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到武宗,这篇说说后面的几位皇帝。
轮到明朝第一大聪明嘉靖皇帝了,能把文官给拿捏住的,整个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大概就只有这位朱厚熜了。
他能继承帝位,也不是太离谱,他是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祐樘之侄、兴献王朱祐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按照和皇帝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说,是属于继承者中第一梯队的。
当然,在第一梯队中的也不是他一个,最后被选中,一是因为他年纪还小,当时只有15岁,二是因为他读书很好,为人性格看起来和他大伯朱祐樘挺像。
当时做主的是首辅杨廷和,他受够了武宗的混不吝,一心要找一个听话的,好掌控的来继位。按照杨廷和的想法,找一个没啥根基的小孩子,我把你扶上台,你还不得事事都听我的?
没想到这位杨首辅硬是看走了眼,这个15岁的小毛孩一点都不好搞,可以说是相当难搞,比武宗还要难搞。。。
朱厚熜被杨廷和挑中,从湖北封地紧赶慢赶,赶到了北京,到了门口,杨廷和催着快进城,朱厚熜硬是不进去,两边先来了一把暗战,算是第一次火力侦察。
杨廷和这个老狐狸认为朱厚熜这个年轻嗣君不谙世事,便于操弄,便夹带私货,让朱厚熜以皇子之礼,入东华门,居文华殿。看起来不算啥大事,可是背后隐藏的寓意不得了,如果这么办了,就意味着你是以皇子的名义继位的。。。
事关继位的合法性,天赋异禀的朱厚熜立马就看出了里面的猫腻,他驳斥这帮文官:“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让我继承皇位,可没说是以皇子身份继承。遗诏这玩意,肯定不是武宗本人的意思,当时他都已经挂掉了。这是杨廷和借武宗的名义写的,当然肯定要征得太后和内阁的同意。
大概是杨廷和写的时候没太注意:朕疾弥留,储嗣未建,朕皇考亲弟兴献王长子厚熜年已长成,贤明仁孝,伦序当立,已遵奉祖训兄终弟及之文,告于宗庙,请于慈寿皇太后,即日遣官迎取来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庙。”
朱厚熜多精啊,一下子就抓住了嗣皇帝位这个要害,硬是住在北京城外,就是不进城,不给个说法,大不了我回湖北继续做藩王去。这下子文官们坐了蜡,面面相觑,只能认输服软。。。朱厚熜志得意满,从大明门入,即位于紫禁城的奉天殿,年号“嘉靖”,取自《尚书.无逸》中“嘉靖殷邦”。
这种权力斗争,从来都不会适可而止,总是得寸进尺。嘉靖帝没多久,就提出要群臣议定武宗的谥号及自己生父的主祀及封号。
武宗谥号,这是应有之义,文官们憋着坏,给上了个武字,嘉靖自然不会反对,武宗越是昏庸,他不是更有合法性么。。。
可是嘉靖这时提出来给他老爹议定封号,这个可不行。杨廷和他们一下子就看穿了嘉靖的小九九,对于嘉靖的企图严辞拒绝。他们认为嘉靖既然是由小宗入继大宗,就应该尊奉正统,要以明孝宗为皇考,兴献王改称“皇叔考兴献大王”,母妃蒋氏为“皇叔母兴国大妃”,祭祀时对其亲生父母自称“侄皇帝”。另以益王次子崇仁王朱厚炫为兴献王之嗣,主奉兴王之祀。
这样的结果,嘉靖自然非常不满,不过也没啥办法,只能先这么着。
不过很快机会就来了,毕竟文官集团也不是铁板一块。进士张璁上《大礼疏》,建言“继统不继嗣,请尊崇所生,立兴献王庙于京师”。。。这不是普通的建言,是直接给嘉靖解决了理论基础,这张璁是个人才啊,必须重用。嘉靖敏锐地在文官体系中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从此就掌握了和文官系统对抗的利器,就是用魔法打败魔法,用文官去斗文官。。。
