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继学:治中风、肾病必用的5个药对,用法用量,加减变化

凌翠评健康 2024-01-31 10:31:11
【专辑·国医大师】任继学:治中风、肾病必用的5个药对,用法用量,加减变化,讲的很透彻

原创 王健 兰天野 中医出版

任继学(1926—2010),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2009年被授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

任继学教授多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一生致力于中医急症,如中风病、心脏病和肾脏病的研究。他强调对中风病进行整个疾病链干预,确立了中风病急性期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化痰开窍的治疗原则,创造性提出了以破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收到满意的疗效。通过对脑髓生理病理的阐述,验证了“脑主神明”。提出“喉肾相关,喉病及肾”的肾风发病机理,主张及时截断该途径。

导读:任老毕生致力于脑病和肾病的研究,临证有几组常用药对。针对不同的情况什么药用多少量,如何加减变化,有什么注意事项,在文中都讲的很透彻。分享给大家,期待你们从中有所收获。

1.水蛭配虻虫——破血通经,逐瘀消治中风

水蛭可用于治疗闭经,是治疗妇科血滞经闭的要药。同时可用于癥瘕、积聚、跌打损伤、骨折、脉痹等治疗。虻虫所治疾病包括闭经、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少腹蓄血、骨折、血脉闭阻等。

二者在功效和主治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临床中常相须为用。任继学教授在临床治疗中风病时,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具有破血化瘀作用的水蛭、虻虫,以增强对闭塞之脑脉的疏通作用。他指出瘀血乃是中风病必然的病理产物,而化瘀法是中风病治疗中最为重要的方法,那么是否常规的活血化瘀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的效果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脑髓中的脉络常常是纵横错杂的,血行一旦瘀滞形成瘀血阻滞脉络,则非平常之活血药物所能奏效,必须要以破血逐瘀之品方能建功。常取破血逐瘀之水蛭、虻虫作为药对配伍,用量5~10g,用法方面主张研末冲服,效力更强。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如下肢动静脉血栓等,二者常配伍赤芍15g,苏木15g。治跌打损伤、骨折疼痛等,二者常配乳香、没药各10g。治疗妇科癥瘕积聚,常以二者配伍三棱10g,莪术10g,人参10g或党参20g等。

2.刘寄奴配三七——散瘀止痛,止血消肿治中风

刘寄奴和三七皆有活血祛瘀之功,同时具有止血的功能,还是治疗瘀血诸痛之佳品。任继学教授在中风的治疗中,常选用二者配伍应用,一是两药配伍能够破血逐瘀,疏通脑髓之脉络;二是肢体麻木疼痛为中风常见症,而该症的出现多是由于络脉因瘀血阻滞而致,它们具有逐瘀止痛之效;三是即使是出血性中风,二者配伍具有祛瘀血而不伤新血之效,使新血可止,瘀血可祛。临床中常用刘寄奴10g,三七10g,加入辨证基础方中,收效较佳。

3.土茯苓配白茅根——分清利浊,消除尿蛋白

慢性肾病(肾风、虚损性肾衰)多有蛋白尿一症,治法虽有很多,但是起效速度慢,效果也常不确切。任继学教授选择“分清利浊,透达经络”的治法。药物喜用土茯苓、白茅根,加入辨证方中,每取佳效。

土茯苓能够治疗梅毒、恶疮、皮癣、痈肿、瘰疬、喉痹、乳蛾、肢体拘挛痹痛等。现代研究证实,土茯苓可治疗淋证、带下、湿疹、疥癣、痈疮、瘰疬及肿瘤等。任继学教授认为,土茯苓为治湿毒要药,归经脾肾,能通经透络,解毒除湿,它既能渗利湿浊之邪,又能正化湿浊而使之归清,湿渗浊清而毒解,精微固藏,尿蛋白自可消除。他治疗肾风及虚损性肾衰的蛋白尿,常以大剂量水煎频服,重用土茯苓至200g为君药。

