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允许子女剪断“心理脐带”,他们将成为“心灵啃老族”

冰萍感感 2024-07-18 10:53:26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代沟”已经成为父母跟孩子之间的普遍现象。

这中间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中国共生式的家庭关系。

通俗地去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孩子在出生之前,跟母亲是通过生理上的脐带共生,在孩子出生后脐带被剪断,但心理上的脐带却没有被剪断,孩子也在心理上一直没有办法断乳。

没有剪断心理脐带,会共生到相爱相杀,适时割断与孩子的心理脐带

孩子和妈妈,是永远聊不完的主题。

在子宫里,我们和母亲的关系是共生的,对于胎儿来说,母亲即我,我即母亲。

胎儿经过分娩或者突然剖腹被脱离子宫的过程成了婴儿,来到一个全然的新世界。

父母再爱孩子,都不可能陪孩子走完一生。换言之,该孩子自己走的路,必须让他自己走。

也许在行走的途中,他会摔跟头,但他也因此学会了自己爬起来,并不断学会爬山、涉水、奔跑……

当你伸手去搀扶的时候,其实你就让孩子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学会行走的机会。

在经历出生痛苦和外界诸多新事物的巨大刺激下,能让胎儿感觉到最熟悉、最安心、最安全的是母亲,母亲心跳的节奏,母亲的味道,母亲的声音,母亲的体温……

要活下去的本能,让我们本能的继续想与母亲共生。

子宫幻想是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奥托·兰克提出的心理学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人类因为出生痛苦的刺激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母亲的子宫。

这也是人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不影响我们在现实环境中不断的去追求,去创造类子宫环境,好让我们处在一种稳定、温暖、安然的感受中。

人出生后脐带被割断,成为一个生理的个体。

可是人与父母(或养育者)还有一条心理脐带需要适时的被割断,否则将仍然像一个被拴在栅栏里蹒跚学步的小孩。

他不能离开绳子长度的范围,他的发展受到阻碍,而且这种放弃了的成长自由就会指向内部,使怨恨与愤怒郁积恶化。

尽管有些人在绳子范围以内好像也进展得相当好,当他们面对婚姻、离开家去上班或者最终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会深感不安。

在每次遇到危机的时候就倾向于“回到母亲身边”。

出生之后你又进入另一个“子宫”,一个可以养育你到成年人的“子宫”——“原生家庭”,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以情感为界限。

你在原生家庭里继续成长,开始的时候离不开父母。

刚出生的时候,婴儿和母亲的关系是共生的。

婴儿处在和母亲心理融合的阶段。

母亲照顾孩子饮食起居,孩子也通过母亲表达需要。

这是一种彼此融合的体验。

孩子也会产生一种全能感。

这种共生的关系,慢慢要走向独立,这是个体化的过程。

孩子会发现,母亲和自己并不一样,自己也有独立的需要。

他们会尝试独自探索世界,去寻找自己神奇的“力量”。

这是他们自主意识的萌芽。

1-3岁也是孩子个体化的第一个阶段。

他们心理上有了自主的意识,尽管在能力上还需要父母协助。

个体化的第二个阶段,是12-18岁青春期。

这个时期,孩子有着初步独立的能力,还要心理上建立独立的自我。

这需要他们拥有独立的情感客体。

父母的影响并不再是唯一的了。

他们要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关系,包括友情、爱情等等。

这时,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特别是与母亲的关系,将受到严重的考验。

原先和母亲的一体感不再适用了,他们之间需要发展新的独立边界。。

有些时候即使青春过了,孩子和母亲未能发展这种边界。

他们的关系会出现不舒服的胶着。

妈妈会习惯性地侵犯孩子界限的隐私。

孩子也会因为妈妈不理解自己而苦恼。

很多孩子都有个幻想,能够改变父母,满足自己的需要。

可是,父母非但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甚至会剥夺自己的一些需要。他们会很生气,想要争夺关系中的主导权。

