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曾志要求做绝育手术,组织征求陶铸的意见,陶铸说:同意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08 16:21:28

1945年,党开完“七大”会议后,上头决定派当时的中央军委秘书长陶铸,带着一拨儿干部去湘粤桂边区搞游击战。因为这任务特别危险,上头下了死命令,说女同志和家属都不能跟着去。

陶铸的夫人曾志知道这事后,就直接去找了毛泽东,她说:“我得跟陶铸一块儿去,就算死,也得死在前线!”

毛泽东面露难色,直言道:“上头已经拍板了,所有女同志都不能去,咋就偏偏能让你破例呢?”

曾志坚决地反驳道:“我地下工作的经验那么丰富,为啥不能去敌后?别小瞧了我们女同志!”

毛泽东拧不过曾志,只好笑着点了头。可就在曾志打包好行李要出发时,她突然发现自己阑尾炎犯了。手术过程中,曾志琢磨着敌后战斗会很激烈,以后还得打不少硬仗,就跟医生说想顺便把绝育手术也做了。

因为这事儿挺重要,组织肯定得问问陶铸的看法。陶铸二话不说,直接写了张纸条回复:“我支持曾志的想法,没意见。”

陶铸两口子要走之前,把只有4岁的小闺女亮亮,交给了一个参加过长征、身体二级残疾的老兵杨顺清来带。要走的时候,曾志跟杨顺清讲:“这孩子就交给你了,万一我们没回来,亮亮以后就是你的孩子了。”

最后,陶铸紧紧抱着女儿,狠狠亲了一口,而曾志走一步回一次头,心里直犯嘀咕,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见女儿一面……

陶铸两口子到了洛阳那会儿,日本鬼子早投降了。他们突然接到党中央的紧急通知,说是要跟国民党在东北较劲,得赶紧改道,直奔沈阳东北局去报到。

随后,陶铸和曾志夫妇俩立刻改道往北方赶,不分白天黑夜地前行,终于在1945年9月中旬的时候抵达了沈阳。没过多久,陶铸就被安排做了辽宁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的职务,而曾志呢,则成了沈阳市委的一员,同时还兼任铁西区的区委书记。

陶铸一到东北,就跟曾志讲:“咱俩不能光想着安逸日子,过那种老一套的家庭生活,得有个口头上的‘小规矩’,好让咱俩想法和做法都合拍。”两人商量了一阵,就定了三条“陶曾规矩”:自个儿拿主意,互相帮忙,等胜利了再好好聚聚。

铁西那边是个工业地带,离沈阳有二三十公里远。曾志和陶铸呢,平时吃住都不在一块,所以两人碰面的机会也少。到了这一年的11月份,国民党军队有了美军撑腰,气焰嚣张地往东北各地冲。到了11月26日,我们党政军的人只好从沈阳撤退。说来也巧,陶铸在离开沈阳那会儿,忙得都没空跟曾志说一声。

等曾志从沈阳离开后,市委书记想着让她和陶铸见上一面,就安排她去省委那里说说工作进展。当曾志看到陶铸时,发现他满脸都是胡茬,眼睛也凹进去了,整个人瘦了不少。她眼眶立马就湿了,心里头一阵愧疚,觉得自己没照顾好丈夫,心里头怪不是滋味的。

到了11月,东北那边冷得要命,可陶铸还是穿得很少。曾志看着他,心疼地问:“冬天的衣服还没发下来吗?你本来就有关节炎,这样怎么受得了啊?”

陶铸讲道:“这儿的老百姓长久以来被日伪军欺压剥削,日子过得挺艰难,部队和单位的物资也不充裕,不过没事,这些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这天,陶铸叫上曾志,两人一块儿吃了顿饭。桌上摆的挺朴素,就是高粱米饭配白菜汤,厨房还额外弄了一碟煮黄豆。曾志吃得特别高兴,因为这几个月到东北来,他们夫妻俩头一回能单独坐下来一起吃饭。

第二天,曾志在去市委之前,悄悄地把自个儿身上最后一件毛衣给拿下了,留给了陶铸。

没过多久,曾志就被调到了辽吉五地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的岗位上,这样一来,她和陶铸的距离就更远了。陶铸因为没日没夜地忙活,肺病又犯了。上面的人看他身体这样,好几次想把曾志调到省委机关,好方便照顾他。但陶铸每次都拒绝,他说:“新地方刚开发,干部不够用。曾志以前干过武装,她去前线那边工作更合适。”

1946年快结束时,在西满分局的一次集会上,曾志碰到了野战医院的头儿吴之理。她赶紧跟吴之理说,想让他给瞅瞅肚子里长了一年多的那个疙瘩。吴之理按了按,脸色立马变了:“这不对劲儿,里面发炎得厉害,得赶紧动手术!”

