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皇后和大臣私通,被皇帝发现之后,大臣反倒拿刀吓死了皇帝?

聪明的原野 2025-01-26 21:26:23

公元87年时,在汉朝的统治高层之中,竟然一下子爆出了一个令人极为震惊的特大丑闻,此事仿若一颗重磅炸弹,在当时的汉朝官场乃至整个社会层面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着实让众人惊愕不已。

然而,这还称不上是最为夸张的情形呢。

最为离谱的是,奸情被人撞破以后,郭举与那位窦皇后居然毫无惧怕之意。就在当时,郭举不仅不慌张,反倒猛地抽出刀来,以此去对汉章帝进行威胁,这般行径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当目睹这一幕情景之时,汉章帝瞬间便被惊得不轻。要晓得,汉章帝自年少之际便已被册立为太子了,一直是被当作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来悉心培育的。在其整个人生历程当中,此前可从未见识过这般阵仗,也压根未曾设想过,会有那么一天,居然有人持着刀来威胁他本人。

于是乎,在那个时候的汉章帝,一下子就因惊吓而患上了心病,打这之后便卧床不起了。仅仅过了没几天的工夫,汉章帝便因病离世了。

唐朝杜佑编撰的《通典》记载了一个极为离奇的故事。由于唐朝距东汉年代久远,后世不少人对汉章帝的死因争议颇大。并且,对于郭举当时是否真与皇后私通一事,大家同样存在很大的争议。

不过有这么一件事,在后世居然罕见地未曾引发任何争议。

自汉章帝病逝的那一刻起,东汉外戚干政的局面便彻底形成了,犹如一扇大门被完全开启。而与之相伴的,是在东汉后续一百多年的漫长历史进程里,宦官与外戚相互残杀这一如同诅咒般的乱象始终笼罩着。

汉章帝的皇后窦氏,正是开启这一切的人。

我们不妨先从当年东汉时期的主线剧情这儿开始讲起这个故事。

窦皇后有一位曾祖父,名字叫做窦融。早在两汉交替之际,河西五郡这一区域被窦融所占据。待刘秀驰骋天下、平定各方之时,窦融选择投靠了刘秀。就因这一投靠之举所立下的功劳,窦家此后便成为了东汉时期极为显赫、处于最顶端的权贵家族。

之后呢,窦融前来投靠,刘秀对待窦家那可真是极为厚道。他干脆将好几名刘家的女子,都许配给了窦家的人,足见刘秀对窦家确实是很够情义的呢。

而恰恰由于这一缘故,在之后窦融步入晚年之际,窦家之人张狂至极,简直是肆意妄为、毫无顾忌。乃至后来,窦融的长子窦穆,为了谋取一块封地,竟然胆大妄为到直接去假传太后的懿旨,行事可谓嚣张到了极点。

窦皇后的爷爷乃是窦穆。

彼时的窦家,行事可谓是张狂至极,全然没了规矩。恰在这时,刘秀已然离世,皇位传到了汉明帝刘庄手中。面对如此无法无天的窦家,刘庄决意加以压制,后来干脆将窦穆以及其他窦氏族人,统统遣返回了老家。

此后,应汉明帝之令,窦家全体被幽禁于老家,时长竟达十年之久。其间,曾假传懿旨的窦穆及其长子窦宣,还被安上了干涉地方政务的罪名,旋即被投入大牢,最终都命丧狱中。

大约就在这一时期吧,窦氏呱呱坠地了。

窦氏在诞生之际或是年幼之时,窦家便由于某件事的缘故,全家人都被限制在了老家,不得随意离开,只能在那一方故土之地生活,行动范围就此受限,一切皆因那件引发此状况的事情。

值得庆幸的一点在于,当年那起假传懿旨的案子,至此便告一段落了。窦家被关了禁闭后,汉明帝并未再对窦家施以进一步的惩处,而且窦家的诸多待遇,依旧维持原样,没有任何改变。

大致有两方面原因致使出现这样的情况。其一,窦家的影响力极为巨大,身为曾经河西派官员的领头者,窦家的处置结局会径直关联到众多家族的利益。要是真的斩草除根,那必然会让许多人心寒,而这种结果并非汉明帝所希望见到的。

