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南宋那位铁血宰相,咋就落到这步田地了呢?他到底是个奸臣呢,还是个一心为国却落得悲剧结局的英雄呢?
【一、追念国雄,力主北伐】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当中,奸臣那是层出不穷。可要问哪个朝代的奸臣数量最多,南宋恐怕得“榜上有名”了。像蔡京、秦桧、史弥远这些奸臣,让南宋的国力不断衰退,疆域也逐渐缩小。不过,在这众多奸臣里头,有一个人常常被人误会,这人便是南宋最后一位颇具血性的宰相——韩侂胄。
韩侂胄系出名门,他的曾祖父韩琦乃历经三朝的重臣,父亲韩诚同样担任着重要官职。韩侂胄凭借着家族背景以及皇亲的身份,在朝廷中渐渐受到重视并得以任用。此人性格刚强,行事作风凌厉,不愿屈居人下。1194 年,他参与策划了一场政变,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助力宋宁宗赵扩登上皇位,成功将赵汝愚击败,可谓是立下了卓著功勋。然而没过多久,他便和宰相赵汝愚产生了尖锐的矛盾。韩侂胄心中愤懑,于是开始寻找机会进行报复。
他可是下了大功夫,总算得偿所愿了。先说韩侂胄,这家伙利用后宫的势力,在皇上和赵汝愚之间搬弄是非,搞坏他们的关系。接着,他又精明地借助言官系统,让言官们去抨击赵汝愚。在韩侂胄这一连串的算计之下,赵汝愚很快就没了权势,还不得不两次被降职,成了地方官。就这么着,韩侂胄在朝廷中的权势越来越大,那地位稳得很,没人能动摇。
紧接着,他再度掀起了权力斗争的第二波进击。为了更有力地打压赵汝愚的势力,韩侂胄炮制出了所谓的“庆元党禁”事件。他把理学污蔑为“伪学”,像朱熹、彭龟年等这些理学代表人物,都是当时的大学者,却都被牵扯其中。这场运动竟然持续了长达 6 年的时间,着实遗害无穷。凭借这一连串的手段,韩侂胄将他在朝廷中的竞争敌手彻底铲除了。
就在他掌管朝政的这段时间里,南宋朝廷渐渐有了短暂的活力回升。1205 年,在他的主导之下,宋朝的军队展开了百年来首次大规模的北伐,立下誓言向北进军,以收复失去的土地。韩侂胄大力宣扬,将岳飞追封为鄂王,与此同时,对主和派的头目秦桧进行贬斥。他把秦桧的封号给取消了,将其谥号改为“缪丑”,还狠狠地指责秦桧“一时放纵敌人,就给后世带来了诸多忧患”。
韩侂胄的这些举动,着实极大地振奋了众多抗金国人的精神。一时间,收复国土、北伐金国变成了全国民众的一致愿望。在韩侂胄执政的这几年间,国家实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士气更是达到了巅峰。他打倒了奸邪之人,让南宋的国势在短时间内迅速振兴起来。
【二、英勇抗敌,王师北定】
开禧北伐那阵子,收复了好多失地,咱国家的人那士气是蹭蹭往上涨。三路大军那叫一个战无不胜,劲头十足地直逼黄河。这战争的胜利眼看就要到手了,国人都积极地出主意,盼着大军能够一路猛进,把两京给收回来。
然而,这场战争的胜利果实尚未完全成熟,便遭受了外患与内乱的双重冲击。这场战争的进展并不如人们所期望的那般顺遂。金国面对三路南宋大军的进攻,忙不迭地调动力量予以反击。金国大将李术颇具军事才能,没多久就将宋军击退,宋军无奈之下只好舍弃部分已收复的城池,撤回大本营。就在同一时间,四川宣抚使吴曦竟然叛变投靠敌军,给宋军的后方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当下,韩侂胄坚决不肯低头服软,执意要和金国拼死一战。在战争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他先是亲自去和金使臣进行谈判。金使提出让他把自己杀了来求和,结果遭到他的狠狠痛骂和坚决拒绝。接着,他拿出自己的两万家财来支援战事,还激励军队向金国宣战。这着实体现了他的高尚气节和坚定决心。
然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里的主和派开始找事儿了。以太后杨氏跟史弥远作为头头的那帮投降派,趁着韩侂胄外出巡查军营的时候,搞了一场政变。他们猛地对韩侂胄下手,把他给困得没了活路。打这儿起,北伐这大事业就彻彻底底地黄了,再也进行不下去了。
【三、身死王事,英雄悲剧】
开禧北伐的失利,让南宋和金之间的对峙变得愈发僵持和繁杂。而韩侂胄在死后,遭到了官方的斥责,竟被与奸臣秦桧归为一类,被视作南宋头号的奸邪之徒以及祸乱国家、残害百姓的罪人。
不过咱可不能忘了,在韩侂胄当政的那会儿,南宋的国力还曾有过一阵子的短暂回升呢。可要说起来,收复失地、北伐金国,这反倒成了南宋最终灭亡的悲剧缘由。在北伐最为艰难的关头,他依旧发誓要和金兵拼死一战,这种坚定的气节,哪是一般的奸佞小人能比得上的呀!
