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班就像广东老火汤,看似滋补,喝多了尿酸高

元化玩转趣事 2025-03-08 03:26:59

萦绕在家长口头的“不补课,连高中都上不了”,就像魔咒一样箍住家长的心。

补习班门口堵满了家长等孩子下课,就像工作日的学校门口一样,水泄不通。而有的学生则是周末一天三科连上,堪比工作日的延续。

补习班楼下的广东老火汤每逢周末就生意兴隆,家长接学生下课都会到那里顺便解决午餐问题。最常听到家长点的汤是“板栗核桃鸡汤”,核桃补脑。

但喝汤真的能够“滋补养脑”吗?其实不见得,但有数据显示,华南地区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达到25%,而广东地区更甚,高达42%。

医生提示:老火汤虽好,但每周喝三碗容易导致尿酸就超标。

看不见的隐患

老火汤经过长时间的炖煮,食物中的嘌呤大量溶解在汤中,而我们以为的那些滋补的钙和其他物质,还不及一小颗的综合维生素或者钙片高。

经常饮用这种高嘌呤的汤,人体摄入过多,经过代谢会积蓄大量尿酸,从而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风险。

这样的累积效应,就像学生的补习时长。有学校调查发现,该校五年级学生平均每周补习12.6小时。即使没有补课,我们现在的中学生作业时长也非常长,晚上11点才完成作业的不在少数。

但神经科学家指出,儿童前额叶皮层在长时间的高压环境下容易出现类似慢性疲劳的神经递质紊乱的问题。

汤好喝,如果饮用一次半次,就不用考虑功效是“美容养颜”还是“滋阴补肾”了,就看喜欢喝什么就完了。如果打算用汤来实现某些功效,就要了解可能带来的负面结果。

毕竟汤不是药,它不能治病。

人云亦云的慢熬

“人人都补,你不补怎么行。”当整个社会都陷入焦虑后,补习变成一种常态。

就像广东地区,喝汤不是为了解决某种问题的行为,而是传统习惯,因为一路以来都这样,我们就很少去思考这种行为除了习俗上的意义外,它还有什么意义?

补习班的流行,并不是学生整体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弱,而是资本家的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的影响,所以家长就不再思考自己的孩子需要什么,而是因为别人都在补习。

现实是,补习补久了,成绩不怎么变化,但一切都开始习惯了。

习惯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一件事做成一种习惯,但没有带来正向的影响,那么它有可能是一个坏习惯。

它还会成为补习机构让你继续下去的借口:孩子都已经习惯了,家长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放弃,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所以要坚持。

学习是一件长期的事,但补习不应该是。

长期补习,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好奇心,减弱孩子对学习的耐心。

老火汤是一道菜

广东老火汤一般是宴席里的一道菜,例如九菜一汤。

既然是一道菜,我们可以稍微忽略它的“功效”。汤的功效,就像补习班的广告一样,是为了吸人眼球的,噱头而已。

不能说它没用,九菜一汤,也能充当场面。

但对比功效,美味才是它的重点。

补习班应该是端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选择,而不应该成为一种解药。

补习班应该是一时之选,它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药罐:一旦粘上,就无法离身。这不是补习班的该有的意义。

孩子选择补习班,应该是能够感受到它带来的成就感,就像汤的美味一样。

九菜一汤,一汤也仅仅是一道菜,我们还有九道菜可以选择。所以我们要适当给孩子有更多的空间和自由。例如可以参与体育运动,家务劳动。

而大部分学习有效的学生呈现,学习的多样性,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同时,学生的抑郁问题也大幅度减少。

补习就像喝汤,老火汤美味,但常喝不宜。

我们在为孩子选择补习班之前,先要了解孩子的问题,再征求孩子的意愿,最后才做出是否参加选择班的方案。

九菜一汤在前,也未必非要逼迫孩子喝汤的。

0 阅读:5

元化玩转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