白茅根性甘寒,具有分清利浊之功,这与肾气内变、封藏失职,导致清浊不分,精微之蛋白、血液随膀胱而外泄十分相合,不仅对于肾病所致的血尿疗效很好,同时与土茯苓相配对于治疗蛋白尿更能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是治疗蛋白尿常用之药对,药量常用至30~50g。

曾治疗一位王姓中年男子,患者2个月前因感冒出现血尿,未予重视,现血尿,腰痛,咽干,尿频,无浮肿,全身乏力,便干,时耳鸣,胸闷,咽红赤,颜面淡白,口臭,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数有力。尿隐血(++),尿蛋白(++),血肌酐141μmol/L。综观脉症,任继学教授认定,此为风邪不解,由咽而喉,内侵于肺,肺伤则移邪于肾,波及于脾,日久则脾肾俱虚,诊断为虚损性肾衰,慢性肾风。法取健脾益肾,分清利浊。药用土茯苓200g,生茅根60g,爵床30g,珍珠草15g,地龙10g,枸杞子20g,刺五加15g,丹参15g,郁金15g,岷当归15g,生麦芽50g。7剂,水煎服。服上方,随症加减治疗4周,症状消失。尿蛋白、隐血均消失,肌酐明显降低,而达临床治愈,嘱其长服肾气丸以巩固疗效。

4.昆布配牡蛎——祛瘀化痰,泄浊降肌酐

肾风及虚损性肾衰的检验结果中以肌酐和尿素氮最为关键,血肌酐更是判断病情转归预后的一个指标。关于二者的出现,任继学教授指出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毒邪稽留不去,命火被伤,相火势低,而出现肾不得温,脾胃失煦,肺失濡润,患者机体气化及运化之职失常;二是由于邪毒藏匿,肾之水、精、气代谢不正常,水毒、痰浊、涎毒等病理产物蓄积于体内,又难以循常道排出体外,因此,血中肌酐、尿素氮异常增高,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洗昆布、醋牡蛎,以祛瘀化痰,排泄浊毒。

昆布、牡蛎皆属水族,上善若水,可荡污涤垢,其“禀乾刚之气,得坎水之精,体刚质柔,味咸而淡,能攻坚软坚,能燥湿清热,湿热者、血燥结块者,用之尤宜”。任继学教授指出二者配伍具有攻坚软坚、祛瘀化湿,以通络脉的功效。且牡蛎佐以昆布则祛水为多,利水解毒,使瘀滞于经络中的痰浊涎毒能有出路而不致停积不化,故而能够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水平。

5.柴胡伍泽泻——升降相因,渗利治水肿

任继学教授用柴胡伍泽泻,升降相因而利水,意即病在下,取之于上,以升为降。柴胡味薄气升为阳,轻清辛散,能引清阳之气上升,通达经络,宣畅气血;泽泻味咸性寒,气味俱厚,沉而降,取其渗湿利水。二者配伍,寓有“提壶揭盖”之义,用性善升提的柴胡配伍沉降利水的泽泻,且柴胡用量小于泽泻,降中有升,以降为主,举中气而通下焦之气,则上窍开而下窍自通。这正是朱丹溪在其专著中所阐述的,“气升则水自降,盖气承载其水也”。任继学教授常用柴胡10g,配伍泽泻15g,用于肾病等水湿停留所致的水肿的治疗,有捷效。

给大家推荐《国医大师传承录》第一辑,

(扫码或点阅读原文购书)

内容简介

《国医大师传承录》第一辑收录第一届国医大师30人,分别从学医之路、成才之道、学术之精、专病之治、方药之长、大医之情、养生之智、传道之术等方面,多维度、多视角展现国医大师为医为人之路,客观、真实、全面反映其学术成就、临证特色、文化学养、师徒授受等内容。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为中医后学的医学之路指点迷津,引领方向。

版权声明

本文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编辑,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1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