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时刻保持着好奇心,是一个人提升自我的不竭动力。
面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道理和现象,大众都习惯了直接接受,很少会主动探寻背后的原因。
就像生活中,很少会有人把绿茶与煮茶联系在一起。
大多数茶友都习惯用上透明的玻璃杯,温杯后直接投茶注入沸水。
观察茶叶随着水流翩翩起舞的优雅姿态,享受着绿茶带来的清新茶香与鲜爽口感,心中充满了宁静与舒缓。
如果换一种方式,用茶壶来煮绿茶,味道又会是怎样的呢?
不知各位茶友是否好奇过这个问题,又是否亲自探究过。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年轻人分享,在好奇心是驱使之下,他尝试煮了一次绿茶。
那滋味,是名副其实的苦不堪言,和平时冲泡的口感天差地别。
其实,除了绿茶之外,还有一类相对小众的黄茶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在煮茶的过程中,各类物质都加快了释放速度,导致口感发生显著变化。
对于这两类茶来说,煮茶反而可能成为一种浪费。
六大茶类中,到底有哪些茶适合煮着喝?接下来就为茶友们逐一介绍。
《2》
经过数年陈化的白茶,煮出的口感甘甜稠滑。
一提起煮茶,在六大茶类之中,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白茶。
之所以特意强调,白茶需经过数年陈化,还得从它的工艺说起。
萎凋和烘干的主要工艺,在最大限度上保留了茶叶内部的天然物质。
制为成品茶后并不急着上市,而是集中储存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让茶多酚与咖啡碱的含量逐渐回归到正常范围内。
也正是这两类物质,使得一年以内的新白茶并不适合用茶壶煮。
用盖碗冲泡时,由于出汤速度快,茶叶的内质析出得到有效控制。
换成煮茶法,物质的释放速度大大加快,新白茶煮出的滋味效果和绿茶一样,又苦又涩。
老白茶就不一样了,随着苦涩物质的逐年减少,口感愈发深邃醇厚,以合理的方式对待,就不容易出现苦涩感。
直接煮干茶,内质丰沛的好茶不需要太多的投茶量,也不需要长时间煮制。
2克左右的投茶量,足以煮出400毫升浓淡适中的茶汤,口感饱满甘润,茶香四溢。
先烧水后投茶,待茶汤开始沸腾时立刻关火。
投茶量、煮茶时间掌控得恰到好处,喝起来才是不苦不涩。
营养物质的深层释放,使得滋味与盖碗冲泡的体验截然不同,汤质更加稠滑且富有浆感,入口后带来深厚的满足感。
《3》
黑茶里压制紧实的熟普,煮茶解锁深层次茶味。
普洱茶有生普与熟普之分,根据制茶工艺划分为不同类别。
生普被归为晒青绿茶,熟普经过渥堆发酵,属于黑茶的行列。
有着后发酵特性的加持,熟普的茶味相对温和,物质的转化也更加彻底,比生普更适合煮茶。
除了少部分保留散茶形态,大部分的熟普都以茶饼、茶砖等紧压茶的形式出现。
同样是压制,熟普却与白茶松紧适中的要求截然不同。
为了能得到更加浓醇的滋味,熟普被压制得极为紧实牢固、几乎是严丝合缝的状态,撬茶时必须用上尖锐的茶针。
除了常规的盖碗泡法,双气孔结构的紫砂壶也能派上用场。
受到沸水的热量激发,茶叶中的杂味、陈味得到吸附,茶汤尽显纯正风味。
换成煮茶法,受到高温高压的影响,即便茶叶压制得极为紧实,热水也能直击茶叶内部,释放出更深层次的茶味。
而储存过程中吸附的气味,在煮茶过程中也会渐渐消散。
听到这里,有些茶友便觉得耳熟:这不是一些卖做旧老白茶的茶掌柜,在宣传时惯用的话术吗?
不同茶类有着不一样的制作要求,渥堆的工艺只适合重发酵的黑茶。
白茶存老之后依旧是微发酵茶,渥堆产生的过度发酵违背理念,反而使得营养物质大量流失。
做旧老白茶煮出的茶汤,即便和黑茶一样汤色又红又浓,但丝毫体现不出茶味醇糯与柔滑细腻,能增加的只是普通的茶味。
《4》
焙火足的岩茶,煮叶底不浪费。
按照地域特色,闽派的乌龙茶可以细分为两大类别:闽北乌龙与闽南乌龙。
闽北乌龙,以武夷岩茶为代表;闽南乌龙,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
曾经极为流行的清香型铁观音,通过改良做青工艺,降低了发酵程度,使得其茶性更接近绿茶。
对于这类茶叶,盲目采用高温煮茶的方式并不适宜,用盖碗冲泡能更好地凸显清新香气与清鲜口感。
而武夷岩茶里,也不是所有品类都适合煮,为了确保口感,焙火足一些的传统品种,如正岩水仙,煮出的茶味表现更令人满意。
但来自正岩山场、经过反复焙火工序的足火岩茶,直接煮干茶的做法往往会掩盖细腻的层次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先泡后煮的方式,不仅能避免煮出的茶味过浓,更能合理利用每一份营养物质。
用盖碗正常冲泡六七回后,茶味物质已析出了大半,滋味开始有些变淡,这时再将叶底投入茶壶中煮制。
和煮老白茶一样,用冷水煮茶也不需要长久熬煮,煮沸之后便可关火。
之前有茶友反馈,同样是煮岩茶叶底,他煮出的口感就特别浓烈。
细问之下才知道,因为担心茶汤味道淡,壶内沸腾后他又小火慢熬了十分钟。
长时间的煮制,导致茶味物质浸出过多,茶汤几乎是高度浓缩的状态,丝毫体现不出岩茶应有的香清甘活。
点到为止、保持恰到好处的平衡,才是煮岩茶叶底的正确打开方式!
《5》
说到这里,六大茶类几乎都提了个遍,怎么不见红茶的踪影?
国内的小种红茶与工夫红茶,直接用茶壶煮的情况并不常见,不如盖碗冲泡那般又香又甜润。
一些茶饮店使用的红茶茶底,使用的是切碎的红碎茶,起到的是调味作用,和传统泡法呈现出的滋味口感大相径庭。
因此,茶友们平时想换换口味,煮茶还是要认准老白茶、熟普和足火岩茶。
合理利用手上的茶叶资源,更能煮出曼妙的茶汤风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