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投降不是因为美国两颗原子弹,而是因为苏联的一个公告

网友评过去 2023-11-09 08:56:12

“雷达赢得了战争,而原子弹结束了战争。”这是西方史学界对于科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角色的普遍认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与日本投降存在着紧密联系,正因如此,西方世界始终将美国原子弹的功劳放在第一位,并对外宣称,是美国的原子弹让日本放弃了所有抵抗。

那么,时隔78年,当我们再次回顾这段历史时,我们该如何评价日本投降?美国的原子弹又是不是真的给了困兽犹斗中的日本致命一击,使其完全放弃抵抗了呢?

先说结论,美国的原子弹在二战中固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并不是促使日本做出迅速投降决策的主要因素,美国军政界和原子弹研发团队一开始对原子弹投放所能产生的预期效果甚至都没有清晰、一致且准确的认识。

1945年7月16日,美国本土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果尔多试验场,一声巨吼响彻夜空,随后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自此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出现了。

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掌握原子弹技术的国家,美国对试爆成功的原子弹效果的认知有很大的局限性,通过试爆的观测记录,当时美国军方认为在原子弹爆炸区域内60英尺高的铁塔可以瞬间灰飞烟灭,然而爆炸后的放射性破坏,美军并不是非常清楚。

正是因为对原子弹的实际效果估计不足,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及其幕僚们都无法确定对日使用原子弹后是否可以有效迫使日本投降,所以后来美军在向广岛和长崎投下毁灭性的原子弹以后,仍派遣了1000多架次美军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目标进行密集的常规燃烧弹轰炸。

与此同时,美国军方也在积极督促原子弹科研团队尽快制造出第三颗,甚至是更多的原子弹,以便在短期内对日本进行下一步的核打击,据记载,曼哈顿计划一直持续到1945年12月才终于下马,显然当时美国人对原子弹的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看好。

那么既然美国对原子弹迫使日本投降没有充分的信心,日本方面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如果原子弹不是导致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日本又为什么会在长崎受到原子弹袭击后,短短五天之内就做宣布投降呢?日本专家长谷川毅曾就此做过专门的研究。

实际上,二战进行到1945年初的时候,日本就已经走向了穷途末路,日本东京大本营之所以仍在负隅顽抗,其实是想争取以保留国体(即天皇制度)的方式投降,但当时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后又偷袭了美国珍珠港,眼下唯一能让日本说上话的就只有苏联。

在二战期间,日本与苏联一直保持着外交关系,两国出于各自的目的还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当时该条约尚在有效期内,所以日本希望能让苏联出面调停,以获得有利于自己的投降条件。

1945年6月,日本前首相广田弘毅与苏联驻日本大使雅科夫·马利克就苏联出面调停一事进行了商榷,不过苏联并未给出明确的答复,只是虚以委蛇,当时日本并不知道,苏联其实是在拖延时间,为接下来的对日宣战做充分的准备。

波茨坦会议召开之后,斯大林很明显的感受到当时战争的形势已经使美国不再像雅尔塔会议时那样希望苏联加入对日作战来结束战争了,但为了苏联战后在亚洲的利益,斯大林迫切希望西方盟国认可苏联在战争中取得的利益。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以正当理由对日宣战,如果直接参战,无异于当年德国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道义上苏联就占了下风,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美国邀请苏联参战。

二是苏联什么时间对日宣战,在斯大林看来,苏联对日宣战,既要在日本向美国投降之前进行,也要保证苏军的绝对优势,苏军在远东集结的情报很快会被日本识破,只有在日本不知情的情况下一鼓作气攻下日本,苏联才能确保战后利益的最大化。

而日本首相亲赴苏联,希望苏联出面调停正好给了斯大林一个很好的参战机会,为了表示参战的诚意,斯大林一方面向杜鲁门透露了日本希望苏联出面调停一事,一方面指示苏联驻日大使向日本传达错误信息,以稳住日军准备对日作战。

只不过杜鲁门虽然表面上同意了邀请苏联参战,但对苏联以很小的成本坐收巨利的行为非常不满,因此1945年7月26日,美国在未与苏联磋商的情况下,与英、中两国一起联合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苏联被排除在《波茨坦公告》之外,这使斯大林进一步意识到美国是要赶在苏联参战之前结束战争,而且斯大林知道美国的原子弹已经就位,留给苏联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斯大林当即命令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将参战日期提前10~15天。

而让苏联感到庆幸的是,苏联被美国排除在外,竟然无意间让日本的高层决策者们错误的相信苏联出面调停日本投降的可能性,在日本看来,正是因为苏联协助日本调停,美国才会将苏联排除在外,因此,日本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就这样,面对美、英、中三国递来的《波茨坦公告》,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作出了关于日本政府“忽视”该公告的声明,并继续将苏联调停视为当下的首要任务。

但日本并不知道,就在《波茨坦公告》签署的当天,苏军已经在远东地区集结了150万军队,包括5400架飞机和3400辆坦克,日军情报部门虽有察觉,但日本高层仍选择了忽视,继续与苏联磋商。

与此同时,美国也察觉到了苏联的这些动作,杜鲁门为赶在苏联向日本摊牌参战之前迫使日本投降,决定于8月6日向日本广岛投下原子弹“小男孩”,只不过这枚毁灭性的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日本并没有做出投降的决定。

8月6日晚间,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召开内阁紧急会议,但会议讨论的问题并不是接受《波茨坦公告》,然后无条件投降,而是加紧寻求苏联调停,因为在日本高层看来,苏联态度不明,仍有回旋的余地。

8月8日下午5点,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应日本佐藤尚武大使的请求,正式向日本传达了苏联的态度,等了数个月,日本等来的并不是苏联的调停,而是苏联的一个公告,公告中苏联宣布于8月9日零点正式对日宣战。

苏联对日本开战后,苏军兵分四路向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发起进攻,由于事先没有任何准备,而且苏联在开战前就已经切断了日本驻苏使馆与日本国内的一切联系,所以苏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强有力的抵抗,后来苏联将这些俘虏来的68万多日军送到西伯利亚进行劳动改造,创造了不菲的价值。

而就在苏联军队长驱直入横扫关东军之时,美国的第二颗原子弹“胖子”也在长崎被引爆,战局演变成这个地步,日本最高决策者们终于意识到希望已经破灭,可以说苏联对日宣战完全就是压倒日本的最后一根稻草。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经过几个小时的御前会议讨论,昭和天皇最终决定日本以保留“国体”为唯一前提,接受波茨坦公告,并向盟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此结束。

后来日本军事专家长谷川毅在《与敌人赛跑》一书中这样写道:

日本在5天内投降,并非因为遭受了原子弹造成的巨大毁坏,他们的领导人更关心天皇的未来,而不是平民的伤亡,苏联对日宣战的公告,才是压断日本的最后一颗稻草。

诚然,美国和苏联在促使日本投降期间确实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其实即使没有美苏两国,日本的败局也已注定,中国军民十几年的抗战历程早已将日本的国库消耗的所剩无几,战争已经到了无法支撑的地步。

所以无论是偷袭珍珠港,还是抢夺东南亚的资源,都是日本在中国战场无法继续坚持下来的无奈之举,美国和苏联的参战只是加速了日本投降的进程而已,真正让日本打不下去的,其实是中国军民的无畏牺牲与同仇敌忾的勇气。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