而说到第二个结果,那便是人们常说的亲戚关系了。

窦穆竟敢假传懿旨,其胆子着实不小。不过呢,他家和老刘家有着颇为紧密的亲属关系,毕竟娶了好几位刘家的女子。就拿窦穆的二儿子窦勋来说吧,他娶的可是汉明帝大哥刘彊的女儿,也就是沘阳公主呢。

在这层亲戚关系当中,其实也涵盖了诸多东汉时期的主线情节。具体而言,起初刘秀为了成就大业,便将郭圣通册立为皇后,并且立郭圣通之子刘彊为太子。待刘秀皇位稳固之后,又转而册立自己心心念念的阴丽华为皇后,随之立阴丽华的儿子刘庄为太子。

历史上,兄弟间争夺皇位失败后往往落得个你死我活的下场。但此次情况却有所不同,全程皆是刘秀在掌控局面,这兄弟俩实际上并未产生多少冲突。也正因如此,待到刘庄登基继位后,心里始终对自己的大哥怀着深深的愧疚之情。

就这样,往后刘庄对于自己大哥的子女,便因爱其大哥而对他们也多了几分眷顾之情,想着能多给予些关照。没成想,刘庄大哥的女儿,竟恰好嫁到了窦家,成了那个曾假传懿旨的窦穆的二儿子的妻子!

因此在后续的情况中,刘庄把窦家打发回了老家后,并未采取赶尽杀绝的做法。要知道,身为主要犯人的窦穆以及他的大儿子,都糊里糊涂地死在了监狱里头。不过呢,窦家的老二与他的媳妇沘阳公主,在后来仅仅是被拘留在老家,受到了禁足的处置罢了。

在那样一种局面当中,老二和沘阳公主后续陆续有了几个孩子。而在这些孩子里面,有一个女儿,她便是窦氏。

就这样,一晃十年的时光悄然流逝,汉明帝心中的那股气也在岁月的冲刷下渐渐平息了。而与此同时,东汉的历史进程迈入了另一段主要脉络,在这大背景下,窦家的命运也跟着出现了新的转变。

彼时正值汉明帝在位的后期阶段,历经多年的休养生息,东汉的国力已然得以恢复,如此一来,便具备了重启对外战事的条件,能够再次着手收拾匈奴了。若要对匈奴采取行动,就汉朝而言,最为妥当的战略规划便是先将西域收复,进而从诸多方面对匈奴发起进攻。

然而,若要对西域发起军事行动,东汉的军队必然得途经河西走廊,进入河西五郡所涵盖的区域。而有意思的是,河西五郡在此之前,恰恰是窦家所掌控的势力范围。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窦家的领军人物窦固,便得到了汉明帝的再度起用。

在此要额外提及一点:当年窦穆假传懿旨的行径,着实让汉明帝痛心疾首,难受至极。也正因如此,汉明帝无论如何都不肯任用窦穆的后代。况且在那时,窦穆的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已然丧命于监狱之中,而另一个好像在当时也已经离世了。

所以到了最后,代表窦家出面的人,正是窦融大哥所生之子,也就是窦固。

接下来便进入东汉时期的主要发展脉络了。窦固得到起用后,立马率领军队出征,在天山一带展开攻势,成功击退了北匈奴的主要力量。随后,窦固还安排班超出使西域,由此助力东汉重新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就这样,持续征战了数年之后,东汉军队于前线屡获大捷,窦家的势力也随之渐渐复苏。尽管此前被禁锢在老家长达十年,可窦家往昔留存的诸多老关系在此时依旧未断。加之窦固所立的赫赫战功,还有班超在西域的深远影响。于是没过多久,窦家便再度崛起,进而成为东汉的显赫世家。

与此同时,恰在这一阶段,汉明帝驾崩离世,随后汉章帝得以登基即位。

汉章帝登基之时,年仅二十岁,彼时皇后之位尚空缺。于是乎,就在汉章帝刚刚坐上皇位不久,各大家族便迅速将目光投向了后宫。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极力向汉章帝举荐自家的女子,盼着自家女子能入宫成为汉章帝的妃子,若能当上皇后那自是再好不过了。

