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面部皮炎反复难愈?这剂良方堪称“皮肤救星”

凌翠评健康 2025-03-27 04:22:55
面部皮炎久治不效,当用此方 胡希恕经方医学 胡希恕经方医学 | 导读:各种面部皮炎,久经各种不恰当之治疗而毫无效果,反而皮肤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干燥、灼热,给予任何外用药物均抵抗、加重,适证用之,此方有捷效…… 胡希恕经方医学 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 【组成】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三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大黄三两。 【煎服法】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 【参考处方】茯苓12g,甘草9g,细辛9g,干姜9g,五味子15g,半夏15g,杏仁15g,大黄6g。 【条文】《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解读:本条是接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方证而说,若兼见面色如醉状,这是因为里有寒饮又见胃热上冲熏蒸颜面的原因,故治疗在前方中加大黄以下其热。本方证为太阴阳明合病,慢性支气管炎出现本方证的机会颇多,尤以老年患者更多见,也见于青壮年。 本方也可适证用于皮肤疾病的治疗,尤其对于病程较长、激素依赖性面部皮炎有良效。 欧阳卫权教授应用经验 发于面部的皮肤病如痤疮、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湿疹、日光性皮炎、慢性光化性皮炎等,出现既见面部红斑疹、有热上冲之面部烘热、干燥、脱屑,瘙痒,又见舌体胖大、舌淡、苔白润或水滑等水饮内停之象,即可考虑此方,有迅速缓解之效。 各种面部皮炎,久经各种不恰当之治疗而毫无效果,反而皮肤越来越敏感、越来越干燥、灼热,给予任何外用药物均抵抗、加重。尤其是长期使用激素药膏外擦导致的激素依赖性皮炎,医生治疗极为棘手。此类皮炎,面部常常出现明显发红,灼热或烘热、干燥、脱屑、刺痛或刺痒。但若兼见舌体胖大、舌苔白滑,或白润、白厚等,此方有捷效。 【医案分享】 罗某,女性,24岁,2007年10月13日初诊。 患面部疮多年,4天前自擦一种痤疮膏(七味解毒膏)后皮加重,面部出现密集红色丘疹、斑丘疹及小脓疱,局部灼热、干燥,瘙痒剧烈,口干饮多,大便偏稀,舌体胖大,舌质略暗,边齿印,苔白润,脉细。 四诊合参,虽见面部起红斑疹、脓疱,干燥灼热甚,然其舌体胖大,舌苔白润,仍是太阴寒饮内停为根本,阳明胃热上冲熏其面为标,故给予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加连翘、薏苡仁,处方:茯苓10g,五味子5g,干姜6g,细辛3g,法半夏10g,杏仁10g,薏苡仁 30g,连翘15g,甘草5g,2剂。外用三黄洗剂外擦,面部行冷冻治疗1次。 二诊:面部红斑颜色明显减轻,小脓疱已消,局部灼热消退,瘙痒基本消失,仍较干燥,稍许脱屑。前方再加薄荷5g,荆芥5g,酌以发散上部郁热,2剂。 三诊:药后面部密集红斑疹全部消退,遗留部分陈旧性暗红丘疹,瘙痒消失,面部偏干燥,细小细屑,大便正常。前方去半夏,加当归10g,白芍10g,合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继服5剂巩固。 原按:且不论病情急性、慢性,但见胖大舌、白润苔即可考虑使用。或问:面部红急性发作,热证明显,用干姜、细辛,不惧其辛温乎?答曰:既见胖大舌、白润苔,又何来整体之热证?整体仍是太阴寒湿,姜、辛温化太阴寒湿,恰是对证之药;且仅上部一点热证,用干姜、细辛以“火郁者发之”,亦无不可。 ©版权声明 参考文献:欧阳卫权.伤寒论六经辨证与方证新探经方辨治皮肤病心法[M].中国中医药,2013.07. 版权归相关专利人所有,若存在使用不当情况,请与我们联系。 本的内容,仅供中医专业人士学习交流及参考。
0 阅读:26
评论列表
  • 好历害的良方.中医们能天天出来宣传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得有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心态。中医己经做了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只是古人不知不觉中的做,而今天中医是以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为荣。不仅中医们自己要做,还要所有人都要做,还才是中医们天天跑出来宣传中医的原因。(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