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立有赫赫战功的开国上将张爱萍出任国防科委主任,在此之前,他已经有多年的国防科技研究工作经验,领导过两弹一星、首次原子弹塔爆等重大国防科技项目,因六七十年代受到迫害,困顿6年后才得以复出。
张爱萍对国防科技事业抱有极大的热情,一上任就立刻全身心地投入了工作之中,在1977年,邓小平原本还曾想让他去担任军委秘书长的职位,然而,张爱萍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下来。

对于张爱萍来说,军事行政方面的工作不是自己最喜欢的,这方面的人才里也不是最顶尖的,就算中央觉得能胜任,张爱萍也不太乐意离开熟悉又热爱的国防科技事业。
邓小平见张爱萍果断拒绝,也知道无法勉强,不再多言。
当时中苏关系很是紧张,苏联甚至已经搬出了核武器来威胁中国的安全,我国虽然也研究出了核武器,可是,真的要论起军事实力,还是无法与苏联抗衡,因此洲际导弹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这直接关系到能否威慑住苏联,将战争的可能性消弭于无形。
于是张爱萍在拒绝邓小平任命的同时,也向中央保证道:“再给我三年时间,我一定把我们的杀手锏拿出来!”
立下军令状之后,已经67岁的张爱萍顾不上自己的年龄和身体,心里只剩下了洲际导弹的研发。

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次的测试调整之后,张爱萍终于有信心让中国自己的洲际导弹亮相太平洋。
1980年,张爱萍将《东风5号洲际导弹全程飞行试验动员令》及《关于580政治工作指示》报到了中央,随即得到中央简短有力的“批准”二字。
同时,张爱萍也不忘当年支持自己研究两弹一星的聂荣臻元帅,特意在洲际导弹发射之前,和钱学森一起前去探望。
已经81岁的聂荣臻目光依旧犀利,气场强大,然而,在听到中国即将发射自己的洲际导弹之时,开心得像一个孩子:“真的吗?太好了!中国终于可以不再受这些大国的武器威胁了,你告诉我,导弹的射程有多远?”

钱学森面对着尊敬的首长,也不隐瞒,直接给聂荣臻交底,表示中国的洲际导弹射程远远不止八千公里。
一旁的张爱萍则是一直激动地用拐杖戳着地板:“不止不止,我们还有核潜艇发射潜地导弹和发射通信实验卫星!”
三人一边讨论一边开怀大笑,他们都见证过祖国最危难的时刻,也是亲眼看着祖国一步步发展的人,感触实在太深。
这一年的5月,中国的洲际导弹发射成功,成功地落到指定海域之中。
身在指挥中心的张爱萍看到这个结果,一刹那泪流满面,此时的他已经年逾古稀,能在有生之年见证祖国的国防军事实力一步步突破至此,也算是无憾。

因此,张爱萍向中央提出了要退休的想法,邓小平没有在明面上拒绝,只说好好休养,结果就在张爱萍休养期间,直接拍板让张爱萍就任国务院副总理。
张爱萍虽然无奈,但都是为祖国作贡献的事情,也没有推辞,休养结束后又投入了工作之中。
1981年,中央再次在中南海召开会议,讨论核电站的问题,关于核电站的建设发展问题,也不是第一次讨论了,只是一直没能讨论出个结果来,有人觉得就应该自己搞,有人觉得引进技术就行,没必要花大力气研究。
这次会议,张爱萍也参加了,作为研发过这么多重要国防工程的人,张爱萍当然力主自家的核电站自家造,通过摸索建设秦山核电站,来发展好我们的核电工业体系。

由于参加会议的人各有各的意见,争论十分激烈,张爱萍都拍上了桌子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坚决要尽快建设秦山核电站,自主研发。
这次会议又是在争吵中结束,没能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后还是在聂荣臻、陈云等中央领导人的批示下,才决定按照张爱萍所说的规划来。
会议后不久,邓小平单独找张爱萍谈话,原因是有很多人举报张爱萍总是不参加会议。
对此,张爱萍也没有找借口否认,坦诚地告诉邓小平,和自己有关的会议都会参加,这些基本都是国防科技方面的,至于农业、体育、文化、教育之类的会议,张爱萍不太懂,也没有什么建设性的意见,索性就不参加。
邓小平颇为严厉地提醒张爱萍:“爱萍,要注意,他们说你惹不得,就算是开玩笑,也是有原因的,你能力强,但是也要注意,要做好表率。”
这次谈话有些警告的意味在,不过,中央对张爱萍还是很认可和信任的,之后也按照他的意见,建设了秦山核电站,迈出了中国核电发展的第一步。

张爱萍在岗位上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直到1987年退居二线。
退休后,张爱萍终于回到了家乡,从他告别母亲走到革命的道路上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58年。
站在母亲的坟墓前,张爱萍心中有着愧疚,却没有后悔,因为自己的一生,是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的一生,张爱萍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过。
这般崇高的精神,值得后人永远地铭记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