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4年的一天清晨82岁的史可全靠窗而立,尽管身患多病,却始终坚持在医院阳台守望。某日他得知多年战友彭德怀去世的噩耗,心中悲痛难抑。于是他选择了绝食,三天三夜,一滴水未进。绝食结束后他突然大声要求:“我要吃烤鸭。”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史可全
史可全将军出生于1892年,在湖北天门县的一个普通家庭中长大。自幼跟随乡里的武师学习武术,少年时期就已展露其武艺天赋,随后加入了当地的镖局,开始了他的江湖生涯。
1926年随着农民协会在天门的兴起,34岁的史可全觉醒加入,快速提升自己的政治意识,并在1927年3月正式成为共产党党员。而在四一二政变后,史可全按照组织的安排,前往江陵县一间小杂货店工作,暗中为段德昌这位活跃在前线的领导者提供联络支持。
不久段德昌在一场激战中负伤,组织决定让史可全负责护送他回湖南南县休养。恰逢彭德怀在南县领导湘军,段德昌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因为彭德怀曾表示希望加入共产党。尽管两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动荡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段德昌仍深信彭德怀的可靠性,指派史可全去与他秘密接触。

彭德怀
彭德怀听说段德昌伤后返回南县,便立刻中断手头的工作,带着滋补的鸡鱼赶往探望,两位老朋友的重逢充满了喜悦与温情。在此期间,彭德怀再次向段德昌表达了加入共产党的坚定意愿。
当时的党组织虽弱小且在连续的打击下处境艰难,彭德怀的加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段德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彭的请求,并承诺成为他的入党介绍人。考虑到情报安全,段德昌与彭德怀的联系需要极度保密,史可全因此成了二人间唯一的信使。尽管彭德怀身份尊崇,对比史可全较为普通的背景,彭却始终对史可全表示极大的尊重,每次会面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哥”。
在1930年7月的洪湖地区,史可全仍然在国民党的严密监视下勇敢地扮演着商人的角色,秘密为红军提供情报和物资。他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差点被国民党特务抓获,机智地选择了坐船逃往汉口。在那里他偶遇了一位同乡,同样也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两人在1931年初一同返回天门县,恰逢家乡苏维埃政权正蓬勃发展,史可全便投身其中,成为了苏维埃的重要成员。

段德昌
到了1932年史可全得知老领导段德昌将前来天门东北部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这消息让他欣喜若狂,他立刻动员本地群众,开始筹备大量物资,制作草鞋、织手巾,同时准备了大量的鱼肉和鸡蛋等食物,足足装满了五条大船,全部送往红九师的新根据地。
段德昌见到久违的史可全携带的丰富物资,非常高兴。他在紧张的军事部署中,一直对物资供应感到头疼。见到史可全如此悉心的准备,他不禁连声夸赞史可全的能力:“在马家寨你搞地下交通已经做得很出色,这次的物资运输也同样高效!”
在天门北部的战斗中,段德昌带领部队大获全胜,甚至俘获了敌方旅长韩昌俊。史可全听闻此消息,士气大振,进一步动员了家乡30多名青年与他一起正式加入红军,壮大了革命的力量。

合照
当时史可全已经39岁,年纪虽大,却依旧充满斗志。段德昌看到他无声无息地送来的大批物资,认为他在后勤工作上有过人的才能,便建议他负责后勤:“看来你在筹集物资方面有一套,不如专职负责我们的粮秣工作。”
自此史可全就投身于后勤工作,直至他的晚年。他曾有机会离开后勤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未能成行。在红军长征期间,史可全担任红二军团四师的供给部部长。在贺龙的赞许和嘉奖下,他被誉为“红二军团的大功臣”,其间不断为部队解决后勤难题,尽管面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他仍然确保了部队的基本生存需要,其才能和努力得到了高层的认可和赞扬。
在抗美援朝的艰苦岁月中,全国上下都在紧缩资源以支持前线。那时,史可全担任西北军区北京办事处主任。尽管已年逾六十,他坚持不用公车上下班,严格要求部下也必须节省每一分资源。

彭老总
一次,一名休假回国的师级干部想用公车去约会,带着女友享受一次悠闲的兜风。他多次向史可全提出申请,希望获得特许,无论他如何解释情况的特殊性,史可全始终不为所动。一天晚餐时那名干部再次找到史可全,希望能说服他改变主意。这一次,史可全的耐心终于被磨尽,他一怒之下,将手中的饭碗摔到地上,随手一甩,桌上的饭菜也跟着散了一地。
史可全愤怒地斥责道:“你的腿不是用来走路的吗?连我这个老头子上班都步行,你却为了约会想用车,立刻给我滚出去!”那名干部被史可全的严厉吓到,连忙逃离现场。
然而史可全的怒气仍未消散,他冲进厨房抓起一把菜刀,追了出去,边追边大声斥责:“用不着那长腿,不如给你砍了!”院子里的人们听到喧哗声纷纷赶来,看到史可全手持闪亮的菜刀在追赶那位干部,大家都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急忙上前将菜刀从他手中夺走。

彭绍辉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史可全已经进入退休年龄,然而不久遭遇三年自然灾害。为了减轻国家负担,史可全决定返回老家荆州,不再为组织增添任何负担。他的这一决定感动了许多退休的老干部,在地方领导的支持下,几位老红军也决定跟随他回乡。
在荆州东门内的城墙下,史可全一家开辟了一片荒地,开始了辛勤的耕作。即便在酷暑中,他也像任何一位普通农民一样挥汗如雨,到了秋季,他和其他农民一道忙碌在田间地头。
在1974年秋月,82岁高龄的史可全将军因多病住进了北京的301医院南楼,得到了老战友黎化南的关照。尽管身体状况日渐衰弱,史可全每天还坚持用拐杖慢慢地在走廊上行走,这是他每日的唯一运动。

