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降水量全国第一的社旗,背后竟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

杜十娘的百啊 2024-07-27 03:38:17

7月15日,河南省的社旗县,这个十八线的小城,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罕见暴雨,突然冲上热搜!

24小时降雨量达到418.6mm,全国第一;而社旗县的大冯营镇,24小时最大降雨量达到683.5mm,这样的极端暴雨,史上罕见!

以这种形式成为新闻焦点,确实让人揪心;特大暴雨带来的是滔天洪水,短期给河湖堤坝带来了巨大的防洪压力,长期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洪涝灾害,最终需要坚强的社旗人默默承受!

但是,就是这个十八线的小城,在100多年前也有着耀世的辉煌!这片土地是有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古老的“赊店”,年轻的“社旗”

依伏牛而襟汉水,

望金盆而掬琼浆;

仰天时而居地利,

富物产而畅人和!

这是一位清代诗人,曾经对社旗县区域位置的描述。

以赊店镇为中心,从南阳县、方城县、泌阳县和唐河县划归部分乡镇而成立的社旗县,成立于1965年。

“社旗”这一名字的由来,源自“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它代表了党和国家对这个古老而又辉煌的城镇,以及这片肥沃热土的殷切希望!

2004年社旗县城复名赊店镇,2007年被赊店镇国家文物局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而赊店镇,也叫赊旗镇,单从名字的由来看,就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西汉末年,后来的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在南阳起兵反对篡汉的王莽。刘秀最落魄的时候,连自己的军旗都跑丢了!

为了重振旗鼓,刘秀在赵河边借了“刘”记酒家的酒旗,以此招兵买马、重振旗鼓,一举夺得了天下!从此便有了“刘秀赊旗”这段佳话,唐白河的源头有了“赊旗店”这个地名!

而真正让赊店镇名扬天下的,却是一群山西商人。

赊店古镇与万里茶路

看过晋商商战剧《乔家大院》的知道,这是一部描绘清朝嘉庆年间山西商人乔致庸弃文从商,打通中俄茶贸商路的故事。《乔家大院》有一段剧情,是乔致庸讲解如何把武夷山的茶运到俄罗斯的故事,他提到了万里茶路的运输中转枢纽“赊旗店”,就是现在的赊店古镇。

赊店古镇能够成为“万里茶路”的中转枢纽,就是运输方式的改变。

我们知道,上海的洋山港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主要是因为它是连接海运和陆运的枢纽。而两百多年前的赊店镇,就是万里茶路上连接水运和陆运的中转枢纽。

武夷山的茶砖,茶叶从江南到外蒙和俄国,输运主要靠马驮车运。

当年,武夷山的砖茶,湖南安化的黑茶,湖北羊洞楼的蒲茶,在汉口集散装船后,顺着汉江逆水而上,一直到了不能在行船背上的赊店镇,然后在赊店镇上岸转陆路运输,马驮车运继续北上洛阳经呼和浩特入外蒙,最终运到俄罗斯和欧洲。

万里茶道路线图(社旗镇即赊店镇)

这就是万里茶路,而当年的赊店镇,是不是有点当下洋山港的意思?

赊店镇,中原名副其实的钱袋子

赊店镇的商贸,始于清朝初年,兴盛于乾隆到光绪初年,彻底衰败于清朝末年京汉铁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开通。乾隆年间,赊店镇设巡检司,嘉庆年间设营汛(驻兵),咸丰朝设榷关(正厅级的税务局)。

赊店古镇地图

一个行政上连七品官都没有的小镇,又是驻军又是设税务厅长,清朝这么不安常理出牌的背后,是因为当时赊店镇这个地方,是整个中原名副其实的钱袋子!

“白日千帆过,夜间万盏灯”!

繁盛时期的赊店镇,每年正常的税银就有好几万两(市税常巨万银),位列中原四大名镇之首!镇上赚钱的生意行当很多,前期是瓷器盐铁,后期主要是茶叶和粮食,不过都由山西、山西、湖北和福建的商人和钱庄把持,本地人主要在车行马店、饭铺酒肆里跑跑龙套,赚个辛苦钱。

那么繁盛时期的赊店古镇,商贸到底有多赚钱?

我们看一看赊店古镇保存最完好的会馆建筑群——古镇山陕会馆就知道了!

山陕会馆,国内保存最完善的会馆建筑群

赊店古镇的山陕会馆,当年旅居古镇的山西和山西商人,抽厘集资建立的会馆性质的建筑群。山西会馆是一座三进四院的歇山重檐建筑群,主要包括悬鉴楼,大拜殿和春秋楼等三座独立的建筑。

整个山陕会馆抽厘集资100多年,春秋楼和大拜殿花了白银七十万两,悬鉴楼花了十九万两,终于有了最初的样子!

清朝咸丰年间,捻军攻进赊店镇,把刚刚建成的春秋楼和大拜殿付之一炬!后来山陕会馆历时二十六年,耗资近十万两白银重建了大拜殿,却再也无力重建春秋楼;赊店古镇的山陕会馆,就变成了如今三进三院两座楼的样子。

而整个山陕会馆,来来回回建了近百年,花了110多万辆白银!而这只是赊店古镇一个会馆!

一座山陕会馆,见证了一百多年前赊店古镇曾经的繁华和富足!也说明滚滚的历史车轮,抛弃你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会打的!

不过还好,以山陕会馆为中心的赊店古镇,目前已经是国家4A级文化旅游景区;历史留给我们教训的同时,也悄悄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赊店老酒,天长地久

你可能没有去过社旗,更没有听说过赊旗镇,但我想你一定知道“赊店老酒,天长地久”这句话。

没错,赊店古镇也是个酿好酒的地方!赊店老酒就是产在这里!

有人盛赞赊店古镇的老酒:

晶莹剔透琥珀色,

窖藏池酿一径香。

味若幽兰晨花露,

杯空酒余香绕梁。

有人说赊店老酒源自酒祖仪狄,这个确实难以考证;有人说光武帝刘秀借酒赊旗、重振旗鼓,这个当故事听听也不错;但酿酒业曾是赊店古镇商贸中,仅次于茶叶的第二大行当。赊店古镇解放前的酿酒作坊,生产的高度酒作为医用酒精支援抗战前线,这是有据可查的事情!

青山依旧在,往事笑泪中

最后,借用明代文学家杨慎的那首脍炙人口的《临江仙》,来结束本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史无法回转,但我们也不应忘记她的厚重!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我们可以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致敬可爱的社旗人民,致敬厚重的赊店古镇!

0 阅读:0

杜十娘的百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