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份的一天,在广州那个挺高档的“朗豪”酒店里,挤满了人,足足有1800多位企业家和创业者,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这些人聚在一起,可不是为了聊聊各自的生意经,而是来看一个人的演讲首秀。谁呢?就是那个以前特别火的中国东星集团的兰世立总裁。
其实,很多人压根不知道,现在这位看似春风得意的大老板,几年前才从牢里出来,莫名其妙地在牢里待了三年多,吃了不少冤枉苦头。
兰世立为啥会锒铛入狱呢?究竟是谁让他背了黑锅?
【一、起家之路:从“热干面”到湖北首富】
1960年,兰世立在湖北武汉的一个穷苦家庭里呱呱坠地。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被哥哥姐姐们宠着长大,可心里头总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记得小时候有回下大雨,他愣是顶着雨、踩着泥走到了学校,这事儿把老师都给感动坏了,也让他有了继续念书的可能。后来,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武汉大学的经济系,毕业后顺利进了单位,捧上了让人羡慕的“铁饭碗”。但兰世立天生就不是个安分的人,他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自己下海创业去了。
1991年的时候,兰世立手头紧巴巴的,就只有270块钱和一辆自行车。他在武汉大学边上找了个15平米的小店租下来,开了家东星电子公司。白天他就在那儿忙活着,晚上就窝在沙发上过夜。吃的嘛,简单得很,三餐都是热干面打发。他给大学生们打印论文,就靠着这点辛苦钱,他算是攒下了自己的第一笔大钱。
1992年那会儿,兰世立跑到香港,体验了一回五星级酒店,心里头就琢磨着要把那种高端餐饮的范儿带到武汉来。他豁出去了,把自个儿的积蓄全搭进去,连房子都抵押了,就为了在武汉盖个大气派的酒楼,名叫“东宫”,面积足足有好几千平方米呢。这酒楼里头,装的是中央空调,挂的是亮晶晶的水晶吊灯,地上铺的是进口的豪华地毯。服务员一个个都穿着专门定制的制服,看着就讲究。吃的嘛,更是没得说,把广东那边的海鲜和咱们湖北的地道风味给结合起来了,味道好得不得了。这么一来,“东宫”很快就成了那些政界商界大佬请客吃饭的头号选择。
刚开始营业那会儿,“东宫”每天能赚进20万,一个月下来,纯利润轻轻松松破百万。没多久,兰世立又搞了个“西宫”,这样一来,“双宫”并立的局面就形成了,它们在武汉餐饮圈里头,那可是数一数二的。
不过,到了1994年,中央出了严管公款吃喝的规定,高端餐饮这行一下子就垮了很多。“东宫”的客人少了一大半,兰世立没办法,只能裁员减开支。结果,因为欠了房租和员工工资,他被告上了法庭,头一回碰到了破产的大麻烦。但就算“东宫”倒了,兰世立也没被打垮。
2003年那会儿,兰世立把眼光放到了房地产上,他在武汉光谷搞了个叫“光谷中心花园”的楼盘,一共有21层高。这楼盘厉害了,装了7部电梯,还有智能安防系统,这些配置在当时那可是远超同行的。结果这项目一出手,就大受欢迎,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那一年,兰世立还买下了钟祥的明显陵景区,把旅游大巴和旅行社的资源都放到一起,弄了个“景区加交通加服务”的旅游全套。不过,让他一下子火起来的,还是东星航空的创办。
2004年的时候,民航业开始允许私人老板投资了,兰世立马上察觉到了这是个好机会。虽然他以前根本没碰过航空这行,但他胆子大,用8000万的本钱,就想了个办法要搞来价值120亿的飞机购买计划,可以说是“空手就想抓大鱼”。
他一开始就跟美国通用电气金融租赁公司(GECAS)和欧洲空客谈妥了,花了1.8亿的首付款,买了20架崭新的空客A320飞机。然后,他转手就把这些飞机卖给了租赁公司,但自己又租回来继续运营。这种“先卖后租”的招数,厉害得很,连《哈佛商学院》都把它当成了经典案例,兰世立还因此被邀请到美国去讲课呢。
2006年,东星航空首次飞上蓝天,他们用了像“999元就能去港澳玩”这样的便宜票价,让飞机上的座位长期都坐得满满的,超过了80%。就在开业的头一年,他们就赚了1137万元,这可是打破了民航界一直说的“头三年都得亏钱”的老规矩。
【二、东星帝国的崩塌:高利贷陷阱与政商漩涡】
