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茶友发来一条视频链接,点开一看,是一位“大神”在传授选购茶具的心得。
他漫不经心地说:“茶具嘛,说白了就是能泡茶就行,那些超过100元的,统统都是智商税。”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随手拿起一只白瓷盖碗,炫耀道:
“你看我这只盖碗,9块9还包邮,我都用了三年了,照样完好无损。”
接着,他又拿起一只建盏,眉飞色舞地介绍:
“这只杯子比9块9的还要高端大气,但价格嘛,也只要99元,实惠得很。”
一番言论后,作出了最终总结:“记住了,茶具要是超过100元,那就是在交智商税。”
此言一出,评论区和弹幕里一片哗然。
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赞同的人纷纷留言:
“说得好,茶具本来就是用来泡茶的,实用就行,没必要那么奢侈。”
“就是,那些高价茶具都是炒出来的,没意义。”
而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认为茶具不仅仅是泡茶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涵养的体现。
翻着这些评论,不禁莞尔。
茶具的价格,真的能简单地用“智商税”来定义吗?
《2》
茶具的价格,究竟由什么决定?
材质、工艺、品牌、市场需求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考量点。
其中,茶具的材质和工艺,是决定价格的基础。
所有的茶具里,如果一开始就用紫砂壶来泡茶,可有不低的门槛。
紫砂壶选用的原料较为特殊,需人工精选去杂;经过一系列加工、放置数月后,才能作为烧制泥料。
制作过程中,需手工拉坯、精细雕刻,再入窑烧制。
整个过程耗时费力,工艺难度高,成本自然不低,特别是一些出自大师之手的紫砂壶,艺术价值更高。
但即便是这样,具有强大吸附性的紫砂壶,也不是泡茶的最优选择。
冲泡白茶、红茶、岩茶等,茶汤中的香气容易被削弱,口感也少了一丝饱满,还存在易串味的问题。
相比之下,材质光滑、能真正做到快出水、且完全沥干的瓷质盖碗,适用范围更广,冲泡六大茶类都不受限制。
来自“瓷器之都”景德镇的各种茶具,不只是原料上乘,还有青花、郎红、柴烧等各种类型可供选择。
工笔细致描绘、颜色浓淡深浅的晕染、浑然天成的烧制痕迹……这些都极度考验师傅们深厚的技艺功力。
再比如,一只手工拉坯的建盏,从选泥到烧制,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耗时耗力,价格自然不菲。
而如果是机器批量生产的品茗杯,虽然效率高,但缺乏独特性,价格相对较低。
直播间里低至9.9元的茶具,多为机器生产且可能是质检不过关的次品。
泥料差、毫无工艺美感,甚至存在盖不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后续使用效果。
因此,在一系列基础成本面前,一款做工细致、质量有保障的器具,价格不可能太低。
《3》
既然如此,茶具是不是一定要买贵的呢?
一开始说到,除了材质和工艺,还有品牌、市场需求等其他影响因素。
买茶具和茶叶一样,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
对于日常饮用的口粮茶或新手尝试的茶叶,如果只是抱着随便试试的心态,有很大概率因贪小便宜,掉入劣质茶和做旧茶的陷阱。
同样,在茶具领域,品牌溢价、价格虚高的问题总是屡见不鲜,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预算进行选择即可。
好比一只标准容量、没有特殊工艺的白瓷盖碗,价格不过几十元。
只要器型合理、薄厚适中,冲泡效果往往无可挑剔,特别适合没有其他需求的茶友或新手练习使用。
那么,难道真的如那位“大神”所说,茶具的价格超过百元,都是智商税?
这样的言论,显然太过片面。
那些价值昂贵的茶具,其定义已经不只是平时泡茶使用的器具,更达到了收藏品的级别。
如果真要使用,稍有不慎磕碰就容易损坏,难免让人心疼。
这样的茶具,即便买回来也只是在架子上摆着,作为艺术品欣赏。
然而,泡茶技术娴熟后在茶具美观度上想要有所提升,也是正常需求。
茶具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泡茶,一款细节处处到位的茶具,还能提升品茶的乐趣。
此外,在招待客人时,还能不经意间展现出自己的品味与审美。
不一定要准备四位数、甚至更高的预算,就有不少出自景德镇的优质瓷器茶具可供挑选。
只要品质过关,茶具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个人喜好和选择不同罢了。
《4》
也有一些茶友问过,茶店赠送的茶具套装,可以放心用吗?
买茶送茶具,在圈内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喝茶喝久了,家里也积攒了不少免费赠送的茶具。
至于能不能用,还是要亲自检验过才知道。
首先,开头已经提到过,泡茶选瓷质盖碗最不受限制。
茶壶用起来虽不烫手,但出水口小、壶嘴细、流速慢。
和同材质的盖碗相比,茶与水的接触时间更长,容易泡出苦涩感。
盖碗的碗沿向外延伸、碗壁够薄,注入沸水后散热速度快,就不容易烫手。
为了视觉效果更统一,品茗杯的材质与风格最好与盖碗一致。
器型顺手、不存在损坏脏污,就可以正常使用。
如果店家赠送的是玻璃材质的茶具,还需注意是否耐高温。
特别是公道杯,外观透明度高更方便观察茶汤颜色,基本的使用安全也不容忽视。
如果包含塑料制品,如塑料飘逸杯,就不建议大家经常使用。
不仅是因为塑料看起来质感一般,还存在水分难沥干、清洗难度大、用久易变色等问题。
而不锈钢材质的保温杯,也不提倡直接用来泡茶。
长时间的闷泡,使得茶叶源源不断地析出物质。
导致滋味浓酽苦涩,香气也变得微弱模糊,难以展现出好茶的真正价值。
如果材质符合国家的食品级要求,保温杯可以只起到承载作用,方便平时外出携带。
盖碗出汤后将所有茶汤汇集到一起,再倒入其中持续保温,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器具对茶叶风味的影响。
《5》
其实,并不喜欢随意把某类产品定义为“智商税”的做法。
大家一开始了解不深,容易踩坑是正常现象,更需要一个合适的答案引导。
“智商税”三个大字一出,颇有高高在上的嘲笑意味。
更何况,每个人的想法都存在主观偏见,所谓的权威发言,也不一定值得全盘照收。
细细比对后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买的物有所值更重要!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