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行公事的婚姻你能忍多久?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

冰萍感感 2024-10-17 02:45:14

可怕的不是离婚,而是永不消逝的仇怨

宁要好的离婚,不要坏的婚姻

如果你们没有一个好的婚姻,至少你们要有一个好的离婚。

婚姻生活中,你觉得痛苦的原因是什么?

在咨询时,我得到的反馈几乎都是:

因为爱情消失了,所以婚姻才将就;因为选错了人,所以婚姻才不幸福。

事实上,这些经营不好婚姻的人,在其他关系上也无法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好的婚姻关系,一定是一段供求平衡的关系,双方的自我是自由的、独立的,在这段关系里需求是被回应的、满足的。

离婚的道理,就是发现婚姻不能继续,但是对很多人来说,离婚不是过去的事,情断了,恨尤在,而恨,有时比爱更能把人拴在一起。

不结婚会面临很多难题,盲目结婚,可能将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得知一个去年闪婚的朋友,年前就离婚了。

和她细聊后发现,他们两个人看似结为夫妻,做着夫妻该做的事情。

实际给我的感觉,比起说是夫妻,更像是貌合神离的“搭档”。

他们每天一起生活,却从不分享彼此的内心感受;

所做的一切,就像是在例行公事;

没有心灵上的沟通,默默承受着婚姻带来的精神折磨。

直到有一天,难以忍受痛苦而走向离婚。

在心理学上,我们通常称这种现象为“假性亲密关系”。

意思是,那些看似关系稳定的夫妻,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和冲突,刻意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和真实感受。

恋爱中的小别小扭总是能很快消除,婚姻里的一地鸡毛却很难处理干净。

很多男人喝多了酒就开始念叨着老婆的不是,控诉自己多委屈。

很多女人聚在一起,也是不断倒苦水,抱怨自己的老公,说自己为家庭付出了多少。 酒醒后,男人依然得上班赚钱,女人回家后,系着围裙在厨房忙碌。

下次会抱怨的还是会抱怨,生活中的矛盾摩擦也并没有消减。

谁都有过不下去的时刻,也有不管不顾逃离现状的渴望。

很多人不是选择将婚姻中受过的伤藏起来,就是用无言的沉默消磨岁月,一年又一年将忽明忽暗的生活继续。

不想承受单身带来的各种困扰,于是选择结婚;

不想处理婚姻中的各种麻烦事,于是选择逃避。

当你把结婚,当作是实现人生某个目标的捷径,得到的也不过是一具名为“婚姻”的躯壳而已。

很喜欢一句话: “爱情不是两个残缺的人拼在一起凑合,而是两个完整的人在一起庆祝。”

一段美好的婚姻,是因为我们想要,而不是需要。

有父母对子女的操心和担忧,但也有很多很多,想要在子女人生中继续指手画脚的权力的贪恋。

潜台词是:

“我要在你的人生选择上,爱情上,婚姻里做主,我是对的,我是有价值的,我对你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也永远不会意识到,孩子其实并不是真的属于他们,孩子的人生,不是属于父母的人生。

你也许无法改变你的父母,但是你能完成和父母这种“共享生命”的分离吗?

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年人,完成和父母的分离,需要克服的障碍,是内疚和恐惧。

我们爱自己的爸妈,这是天然的,我们也从很小开始,就本能地认同我们的爸妈。

小时候,即使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也还是希望在表达的同时,也能看到妈妈开心接纳的笑容。

长大后,即使我们知道,他们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是我们的本能深处,还是一直流淌着对他们深深的认同。

“如果我做了一件事情,导致了妈妈的痛苦,我会极度内疚。

所以我绝对不能背叛她。”

——其实无论是我的来访者,还是因为三观不合和女朋友黯然分手的男孩,都有着2种对父母的深切情感:

内疚:违背父母就是背叛,背叛令自己内疚甚至有罪恶感,无法容忍这样的自己;

恐惧:害怕父母因为自己出现可怕的结果(父母崩溃、痛苦)......