杨廷和等对于张璁大加斥责,他们坚持认为:嘉靖皇帝应在礼仪上与其已故的生父断绝关系,并同意过继给其父亲的兄长弘治帝,成为已经绝后的那一支的后嗣。这就是嘉靖朝“大礼仪”之争的由来。
“大礼议”看起来是在讨论嘉靖生父生母的称谓问题,但实质上是嘉靖和文官集团的一次博弈。如果嘉靖赢了,就证明他继承皇位是有着天然合法性的,杨廷和他们在这件事上的作用无足轻重;如果杨廷和赢了,那说明大明朝廷上还是首辅说了算。。。
大礼议之争非常激烈,一大批官员跪在皇宫左顺门下,痛苦嚎叫,如丧考妣,大喊“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其中就有杨廷和的儿子杨慎,也就是那位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大才子,他还是科举状元。
张璁也不甘示弱,又上了一疏《大礼或问》,把理论问题说得更加云山雾罩,好像非常有道理,有一些官员开始转向,当然更大的可能是这些官员已经看出了风向在变化。。。
“大礼议”之争持续了三年,嘉靖熟悉了大明朝堂的弯弯绕,明白了文官集团的内部关联,培养了像张璁这样的坚定不移的拥护者,也完全玩转了和文官集团的博弈。。。
终于,嘉靖觉得时机已经成熟,迅速果断地将一百九十余名反对派抓进锦衣卫昭狱,对于带头的杨慎施以廷杖,发配云南,永不录用。之后,定称献皇帝为皇考,孝宗为皇伯考。也就是认定自己的生父是嘉靖皇帝的父亲,而明孝宗则是嘉靖皇帝的大伯。。。
大礼仪之争最终以嘉靖帝的完胜告终。杨廷和罢官回家,皇权开始压过了相权。
为何英宗,武宗遇到的麻烦,嘉靖没有?
确实,嘉靖并没有招到文官集团的反扑,这是因为他的做法和英宗,武宗不同,他们两个靠勋贵和宦官来对抗文官,而嘉靖则是用文官来对付文官。嘉靖这种做法并没有触犯到文官集团的底线,自然也没有招致整个集团级别的反弹,如果只是个体,是不具备这种反弹能力的。
终嘉靖一生,他都是在用这一招和文官们打交道,总是扶起一个,打倒一个,让他们斗个不停,哪怕自己躲在深宫,修仙炼丹,20年不上朝,照样大权在握。。。
明穆宗朱载坖(公元1537年~公元1572年),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嘉靖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年号“隆庆”。
嘉靖是个刻薄寡恩的人,对于皇子一样如此。当然所谓的‘二龙不相见’的传闻对嘉靖也有些影响,但更多是因为嘉靖天性就是一个极度自私冷血的人,这种性格是适合做君主的,但不适合做父亲。
穆宗和嘉靖之间,没有多少父子之情,反而是穆宗战战兢兢,生怕嘉靖不高兴把他给废了。实际上嘉靖确实动过这种心思。嘉靖有这种念头,下面的大臣们自然有积极迎合的。
朝臣当时就立储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徐阶为首,支持裕王朱载坖的“拥裕派”,另一派是以权臣严嵩为首,支持景王朱载圳的“拥景派”。两派纷争不断,最后搞得矛盾升级,嘉靖只能放弃模糊态度,在嘉靖三十九年,下令景王朱载圳迁至湖北安陆的封地居住,不过还没来及去,朱载圳就薨于北京,没有子嗣的他封号国除。裕王这个太子的位子才算是稳了下来。
第二年,嘉靖就病死,朱载坖即位,刚上台执政的第一年,隆庆皇帝就干了一件大事:宣布解除由来已久的闭关锁国政策,调整海外贸易条例,允许民间私贩货物远赴东南亚地区交易,史称“隆庆开关”。
有人会问,这事有那么难么?想一想,改革开放刚开始,要搞几个特区试点,难不难?
