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年 1 月,李富春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除了牵挂自己的妻子外,心里记挂着的就是周总理了。他多次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表示,特别担忧周总理的身体状况,期望周总理的病情不要变得更严重,因为中国当下不能没有周总理。
一天夜里,蔡畅猛地接到了医院打来的电话,随后便火急火燎地往医院赶去。
在医院里早早等候着的邓小平,紧紧地握住蔡畅的手,嗓音略带沙哑地说道:“大姐,您得节哀啊!医生都尽力了,富春他……走了……”
蔡畅呆住了,过了一小会儿,她快步走进病房,看到丈夫身上盖着白色的被单,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儿。
李富春的离世让周总理悲痛万分,即便自己身患重病,周总理仍执意亲自主持追悼会。
【留法勤工俭学】
1900 年 5 月 22 日,李富春降临在了长沙这座城市。
他 14 岁就考上了长郡中学。毕业之际,恰逢毛主席等新民学会会员组织发动湖南的有志青年参与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他便积极地报了名。
1918年8月15号这天,李富春和李维汉、罗章龙等二十来个湖南的青年学子,打算前往法国勤工俭学。
他们先是跟着毛主席从长沙去到北京,接着又与一批中国青年学生搭乘一艘法国的邮轮从上海出发前往法国,就此开启了勤工俭学的日子。
李富春来法国之后,周总理也抵达了法国,从这时起,李富春和周总理的人生轨迹开始产生了交汇。
1921 年 6 月 16 日,法国各大报刊的上出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的北洋政府为了能向法国借款以及购买军火,居然答应把铁路的“筑路权”转让给法国。
这消息把留法勤工俭学的中国学生给惊到了,一个个都愤怒不已。
这会儿,周总理和李富春将留学生们聚拢到一块儿,成立了一个反对借款的委员会,还发布了《拒款通告》。
紧接着,法国的一些华人团体再度行动起来,组织了三百多人,于巴黎开展了拒款大会,以此来对借款表示抗议。
最终,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法国政府只得暂且停止了和中国政府的借款商谈事宜。
这场“拒款斗争”,开启了李富春与周总理共同投身革命并携手工作的征程。
之后,多次组织留学生和法国当局展开斗争,李富春和周总理在这些斗争里总结了许多经验教训,他们认为,得在勤工俭学的学生当中创建一个严格且富有战斗力的共产主义组织。
1922年6月,经由周总理、李富春、赵世炎等人数月的谋划与筹备,旅欧共产主义青年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总算呱呱坠地了。
之后,旅欧少年中国共产党变更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团组建起来后,将组织团员学习马列主义列为一项重要任务。
好多人都挤在那间又窄又简陋的公寓里,这条件真是差得很呐。
他们大多是白天正常上班,到了晚上还得通宵达旦地拼命加班,那可真是相当辛苦啊!
在法国勤工俭学的那段时间,李富春不仅在共同的工作、斗争和学习里,跟周恩来以及邓小平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而且还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和蔡畅成为了夫妻。
【回国投身革命】
1925 年 7 月,李富春与蔡畅依据党组织的指令,自莫斯科归来后,赶赴广东投入工作。
在中共广东区委,李富春和比自己早一年回国的周总理重逢了,这对老友再次相见,那心里头别提多高兴了。
李富春获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的党代表、政治部主任以及军法处长等职务。
这时候,周总理担任着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党代表。
李富春和他的妻子在广州的住处跟周总理和他的妻子的住处相邻,这样一来,他们两家人的关系变得愈发亲密了。
李富春走马上任后,头一件事便是把各级党代表的制度给健全完备起来,还组建了军、师两级的政治部,将身为共产党员的党代表们安排到了第二军下辖的师里面。
虽说那时候国民党定下了规矩,不准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军中吸纳党员、建立共产党的支部,还规定所有的政治思想工作都得由国民党去落实开展。
然而,在李富春的带领下,第二军不动声色地在军、师当中构建起了党的秘密组织,而李富春则肩负起了第二军共产党党委书记的职责。
1927 年 4 月的时候,蒋介石搞起了反革命政变,紧接着,到了 7 月 15 日,汪精卫也公然对革命背信弃义了。
党中央和毛主席出于保存实力的考虑,决定让共产党员从国民革命军中撤出,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李富春转而从事地下工作。
在进行地下工作的那段日子里,身为广东省委主要领导的李富春,接连组织了包括广州五一游行罢工、反对机械工会的活动、香港工人罢工以及援助上海“四·八”惨案等在内的多次工人运动。
1931 年,党组织再度派遣他去往中央苏区,让他在那里担任重要职务。
1934 年 9 月,李富春依据党组织的指令,抵达了瑞金,此地乃是中共临时中央的所在之处。
那会儿,王稼祥在第四次反“围剿”时受了重伤,中央做出决定,让李富春去接替王稼祥担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
10月中旬的时候,李富春跟着中央红军踏上了长征的征程。
作为红军主要指挥员的李富春,对博古和李德的瞎指挥极为不满,始终坚定地支持毛主席的正确方针路线。
【为国家经济建设做贡献】
1935年8月,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这一职位由周总理担任,而政治部主任则是李富春,这样一来,他们二人又一次成为了搭档。
在长征途中,周总理承担的工作繁多,因长期的操劳,身体极度透支,而且自然环境极为艰苦恶劣,刚抵达毛儿盖,周总理就患病了,高烧持续数日未退,最终经医生诊断,是患上了肝脓肿。
那时候,红军的医药资源极度匮乏,没办法,只好派人到高山上去找寻一些冰块,拿回来给身体进行降温处理,以此来控制炎症的蔓延。
