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两会一口气提出了十条消费措施,其中包括:实施提振消费专项活动,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以旧换新,扩大优质供给,优化休假制度促进文化旅游体育消费,完善免税店政策,健全县域商业体系,稳定大宗消费,改善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等。
闲闲财经第一反应是,在关键的2025年,尤其是在假期,国人尽量要在国内消费,以拉动国内的经济增长。
股神巴菲特两天前有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关税是一种战争行为”。
如果将贸易战当作“战争”来对待的话,那么,在关键的年份在国内增加消费支出,这本身就是一种爱国行为;在国内赚了钱,如果花大把资金,去对方国家消费,是什么行为,大家可以暗自揣摩了。
2025年,消费之所以对中国非常重要,是因为特朗普迅猛的两轮对华关税,带来的直接后果是,2025年乃至未来几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额大概率会出现下降。
闲闲财经想要提醒各位的是,这并不是特朗普对华关税的终点,2024年11月,美国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提出《恢复贸易公平法案》,意在用更严厉的关税手段来打击中国。该法案一旦通过,预计美国对华商品关税将会被提升到高得更为离谱的程度。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美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增长4.9%。
不难看出,价值5246.56亿美元的输美商品,2025年在特朗普的两轮关税制裁下,将会受到明显影响。
要知道,这是在2018、2019两轮关税基础上的又两轮关税,总关税已达45%,虽然4年来我们做足了准备,但在高得离谱的关税下,出口不可能不受影响。
2024年我国的GDP总量为18.94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对美国出口额占我国GDP总量的2.77%,在特朗普关税大棒威胁下,2025年我国的GDP目标依然设立在5%左右,足见我们拥有应对挑战的底气。
唯有提高国内消费力,才是抵抗美国关税制裁的有效路径。
我国拥有14亿人口,消费潜力远未被激发出来,一旦国内消费起来,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那就更不惧美国的脸色了。
拉动消费,首要解决的依然是钱袋子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其实早在2024年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延迟退休的同时,提高部分群体的退休金,在一定程度上从2025年就能带动消费支出增加。
需要特别指出一个问题是,股市上涨具备消费拉动、带动投融资的多重特点,稳住楼市、股市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总要求,足见领导层的格外重视。
我们甚至可以这么认为,只要稳住了股市,就能稳住楼市,哪有股市大涨,楼市不涨的道理?
股市只要能够实现稳健上涨,消费力自然就可以迅速被推动起来,在特朗普最近两轮关税制裁下,A股表现稳如泰山,不难看出这里有国家意志的成分。
3000亿以旧换新刺激消费措施,实际上是瞄准了美国制裁中国商品的要害,公开资料显示,计算机及配件、通讯设备、家用电器、工业机械等品类,约占对美出口商品的40-50%。
而我们的以旧换新政策,在特朗普关税尚未落地之前就提前运作了,实现了“无缝对接”,将产业遭遇到的损失降到了最小状态。
巴菲特有言,关税“久而久之,它们就成了商品税”。股神认为关税最终还是会转嫁给消费者的,不难看出,即便是全球最聪明的脑袋也会认为,美国人民将为关税付出代价。
俄乌冲突告诉我们,不要跟美国谈判,要跟美国交手,最终最先反转的又将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