隆庆也没办法大规模开关,反对的声音很大,只能先试点,地点就选在福建漳州的月港。
就是这个试点,打开了大门,私人海外贸易成为合法,明朝由此跨入了全面开放的新局面,也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倭寇对东南沿海的侵害。海外贸易给大明经济注入了充裕的活力,自“隆庆开关”直至明朝灭亡的77年时间里,全世界白银总量的几乎一半都流入中国,总价值约为5亿两之多,有效促进了明朝的社会经济和商品经济的有效发展。
隆庆四年,穆宗又办了另一件大事,蒙古俺答汗的嫡孙归顺大明,高拱和张居正以此为契机,推动与蒙古俺答汗的谈判,双方同意放弃对抗并建立起长达七十多年的经济贸易,结束了明蒙边境两百多年的军事对峙和冲突,稳定了边塞地区,史称“俺答封贡”。
明穆宗执政虽然只有6年时间,但他所推行的“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让后世受益无穷,解决了令明朝历代统治者极为头疼的“南倭北虏”问题。
穆宗的天资平常,但性格很好,治理天下多施行仁政,很少采取极端行动。是历代君王之中比较开明的君主之一。
穆宗的儿子必须得多说说,他一人在位的时间就差不多占了大明整个国祚的五分之一。
后世说起万历来,把明朝灭亡的锅扣到了他的头上:明实亡于万历。也就是说明朝的败坏就是从万历开始的,他是始作俑者,并且搞得不可收拾,以至于后面几个皇帝只能苟延残喘,已经无力回天。。。
这么说吧,看明史,一般得反着看,被骂得很厉害的,多半是做了不少事的,当然这些事,可能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他们当然要死命给泼脏水。。。
万历就是这样,史书上说他几十年不上朝,不见大臣,不批示奏折,导致政事停摆。。。
还说他任用宦官,大征矿税,导致民怨沸腾。。。
万历是好久不上朝,可不代表他不上班,他只不过是居家办公而已。
他也不是不见大臣,就是不见那些唧唧歪歪,见面只会喷的官员,正经办事的官员还是要见的。
不批示奏折,这是首辅大臣教给他的,建议他别为这些口水奏折浪费时间,直接留中不发,当成没看见就是。。。
大征矿税,难道开矿的,不应该交税?这些家里有矿的,背后都是大大小小的文官,文官们就是这样豪横,我开矿可以,朝廷收税就不行。。。
话说,明朝上百年累计起来的问题不少,最无解的就是土地问题和税收问题,其实这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责任和权益不对等。占据大量资源的官绅,给朝廷做的贡献微乎其微,反而需要那些升斗小民来养活国家财政。早年还有点空间,交完税还能剩口饭吃,经过上百年的挤压,底层农民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稍微多收一点就面临饿死的风险。
然而,官员士绅们丝毫没觉得需要自己给这个国家做些什么。他们依旧享受着特权,田产不交税,经商不交税,开矿不交税。。。皇帝如果试图收取商税或者矿税,就会受到士绅阶层的疯狂反扑,奏折如同雪片一样,斥责皇帝这是违反祖制,是在与民争利。。。更别说土地改革了,张居正只不过试图重新核查一下全国的田亩情况,就捅了个大马蜂窝,最后把自己的家人和名声都给搭了进去。。。
其实,万历不但不是明亡的罪魁祸首,反而是给大明续命的大功臣,没有张居正的改革,没有万历的勉力维持,大明估计撑不到天启朝就完了。如果崇祯能像万历这样,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尽量不给底层民众增加负担,逼迫有产阶层多承担一些责任。。。大明至少还能再延续几十年毫无问题。。。
崇祯太天真了,以为靠他坚强的意志,就能推动帝国的改革。改革哪有那么容易,这么大的国家,任何一点小的改变,说不定都得靠人命来填才能达成。更何况当时的大明,已经类似于一个比较严重的病人,应该先调养元气,而不是猛灌虎狼之药。
崇祯大概是给文官们忽悠瘸了,异想天开,从头到脚一起改,还幻想着五年平辽,最后把大明硬是给折腾没了。
说回万历,评价一个皇帝的治理水平,无非是看几个维度而已。
国家稳定:万历朝的朝局大体稳定,没出啥大乱子,零星的一些民乱也很快平定;
军事斗争:万历三大征,三次这么大规模的对外战争,都撑下来了,还打赢了,比起乾隆的十全武功也不差多少;
国家财政:万历在没给底层加税的情况下,应付了那么多大事,最后还给儿孙攒下了几千万的家底;
人才培养:明末的那些名臣武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万历看中提拔上来的,他看人的眼光相当不错,像他选中的熊廷弼,能力比袁崇焕高了不止一个等级。。。
就是这样一位皇帝,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还被喷成了昏庸无能,败坏政事的无道昏君,文官们就是这样,他们从来不讲逻辑,他们是真心认为,只要我喷你,肯定是你的问题。。。
万历背着一身骂名挂了,这个帝国交棒给了泰昌皇帝。
这位老兄,在明朝历任皇帝之中大概是最悲催的一个,战战兢兢做了二十几年的太子,老爹始终不喜欢他,总是想把他给换掉。他唯一能依仗的只有那个立嫡立长的规矩,文官们维护这个规矩,是希望能对皇帝有所约束,也能有确定性。并不是他们对泰昌有多深的感情。
好不容易熬到老爹挂了,泰昌兴冲冲地走马上任,还没坐满一个月,自己也挂了。你说这叫啥事?
