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杀死关羽父子后,为何就突然暴毙而亡?吴主孙权:他独断独行

此刻尽是思念 2025-02-05 16:15:46

【前言 】

在公元 220 年之前,东吴处于孙权的统领之下,和蜀汉之主刘备达成联盟,携手对抗来自北方曹操的威胁。这两方都是从势单力薄起步,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地盘。在中原一片混乱之际,他们明智地保全自身,谨小慎微地增强自身实力。最终,曹操没能向南实现吞并之举,东吴和蜀汉借此机会发展壮大,于南方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态势。

两国携手合作,这事儿得从曹操带来的压力说起。207 年那场赤壁之战过后,孙刘之间产生了嫌隙。关羽还在东吴的边境折腾了一番,差点把吴国给整得陷入绝境。为了消除彼此的矛盾,周瑜去见了刘备,最后双方算是讲和了。这种联手对抗曹操的做法,不过是暂时的办法罢了。

不过呢,这两国联盟的背后,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孙权一门心思就想把荆州的全部地盘都弄到手,好去开疆拓土,拿长江天险打造出坚不可摧的防线。而刘备呢,则是盼着能稳住西南汉中那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给蜀汉的建立打下根基。这两国的团结啊,前前后后也就那么几年的工夫。

吴蜀围绕荆州这块地方的利益争夺就此拉开了帷幕。

【吕蒙称霸朝堂,孤注一掷夺荆州 】

公元 219 年,吴国谋臣鲁肃离世后,东吴大都督吕蒙开始逐步把控朝政大权。此人对权术谋略颇为精通,懂得借助吴主孙权的远大抱负,趁机鼓动孙权凭借武力去夺取荆州剩下的三郡。

孙权人到中年,一心想要称帝。可他清楚,想干成这番大事,就得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他心里一直坚定地想着要把战略要冲荆州弄到手。吕蒙不停地鼓动,最终让孙权狠下心来,决定不顾一切,用武力去夺取荆州。

当然,在这个时候,还有一些其他关键因素推动了这一军事行动。东吴的首席谋士鲁肃已然离世,朝廷中没了倚重之人。鲁肃在世时,极力主张东吴采取守势,并和蜀汉保持合作关系。可如今鲁肃不在了,军国大事都由吕蒙掌管。这样一来,吕蒙便能大肆扩充军权,左右孙权的雄心抱负。

所有的一切,都在他那权谋的驱使下无声无息地铺陈开来。

【偷袭荆州,一举击溃关羽】

同年11月,吕蒙终于得偿所愿,带领着大批军队“白衣渡江”,对荆州发起突然袭击。这场夺取荆州的战役是由吕蒙指挥的,陆逊、凌统等关键将领也都在他的部下。因为蜀汉卫军在荆州的防备较为松弛,很快就被吕蒙给打败了。

东吴军队兵分多路展开进攻,没过多长时间就把南郡、零陵等地方给攻克了。守将魏延匆忙逃跑,他的部下也都四处逃散。就这么着,蜀汉对荆州的掌控权完完全全地没了。战火烧得越来越旺,东吴展开了大规模的侵袭行动。

这会儿,在外征战的蜀汉大将关羽得知消息后,大为震惊。他赶忙放下当下的战局,带着剩下的兵马往麦城撤退,打算拼死坚守。可是,兵败的局面如同山崩一般难以挽回,麦城这座城池孤立无援,援军也没办法给予支援,关羽只得在那儿坚守着等待救援。

他屡次向身处上庸的刘封、孟达请求援助,盼着他们能派遣援兵去支援麦城。可让人没想到的是,刘封和孟达不仅对他的请求毫不理会,还干脆明确地说不会出兵帮忙。这简直就是给身处绝境的关羽下达了绝望的宣判。

关羽被重重包围,情况万分危急,已是命悬一线。

【擒杀关羽,功成身退 】

身处走投无路的绝境之下,关羽无奈只得弃城并尝试突围。他带着手下五百多骑兵奋力冲破包围,一心想要回援成都,期望能再度构筑防线。但这实则是为求自保的拼死一搏。

关羽行至半路,不慎落入东吴朱然与潘璋所设的埋伏之中,其麾下骑兵损失过半。军心就此涣散,他和儿子关平仅带着为数不多的亲兵,奋力突围至临沮界内。可偏偏就在这时,关平连连中箭,伤得不轻。眼见军队的防线彻底垮掉,关羽只得暂且停下,为关平医治伤口。

最终,关羽被东吴赶来的搜捕部队所擒。他的儿子关平在疗伤时也被俘虏。至此,吕蒙的这场偷袭战役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他功成而返,转而参与吴国政事。他派人去劝关羽投降,却遭到关羽的强烈讥讽。关羽跟他争执不休,大骂吕蒙是奸诈的小人,和恶狼没什么两样。

吕蒙那心里头的火气蹭蹭地往上冒,当下就下令把关羽父子直接给斩了。他这么做虽说发泄了自己的私愤,可与此同时,也把东吴和蜀汉能够和平相处的那最后一丝希望给彻底掐断了。

