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起诉是由自己做主的,但是具体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你点建议。
一般情况下,借款无外乎以下三种情形:一是为了救急,朋友间相互帮助的;二是出于获利目的,为了收取利息的;三是男女之间说不太清楚的。
接下来法海老师就根据这三种不同的类型,分别说一说。
比如,两个人是非常好的朋友,对方一时出现了的困难。比如家里有人得了重病,这时候借钱就完全是救急所用的。
对于这种钱,在借出去的时候就不能考虑很快要回来,甚至都不能考虑要回来。
毕竟,这是给人家救急、救命用的。正常来说,只要对方能够缓过劲来,一般也会主动偿还的。
但是如果对方本身也就没有什么能力偿还,或者是家里的状况没有得到任何的缓解,即便起诉他又能如何呢?也很难要回来,那还不如做个好人呢。
这就是在借出去的时候,明显是以收取利息为目的的,在借钱的时候约定了贷款的利息。
这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根据最新的司法解释规定,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利息的话,是不能索要利息的。
而且约定的利息不能超过4倍银行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目前最新的是3.65%*4=14.6%。对于超出上述利息的部分是得不到法院支持的。
不仅如此,如果利率过高,超过了年息36%,而且属于持续性、经常放贷行为的话,那么出借人有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此外,在民间借贷过程中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潜规则,就是砍头息。
比如先扣掉首个月或者投几个月的利息,在这种情况下,借款本金是按照实际得到的数额计算的。
如果你说的情况是这种的话,那么只要到期了,自然该起诉就可以起诉,起诉以后如果对方不履行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当然,任何经济行为都是有一定风险的,对外放贷也不例外,你即便起诉了,最终也有可能执行不到钱。
第3种情况:男女关系之间的情形这种就是比较复杂了,可能是赠予,也可能是借贷,当然也可能当时就没有明确什么约定。
这种就比较麻烦一点,因为你要要钱的话,需要举证存在借贷关系;而对方不想还钱的话,需要证明钱款是赠予的款项。
至于最终如何认定,还是由法院来综合判断。
现实中曾经发生过很多这种事情。甚至发生在一些名人的身上。如果真的遇见这种情况,建议平时在给钱、收钱的时候,就提前做好相关的证据准备,否则,没有证据很难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