也恰恰是在此刻,窦家把两个女儿送进了皇宫之中。这其中一位乃是窦氏,而另外一位呢,则是窦氏的妹妹。

公元77年八月的时候,窦氏便正式进入宫中了。随后在将近半年的日子里,窦家全力朝着皇后之位展开了全面且猛烈的攻势。在此期间,窦家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竭尽全力为窦氏增添能够上位的筹码。像在西域那边,班超正是在这段时间征调军队去攻打姑墨,由此正式进军西域北道。

在宫中,窦氏本人亦是相当努力的。她心里始终十分明白,真正能够对她皇后之位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人,就只有两位罢了。其一是汉章帝本人,另外一位呢,则是当时在位的马太后。

于是在此之后,窦氏便全力以赴,竭力展现出极为贤明的一面。凭借着出众的“演技”,她最终成功获得了马太后的首肯。并且,窦氏那出众的美貌,也赢得了汉章帝本人的赞赏与认可。

就这样,历经半年的时间,待到公元78年的三月之时,窦氏在与其余所有竞争对手的角逐中脱颖而出,成功胜出,进而正式获立,成为了汉章帝的皇后。

通常来讲,就一般的宫斗故事而言,一旦成功当上皇后,那差不多就意味着这个故事要接近尾声啦。要知道在后宫之中,皇后已然是处在最高的地位了。再往上的话就只有太后这个位置了,可这太后得等到皇帝驾崩之后才能够登上呢。

然而,就窦氏而言,情况却并非如此。对于她来说,这个剧情呈现出的并非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的状态,而是有着别样的情形,和通常所预想的剧情走向存在着差异。

在众人眼中,皇后之位往往是他们追逐的目标,一旦得偿所愿,便视作一切的尾声。然而窦氏却截然不同,于她而言,皇后这个位置并非终点,恰恰相反,它只是一个全新的开端,开启着属于她的别样历程。

自被册立为皇后的那一日起,曾经的窦氏已然成为窦皇后,而就在这时,她内心深处真正的野心也开始逐步展露了出来。

她内心所渴望的,压根就不是仅仅坐上皇后的位子这般简单,她真正梦寐以求的,乃是那至高无上、能掌控一切的权力啊。

窦皇后身为女子,却有着极大的权力欲望。细究起来,这恐怕和她少女时期那段特殊经历脱不了干系。她曾被直接圈禁十年之久。虽说史书未曾记载窦家被赶回原籍之后究竟是何种状况,但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断,彼时的窦家,日子必定不会过得轻松。

想来,这样的情况大概是直接对窦皇后的人生观产生了影响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时期其实还存在着一个鲜为人知的情况,这便是东汉的诸位皇后,绝大多数竟然都未曾生育子女!

这在历史上可算是一个未解之谜。自东汉开国之后,除了开国时的郭圣通与阴丽华这两位皇后外,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也就是整个东汉中期阶段,令人诧异的是,所有的皇后竟然全都没有生育子嗣,这一情况着实令人费解呢。

并非只是大部分不存在,而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地全都不存在,没有任何例外情况,是清一色的毫无所存,全部都是缺失的状态呢。

继阴丽华之后,以汉朝皇后身份生育过孩子的便是汉灵帝的皇后何氏啦。何氏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她生下了汉少帝刘辩。之后何皇后的兄长何进,与袁绍一同诛杀宦官,却致使董卓入京,刘辩被废,汉献帝刘协继而被改立为皇帝。

在《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当中,有一段故事,它所处的位置是全书最为开头的部分,属于前置剧情的范畴。

可关键在于,那已然是东汉末年发生的事儿啦!

从阴丽华到何皇后,这期间跨度达一百多年呢。在东汉时期,前后出了十几位皇后,可令人诧异的是,居然没有一位皇后是有孩子的。既不是她们生下孩子后在皇位争夺中落败,也不是孩子出生后不幸夭折,而是当我们仔细查阅史书,根本就寻不到有关这些东汉皇后有孩子的任何记载。

这明显十分怪异!这般情形着实让人觉得蹊跷不已呢,完全不符合常理,怎么看都透着一种说不出的奇怪之感,总之就是显得特别反常啦。

后世不少历史学家针对此事解读为“东汉皇后大多和皇帝存在血缘关系”,且以近亲结婚作解释,可这说法着实牵强。故而也有许多人觉得,说不定东汉的皇帝始终有个秘而不宣的传统,即防止外戚干政,不许皇后生育子嗣。

