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72潜艇”遭遇“掉深”事故,全艇官兵仅用180秒操作几十种仪器,关闭近百个阀门,成为世界上唯一遭遇“海水断崖”后成功自救脱险的潜艇,并“带伤”完成战备巡逻任务,创造了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372潜艇”是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1艘“基洛级636型”常规柴电潜艇,主要用于远洋或内海反潜作战,以及承担攻击敌方水面舰艇和商船的任务。2006年交付中国海军,并服役于“南海舰队”。

该潜艇的自持力为45昼夜,水上排水量2350吨,潜艇外壳被黑漆包裹,潜艇前后共分为6个舱室,其中包括“指挥舱、机舱、生活舱”等,舱室由一道又一道的低矮洞口相连,这种洞口也被称为“水密门”。

“636潜艇”是由苏联红宝石设计局在20世纪70年代初基于877型潜艇进行优化改装而成,它与“877型潜艇”一起都被北约称为“基洛级”,该潜艇采用了7叶大侧斜螺旋桨、降低了动力装置转速、增大了充电功率、降低了噪声水平等改进措施,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安静的柴电潜艇之一”。

在2014年春节前夕,中国海军“372潜艇”奉命执行巡航任务,正向着预定海域潜航,当大部分艇员都在休息时,突然遭遇了“水下断崖”急速“掉深”状况。所谓“掉深”就是指潜艇在航行时深度快速增大,从高密度快速层行驶到低密度层,这种状况会导致浮力减小而瞬间下沉,并且,当潜艇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就会无法承受水压而被瞬间碾碎。

当时,副班长“成云朝”发现“372潜艇”的深度计指针瞬间向下大幅度跳动,这也就意味着潜艇已经遭遇“掉深”了。当时,潜艇支队的教练艇长兼副参谋长“刘涛”听到潜艇“掉深”后,便马上下达命令:并指挥舱使用往复泵排水,补充均衡。同时,“王红理”指挥员也来到指挥舱检查与交接情况。此时,潜艇不仅未出现转机,反而又往下掉了十余米。


教练艇长兼副参谋长“刘涛”再次下达命令,加快航速,转主电机航行,使用水柜供气,紧接着主电机停车,主机舱进水,深度计还显示潜艇正在接近临界值的深度等一系列状况。
随后,“王红理”指挥员立即下达命令:应急吹除,并向所有主压载水舱供气,舱段副班长听到指令后,立即按动电钮,打开供气阀门,而班长则抓住通风插板手柄,仅用20秒便将其完全关闭。


紧接着潜艇主机舱的尾部突然传来一声巨响,海水瞬间涌进来,潜艇官兵们摸索着用液压关闭了30多个阀门、将十几种电气设备电源开关断开、关闭了水密门、打开高压气阀、仅用了180秒的时间,便将近百个阀门、几十种仪器关闭,也就是说全艇官兵在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仅用3分钟时间便完成了几百个动作,而且是全程零失误。

最终,中国“372潜艇”成为世界上唯一遭遇“水下断崖”后还能成功自救脱险的潜艇,并在8天之后,经过全艇紧急抢修,除了主电机没有修复外,其他设备均恢复正常,而且还“带伤”完成了战备巡逻任务,创造了世界潜艇史上的奇迹。
2015年,中国海军“372潜艇”被表彰为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荣立“一等功、三等功”各一次。2016年9月,“372潜艇”又被中央军委授予“践行强军目标模范艇”荣誉称号。


众所皆知,潜艇航行时最怕遭遇的三种情况就是“进水、起火、掉深”,而这三种情况中,最危险的就是“掉深”。
历史上发生过潜艇“掉深”的记载就包括有: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在大西洋海域执行深潜任务,当潜艇潜入水下256米时,就突然遭遇了“海水断崖”事故,当时潜艇就像电梯瞬间失控一样坠向了2560米深的海底。


“长尾鲨号”核潜艇服役于1961年8月3日,它的全长约为85米,水下排水量4311吨,水下最大航行时速可达74千米,艇上配备了最种新式武器装备,安装有4个鱼雷发射管,配备了20多枚鱼雷,还安装有像鱼雷那样发射的特种火箭,该火箭跃出海面后,能在空中飞行10多千米之后,精准袭击对方的水面战舰或水下潜艇。
尽管“长尾鲨号”核潜艇重达4311吨,但它的舰体依然无法抵挡深海的巨大水压,导致艇上129名官兵全部遇难,就连潜艇内搭载的22枚核弹也不知所踪。

1967年,以色列的“达喀尔号”潜艇从英国返回以色列的途中,同样遭遇了“海水断崖”,艇上69名官兵就连发出求救信号的时间都没有,便沉入海底,直到1999年,也就是事隔31年后,才在3000多米深的海底找到残骸。

还有2021年,印度尼西亚的“南迦拉号”潜艇失事的原因也有可能是遭遇了“掉深”导致。
而“中国海军372潜艇”遭遇的海水断崖,仅用了3分钟便化险为夷,最终成功自救,一切源于平时的严格训练、过硬的专业素质、沉着冷静、临危不惧、果断应对、以及应变能力的至关重要性。
同时,也展现出了中国军人特有的担当、血性、精神与信念,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英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