼因其形似鞋底而得名,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以优质面粉为原料,先和成柔软的面团,分成剂子,擀成长条,抹上油酥,卷起来,制成鞋底形状,先烙制定型,再放入炉中烘烤而成。烤好的鞋底烧饼,侧面开口,装入剁碎的肥瘦相间的熏肉,吃起来外酥里嫩,肉香浓郁,越嚼越香。

流常老豆腐源于枣强县流常镇,是衡水最受欢迎的早餐之一,配着油条、烧饼夹肉、大饼卷肉、包子、血糕吃,都非常合适。流常老豆腐与普通的豆腐脑有诸多不同,以优质黄豆为主料,经过磨浆、点卤、煮制等工序制作而成,吃起来细腻爽滑,而又有韧劲,再放点葱花、辣椒油、韭菜花酱,味道醇厚,豆香浓郁。

衡水湖水草丰茂,周边非常适合养殖鸭子,鸭蛋品质极高,当地人用鸭蛋制成的烤鸭蛋声名远扬,已成为当地重要的特产。衡水湖烤鸭蛋,选用新鲜的鸭蛋为主料,先黄泥包浆,再经过数十天腌制入味,最后再小火烤制而成。做好的烤鸭蛋,焦香四溢,蛋黄流油起沙,咸度适中,配上馒头、烙饼吃,真是让人享受!

羊肉大饼是故城县武官寨的特色美食,在周边地区非常有名,很多外地人专门慕名而来。羊肉大饼的制作很需要技巧,新鲜的羊肉切成小块,加入香菜、食盐、胡椒粉调成肉馅,面粉中加入温水和成柔软面团,擀成面饼,包入足量的肉馅,再用擀面杖均匀按压,擀成薄饼,鏊子上撒上羊油,铺上大饼烙制而成。做好的羊肉大饼,外皮酥脆,羊肉馅鲜嫩多汁,吃起来满嘴流油。

老景官烧鸡是衡水地区非常流行的鸡肴,当地人逢年过节时经常会准备几只。老景官烧鸡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要用百年秘方,以散养鸡为主料,先静养数小时,再宰杀处理干净,整理塑型,抹上蜂蜜饴糖,下锅炸至上色,最后再用10余味香料卤制入味。刚出锅的老景官烧鸡,色泽红润,香气浓郁,肉质软嫩入味,鲜美而又醇厚。

猪打腻是武邑县的传统民间小吃,老一辈人并不陌生,很多年轻人都没吃过。猪打腻做法很简单,一教就会,先把猪肉剁碎,加入葱姜末、食盐、五香粉调成肉馅,包成饺子,再起锅烧水,撒入玉米面粉,煮成玉米糊,最后放入饺子煮熟即可。换言之,猪打腻就是玉米糊煮饺子,吃起来爽滑细腻,肉香浓郁,一口饺子,一口粥,浑身暖和舒坦。

冀州的驴肉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就已小有名气。选用新鲜驴肉为主料,先焯水去腥,再放入十余种香辛料,小火卤制软烂入味。再用面粉和水和成柔软的面团,擀成薄饼,烙制金黄。把驴肉和臭豆腐剁碎,铺到薄饼上卷起来。吃起来,层次丰富,既有驴肉的醇厚,又有臭豆腐的风味,味道非常奇特。

熏肉也是枣强美食一绝,有一二百年历史,深受当地人欢迎,是大小馆子常备美食。枣强熏肉以优质猪肉为主料,猪头肉、猪耳朵、猪下水、猪肉都可以,先分别处理,再用二三十种香辛料卤制入味,最后再用松木熏制上色。做好的熏肉,色泽鲜艳,熏香浓郁,吃起来筋道紧实,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龙凤贡面是故城县的传统美食,源于明朝,曾被列为宫廷贡品,久负盛名,被誉为“故城三绝”之一。龙凤贡面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以高筋面粉、鸡蛋、食盐等为主料,经过和面、醒面、盘条、抻拉、晾晒、切割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做好的贡面,细如发丝,内部中空,略微一煮便可成熟,吃起来顺滑细腻,柔软筋道,非常适合孕产妇、老人、孩子滋补。
您吃过几种呢?
声明:图片来自网络,侵删!本账号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许可,严禁任何个人和媒体抄袭、搬运、洗稿,一经发现,必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