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随着科举制的出台和发展,世家大族在历史舞台上的存在感逐渐降低,科举制出台之前,东汉有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曹魏有河内司马氏和颍川陈氏,两晋有琅玡王氏和陈郡谢氏。科举制刚起步的时候 ,隋唐有“五姓七望”。科举制爆发之后,宋元明清虽说出现了不少耕读传家的书香门第,可其中很少见到长盛不衰的世家大族,尤其是明清时期,皇权的集中程度远超前面的那些王朝,世家大族的生存土壤很是稀薄。
然而,安徽桐城这个地方却在明清时期孕育出了一个兴盛300多年的家族,这个时间比南北朝时期的很多士族都长,而且这个家族在清朝那种满人当道的大环境下竟然逆势而上,家族的发展不见低潮,反而达到了巅峰状态。说到这里,很多人就要问了,到底是哪个家族这么牛?答案便是桐城张氏。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这个张氏家族是如何拔丛出类的?
人杰地灵的安徽桐城
一、中庸传家1、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
话说桐城在明清时期是一个大县,而张姓又是一个大姓,也就是说桐城的张氏家族肯定不止一家,其中最有代表性,且最牛的当属桐城清河张氏。据《潜山县志》所载,明朝初期有一对名叫张贵四和张贵五的兄弟从豫章鄱阳的瓦屑坝迁到桐城安家,至于迁家的原因,大概率是朱元璋搞的“洪武赶散”,当时从江西迁了很多人到安徽和湖北等地,而且瓦屑坝这个位置和山西洪洞大槐树一样,二者都是明朝重要的移民集散地。
张贵四和张贵五的移民生活到底是个什么状况,后人难以得知,不过自从张贵四的五世孙张淳在隆庆(嘉靖皇帝之子朱载坖的年号)二年考中进士后,这个家族就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张淳中进士的时候才20来岁,算是年轻有为了,要知道就连从小有“神童”之名的张居正也是20多岁中的进士。张淳步入仕途的第一站是浙江下面的一个小县城,他在县令的任上爱民如子,明察秋毫,被百姓们敬称为“张一包”。
洪武年间的强制性移民
所谓“张一包”,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他断案如包青天再世,还有一种是说百姓们常常会带上一包饭去观他断案,经常是百姓门刚把饭吃完,他就把相当棘手的案子给搞定了。俗话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亮的,有一次张淳回京做述职报告,权倾朝野的张居正因为早就听闻了他的才名,便让他帮忙给自己刚刚病逝的父亲写一篇祭问。按理来说,当朝首辅让自己做“私活”,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可张淳不这么想,他竟然拒绝了张居正伸出的“橄榄枝”,更绝的是,他还辞官回乡了。不久后,张居正垮台,曾经和他过往甚密的大臣不是被流放,就是被罢官,也不知道张淳是不是有“先知”之能,不仅成功躲过了此番大劫,还在复起后一路高升至从三品的临巩道参政。适逢万历皇帝怠政,朝局昏暗,张淳再一次放弃大好前程,辞官回乡,可见他对“中庸之道”的理解有多透彻?
张淳善断案
2、中庸之外不忘大义
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张淳之子张士维以父亲为表率,恪守“中庸之道”,对功名并不热衷,也从不搞那些公子哥的名堂,最大的爱好便是看书、绘画和书法,史载他“ 键户诵读,萧然如寒素” 。他虽说在仕途上只当了个正四品的知府,可他却以自己的行动引领了家族子弟爱好学习风气。都说“中庸”是保全之道,一切的行动都是围绕保全自身这个中心。那么,张士维他们家也是这样吗?
适逢建州女真崛起,曾经那个强盛的大明王朝一去不复返,内有农民军,外有建虏,大明已然岌岌可危。张士维他们家在这种环境下又该何去何从?是秉持一贯的“中庸”之道来保全自身,还是与大明生死相随?张士维之子张秉文在“中庸”之外选择了后者。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率军入关,一路南下至济南城,时任山东布政使(从二品)的张秉文决心与城共存亡。
分崩离析的大明王朝
按说济南是山东一等一的重镇,防御能力应该是不错的,最起码是不愁士兵来守城的,可实际上张秉文的可用之兵却严重不足,概因济南城内有座德王府,里面的德王是一点德行也没有,把大量的兵马都抽调去守自己的王府。面对这种外有强敌,内有掣肘的情况,张秉文依然没有放弃,他一边竭尽所能地向外求援,一边衣不卸甲,亲自在最前沿统筹安排各项事宜。
可惜因一众援军见死不救,济南城墙终究被清军攻破,当时有人劝张秉文逃走,还有人劝张秉文投降,可他视死如归,亲率残余将士与清军展开巷战,最终用自己的生命阐述了什么叫读书人的“全节于世”?张秉文之妻得知他的死讯后,先是让人保护子孙们回乡,接着和家中的姬妾一起投了湖,其行令人动容,与其说她是为了“情”,不如说她是为了丈夫所彰显的“节义”。
张秉文与济南共存亡
二、居官以廉,居乡为善1、廉以养德,廉以立身
张秉文死后,他的3个儿子拒绝出仕满清,他的弟弟张秉彝则像父祖一般以“中庸之道”为处世原则,对满清取缔明朝的事实持以默许的态度。有人说张秉彝是贪生怕死,可那是大势所趋,他的个人力量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另外,明朝当时即使将满清赶回了关外,又拿什么来防守?要防守就要兵和粮,而明朝自身内部的矛盾那么尖锐,拿什么来筹集足够的兵粮?靠盘剥吗?那不是加剧内部矛盾?最后还不照样是个亡国的命运?
