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就是年龄渐长吗?
正值壮年谈衰老是否为时过早?
出现衰老症状只能被动接受吗?
有没有一门科学能够帮助我们
“延缓衰老”“老而不衰”?
9月13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由泰康人寿与广东祈福医院联合举办的“老而不衰的科学”健康讲座,活动在泰康广东分公司健康财富体验中心热烈展开。

当天我给大家介绍了我国目前老龄化的现状、衰老标志物的检测、延缓衰老的治疗靶点及方式、免疫系统的评估等。我向大家支招如何通过营养与运动等生活方式保持年轻化,还针对嘉宾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一一解答并给予专业建议。
正值壮年谈衰老是否为时过早?
当天在场的嘉宾普遍正值壮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才30、40岁,就开始关注“衰老”,是不是有点早了?
其实大多数人的身体机能,在30岁前后达到巅峰,之后会以每年0.8%~1%的水平衰老,大部分器官就此衰退,包括皮肤、头发、骨骼、肌肉、肾脏……巅峰意味着即将到来的“下坡路”,如果等到器官衰退甚至症状出现才来干预那是“治老”,“防老”的意义就在于未雨绸缪。
出现什么症状时要警惕?
当我们的身体进入衰老初期,可能没有太明显的感觉,所以建议30岁后,每年进行医学检测,实时关注。
如果已出现异常状态,我们就要充分重视,并向专业领域医生寻求帮助了。如皱纹、毛发变白、体力下降、注意力和记忆力减退、性趣减退、潮热失眠、皮肤瘙痒、腰酸背痛、精神不济、软弱无力、平衡障碍、活动后心悸气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视力模糊、食纳异常、肥胖、厌食消瘦等。
如何科学直观评判衰老程度?
我们的机体、器官、组织、细胞及亚细胞层面,都有与衰老或功能退变相关的生理及分子指标,即“衰老生物标志物”。最前沿的研究已将衰老生物标志物扩展到12项,如端粒磨损、营养感应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慢性炎症、肠道微生物失调等。
目前祈福医院老化病防治中心开展多种维度的衰老评估和检测,有些项目只需要抽几毫升血液,不仅可监测机体生物学时钟的变化,量化机体衰老程度,还能预测器官衰老向病变的演化速率。
“慢一点老”,我们能做什么?
“管住嘴,迈开腿”是健康长寿的基本准则,饮食方面,我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弹性素食模式、生酮(低碳)饮食等比较著名的饮食方式;运动方面,则贵在“适度”和坚持。给大家分享一个典型案例:一位43岁的女士,新冠后检测出免疫衰老程度达到90岁,通过老化病防治中心的综合干预,半年后,免疫年龄恢复到了29岁。
因此,建议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采用一些医学手段防治老化,如中医中药、祈福医院绿色综合疗法、肠道微生态治疗、器械治疗等。衰老并不可怕,面向衰老,我们要:敬畏-预防-改变!让健康久一点,让衰老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