会议刚完事儿,曾志立马就被送进了野战医院。吴之理大夫动手给她做手术,一边忙活一边忍不住说:“真是太悬了!那脓包离腹膜近得就跟隔了两层纸似的,要是再穿破点,治疗起来就麻烦了。曾志啊,你可真是走运!”

手术做得很顺利,过了几天,曾志就被安排到齐齐哈尔的一家医院进行康复了。

1947年1月头上,陶铸赶到了齐齐哈尔,准备带几位辽吉地委的战友重返战场,曾志也吵着要跟陶铸一同回去。医院的战友们看曾志病刚好没多久,都一个劲地摇头,不同意她这么做。可曾志硬是要去:“别人都能长途跋涉回去,我咋就不能?我就这样走了,那不成了逃兵嘛?”

最后,陶铸点了头表示赞成,没过多久,曾志就又一次回到地委上班了。

以前啊,辽吉这块地方经常闹鼠疫,国际上还给这儿挂上了“危险区域”的牌子。1947年刚过完春节没多久,鼠疫就在辽吉开始肆虐了。陶铸对此特别上心,他不光赶紧安排了卫生和防疫的工作,还亲自带着一批干部跑到疫区去救人。结果,有6名防疫干部在执行任务时,不幸染上了鼠疫,献出了生命。

那时候,好多领导都担心陶铸的安全,劝他赶紧离开疫情严重的地方。可他却铁了心,说啥也不走,他说:“我来到东北,早就做好了把所有都搭上的准备。万一哪天我不在了,只要能在我的坟头上刻上‘共产党党员陶铸’这几个字,我就心满意足了。”

陶铸在瘟疫区忙活了一阵子,虽然没被鼠疫缠上,但他原本就挺厉害的关节炎却恶化了。他全身的关节都肿了起来,疼得腰都弯不下,路也走不了。这样一来,曾志只能先把工作搁一边,请假去专心照料陶铸。

曾志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都会用高电压灯泡做的热敷罩给陶铸热敷三次,还会用硫磺水给他泡澡、擦洗身体,并且帮他按摩,整个过程得两个多小时。每次忙完这些,曾志都是一身大汗,但她心里特别高兴,觉得作为妻子,自己算是尽力了。在曾志的细心照料下,陶铸那原本肿得厉害的关节竟然慢慢消了肿,又能走路、骑马了。

陶铸病愈之后,立马就想冲到前线去。曾志瞅着他,笑眯眯地说:“你安心吧,我肯定会高高兴兴地送你走,但你自己可得好好照顾自己,千万得多加小心啊!”

陶铸哈哈大笑道:“到底是地委书记呢,真心感谢你这个书记加老婆的理解、支持和提醒。”

陶铸去了前线没多久,有天彭真过来瞧瞧他。聊着聊着,彭真就问:“亮亮咋样了?她没跟你们一块到东北来吗?”

陶铸回道:“曾志和我把她留在了延安,没带过来。”

这时候,警卫员走进来,跟我们说:“有个老乡带着个小女孩,说想见‘陶铸爸爸’。”

陶铸一听,心里头那个激动啊,立马就往外冲。一出门,就看见杨顺清和亮亮站在那儿。他赶紧把闺女搂到怀里,结果亮亮倒被吓哭了。陶铸笑着摸摸女儿的头,说:“这才两年没见,就不认识老爸啦?”

1946年6月那会儿,国民党军队突然对解放区发起了猛烈攻击,延安那边眼看战火就要烧过来了。中央为了大家的安全,赶紧让所有不搞战斗的人员都撤走。就这样,身体有残疾的杨顺清,还有他那才5岁的儿子亮亮,在那混乱的年代里,不得不开始往北走,去找他们的亲人。杨顺清和亮亮这一路上走了整整一年时间,经历了好多艰难险阻。不过最后,他们终于在东北那边找到了陶铸。

曾志在地委上班时,听说女儿来了,心里头那个高兴啊,连着好几个晚上都没睡踏实。可工作实在太繁忙,一直到半个月后,她才抽空跑到省委机关去见女儿。一瞅见亮亮,她立马就把孩子紧紧抱在怀里,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淌:“快,快叫妈妈……”

在东北那三年多时光,陶铸和曾志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也就六七回吧,但他们俩在各自的岗位上,那可是干出了大名堂。辽沈战役一打完,陶铸就跟着四野的部队进了关,踏上了新的征途。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