不得不说,韩侂胄在这场北伐功亏一篑的过程中,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他所代表的,恰是南宋朝廷中主张战争与抗争的一股力量。要是没有他的极力推动,即便南宋有像岳飞那般的著名将领,恐怕也很难展开步步推进、相互配合且成系统的大规模北伐行动。而韩侂胄的离世,也意味着这股力量的消逝。
所以啊,咱们不难发现,韩侂胄算不上是奸臣,这场战争失败了,他倒更像是个替罪羊。他最终的悲惨结局,造就的恰恰是一出英雄式的悲剧。
【四、身后恶名,历史还原本色】
在元代修史的时候,竟把韩侂胄和奸臣秦桧放到一块儿来说事儿。他们硬说韩侂胄是南宋把国家搞坏、让百姓遭殃的首恶,这纯粹就是为了抹去北伐的是非,达到他们的政治企图。后来的不少学者也跟着这么讲,这就让韩侂胄是奸臣的这种印象变得更深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人的政治格局与历史视野出现了重大变化。在史学界,开始对韩侂胄这一历史人物的真实情况进行反思。蔡美彪先生曾明确表示,把韩侂胄和秦桧相提并论,那是彻底将历史的是非给弄颠倒了。
咱在对一位历史人物进行评说的时候,得把那些既定的观念给扔掉,别带着成见,要以历史作为镜子,把自己放到那个时代当中,仔细地去查看每一个历史的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够尽量让历史原本的样子得以重现。
要是从这个层面来评判的话,韩侂胄称得上是杰出的政治家以及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绝对不是什么奸臣。
【五、英雄恸,千载遗憾】
总的来讲,南宋最后的那位铁血宰相韩侂胄,他在任期间所推行的政治与军事措施,都是为了守护国家利益,让王朝得以复兴。这跟当时投降派的立场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外,他的个人品德和骨气,跟当时那些奸邪谄媚的人相比,那可是强太多了。就拿面对北伐失败的这个危急情况来说吧,他两次都拒绝跟金人议和,而且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毫不退缩。这不就是充满热血、一心报效国家的男子汉的体现吗?
您说巧不巧,他一死,南宋朝廷里的作战力量也跟着变弱了。要知道,没了韩侂胄这种强硬的政治大佬在朝廷核心撑着,南宋王朝跟金人对抗的最大底气也就没了。因而,韩侂胄被杀这事,直接就让这个王朝变得萎靡不振,开始进入灭亡的倒计时了。
他最终落得个身后被人厌弃的结局,这其实是北伐最终失败,还有投降派对他恶意抹黑所导致的必然现象。他的离世,造就了一段千古以来不被后人理解的英雄悲剧。
【结语】
咱们要是回顾历史,那可不能忽略这么个遗憾事儿。韩侂胄这位出色的政治家,他那不幸的身世和命运,着实让人觉得可惜。这正好反映出那个时代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危机。这也是咱们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候,需要着重反思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