荆州终归被东吴收入囊中。吕蒙也借此声名大噪,摇身一变成为了当时最为春风得意的将领。然而,恰在他春风得意之际,命运那充满恶意的棋局却已悄然铺开了……

【功高震主,遭遇奇异死亡 】

东吴拿下荆州后,孙权对吕蒙的功劳极为赞赏,将他封为南郡太守,还封其为孱陵侯,并且赏赐了千两黄金。可吕蒙好像就此变得飘飘然,谁都不被他当回事了。

然而,在庆功过后没几个星期,正当壮年的吕蒙突然身患重病,匆忙被送至吴国内殿进行调养。这时候的他已然功成名就,在朝野中权势极大,可谁能想到,转眼间他却命悬一线。

孙权特别担心吕蒙的病情。他专门给吕蒙找来医术高明的医生,四处寻医找药。接着还让人把吕蒙安排到内殿里最舒服的深室中,让他好好调养身体。孙权甚至把墙壁打通,这样就能随时去看吕蒙了。

然而,所有的治疗与挽救措施都未能奏效。吕蒙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最终在孙权的监视下含恨离世。

种种迹象表明,这绝对不是一般的因病而亡。恰恰相反,很有可能是有人故意下的手。那吕蒙的死到底暗藏着何种权力争斗呢?他究竟是被何人所害呢?

【权谋暗藏,孙权弑杀功臣】

种种迹象表明,吕蒙很有可能是被吴主孙权所害。

以下是一些主要原因:

首先,吕蒙生前那可是身体强壮得很,压根儿就没显出有啥老病根儿。他在自己状态正佳的时候,突然间就没了,这时间上的跨度实在是让人觉得太奇怪了,简直难以想象。从种种情况来看,这绝对不是自然生病去世的。

其次,吕蒙病重后,孙权的反应很是异常。他竭尽全力地进行救治,满心忧虑的样子随处可见。这种表现已然超越了君主对臣子的常规关心。难道仅仅是担心臣子的安危吗?在这看似关爱的表象之下,似乎藏着不可言说的阴谋。

另外,当吕蒙病重之时,孙权竟然私下开始询问谁能作为后继之人。这就好像吕蒙还没离世呢,孙权就已经在安排他的身后事了。种种举动着实透着一股怪异的味道。

综合来看,吕蒙之死的背后主谋,很有可能就是孙权。那他到底是因为啥原因,非要把自己的大功臣给除掉呢?

【权衡大局,孙权弃卒保车 】

实际上,孙权杀吕蒙,原因就一个——吕蒙自作主张把关羽父子给杀了,这让东吴的名声变糟了,吴蜀联盟也因此崩了。这对国家的信誉和利益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为了保障国家的生计和百姓的生活,孙权没办法,只能把吕蒙给舍弃了。

咱都能瞧出来,吕蒙这人性格执拗,做事还欠考虑,常常不顾及整体大局。他自作主张地把关羽和他儿子给杀了,既没去征求吴主的想法,也没把民众的意愿和大局放在眼里。这着实是犯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大错。

作为君主的孙权,首要任务就是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当他看到吕蒙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政策时,为了化解矛盾,他应当果断地采取措施,哪怕这意味着要放弃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大将。

这种权术里的狠辣决断,是源于帝王那强势的本质。为了大局的利益,个人的得与失根本就不值得在意。吕蒙就只是个小卒子罢了,而作为掌控全局的君主,只要自己的统治能够安稳地进行下去,就算丢掉再多的小卒子,也不会觉得可惜。

得嘞,权这玩意儿在天下间那可是最没情分的。吕蒙呢,到底还是没能躲开被权术给缠上并加以利用的这般命运。

【无情权谋,真相永难明 】

吕蒙的死,恐怕会一直是三国历史里一个让人难以捉摸的谜团。

他可是当世最为杰出的功臣,原本能够持续威风凛凛,推动东吴的国运一路高歌猛进。怎奈一个闪失,所有努力瞬间化为乌有,最终还丢了性命。而这所有灾祸的始作俑者,很有可能就是他亲手扶上皇位的吴主孙权。

然而,真相往往难以查清。在历史的漫长画卷里,不知有多少权谋之事被掩盖和消逝。身为国家元首的孙权,总是能以大义之名让自己显得品德高尚,从而逃脱道德的指责。他完全可以找出各种各样看似合理的借口为自己辩解,比如天下兴亡,每个人都有责任;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着想等等。

要说吕蒙这等功臣,纵然立下诸多功勋,却也难以摆脱被当作工具的结局。他们仿佛是朝堂中那无足轻重的棋子。稍有差池失误,或是功高震主,都可能引发毁灭性的灾难。乃至死后连尸骨都难以留存,所有功绩也会易主他人。

【结语】

这便是那深宫内廷中残酷的实情。权谋的暗影始终潜藏在历史的表层之下。当我们去评判历史之时,往往看似公平合理、底气十足。但实际上,其背后早就被深深的阴谋打上了烙印。这就好似江湖的阴险狡诈,真相总是难以被看清。

然而咱们还是得对历史怀有敬畏之心,为逝去的英灵表示哀悼。身为司命的践行者,起码不能毫无愧疚之感。吕蒙的离世,不过是众多被当作工具、遭人践踏的悲惨命运里的一个小片段罢了。权术把人当作弃子的那种冷酷残忍,也许永远都难以从道德层面去批判。而咱们能够做的,兴许就只是怀念与反思了。

0 阅读:35

此刻尽是思念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