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在刘伯承、邓小平率领下,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进入大别山地区并在那里重新创建根据地,实现了名垂军史的“千里跃进”。
刘邓大军在大别山经过一年多的无后方作战,部队兵员补充非常困难。为了充实战斗部队,刘、邓首长在要求缩减机关人员的同时,一再缩减了领导机关的警卫部队。
这样一来,必然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负责保卫刘、邓首长的兵力明显不足。
一天,刘伯承率领司令部机关和直属队人员向北转移,身边只有很少的警卫人员。
当时敌人正以30多个旅围攻大别山,兵力非常密集。面对数十倍之敌的重重包围,刘伯承和干部战士们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地。
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只能跟敌人斗智斗勇,在夹缝寻找突围和生存的机会。
这天夜里,刘伯承和机关人员遇到了一个无比惊险、无比危急的情况,那就是误打误撞地闯进了敌人主力部队的宿营地。
不难想象,当时只要有哪怕一名敌人发现了我方人员的踪迹,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幸好当时天已经很黑了,刘伯承和干部战士们首先发现了敌人,而敌人一时还没有发现他们。
时间紧迫,不容迟缓,刘伯承立刻机警地命令野战军司令部机关负责警卫任务的干部,迅速组织机关转移,同时催促赶快与还在后面没有跟上来的张际春副政委和中原局其他领导联系,通知他们迅速转移。
负责警卫的干部匆匆跑来报告,一时还没有联系上,刘司令员是否上马先走?
刘伯承坚决地说:“不联系上中原局和际春同志,我是不走的。”
在过去的战争年代里,凡是遇到这样危险的情况,刘伯承总是先想到部队的处境,想到机关和战友的安全。在他身边工作的干部、战士都是知道的。大家谁也不好再说什么了,都急切地等待着张际春副政委那边的消息。
五分钟过去了,刘伯承还不上马,十分钟过去了,刘伯承还不上马……
终于,派去联络的参谋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告说,张副政委和中原局的领导已安全转移。
刘伯承这才上了马,在夜色中悄悄离去。
路上,刘伯承一行遇到了负责掩护野战军司令部、直属队的一位部队指挥员,他带人来接刘伯承。
原来,他一时疏忽,带着部队只顾去搜索淮河沿岸,准备北渡,却把统帅部搁在一边,陷入了险境。
刘伯承没有过多地批评那位指挥员,反而用和蔼、幽默的语气开起了玩笑:“怎么把‘母亲’背上山,就不管了呢?差点没让老虎把我背跑吃掉了。”
那位指挥员听罢,惭愧不已地低下了头。
刘伯承在这里是引用了《水浒》中的一段故事:李逵背母亲路过一座山,母亲口渴,他把母亲安顿在大青石上歇息,自己去给母亲找水喝。可是等他找水回来,母亲已被老虎吃掉了。
这次误入敌营,由于部队行动迅速、隐蔽,终于化险为夷,安全地从敌人嘴边上溜了过去,避免了野战军司令部机关可能遭到的重大损失。
蒋介石和他手下的那些将军们做梦也想不到,刘伯承这么大的大军统帅身边就这几个人。
当敌人发觉刘伯承部的行迹,急急调兵追赶时已经晚了。刘伯承安然地骑在马上,风趣地说:“这真是托马克思在天之灵哟!”
临危不乱,处变不惊,无论面对多么困难、多么惊险的情况,都不为自己的安危而忧心忡忡,总能够处之泰然、气定神闲,这正是“军神”刘伯承元帅令人赞叹的地方!
参考资料:《刘伯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刘邓大军风云录》(人民日报出版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