明朝三大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前两个泰昌是直接当事人,后一个也算是间接当事人。可见他身上的是非有多少。
这三大案听起来都挺离奇的,尤其是前两个。
朱常洛做太子时,谨小慎微,仍然架不住郑贵妃一伙反复算计他,郑贵妃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想方设法让朱常洛的太子位被废,让她自己的亲儿子福王当太子。本来已经做通了万历的工作了,谁知道那帮文官们死活不同意,于是郑贵妃就开始琢磨着使阴招。。。
梃击案就是这么来的,一个二傻子,拿着一个大木棒,穿过了重重把守的多道皇宫的大门,跑到了太子寝宫门前,抡起大棒开始砸人,后来被几个太监给制服。事情闹到万历那,万历开始也搞不清楚状况,让国家机器介入,刑部审了多次,基本查清楚整件事情是郑贵妃下面的太监搞出来的。当然最后也没做什么处理,万历让郑贵妃去给太子道个歉了事。当然,这是史书上记载的情况,实际当时是啥状况,不清楚。
这件事疑点很多,宫门守卫的属于皇帝的亲军,如何能轻易被郑贵妃手下的太监所收买,还不是一两个,是好几道门的一大批人。这可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啊。
郑贵妃意图是啥?靠一个二傻子拿个大棒,就算闯进去了,难道真能把太子给打死?如果只是想吓唬一下太子,那冒这么大风险值得么?
这种可以判凌迟的大罪,已经查实,居然轻轻放下,为何?莫非另有隐情?
再往后看,朱常洛登基之后成了泰昌帝,一点没有意识到危险,郑贵妃给他送美女,他欣然受之,郑贵妃给他送补药,他也欣然受之。这不合乎逻辑啊,就算郑贵妃是想讨好新皇帝,改善一下关系,难道泰昌就一点防备都没有?
后来生病了,有大臣给进献了几枚红丸,说是集天地之精华,吃了能包治百病,延年益寿,泰昌帝就吃了一枚,好像效果还可以,于是又吃了一枚,然后就挂了。。。
这听起来过于儿戏了吧?皇帝用药是有一套流程的,怎么可能如此随意?大概率是有什么隐情,被文官们给集体隐瞒了下来,所以后世的读者搞不清楚状况,只能猜猜猜。。。
泰昌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接班的是他的长子朱由校。登基时还是个孩子,才15岁,毕竟他的苦命老爹死时也才29岁。。。
天启皇帝在史书上也是被严重低估的一位,除了有被刻意抹黑的地方,其实他的很多举措当时的人都没太看明白,后世也是很久以后才对天启的深意有所领悟。。。
这么说吧,天启对于权力的边界感以及分寸感的认知,水准是相当高的,可以说在明中期之后是首屈一指。他的弟弟朱由检如果有他一半的功力,也不至于弄出那么多的蠢招出来。
天启知道这帮文官难搞,就培养出一个魏忠贤来制衡。魏公公也确实给力,短短几年就打出来一片天下,把那帮文官压制得叫苦不迭。
像魏公公这种人才,不是很常见的,天启能从一帮太监当中,挖掘出这样一位大佬,也算是极具眼光。
魏公公不但死死压住了文官集团,还把各项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边关得战事没啥大问题,财政也能收上钱来,内地的民乱规模也控制得很小。
这让文官们情何以堪?有些见势不妙,改换门庭,投靠魏公公,成为魏公公得力的助手,反过来让文官集团更加是雪上加霜,毕竟最了解你弱点的还是内部的人。。。
所以,魏忠贤在历史上的名声极差,不差才怪了,文官的老巢都快被你魏公公给抄了,人家还不往死里抹黑你。顺带着天启也被狠狠黑了一把。说他沉迷木匠手艺,荒废国事,被魏忠贤蒙蔽,弄得天怒人怨。。。
天启并没有荒废国事,当时关内情况,国家财政情况,和东虏的战争,和西虏的战争,都还可以,至少可以维持,还有逐渐向好的迹象。唯一搞乱的是官场原来的秩序,被魏公公冲击的七零八落。。。
至于说天启在业余时间做点手工,这不是很健康的爱好么?这咋也成了罪过?