彭老总
走到与自己病房相邻的第三间房前,他总是被站岗的警卫严格阻止前进。史可全的老革命直觉告诉他,这间病房的住户身份非同小可。某日史可全趁病房门微开之际,尝试走到走廊的尽头,却被迅速上前的警卫拦住,他仍然趁机偷看了一眼,只见病房内蜷缩着一个瘦弱的身影。
虽然只是一瞥,那熟悉的背影却在他心中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他不禁猜想那是否是他深敬的老首长。但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事——那位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怎会受此冷遇。
于是史可全开始密切关注那间神秘的病房,每天都想寻找机会多看一眼。一次晴朗的日子里,所有病人都被推到阳台上晒太阳。当第三间病房的门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被抬到阳台时,史可全立刻注意到了这位面容枯槁、神情黯淡的老者。他那本能的冲动让他丢掉拐杖,突然站立起来,激动地喊出:“彭——老——总!”声音在空旷的阳台回响,他颤抖地向老人行了一个军礼。

史将军全家福
面对这位昔日的战友,史可全虽然心中充满疑惑与不愿接受,但深情与现实的碰撞让他不得不认这一切。他泪目而立,老泪沿着沧桑的面庞缓缓流淌,表达着深沉的哀伤和不舍。
从那天起他不再在医院的走廊上徘徊。他选择每天坐在自己病房的阳台上,目光始终锁定在彭老总的方向,无论是进食、接受治疗还是医生的巡查,他都固执地守在那里,仿佛时间也为之停止。
这样一连二十多天,史可全坚守的行动逐渐被医院的护士们所知,他们对他这种坚定而深情的举动深感敬佩。但不幸的是,他一直未能与彭老总再次对话。直到一个清晨,一位护士满怀同情地透露给史可全的女儿一个悲痛的消息:“请告诉您父亲,不用再等了,彭老总已经去世几天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整个病房笼罩在一片哀伤之中。

史紫云陪史可全在301医院南楼
事实上在史可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深爱的老首长彭德怀已经悄然离世。当这个事实被揭开时,史可全感觉自己所有的力量瞬间被抽空,整个人软弱无力地倒在了地上。
为了表达对彭老总的深刻哀悼,史可全选择了绝食,三天三夜,无论亲人如何劝解,他坚决不吃不喝。这种极致的悲伤,显现了两人间非凡的友情。家人们焦急万分,担心这位老人的健康。然而在这紧张和不安的气氛中,史可全突然在病房中大声宣布:“我要吃烤鸭!”这一声呼喊是他对生命的重拾,也是对过去记忆的唤醒。
得知老战友的请求后,彭绍辉不顾寒冷,赶到市场亲自为史可全选购了一只香气扑鼻的烤鸭。这不仅是对老朋友的关心,也是对过去战友情谊的一种缅怀,当烤鸭送到时,史可全并未动筷。

授衔仪式
他拿起烤鸭,来到病房的阳台上,面向彭老总曾住过的那扇窗户,泪眼婆娑。他深情地说:“彭老总,我还欠您一顿饭!”这一幕深深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病房里响起了一阵阵抽泣声,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这段铁血友情的敬意和哀思。
而这顿饭是二人早就约定好的,多年前的一次冒险性的镖局任务中,史可全面临了命运的转折点。那时,他负责押运的货物被劫匪截走,无法完成任务的他无法回家,只能在附近的芦苇荡中寻找食物存活。这段困苦的经历意外引导他接触到了共产党的成员,最终决定加入农民协会并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史可全本身具有聪明才智和勇气,多次在执行任务时展现出非凡的应变能力。尤其是在江陵战役期间,他成功帮助受伤的地下党员段德昌脱险,还在段的安全恢复后,被派往彭德怀驻地传递紧急消息。

彭老总
彭德怀对史可全的英勇表现印象深刻,亲自接见了他,并在会面时赞扬他:“老哥,你做得非常出色。”在随后的岁月里,史可全为彭德怀所领导的部队解决了诸多紧急情况,无论是传递重要情报还是处理后勤供应,他都表现出了超常的能力和极高的忠诚,成为了彭老总依赖的亲密助手。
全面抗战爆发后史可全被任命为后勤部门负责人,这一职责让他承担起确保前线战士有足够物资的重任。在物资匮乏、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他总是设法第一时间响应需求,确保供应线的畅通。
在彭德怀一次视察期间,由于当时资源极其有限,加上敌军的频繁扫荡,后勤补给面临极大挑战。史可全闻讯后一方面兴奋不已,一方面又为如何为彭老总提供好的伙食而犯难。行至一条河沟时,他灵机一动,毅然跳入水中,开始捕鱼。几小时的努力,他成功捕获了一些鱼和黄鳝,为改善彭老总的伙食找到了解决办法。

彭老总在品尝到这顿由史可全亲手准备的美味后,非常感动,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这次事件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的友谊,彭老总更是记住了这位不仅勇敢而且机智、贴心的下属。
“彭老总,等到战争结束,我一定要好好招待您一顿。”在一次共进简单午餐时,史可全向彭老总承诺。他们之间的这份约定,虽然因战争和生命的无常未能实现,但它却成为了史可全心中永远的遗憾,直至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1979年,史可全在武汉因疾病逝世。我们相信在天堂的那边,史可全和彭德怀终于能够坐在一起,享用那顿迟来的“解放饭”,在宁静的夜空下畅谈往昔,共唱国泰民安、山河长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