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蒋失败后,百变杀手华克之投奔延安,毛主席:你绝不能留在这里

浩舞默话 2025-02-07 17:59:39

他,精通易容术,善于反侦察,曾多次刺杀蒋介石;

他,曾化身商贩,到上海日军仓库骗取了大量的机枪与炸药,并运送到苏北新四军处;

他,曾只身闯入国民党的国防部,窃出绝密军事地图,交给人民解放军。

然而,当他只身来到延安想要投奔毛主席时,却被主席严词拒绝。

他到底是谁?曾在历史做过什么事情?主席为何要拒绝他?

寻找出路,不变初心

他就是有着“百变杀手”之称的华克之,华克之的父亲为私塾老师,生活在晚清时期,眼睁睁看着国家被外辱欺负,自然义愤填膺。

其经常给儿子讲述太平天国的故事,洪秀全从广西金田起义,在大半个中华大地上杀洋人,宰贪官,真是大快人心。

这里面藏着一个旧时代的儒家知识分子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在他看来这是拯救中国的一剂良药。

也正是从这一个个的故事,引起他的思考,到底怎样才能让这个民族更好?

1911年,那一年他九岁,亲眼目睹了革命者在绍兴激战,他们前仆后继,义无反顾牺牲的精神,使得那颗幼小的心灵极为震撼。

他们付出了这么大的牺牲,到底是为了什么?

那个崭新的中华民族到底是什么模样?

带着这些问题,他进入了学堂,绍兴中学是一个以现代化教育为主的学校,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大量的新思想,宛若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大门。

不过,真正令其思想发生变化的当属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是一场由巴黎和会外交失败而引发的运动。

当时,由于新文化运动的传播,民智渐启,自然不能容忍北洋政府在那纸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的签字。

也是从这里,他找到了前行路上所追寻的目标——三民主义。

他并没有因为参与学生运动,就放弃了学业,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自身的本领提高之后,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而后他又升入了金陵大学,在这里他结识了一生的密友——张玉华、贺项光。

此二人皆信奉马克思主义,学校里各种思潮激荡,各个社团也在学习之余进行辩论,这是其思想理论逐渐成熟的一个时期。

以后,他将走出这所学校,去接受社会大熔炉的检验,验证一下自己的思想是否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1924年,他加入了由中山先生一手创建的国民党,在那个时刻,他认为自己走在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上,遇到任何事情,都是积极组织同学,第一时间往前冲。

五卅惨案发生时,他身先士卒,一心为国人叫屈,也正是在这场运动中的出色表现,后来他被任命为南京方面青年部副主任。

他以为自己会沿着这条正确的路一直走下去,命运却从来不会依照个人的思维行事,而是有着自身的一套运行模式。

中山先生去世之后,蒋介石与汪精卫开始争夺党内大权,并且发动了清洗我党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与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华克之与我党十分亲近,其大学时期的密友张玉华等人就是我党人员,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朋友被抓捕,内心十分不是滋味,倔强正直如他,直接挺身而出。

结果在1927年的5月份,其直接被关入了南京模范监狱。

对于那些争名逐利者,他们纷纷选择站队,以换取更大的政治前途,他却优先考虑到了国家,而不是个人的得失。

在监狱当中,他结识了张子华,张子华乃是王亚樵的手下,王亚樵乃民国时期的枭雄,由其成立的锄奸铁血团,在当时宰了不少汉奸鬼子,就连黄金荣与杜月笙都得让其三分。

张子华亦是爱国义士,两人英雄惜英雄,结为了好友,在张子华的帮助下,他越狱成功。

离开监狱之后,他在上海的法租界租下一幢二层小楼,这幢小楼从外面来看是危楼,实则为暗杀老蒋的核心指挥部。

此刻的华克之一身本领,不仅会易容,善伪装,而且还能模仿出各色人的声音,演技堪称奥斯卡级别的,毕竟都是实践中锻炼出来的。

在先后多次的刺杀行动中,他们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莫过于国民党四届六中全会的会议现场,当时负责执行任务的人名唤孙凤鸣。

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他们会再次失败呢?