两天之后,周总理的高烧总算退了,然而身体却极为虚弱,就连走平坦的路都很吃力。为了确保周总理能够平安无恙地穿过草地,李富春组建了一支担架队。他跟在担架旁边,一路上悉心照料着周总理,最终顺利地走出了草地。
红军成功完成长征后,李富春获任中共陕甘省委书记一职。
抗日战争时期,李富春大多时候在延安开展工作,他在中央担任过组织部副部长、财政经济部部长等关键领导职位,特别是在陕甘宁边区的财政经济工作领域,他的贡献格外显著。
在解放战争时期,党中央一声令下,李富春就带领着大批干部奔赴东北,投身革命工作。在那里,他接连获任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书记、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以及东北军区副政委等重要职务,为东北的解放立下了赫赫功劳。
1950 年 1 月 10 日,周总理带领着中国政府代表团赶赴苏联,以协助毛主席进行谈判。与此同时,李富春从东北被抽调过来,跟着周总理一同前往了苏联。
在中苏谈判期间,毛主席在周恩来、李富春等人的协助下,最终顺利地和苏联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一些相关协定。
接着,毛主席、周总理他们先回了国,把李富春留在苏联,让他去负责处理后续一些问题的谈判事宜。
显而易见,毛主席和周总理对李富春是极为信任的。
从苏联谈判归来后,李富春获任政务院政务委员以及财政财经委员会副主任。没过多久,他接替陈云担任工业部部长,从而回到了中央开展工作。
随后,李富春始终在周总理的引领之下,辅助周总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努力拼搏。
【周总理抱病主持追悼会】
1972 年,周总理被查出患有膀胱癌,此后他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李富春对周总理的身体状况甚是忧心。
然而没过多久,李富春竟患上了肺气肿和气管炎,而且战争时期落下的旧疾还时常发作,致使他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
虽说妻子蔡畅想方设法地为他调养身体,然而最终还是没能阻止病魔的侵害,他被诊断出患有肺癌。起初,他尚能维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可随着病情不断恶化,李富春无奈之下只好入院接受治疗。
这会儿,咱国家的工农业生产那是一片繁荣向好,国民经济也逐步走上了正轨,这些呀,都是他和周总理一同使劲儿之后,特别盼望出现的情形。
当下,他和周总理都住进了医院,这着实是件憾事。然而,他和周总理心态都很积极乐观,即便躺在病床上,也依旧坚持工作。
1975 年 1 月的某一天,在北京医院里,李富春卧在病榻之上,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户洒了进来,让他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温暖。
他已是肺癌晚期,呼吸极为艰难,只能安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不过,他的意识格外清晰,心里也很明白,自己所剩的时间不多了,这是上天的安排。
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里最记挂的是妻子蔡畅,而最让他牵挂的则是周总理。他跟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讲道:“自己特别担忧周总理的病情,不晓得周总理当下的身体情况怎样,期望总理的病情可别变得更严重了。毕竟中国的经济建设着实离不开周总理,特别是处于艰难时期的时候。”
蔡畅得了重感冒,担心把病菌传给身体较为虚弱的丈夫,因而没去医院陪他。
不过她中午和晚上都给老公打了电话,特别是晚上那次通话,她老公李富春听起来心情蛮好的。
电话一放,蔡畅便去休息了。
谁能想到,半夜的时候,医院突然打来电话,告知李富春的病情加重了。蔡畅心里不知怎的,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匆忙往医院赶去。
邓小平先蔡畅一步抵达医院,一见到蔡畅,他赶忙快步上前,将蔡畅搀扶住,紧接着紧紧地握着蔡畅的手,劝慰她要保重身体,不要过于悲伤。
蔡畅匆忙冲进病房,没过多久,病房里就传出了蔡畅悲痛的哭泣声……
身患重病的周总理听闻李富春逝世的消息,眼泪一下子涌出,模糊了视线。他全然不顾医生的阻拦,执意要从病床上起身,拖着沉重的病躯前往李富春所在的北京医院。
眼哭得红肿的蔡畅,瞧见头发已花白、身体显虚弱的周总理现身病房时,她的心里既满是感动,又充斥着心痛。
蔡畅紧紧地攥着总理的手,说道:“总理,您咋也过来了呢!”
总理满心悲痛地讲:“我跟富春这么些年来,一块儿工作,基本上就没怎么分开过……大姐,您说说,我咋能不来呢?不来的话,我心里头不踏实啊!”
总理的话一说完,蔡畅就已经泪如泉涌,满脸都是泪水。
1月15日,李富春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周总理全然不顾医护人员的阻拦,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执意来到了人民大会堂。他要亲自给李富春主持追悼会,以此来和老友做最后的道别。
在追悼会的现场,礼堂正前方挂着李富春的遗像,而他的骨灰旁以及四周摆满了花圈。
周总理眼中闪着泪花,向工作人员打听追悼会的安排事宜。
下午三点,周总理满怀悲痛地宣告追悼会正式开启。紧接着,哀乐奏响,在场的所有人面向逝者的遗像,陷入了默哀之中。三分钟过后,周总理宣布由邓小平来致悼词……
好的,:就这么着,周总理强忍着病痛,始终坚持到追悼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完毕,这才返回自己住的医院去歇息。
周总理送别了老友李富春,过了一年,到了1976年1月8日,他在医院因病与世长辞。
周总理、李富春、邓小平,这三位是有着长达半个世纪交情的挚友。在那些年里,他们齐心协力,携手前行,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为了使中国变得繁荣富强,他们可谓是竭尽全力,奉献了自己的整个人生。
咱想想看,要是没他们毫无保留地奉献,没他们艰难地向前迈进,咱咋能有现今这般美好的生活呢?
因而,革命先辈们的贡献,咱们咋样都不能忘怀,对当下的美好日子,务必要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