当然啦,眼下这也仅仅只是一种猜测罢了,并没有任何能够作为依据的佐证,一切都还只是处于猜测的阶段呢。

不管怎样去讲,年少时的种种经历,再结合入宫后的诸多状况,这一切使得窦皇后绝非仅仅满足于皇后之位。由此,她便在后宫当中,一手掀起了一阵令人胆寒的腥风血雨。

起初,窦皇后仿佛是依循了当时存在的某一种传统行事。她自身并未生育子女,不过呢,她却将另一位妃子梁氏所生的儿子刘肇收为养子,而这个刘肇便是日后的汉和帝。

在东汉时期,皇后若没有亲生儿子,便收养其他妃子所生之子,这仿佛已然形成了一种传统。就像在窦皇后之前,马太后与汉章帝便是如此情形。马太后自身并无子嗣,她收养了尚处幼年的刘炟当作养子,由此刘炟成为嫡长子,进而被立为太子。

因而,在那个时候,这或许已然是一种传统了,并没有谁对此提出过什么质疑。

可关键在于,与曾经的马太后相比,窦氏着实谈不上厚道。她收养了梁贵人的儿子后,没几年便寻了个由头,将梁贵人杀害了!并且还把梁贵人的全家,统统流放到了如今越南那一带地方去了,实在是做得有些过分呐。

窦皇后先是抢夺了别人家的儿子,接着又将人家本人杀害,甚至还把其全家流放。这般行径着实太过离谱。也正因窦皇后如此心狠手辣,才为后来汉和帝登基之时,对窦家展开彻底清算一事,预先埋下了隐患。

另外,窦皇后这边除了存在杀养子亲生母亲的情况外,她也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为这个养子去全力争取太子之位呢。

正常来讲,窦皇后收养了刘肇之后,刘肇便算是嫡子了,按规矩应当被立为太子才是。可关键在于,面对这样的结果,彼时后宫之中地位最为尊崇的马太后,好像并不是很乐意接受呢。

就马太后所做出的选择而言,她好像对后宫中另外一位妃子宋贵人更为青睐,尤其看重宋贵人所生的儿子刘庆呢。

话说起来,那宋贵人跟马太后可是实打实的亲戚呢。她乃是马太后外祖母兄弟的孙女,这么算来,要是从马太后姥姥家那头论起,马太后和宋贵人原本是平辈的关系。可到后来,这位本是平辈的亲戚,却嫁给了马太后的养子,就此成了马太后的儿媳妇啦。

在汉朝的历史进程当中,那种辈分压根儿对不上的亲戚关系,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呢。

不管怎样去看待这件事,双方总归是存在亲戚关系的。在马太后生命垂危之际,她内心是更倾向于让宋贵人之子刘庆来担任本朝太子的。那时马太后病情已然很重了,汉章帝念及母亲,也不便忤逆其心意,于是便径直立了刘庆为太子。

公元79年四月的时候,刘庆成功被立为太子。而仅仅过了两个月,也就是在同年的六月,马太后便与世长辞了。

实际上,从这一点我们便能察觉到,在当时的东汉后宫之中,定然存在着一些并未被记载于史书之上的潜规则!

不妨以马太后的态度为例来说,正常来讲,马太后如此看重宋贵人,还乐意立宋贵人之子为太子。可让人疑惑的是,在之前挑选皇后之时,马太后为何不径直选宋贵人来当皇后呢?

对此,我们固然能够将其阐释为,马太后忧虑自家外戚权势扩张,所以想要出手对其加以限制。可关键在于,既然已然确立了人家的儿子成为太子,那在此情形下,人家能否当上皇后,好像也并非是极为要紧之事了。

不管真相究竟怎样,总归在马太后弥留之际,她还是将宋贵人的儿子确立为太子了。这件事从根本上来说,无疑是触碰到了窦皇后最为核心的利益所在。

我身为皇后,却未曾有亲生儿子。费了好大的劲儿,如今总算收养了一个养子,可居然连让他当上太子都不行?这岂不是太过分了,简直就是在欺负人,怎能如此对待我呢?

