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车圈确实热闹非凡,要说这最让人咂舌的,还得是极越汽车这档子事儿。
你们听说了吗?网上爆出一封《极越汽车供应商联合声明》,直接把极越架在火上烤啊!
据说,这欠款金额高达20亿!乖乖,这可不是个小数目,难怪供应商们都急眼了。今天念寒就来跟车友们好好聊聊这事儿的来龙去脉,顺便扒一扒这背后的那些猫腻。
先给大伙儿划个重点,这封所谓的联合声明,说白了就是一封“讨债书”。供应商们控诉极越汽车拖欠货款,而且数额巨大,将近20个亿!这要是换做别的车企,估计早就闹翻天了。
供应商们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表示再不还钱,他们就得裁员、破产,甚至连下游的供应商的货款都结不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就是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啊!
当然,这事儿不能光听供应商的一面之词。咱得看清楚,这份声明的落款是“极越汽车全体供应商”,但盖的章却是“全兴汽车配件(福州)有限公司”。
这就有意思了,一家公司的章,代表了全体供应商?这里面有没有啥误会,或者说,有没有别的供应商被“代表”了?咱得打个问号。
然后,供应商们还向百度和吉利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立马组织极越汽车、百度控股、吉利控股还有供应商代表一起坐下来谈谈;第二,公开回应欠款的事儿,啥时候还,怎么还,得有个准信儿;第三,百度和吉利得兜底,毕竟极越是你们的孩子,这债不能甩锅吧?
供应商们还撂下狠话,说要是12月16号之前还没有个明确的说法,他们就要联合起来,去百度和吉利“讨个公道”。
这事儿到这儿还没完。就在这封声明爆出来之前,也就是12月11号,极越的CEO夏一平还发了一封内部信,说是极越要进入“创业2.0”阶段,核心是啥呢?
加强销售和服务,合并一些职能重复的部门,砍掉那些短期内见不到效益的项目。这话一出,外面的人都议论纷纷,这是要干啥?是要过冬的节奏吗?
紧接着,12月12号上午,极越汽车的总部就热闹了,不少员工跑来要说法。这还不算,还有不少供应商也来讨债,而且还集体写了一封诉求书,要求跟夏一平和股东直接对话。这场景,想想都觉得挺...怎么说呢,挺尴尬的。
说实话,极越汽车这事儿闹得,确实让人挺意外的。作为百度和吉利联手打造的“亲儿子”,极越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瞩目。
背靠百度强大的AI技术和吉利的制造实力,按理说应该顺风顺水才对。可谁能想到,这还没风光多久,就曝出这么大的一个雷?
说起来,在造车新势力里,极越汽车也不算“新人”了。去年8月就发布了品牌,10月就推出了首款车型——极越01。但从市场表现来看,极越01似乎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没有销量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又怎么去支付供应商的货款呢?这或许是导致极越陷入当前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者,极越一直强调自己的“智能化”标签,特别是与百度Apollo的深度合作。但这玩意儿,烧钱啊!研发投入、技术迭代,哪一样不是吞金巨兽?而且,智能驾驶这块,目前还处于一个“烧钱赚吆喝”的阶段,短期内很难看到回报。
极越这波操作,像不像把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而供应商则在等着米下锅,现在看来,这个篮子里面能有多少产出,可能还不如预期啊。
现在呢,极越汽车方面还没有正式回应这事儿。我相信他们肯定也在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
但是呢,作为一家车企,特别是背靠百度和吉利这样的大佬,极越更应该及时、透明地与供应商、员工以及公众沟通,而不是让大家去猜、去闹。毕竟,信任这东西,建立起来很难,毁掉却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