别看张秉彝没他兄长张秉文那么有名气,他可是一个极好的“教育工作者”,他不仅悉心教导张秉文留下的3个儿子成才,还把自己的儿子张英培养成了康熙朝的名臣。张英是在康熙六年考中的进士,据说当时的大学士李霨在看完他的卷子后,赞他“有国士之目”。张英在步入仕途后,始终牢记父亲的教诲,严于律己,以百姓福祉为先。他积极为康熙皇帝出谋划策,辅助康熙皇帝完成了平三藩和收台等大事。
清初的内阁组成
张英在康熙朝为官时间长达30余年,累升为正一品的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相位了),其阅历和眼界非常人可比,在他看来,祖上所传承下来的“中庸之道”或许能够让家族不至于有什么大的危机,可今时不比往日,他们张家已经成为一个累世为官的大家族了,凡事不进则退,如果这个时候还是一味地求个“中庸”,家族的衰败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于是,他给族中子弟留下了“清廉为官”四个大字。
也就是说,该做官就做官,不要因为怕事而不做官,只要谨守“廉洁”二字,即使仕途没有那么顺畅,也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安全。他给族中子弟明确提出不能为了仕途升迁而以财物贿赂上官,并且讲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上官只是上官,并非皇帝,即使靠着贿赂上官而升职加薪,那也是坐在火山口,说不准哪天就倒大霉,弄不好还会祸及家族,与其追求那一时的升迁,不如稳扎稳打,正所谓“廉以立身”。
张英廉洁奉公,得民心
2、善以养福,书以养气
都说善良的人会更有福气,张英在“廉洁”之外还给族中子弟留下了“善良”二字。据说张英在朝中为官期间,桐城老家和邻居发生了一次关于一点宅基地归属权的冲突,老家的人给他写信求援,他的回信中说道,“让他三尺又何妨”,结果老家人在听了他的意见后,邻居感动莫名,也退了三尺,3+3=6,这便是著名的“六尺巷”。
还有一次家人为他办六十大寿,他不不让家人搞什么大宴宾客,还把自己存下来的俸禄拿出来救济穷苦百姓,张英的所作所为堪称大善之人,当然他也是有福气的人,在他的熏陶下,他的儿子张廷玉不坠父名,从康熙朝科举入仕到乾隆朝致仕归家,一生历仕三朝,为官近50年,期间帮助雍正皇帝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为康乾盛世的长久不衰立下大功。
流传至今的六尺箱
桐城张氏在张廷玉的手上达到了巅峰状态,一个汉臣,在清朝一步步当上了相当于前朝首辅大臣的领班军机大臣,破了很多先例,比如清朝本来是不给文臣封显爵的,可乾隆皇帝破例封他为伯爵。更牛的是,纵使他晚年不受乾隆皇帝待见,可依然在去世后享受了配享太庙的待遇,千万别小看这个,要知道满清将近300年的江山,汉臣多如牛毛,可配享太庙的汉臣却只有他一个。
当然巅峰之后是下滑,无论是哪个王朝,还是哪个家族,都不能保证始终处在巅峰状态。桐城张氏也不例外,自张廷玉去世后,他们家族开始走上了下坡路,不过也只是下坡,而非坠落,张廷玉之子张若霭就很不错,据说他原本在雍在十一年的那场科考中应该是探花的,是他父亲从大局考虑,力谏雍正皇帝将他的名次降成了二甲第一,后来他稳步上升,虽说没有像他父亲那样位极人臣,可也当上了从一品的礼部尚书。
张英和张廷玉父子
结语从张若霭再往后,他们老张家在仕途上倒是很少看到有什么大的作为了,不过这未尝不是一种急流勇退,毕竟他们家已经是大清王朝数一数二的官宦世家了,再继续下去,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做人做事总是要知足的,远离朝堂的张家人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学艺术上面,据不完全统计,他们老张家在张若霭之后,在满清剩下的光景中涌现出了数十位诗人,其中甚至还有女诗人,不得不让人竖大拇指。
古人说得好,富不过三代,但是诗书传家却可以让家族兴盛得长久一点,而耕读传家则可以更加长久一点,不过比起诗书传家和耕读传家,道德传家才是最为持久的。桐城张氏在“德”字上的传承正是其长盛不衰的诀窍所在,正所谓存知足之心,凛高危之戒,有德才有得。
参考文献:
《明史》
《清史稿》
《潜山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