天启做了7年皇帝,然后也是在湖上划船落水,然后就是生病,一直治不好,然后就挂了。
这桥段是不是听起来很熟?没错,和武宗的剧本基本一样。
20几岁的年轻人,身边还不错,就算掉水里了,也不至于病得救不过来吧?
明朝的太医院,也就是皇家医院,院长是五品官员,上级部门是礼部,总之太医院也算是官僚体系中的一环。
治病这玩意,想治好不容易,想治不好不太难,不想担责任的话,拖一拖就行。。。
关于治疗方案,用药记录这些细节,都在文官系统掌握之中,想留下啥就留下啥。。。
天启对自己的情况心里有数,可是这玩意没有证据。
有些奇怪的是魏忠贤在这段时期的反应,一点也不符合他精明强干的人设,天启按说是他唯一的依仗,现在遇到这些怪事,魏公公不是应该第一时间就意识到不对,调用自己的力量去彻查么?怎么感觉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
天启最后交待崇祯主要是两点,一是老弟你好好做吧,争取做个青史留名的好皇帝,二是你要善待张皇后和魏忠贤。
吾弟当为尧舜之君,这只是一种期许,善待张皇后,也是题中之义。唯独特意要求崇祯善待魏忠贤,颇有深意。
如果崇祯认真听了他哥哥的话,大概后面不会被搞得那么惨。。。
天启死得太早了,还没有后代,和他血缘最近的就是崇祯了。
崇祯接任皇帝,算是正常情况,兄终弟及,本来就是继承体系中的一种常见情况。
崇祯吧,从小就没了妈,老爹又是那种情况,成长环境可想而知。
崇祯只能战战兢兢地成长,一心只想着赶紧成人后,跑去封地做个逍遥王爷。
唯一难得的是,他和哥哥之间的感情非常不错,这个在明朝皇室之中,也是不多见的情况。
崇祯做信王时,文官们,尤其是东林党有意加强渗透,对他影响很大。
影响的套路也很简单,就是告诉崇祯,你是个天选之子,是要承担拯救天下的责任的,怎么拯救呢,肯定是要远小人,近君子。那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呢?那还用说吗?自然你哥哥现在用的那些货色都是不折不扣的小人,至于君子,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崇祯还是个小孩子,父母也对他没啥影响,还不是听啥是啥。从此幼小的心灵中就种下了一颗种子。。。
史书记载,天启病危,崇祯被召进皇宫后,水也不敢喝,任何东西都不敢吃,就靠着自己带着的几块大饼子。。。
这是要防着谁?肯定是魏公公喽。
魏公公会对崇祯不利么?没有太充分的理由,即使魏忠贤知道信王对他看不惯,他也不敢把信王给拾掇了,除非他有本事另立一个听话的皇帝。。。这是不可能的,没有皇后和文官系统的背书,这事是办不成的,再说也没有更合适的人选。。。所以魏公公没有这个动机。。。
那为啥崇祯认为魏忠贤有动机呢?肯定是文官们告诉他的喽。
于是崇祯就自己吓唬自己,在皇宫里搞了一把极限生存的体验。
实际上魏忠贤从头到尾都没动过对崇祯不利的念头,即使在崇祯上位之后,已经显露出要收拾他的迹象,魏公公也毫无反抗之意。
明朝的皇帝为何大力扶植宦官集团?因为他们相信,太监是最不可能造反的。只要避免太监和文官搞到一伙去,就没有什么大风险。
所以,太监手段越犀利,和文官斗得越厉害,皇帝反而越放心。
明朝开国,皇权,勋贵还可以和文官三足鼎立,到了明朝中后期,文官集团的势力太大,勋贵没落,皇帝自己的能力和开国那两位也没法比,只能靠扶植宦官来维持皇权。这才是刘瑾,魏忠贤他们能成长起来的真实原因。