故而,在马太后才刚离世不久之后,窦皇后便紧接着于后宫之中,针对宋贵人展开了全方位的攻势。

后续的宫斗情节颇为隐晦,史书对此的记载也不多见。只晓得在窦家全力运作之下,没过多久,汉朝中枢以及后宫当中的诸多人员,便纷纷被窦家给拉拢到了他们那一方阵营之中。

在拥有了一众党羽之后,窦皇后紧接着便着手行动起来。她开始指挥这些手下之人,暗中去探寻宋贵人的各种情况,专门留意其是否存在什么疏漏之处,其目的就是企图从中寻得能够用以栽赃陷害宋贵人的可乘之机。

后来,处于窦皇后的严密监视之下,她还真就等到了这样一个机会。据说那时宋贵人身体欠佳,于是便往宫外传了一封信,让娘家送些菟丝子进宫。这本是件寻常之事,可关键在于,依照当时的传统,菟丝子除了可作药草外,竟还能被用于施展“巫蛊之术”。

最终,窦皇后就借着相关事情,授意掖廷去弹劾宋贵人,称其在宫中施行巫蛊之术。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巫蛊可是极为严重的罪名,况且又在窦皇后的一番精心谋划之下,宋贵人根本没法为自己辩解清楚。于是,汉章帝别无他法,只能将宋贵人贬入冷宫,还废除了刘庆的太子之位,进而改立窦皇后的养子刘肇为太子。

在东汉那段历史当中,宋贵人被打入冷宫一事,说起来不过是极为平常的一场宫斗罢了。即便这使得当时的太子都因此被更换,可要是站在东汉整个历史发展的层面去考量的话,这也称不上是多么重大的事情。

可谁能料到呢,那场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宫斗案,居然后续催生出了两个结果。这两个结果可不简单呐,它们径直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路径产生了作用,甚至还波及到了世界历史的走向呢,实在是出人意料啊!

首先出现的结果便是刘庆的太子之位遭到废除。自这之后,刘肇被确立为太子,如此一来,窦皇后日后掌控朝政的基础已然完全奠定。而这一结果,径直开启了往后东汉时期外戚干预朝政的先例。

相较而言,第二个结果所带来的影响无疑要更为恐怖。

其二,于这场宫斗事件里,窦皇后始终致力于拉拢诸多宫内宫外之人,以此来合力对付宋贵人。待宋贵人被打入冷宫后,窦皇后便安排了一位自己极为信赖的宦官前往冷宫去侍奉宋贵人,最终致使宋贵人不堪其逼,无奈选择喝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就因这件事,那宦官迅速获取了窦皇后的信赖,自此在宫中一路顺遂,得以成为宦官群体里的头目。待坐上这个位置后,他便拥有了充足的资源。于是,为了讨得上面人的欢心,他着手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良。

确实如此,那个受到窦皇后大力提拔的宦官,正是声名远扬的蔡伦呢。

而到了后来的时候,蔡伦对造纸术做出了改良之举。这一改良对于历史所产生的影响究竟有多么巨大呢?其实,这早已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啦,无需再多做赘述咯。

在当时那种局面之下,蔡伦这样一个小宦官着实没什么人会去在意。彼时众人的目光焦点,大多都集中在了废太子这件事情上头呢。要知道,太子一旦换人,那便意味着往后国家的权力架构将会出现天翻地覆般的变动。

先是成功除掉了宋贵人,接着又把太子给换了,随后还将太子的生母也给解决掉。到了这个时候,窦皇后在宫中已然可以说是没有敌手了。可即便如此,这位窦皇后却依旧还是贪心不足,没有就此满足的意思。

于是,在那之后,她便将攻击的方向转向了当年马太后所在的家族。

彼时马太后已然离世,可其家族依旧存在。马太后的父亲乃是东汉初期赫赫有名的名将马援,她的几位兄长也皆为东汉建立过卓著功勋,皆是勇猛之将,在朝廷之中拥有着极大的权势呢。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窦皇后的眼中,马太后不在后宫给予马家支持后,马家所拥有的权势就如同无根之水一般,没有了坚实依靠。可偏偏在这个时候,马家那强大的势力却又恰好横在了窦家前行的道路上,形成了阻碍。