所以,当我们可以去谈论这种内疚和恐惧的感觉时,也许我们就能看清:

我如此地需要“我的婚姻或爱情”被父母认同和赞成, 其实是因为,我不能面对那种和他们不一致所带来的内疚, 以及走向独立的背叛带给我的罪恶感。

也就是说,假如你能够成长到,可以处理你对父母的内疚,认同你的人生本来就属于自己,意识到自己没有义务不断出让边界、让父母获得控制和价值感的满足时,你就可以获得你自己说了算的婚姻。

在一档节目中,看到了一个女儿。

太无奈太绝望了。

节目里那个女士,她也想离婚,她的妈妈就坚决反对,还说什么:

“如果你离婚了,咱俩就断绝母女关系。”

调解员就问女士的妈妈:

“你有没有心疼过女儿呢?”

结果这个妈妈根本就没回答,却一直说: “哪有谁家不吵架,忍一忍就过去了。”

确实,对于妈妈这一代人来说,婚姻,更多是就是将就,就是隐忍。

所以,有时我们也希望你们能一样,能凑合就不要提分开。

以至于,造成了很多悲剧。

结婚是为了幸福,幸福是在相处中产生的。

而许多婚姻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法和伴侣好好相处。

对婚姻的不将就,就是对生活的讲究 很多人委屈自己在糟糕的婚姻关系中苦苦支撑,理由都是因为“为了孩子好”。

当爱上一个人时,往往爱上的是心中的理想化客体。

亲密关系会激活早年的客体关系模式,于是缺点、攻击、矛盾几乎不可避免地暴露出来。

在这个过程里,有人会接纳现实:

原来,TA并非如想象中完美,我也不能什么都想要。

这样,期望值就会降低,看见更加真实的TA:

会赚钱养家,但懒得做家务,也不主动帮忙带娃,不是全能的盖世英雄,也做不到无条件地爱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脆弱的一面,原生家庭、童年阴影、身心疾病……

当脆弱被压力刺激,我们就会感到各种适应不良:

看对方不顺眼、火药味很浓、不理解配偶、不被配偶理解、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当前的问题……

就像内心裂开一条缝,疼得厉害。

离婚只是结束一段不合适的婚姻, 在婚姻中饱受折磨,而不能及时止损,才是最大的不幸。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盏灯。

当我们被爱、被理解、被欣赏时,我们就会发出温暖的光芒。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灯却在慢慢暗淡。

婚姻中的“自我”不容忽视。

一方面,恋爱或婚姻关系中存在伤害,需要“自我”来捍卫;

另一方面,“自我”本身存在巨大的需求空洞。

“自我”被强烈地意识到,是因为它的需求被强烈地意识到。

与心理学家所说的“自足的状态”正好相反,几乎所有婚姻出现预警的人都处在自我匮乏的状态,他们责备对方不回应自己。

埋怨对方不理解自己,甚至愤怒于对方不爱自己,于是通过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方式纠缠对方,这都是欲求不满的表现。

一些情侣、夫妻谈起对方时,没有一句好话,全是指责。

总是觉得老夫老妻,没必要那么亲密,中年夫妻亲一口,噩梦能做好几宿,说的就是凑合的婚姻。

共度余生的婚姻,夫妻俩出门会自然地手牵手,他们从不刻意秀恩爱,却总给人一种撒狗粮的感觉。

好的夫妻,像恋人、像知己、像亲人,会给彼此足够的爱和安全感,会选择无条件地信任对方,进入婚姻的良性循环中。

而瞎凑合的夫妻,他们懒得沟通、懒得吵架、懒得关心对方,只要孩子茁壮成长,老人健康长寿,和错的人凑合凑合也没关系。

我的婚姻观是,余生不将就。

婚姻中,改变自己的是神,改变别人的是神 经。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有我的偏执,你有你的不羁,谁也改变不了谁。

聪明的伴侣,不会把幸福的期许寄托在对方身上,而是会主动创造。

如果不幸福,离开也没关系。

当婚姻陷入困境,很多人都想知道一个答案: 是该拯救眼前这段坏婚姻,还是果断离开这段坏婚姻?

如何选择,没有对错可言。

对于许多人来说,要做出选择却是极其艰难的。

有的人因为爱情选择了婚姻;有的人想活得自在选择不婚;有的人渴望找回自己而离婚。

人生没有定义,也并非只有一种选择。

结婚是为了幸福,不结婚也是,离婚也是。

所以,只要你幸福,就可以了。

作者简介:柏林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考前心理赋能、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0 阅读:0

冰萍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