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点蒋介石退守台湾的学者:揭开抗战又一内幕,美援作用果被夸大

诸史 2025-04-13 01:05:25

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大势已去,开始考虑退路问题,当时他考虑三条退路,即西南、海南、台湾,其中首选地理复杂的西南川渝,其次是海南,最次的才是台湾。

因为台湾孤悬海外,不利于反攻,且英美海军强大,去了台湾必然受制于英美。因此,当时台湾不是蒋介石的首选。

但蒋介石的一个宁波老乡、竺可桢的学生——浙江大学地理学教授张其昀谏言:“首要选择,不是西南和海南,而是台湾!”

张其昀的理由有四:其一四面环海而安全,同时扼守住金门和澎湖等前沿岛屿,可以随时反攻;其二台湾具有工农业的良好基础,社会体系比较完整;其三,台湾拥有多条海上航道,可以获得外援,远非西南可比;其四冷战已经开始,台湾将会成为“桥头堡”而被美国重视。

于是,综合考虑之后,蒋介石选择退守台湾。

张其昀的这段谏言,到底该如何评价,本文暂且不谈,但鲜为人知的是,他编写的《抗日战史》,却揭开了驼峰航线中“美国援助”的又一个内幕,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明明有美国援助、但中国抗战为何还是极其艰难的原因。

中国获得不到10%

1941年7月,日本占领越南南部,南下意图已经明确,受到威胁的英美开始支持中国,希望中国拖住日本。但美国不少物资运到仰光后,英美却以物资要挟中国出兵缅甸协防,最终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随即轰炸仰光、切断滇缅公路,日军俘获仰光物资。

这样一来,美国物资只能运到印度,但印度与中国缺乏陆上运输通道。于是,中美商量开通了“驼峰航线”,自1942年开始。

1942年后,驼峰航线是中国获取“美援”的核心通道,因此有说它“改变了抗日战局”、“维持了战时经济”等等,对中国抗战居功至伟。

但问题是,驼峰航线对中国真有如此大的作用吗?张其昀编写的《抗日战史》揭开了一个内幕,驼峰航线本身没有问题,但之后的物资分配却颠覆认知。

按照我们正常理解,驼峰航线运输过来的美援物资,应该全部交给中国。但实际上,驼峰航线的物资,交给中国的总体不到10%,当然1944年的占比要略高一点。

1944年,驼峰航线最繁忙的一年,但张其昀《抗日战史》中显示:中国获得的物资比例最低为5%、最高34%,整体也就略高于10%。下图可见,笔者大致算了一下,大概11%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具体算一算。

比如,1944年1、2月份,虽然中国获取的物资占比高达34%与30%,但这两个月运达的物资本身不多,最少的是3月份,不仅运输的物资总量少、且中国占比只有7%!

其中,左边附记写的是“总量系第十四航空队、中国、第二十轰炸司令部、其他美军部队者合计”。因此,第十四航空队与中国之外,驼峰航线还要供应在华其他美军的物资。

根据各方资料汇总发现,1942—1945年驼峰航线运到中国的物资,中国分配到的物资不到10%。甚至,连美国自己都承认这一点,比如美国陆航官史第5卷都指出:整个战争期间,美国各种物资加起来,交给中国的只有不到7万吨,还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7万吨看似很多,但其中并非全是军事物资,且如果100万人均分,人均只有70公斤。

中国占比10%背后

中国仅获得10%物资,这一点显然颠覆认知,但却是残酷的真相,背后还有几点值得一谈:

首先,美国租借法案对外“援助”501亿美元,英国得到310亿,苏联得到110亿,中国战时只有8亿、其中3亿是军事援助。但即便如此,驼峰航线运抵中国的物资中,仅仅10%的物资“援助”中国,这就是美国对中国抗战的真实态度。

然而,1937—1941年珍珠港事变前,美国输到日本的物资金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80%以上是军用物资,秒杀美国对华援助。上图,主要军事物资是1945年抗战胜利后运到中国,相当于美国处理“库存物资”、“库存军火”,此前中国也没有港口接收美援物资。

其次,驼峰航线运输的物资,既然90%供应给了驻华美军,那么这笔账算谁的呢?答案当然是算中国,就是算美国对华援助中的一部分。其实,这就像美国援助乌克兰一样,乌克兰收到的与美国自称的援助总额对不上账,道理差不多。

第三,驼峰航线分配给中国的物资,其中是不是还要再分配给“中国远征军”,还是直接单独拨付?笔者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但比如上图的相关资料来看,似乎远征军物资是从中国的10%中再分配。这样一来,用于国内战场的美援物资就更少了。

第四,抗战时期中国打的艰难,甚至1944年出现豫湘桂战役大溃败,其中固然有国军战略战术作战意志等问题,但从中国仅获得不到10%的物资来看,难道与缺少足够军事物资完全无关?英国获得300多亿美援,又有几个辉煌的战果?该批评消极抗战,但不能说中国人抗战不行。

第五,拿到90%物资的驻华美军,除了空军之外,其他主要战场在滇西缅甸,参与者还有中国远征军。至于战果自然有,但没有那么惊人,比如缅北滇西战役,历时一年半,毙伤日军两万五千余人,其中还有中国远征军参与。甚至,虽然美军装备豪华,但与美军共同作战过的廖耀湘指出:美军行动迟缓、纪律松弛、士气低落、四个营吃不掉日军两个中队。

因此,二战美国对华“援助”的作用不仅被夸大,而且还有很多误导性的宣传,比如90%的物资分配给了美军,但实际却算在对华援助总额中。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中国分配不到10%,而是误认为全部给了中国。

总之,对于80年前的中国抗战,美国帮助的确有一定作用,但很有限,主要还是靠中国人靠自己的血肉撑下来的;相反,中国抗战拖住大量日军,对英美作用显然更大。如今,网上某些人声嘶力竭的宣称“没有美国,中国抗战早就失败”之类的言论,显然非蠢即坏。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