于是在此之后,窦皇后便一个劲儿地在汉章帝耳边吹起了枕头风。面对窦皇后这般举动,汉章帝也渐渐受到影响,开始有意无意地对马家实施起了打压之举。

最终,历经汉章帝数次的打压行动,马家上下无一例外,所有人的官职都被彻底剥夺,一下子全部被撸到了底。而其中的大部分人呢,也都被迫回到了自己的老家,到最后就仅仅只剩下了一个徒有其名的光杆爵位罢了。

到此为止,在这场围绕东汉最高权力展开的角逐游戏里,身为六大家族其中之一的马家,率先被淘汰出局了。在接下来的近百年岁月中,东汉的历史依旧不断延续着,然而马家在此之后,已然不再是这场权力角逐游戏里的核心主角了。

诚然,这般结局于马家而言,不见得就不是好事。起码跟那些在斗争中落败的其他外戚家族相较起来,马家能有这样的结局,实际上也算过得去了,也可说是实现了平稳过渡呢。

并且,后续的马家即便已不再是东汉时期最为顶尖的外戚家族了,可其自身所产生的影响依旧是极为长远的。在马家慢慢从权力中枢退出之后,马太后有一位堂侄名叫马融。由于马家已然失势,他便开始走文化人的道路,最终成为了一位顶级大儒。马融晚年之时,还教导过一名学生叫卢植,而卢植后来又教出了一个学生是刘备。

另外,马太后三哥家的孩子马康起初发展得还算不错。只是后来家族走向衰落,他又不幸卷入窦宪造反的案子当中,落得个被杀的下场,确实挺惨的。不过呢,他有个曾孙名叫马腾,而马腾还有个儿子,便是马超。

或许这正是历史最为有趣的一处所在。它总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那些过往的故事、人物以及种种事件,带着别样的韵味,仿佛是一个装满惊喜的宝藏,不断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去玩味,让人体会到其中别样的趣味呢。

不少乍一看毫无关联的人,若把时间往前追溯一两百年的话,常常会存在着某种极为奇妙的关联呢。

就这样,马家被彻底驱离中枢之后,窦皇后所领衔的窦家,于京城之中渐渐呈现出一家独大的态势。可巧的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候,汉章帝对此却好像并不怎么放在心上,反倒听之任之,任由窦家进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于是,在又过去几年之后,待到汉章帝在位的后期阶段,彼时窦家已然渐渐掌控了朝堂大权,在朝堂之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势力不断扩张,对朝堂局势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接着,便出现了那起所谓的“皇后疑似通奸案”。

在此稍作说明一下,那个与窦皇后存在疑似传闻的郭举,和窦皇后的关系着实复杂。要知道,郭举的姑奶乃是东汉开国皇后郭圣通。虽说郭圣通后来被废了,可刘秀出于愧疚之情,对郭家依旧很不错,还把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嫁给了郭圣通的侄子,由此便有了郭举。

那么,从老刘家的亲属关系来讲的话,郭举其实算得上是刘秀的外孙子。

与此同时,郭举与窦皇后哥哥窦宪的女儿结成了夫妻关系,如此一来,他便成了窦宪的女婿!要是按照窦家这边的亲属关系来讲的话,那他可就相当于是窦皇后的侄女婿啦!

这关系简直乱得一塌糊涂,混乱到让人头疼不已的程度,完全没个条理可言,实在是乱得没法说了呢。

不管情况显得多杂乱无章,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那就是郭举铁定是窦家的人。但要说郭举和窦皇后之间是否真存在私情,这还真不好论断。毕竟在正规的史书当中,压根就没有相关的记载内容。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一些野史对此类事情的记载却详尽且准确。

当然啦,这件事其实也算不上有多重要,没必要太把它当回事呢,就随它去吧,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不用在这上面过于纠结啦。

关键在于,汉章帝在死因不明的情况下病故之后,在随后的数年时光里,汉朝便要步入一个由窦家人掌控的时代啦!

自此刻起往后的四年时间内,东汉的权力格局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窦家会取代刘家,成为实际掌控东汉政权的势力。在这四年当中,窦家将全面主导东汉局势,并且会向北匈奴发起强有力的攻势,进而达成勒石燕然这般伟大的功绩。

当然,在同一时刻,像这样的窦家,已然将外戚掌权的大门彻底敞开了。从这往后,在接下来将近百年的岁月里,东汉会一直深陷于外戚和宦官相互争斗残杀的魔咒之中,无论如何都没办法从中挣脱出来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