这么说吧,有大太监的时候,恰恰是皇帝有想法的时期,他们要通过这种方法,把权力抓回到自己手里,然后才谈得上什么励精图治。。。
天启是非常明白这一点的,要么说天启是个聪明人,无师自通,看得非常清楚,并且也有实际有效的行动。
而崇祯完全没搞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开始阶段无条件信任那些一脸正气的东林党,把魏忠贤咔咔了,等于是自断一臂。后来发现不对了,也想扶植一个起来,可是魏公公这种人才,那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于是崇祯只能开始抓瞎,暴走,无可奈何,三部曲唱完,就只能落幕了。。。
估计崇祯临死前,除了痛恨文官之外,还会有些怀念英明神勇的魏公公吧?
要说明朝这些皇帝,也真不容易,这个活堪称是一份极高危的职业。
不但得防火防盗,还得防兄弟,防文官,防勋贵,防外戚,唯一靠得住的只有自己身边那几个太监。。。
活着时候提心吊胆,死了也不得安宁,被人涂抹得乌漆抹黑,如果真有灵魂,估计气得棺材板都要飞起来。。。
总结一下,明朝皇帝,大概就是下面四种死法。
善终的:朱元璋,朱棣,朱厚熜,朱翊钧
大概率死于疾病的:朱瞻基,朱祁镇,朱见深,朱祐樘
死因不明的:朱高炽,朱载坖,朱常洛
大概率被人暗算的:朱祁钰,朱厚照,朱由校
崇祯皇帝算哪一种呢?都不算,是一个特例,皇帝上吊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里都属于是特例。。。
如果明朝还能持续的话,崇祯大概率也会死因不明。。。
被人暗算的,朱祁钰不说,朱厚照和朱由校情况类似,都是扶持宦官,打压文官,还要抓兵权,最后导致矛盾激化,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万历一度也曾经想这么干,被申时行给制止了,万历有一点好,就是看不惯文官集团,可是和几个首辅关系都不错。所以这些首辅大臣像王锡爵,申时行都真心帮助万历。申时行听说万历想练一支自己能掌控的部队,立刻制止,严肃告诫他:没看到武宗的教训么?
万历皇帝很听劝,这个内操军就没有继续推进,后来万历派宦官收税,也触犯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可那毕竟还不算是底线,彼此还能容忍。。。
武宗比较轴,动作搞得太大,其实明英宗土木堡就已经是个深刻教训了,武宗偏不信这个邪,非要把军权抓到自己手里。。。
天启呢,没武宗那么极端,另外他走钢丝的水平也比较好,魏忠贤的个人能力也比刘瑾那几个高不少,本来是可以维持住局面的,不清楚是什么触发了对手激烈的反弹。。。
这些不能明说的弯弯绕,崇祯看起来完全不懂,大概他只是受过文官在儒学方面的教育,并没有受过什么帝王术的教育,也没人教他。作为中人之资的崇祯,这么暗黑的勾当确实搞不懂,闻所未闻。。。后来大概被连续打击,慢慢搞懂了一些,整个世界都颠覆了,发现自己是那个被骗的可怜虫。。。崇祯从此对文官痛恨不已,可是已经无力回天了。。。
论断有问题 嘉靖从继承顺位上说,就是第一人选,而不是年龄小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