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史》:“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夜空文化 2024-05-18 03:17:14

唐宋之间是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段大分裂时期,语出自欧阳修撰著的《新五代史》,是对五代(907年-960年)与十国(902年-979年)的合称。“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即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南平、北汉等10个割据政权。南唐在其中存在时间不算最长,面积也只是“十国”中最大,而国力亦不算最强,却仍能占有一席之地,原因何在呢?

“十国”中,前蜀和后蜀、吴和南唐分别是前后相继的关系。吴的建立者是杨行密,南唐的建立者则是李昇。后者幼时初为杨行密养子,后为吴国权臣徐温养子,原名徐知诰。939年,做了一年多大齐国皇帝的徐知诰,复姓李氏,更名李昇,改国号为大唐,历史上称之为南唐。南唐的由来似乎没有更多的传奇。倒是南唐三任皇帝,除“先主”李昇外,“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做皇帝了无新意,在写词方面却成就斐然。尤其是对于李煜,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说,“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而李后主正所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南唐(937年-975年),一个原本普通的割据政权,能够为人所记住,虽然主要原因确实是因为两代皇帝李璟和李煜均因写词知名;但南唐立国凡三十八年,存在自有其合理之处。究竟是怎样的一番“合理之处”呢?历史学博士任爽的一部《南唐史》,对南唐这个五代十国时期割据江淮的一个割接政权进行了全景展示,既讲述了南唐何以崛起,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北对峙局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从历朝历代屡见不鲜的嗣位之争入手,考察了南唐政权由盛转衰成为中原政权附庸的过程。一部《南唐史》,或许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李昪的创业史、李璟的败家史和李煜的亡国史,却又不应该仅仅只是这么简单。

毫无疑问,南唐的建立者“先主”李昇在南唐三代皇帝中经历最为传奇、功劳名副其实最大,当了皇帝之后取得的成就也最高,相对值得一说。政治改革方面,李昇在缩小相权、消弱藩镇、控制州县行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对北宋加强皇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经济举措方面,采取与民休息、召纳流亡、发展农业、繁荣工商等措施,助力江淮地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军事外交策略方面,秉持“远交近攻”原则,深谙制衡之道,避免与中原政权及其盟友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实现了南唐国家利益。陆游在《陆氏南唐书》中称赞他“有古贤主之风焉”。

至于李璟、李煜,虽然当皇帝当得不算出众,但也算尽力——只不过他们俩在文学上的成就终究是远胜于其他方面。

《南唐史》的最后,似乎还是忍不住对“李煜之死”进行了一番考证,概括起来就是,“正史均作病故,而野史则多作被毒”。作者认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似乎正史的记载较为可靠”;但是,“正史未必完全属实,野史亦未必纯系捏造”,李煜被毒而死的传说之所以广为流传,自然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原因。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