当他们发现父母无法改变时,他们会有一种绝望感。

这是一种依恋情感的断裂。

孩子和母亲的一体感,这既是一种依恋,也是一种负担。

真正的关系,是两个人的关系。

一体的感觉,终究是幻想。

打破这种一体感的幻想,是开始心理独立的第一步。

有人到了30岁,甚至40岁还在这个过程中,有人甚至对此毫无觉知,一生都没有完成,比如啃老一族。

孩子出生时要成为独立的个体,需要医生剪断脐带,生孩子之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从而选择剖腹产,麻醉下剪脐带就不痛了。

生理上的脐断虽然断了,孩子与母亲在日日的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中,情感上的脐带却越来越深厚,所以当孩子成年后,还需要再剪一次脐带,并且这个脐带要母亲亲自剪,脐带剪断了孩子才能在心理上,人格上成为独立的个体。

有些母亲因为剪脐带太痛,因为不舍与孩子分离,迟迟不肯剪断脐带,导致孩子无法在人格和心理上真正独立,会成为妈宝男妈宝女。

有些母亲,在温暖和依赖还没给足时早早剪断脐带,让孩子缺爱没有安全感,带上原生家庭的创伤。

所以心理上的脐带什么时候剪,怎么剪,都是对老母亲智慧、勇气和格局的考验。

当他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之后,他与妈妈的连接不再是靠脐带,而是靠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

孩子在有需要的时候,能得到父母积极的回应。

他不会担心自己被抛弃,不用担心自己会不被爱。 离开妈妈的子宫,妈妈的怀抱依然是他安全的港湾。

即使随着他慢慢长大,发现妈妈不是全世界,发现妈妈不可能随时在自己身边时,他内心依然有一种力量:

相信自己身后是有怀抱的,相信自己永远是被爱的。

这种力量,就是安全感。

安全感于我们 “想象出来的环境” 有关。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鸟儿的翅膀就是它的安全感,而树枝不是。

它相信自己翅膀的力量时,它就可以不在意树枝是否安全。

它认为自己的翅膀没有力量时,它就会觉得树枝太不结实。

而母亲与子女,从相遇就是血肉相连的,连着骨头带着筋地走过很多很多年,分离时的痛苦和不舍,全由母亲承担,因为孩子有更精彩的世界吸引他,感觉不到痛。

作为母亲,我们有这个勇气,智慧和格局吗?

我们能在最合适的时间,干脆利落地断剪脐带包扎伤口并让自己知孩子都感觉不到痛和牵扯吗?

每个人潜意识里,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

父母在真实世界里如何对待孩子,基本上取决于“内在小孩”向外的投射。

如果一个妈妈的“内在小孩”是丰盛的,充满爱的,那她自然就会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并且给予。

如果这个“内在小孩”是缺爱的,在某些方面相当匮乏,那她就会把这个“匮乏部分”,全然投射给真实世界的孩子。

举个例子:比如你小时候经常被忽视,这种童年形成了你“内在的缺爱小孩”。

后来,你当了爸爸或妈妈。

你看见孩子就有一种付出欲,恨不得什么都帮他完成,感觉怎么爱都不够——也就是所谓的“溺爱”。

你会有一种强烈的牺牲感:天呐,我真是一个伟大的妈妈!

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在的缺爱小孩”罢了。

“分离是一生的主题”。

无论分离有多疼,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分离和爱同等重要,它们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主题,它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

拒绝分离,就等于拒绝成长,”“再亲密的两个人,也是两个人。

如果不懂分离,两个关系亲密的人就会黏在一起,而这是很多人生悲剧的深层原因。

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

因为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亲子关系如此,师生关系、情侣关系等亲密关系也莫不如此。

如果拒绝分离,爱就是“假爱”。

不懂得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你干涉我的空间,我侵占你的空间,两个人都不能很好地成长。

在孩子3岁之前与孩子共生是有利于孩子生长的,3岁之后父母就需要逐步退出,“扶上马,送一程”“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孩子早晚是需要活成自己的,父母也早晚都需要接受“儿孙自有儿孙福”。

作者简介:柏林

心理咨询师、塔罗牌占卜师、行星能量颂钵疗愈师,自由码字人,培训师。

陋室倾听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缘。

红尘来去散无痕,烹煮文字疗人心。

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命运如刀,让我和你一起领教。

如需考前心理赋能、心理咨询、塔罗牌占卜、商务合作,请私信。

0 阅读:0

冰萍感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