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最小地级市如何靠硬科技逆袭?

水蜜桃洞见 2025-04-25 10:49:34

提起江苏,最先出现在人们脑海里的名片是苏州的园林,南京的梧桐,无锡的太湖,亦或是江苏“十三太保”,很少有人注意到苏南的土地上,还有一个叫做镇江的城市。

长江和大运河在此处交汇,辛弃疾站在这里吟诗作对,民国时期,镇江更是凭借自己优越的地理位置,担任江苏省的省会。

如今的镇江,虽然是江苏最小的地级市,但实力却不容小觑。

从政治中心,到工业重镇,镇江到底经历了什么?

历史上有人用一句“江边山际乃有镇江府,襟喉三吴百粤何雄哉”,写出了镇江的战略地位,这座明代就已跻身全国33大都市的城市,在民国初期迎来了爆发性增长。

1861年,镇江被迫开埠后,外国资本和全国各地的商帮纷纷涌入,转口贸易额一度成为全球之最。

当时镇江港每年转运的棉布达1000万匹,占到苏松地区四分之一,在贸易如火如荼的1907年,镇江海关白银年吞吐量可以突破3500万两。

别的地方还用煤油灯生活时,镇江就在1926年成立了自来水厂,喝上了管道涌出的自来水。

依托这种商贸优势,1929年镇江摇身一变成为江苏省会。

这样一个商业重镇,却因一条河与一条铁路,而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

京杭大运河由于泥沙淤积,日渐断航。

而本来计划从天津到镇江的津浦铁路,因为种种原因,绕路浦口,许多生意也因此转道。

1912年镇江海关所征收的内地子口税税额还不到1907年的一半。

1983年区划调整,镇江辖下6个地区被分给周边城市,占地缩水到巅峰时的1/3。

但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镇江可是闷声发大财的典型。

从镇江日报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镇江全市GDP超过5000亿,同比增长5.9%,8个重点产业链实现开票销售3683.4亿元,比规上工业的平均增幅高出2.2个百分点。

智能农机装备链有沃得集团这样的扛把子,旗下的沃得农机居全省56家重点农机企业之首。

航空航天领域上,镇江坐拥全省唯一的省市联动发展试点。

医疗器械的龙头企业——鱼跃医疗将总部放在镇江,据金融界报道,抗疫期间,驰援武汉的无创呼吸机约有70%都来自鱼跃医疗。

在高性能材料链领域,本土的天工国际和天奈科技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遥遥领先,前者填补了国内粉末冶金规模化生产的空白,而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碳纳米管和碳纳米管浆料生产企业,要知道,这东西可是半导体和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

不光产业链抓得牢,科技创新这一块,镇江也没有放过。

科技界对镇江一直有着“小镇江,大科技”的评价。

虽然镇江的地域小、人口少、企业数量和经济规模都相对比较小,但是镇江上上下下都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去年镇江市委市政府召开的新春第一会,就是“创新引领产业强市大会”,而在去年12月30日,市委出台的最后一个文件,同样关于科技。

可以说,在科技创新这件事上,镇江从年头干到年尾。

正是这种努力,让镇江取得了不少好成绩。

全国综合创新能力评价,镇江位列第41,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镇江排全省第5。

下辖的丹阳是国家创新型县市、句容是省级示范县市,再加上辖区内12个省级创新型乡镇,整个就是一科技矩阵。

本地的江苏大学还在源源不断的为当地企业输送创新型人才。

在年末数据总结上亮眼的,除了科创板块,还有文旅收入。

2023年,镇江全市旅游总收入超过500亿元,接待游客4780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11.8%和108.3%,增幅在全省位列第3和第6。

获得此等成绩,镇江靠的不是营销,而是所沉淀的千年历史底蕴。

白素贞水漫金山、董永七仙女相知相爱等爱情传说源于镇江,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刘备甘露寺比武招亲的典故传诵至今。

据传苏东坡曾11次游览镇江,作诗词百余次,甚至在给老友佛印和尚的诗中写道:“蒜山幸有闲田地,招此无家一房客”,表示自己想在镇江西津渡归隐。

当北固楼前的潮水拍打江岸,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座城市的盛衰轮回,更是一种在时代洪流中不断重生的韧性。

镇江,手握长江黄金水道、坐拥沪宁线地利,却偏要凭硬科技闯天下,这座小城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所有人,千万别跟有文化韧性的城市比命硬,人家玩的就是触底反弹。

作者:小好

0 阅读:0

水蜜桃洞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