不过,东星航空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少麻烦。兰世立为了扩张,用了很高的杠杆,他只用了8000万注册资金,就搞来了价值好几百亿的飞机。然后,他又靠金融租赁和向私人借钱来保持公司运转。
2008年,全世界都遭遇了金融风暴,银行贷款一下子全停了,这成了把兰世立逼到绝境的关键一击。为了找钱补上资金的大窟窿,兰世立找到了当时武汉市的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帮忙。在他的介绍下,兰世立跟一家放高利贷的公司谈妥了,借了好几个亿。可没想到的是,那家公司只给了头一笔8000万,后面就老是找各种借口拖着不给,这样一来,东星航空的资金链就完全绷不住了。
那时候,对手们联手给东星航空施加压力,旅行社不再卖东星的机票,航空公司也不让乘客改签到东星。到了2009年,东星航空没办法,只能停飞。兰世立没接受国航那个“一块钱收购”的提议,结果跟政府的关系就越闹越僵。最后,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判他“逃税”,得坐四年牢。
在牢里蹲了三年,兰世立亲眼看着自己辛苦建立的东星帝国一点点被人分走。那些价值好几十亿的旅游景区,竟然被便宜卖了;酒店也被人家收走了;航空公司的资产更是被清算得一干二净。他心有不甘,写了封《遗书》,在里面抱怨说:“一个小小的处长,就能把老板整垮。”可就算他再怎么不乐意,也没办法阻止自己亲手建起来的商业帝国变成一片废墟。
【三、亲口指控:袁善腊与一场精心设计的局】
2013年的时候,兰世立因为身体残疾提前离开了监狱。当记者追问他为何会蒙受不白之冤时,他沉默了好一阵子,最后简单说了三个字:“袁善腊。”
他记得,2008年东星航空快撑不住那会儿,袁善腊说是要“给找资金帮忙”,然后给介绍了个放高利贷的公司。可实际上,那公司是袁善腊和某些利益团伙一起挖的坑:头一回借钱后,后面就不给了,硬是把东星航空逼到了死胡同。
兰世立以前带着手下跑到政府那边表达不满,结果却被人说是“捣乱”。另一边,袁善腊在2011年虽然被湖北纪委查了,但因为“没找到确凿证据”,他还是顺利退了休。一直到2022年,已经退休好多年的袁善腊突然被查了,这时候兰世立之前的一些说法才算是得到了一些证实。
这场政商较量的背后故事可能更加曲折。兰世立早些年跟不少官员走得很近,有人指责他“靠权力壮大自己”。但好景不长,等他没用了,那些曾经的“哥们儿”就变成了逼他走投无路的推手。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一个小官能让大老板栽跟头,大老板同样也能让小官翻不了身——重点是谁手里攥着权力的钥匙”。
【四、东山再起:从“红通逃犯”到汽水大亨】
人生的波折还在继续。到了2016年,兰世立因为和麦趣尔的李氏两兄弟在股权上闹矛盾,被扣上了“合同诈骗”的帽子,还上了国际刑警的红色通缉名单。到了2021年,广州的法院仔细审查后,觉得“事情没搞明白,证据也不够”,就判了他无罪。但那时候,他东星航空的股份早就没了,以前一起干事业的伙伴还说他是“新时代的农夫与蛇”。
出狱以后,63岁的兰世立又开始了新的创业之路。他接手了武汉秀生活便利店和武汉二厂汽水,用“1.99元的超值价格”来跟可口可乐较量,还通过一系列的收购行动,让这两家公司迅速上市。到了2023年,这两家公司的总市值加起来超过了13亿。虽然他现在不是明面上的法人代表了,但实际上还是这两家公司的老大,在背后掌控一切。他说过一句话:“做生意,如果不赚钱,那就是瞎折腾。”
【五、尾声:争议与启示】
兰世立的人生简直就像一部大戏:这家伙从零开始,成了个商业奇才,但也因为自己的疯狂两度锒铛入狱。他既是政商斗争里的倒霉蛋,也是能在绝境中找到出路的狠角色。他的那些事儿,把中国民营经济的复杂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你得有敏锐的商业头脑,还得小心应付那些看不见的权力手腕。
2024年了,兰世立还在继续跟麦趣尔打着官司,就为了要回泰东航的股权。他直接说了:“我这日子啊,一会儿上天堂,一会儿又下地狱……但我死都不会认输。”可能啊,就是这股子“爱赌”的劲儿让他成功了,也差点儿让他全毁了。至于“袁善腊”这事儿背后的真实情况,到现在还是中国商界里一个没愈合的伤口。
大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