奔赴延安,一心为国

按照会议的要求,在结束会议时,大家要到第一会议会议厅的门口拍照留念。

南京中央党部戒备森严,要想进入难上加难,孙凤鸣一直在寻找合适的时机,眼见着各与会人员都纷纷出来,老蒋就是不肯出来。

只有汪精卫以行政院主席的身份,与与会者进行拍照留念。

孙凤鸣眼见这次行动即将失败,哪怕不能刺杀老蒋,也要刺杀其中一位,让其知道“晨光社”的厉害,说着便扣动扳机,朝汪精卫的方向射去。

他掏出口袋中的左轮手枪,一边射击,一遍大喊着“严惩国贼,诛杀汉奸”,汪精卫连中三枪,倒了下去,他自己也中了两弹,随即倒了下去。

很多人都以为这是老蒋的手笔,却不知杀手要刺杀的最终目标并非汪精卫。

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老蒋实现早就得知这一消息,这也是他迟迟不现身拍照留念的原因。

无论当年的情况到底如何,总之,这一事件令老蒋十分被动,当时许多无辜的人都受到了牵连,华克之侥幸躲过了这一劫。

可老蒋怎么可能放过这位仁兄,其命令亲信戴笠亲自策划了一场名为“春雷”的行动,目的就是抓捕华克之。

戴笠虽然令许多感到可怕可怖,但是与华克之可谓是棋逢对手,两人较量了多个回合,戴笠却始终没有抓到他,每次赶到现场时,都是扑空。

1937年暮春时节,华克之来到了延安,他渴望见到教员,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斗争,他认为老蒋他们已经背离了三民主义的初衷。

而他的朋友们大多都在我党,经过长期的相处了解,他认为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就在延安。

教员亲自接见了这位令老蒋头疼的人,华克之向其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表达了自己渴望留在延安,加入我党的想法:“毛主席,让我留在这里工作吧!”

就在他满怀欣喜要加入我党时,主席却皱起了眉头:“克之同志,你虽然做了很多革命的事,但是你决不能留在延安。”

华克之刚准备开口要询问主席为何时,周总理从屋外走了进来,他告诉了华克之主席的顾虑。

原来,主席也有着自己的思量,现在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背地里虽然在使坏,但明面上我党要释放友好,若是老蒋这个时候让我党交出华克之,主席是交还是不交呢?

当时正处于国共合作的关键时期,当时最重要的任务是抵御日寇,若是老蒋方面以此为把柄,突然变了卦,于国家不利。

华克之也了解老蒋此人,知道此人绝对干得出这样的事情。

但是我党并没有弃之不理,而是将其藏在了另外一个地方,让其以另外一重身份继续工作。

1939年底,在潘汉年等人的介绍下,他成功地加入了我党,成为了隐秘战线中的一员。

凭借出色的能力,他屡立奇功,新四军缺少弹药衣服,他化身商贩,变身记者,又或者化身教授,变身种植园主,如同善于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

每次深入虎穴,都是拿性命在与敌人搏斗,在骗取日军仓库机枪弹药时,没有人能够想到他能够成功。

毕竟日军警戒线极强,同时还要把这些武器从上海运送到苏北,各种困难可想而知,但是最终他还是成功啦!

国民党的国防部戒备更是森严,里面藏有各种机密的文件,哪怕是其党内的高官,要想进入,也要经过多重程序,闲杂人等进入,就是在刀尖上行走,说白了,就是玩命。

但是他仍旧大摇大摆进入,还成功地拿到了绝密地图,这份绝密地图使得我军在作战时,减少了伤亡,其作用不亚于一个师。

这就是华克之,一个心心念念国家的民族英雄。

这样的英雄,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历史也会永远铭记他,扬州宝应县革命烈士陵园,存放他的铜像。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讲解员,用栩栩如生的话语讲述其当年的故事,从这一段段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这个国家与民族的热爱。

这份精神至今仍旧流淌在中华大地之上......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