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提前“设计”孩子的未来?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书研聊育儿 2021-10-26 19:14:42

孩子的未来是可以被设计的吗?

是的,孩子的未来可以被设计,并且越早越好。

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说:

“孩子的成长,自始至终都不单单掌握在孩子一个人手里,同时也掌握在家长的手中;每一个英才的背后,都有一个懂得付出的家庭”。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学校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影响终身。

为什么要提前设计孩子的未来?

教育专家王金战谈到自己对女儿的教育时,说了发生在女儿上小学、初中和高中时期的三件事。

女儿读小学时,王金战在山东最好的学校青岛二中当教导主任,日子过得悠哉潇洒。

可这样悠哉潇洒的日子没多久就被女儿一塌糊涂的学习打破了。妻子责怪他从来不管孩子。

王金战听了很生气,在他看来,女儿上小学,还没到让父母花心思的时候。于是,他走出门散心去了。

在散心途中遇到一位朋友,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也就是在那位朋友的感叹下,王金战突然醒悟了。

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年夏天,他便辞掉了山东的工作,举家搬到了北京人大附中。

第二件事发生在女儿的初中阶段。

女儿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把自己反锁在房间,几天不见人。

王金战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反思自己,他也第一次体会到了自己对孩子的冷漠和无知,打算向女儿道歉,并开导女儿。

最后,他和孩子展开了开放式对话,并与孩子一起积极面对失败,帮孩子找到了正确的路。

第三件事发生在女儿的高中时期。

由于女儿没有考上重点高中,她决定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孩子在哪个班,他就去哪个班教数学,为的就是想让女儿知道,老爸永远和她在一起。

他放低对女儿的期望值,克制自己的情绪,容忍女儿犯的一些低级错误,和孩子打成一片。

慢慢地,女儿在学习上有什么问题,生活上遇到了什么烦恼,都会和他说,俩父女俨然成了知心好友。

王金战从对女儿小学时的不以为然,到“一语惊醒梦中人”举家北迁,他通过对女儿教育的提前规划,最终将女儿送进了北大。

在这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北大,而是去发现和看见别人是怎样把孩子送进名校的。

然后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或者可用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父母在设计孩子的未来时要注意些什么?

在《英才是家庭造就的》一书中,作者王金战提到了两点:

第一,做孩子前程的“设计师”

每个孩子都是有梦想的,他们生来好奇,他们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但他们往往被大量的学习任务所累,没空,也没有精力去思考自己的前程,他们也不懂得如何给自己的前程做规划。

正如《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的那样:“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孩子在三岁时就要想他七岁的事,孩子在七岁时就要想他十一岁的事,孩子在十一岁时就要想他成年干什么了。

父母要站在孩子未来的角度,为孩子的成长设计,做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近年来,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抑郁、厌学,甚至轻生的例子。

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与2009年保持一致。

由于孩子自身的学习压力,作业负担,父母对孩子升学的期望,还有社会环境的渲染,所有人都在往考大学呐喊使劲。

以至于大部分父母都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不懂孩子,而孩子的压力、不快与烦闷也无处释放。

因此,父母必须学会做孩子的“心灵导师”,帮助孩子排解情绪,做孩子倾倒“心灵垃圾”的回收站。

“设计师”让孩子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心灵导师”给孩子支持与鼓励,让孩子拥有源源不断的内在力量,是孩子成长的“加油站”。

父母如何才能“设计”好孩子的未来?

父母愿意为了孩子学习和钻研教育知识

在我的一篇文章底下,曾经看到过一条留言说自己文化水平低,不懂教育,不会教孩子怎么办?

谁都不是天生就会教育的,一切都是可以学的。

无论是教育专家,还是育儿达人,他们不都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才懂教育的么?

那么,设计孩子的未来也是可以学习的。多看看优秀的父母是怎么育儿的,有些怎样的教育理念,又有着怎样的教育方式等。

用心对待孩子的教育,把教育孩子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做。

父母能够看得长远

设计孩子的未来,要看得长远,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孩子是学唱歌、跳舞还是画画等特长,不应从父母的意愿与选择出发,或是看到别人学什么,让自己孩子也学什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遵循孩子的想法与爱好,并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天赋,让孩子学自己喜欢并擅长的。

父母有自己对教育的主见,了解自己孩子,也更知道怎样的“设计”才适合孩子。

父母的执行力强

俗话说,知易行难。

学习一类知识,知道一件事情都很容易,可要真正做到、做好却很难。

知道了如何“设计”孩子的未来,如果无法落地实践,执行不起来,那再好的设计也是白搭。

知行合一才能做成一件事。

父母对孩子所实施的良好家庭教育,将会是孩子成才路上最深厚坚实的根基。

写在最后

王金战说:“教育,只要用心,就可能成功;只要开始就永远不晚”。

只要家长有心,重视家庭教育,愿意为孩子的前程去学习,并为之努力,那孩子的未来就能被“设计”。

11 阅读:5011
评论列表
  • 2021-10-27 22:46

    这人有关系门路!不然怎么工作想调就调!平民百姓办这事难于登天!

  • 2021-10-28 17:46

    隔壁张三想问问怎么搬到人大附中,他说也想去

  • 2021-10-28 02:43

    讲得对,提早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帮助孩子设立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有目标就有动力。

  • 2021-10-28 08:32

    这文章,鸡娃的父母喜欢,不鸡娃的父母估计深恶痛绝[得瑟]

    小猪快跑 回复:
    说反了吧,鸡娃的是从自己想法去鸡娃。你看原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遵循孩子的想法与爱好,并努力去发现孩子身上的天赋,让孩子学自己喜欢并擅长的。 父母有自己对教育的主见,了解自己孩子,也更知道怎样的“设计”才适合孩子。”明显表示父母要从孩子角度出发,以自己长远教育理念去培养。
  • 2021-11-08 12:00

    别再误导父母了 百分百的父母缺的是最基础的陪伴 相当于小学还不及格 大谈空谈微积分

    小猪快跑 回复:
    [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你能把话说清楚,再来说别人小学不合格吗?注意多用标点符号,多反复阅读,小学有教。
  • 2021-11-22 22:06

    我就不让孩子读重点高中,我让孩子读二档高中,进了重点班,最后考上了985学校。奉劝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千万不要有焦虑的情绪,弓不要拉得太满,你用的方法要适合孩子。

  • 2021-11-22 22:07

    我就不让孩子读重点高中,我让孩子读二档高中,进了重点班,最后考上了985学校。奉劝大家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千万不要有焦虑的情绪,弓不要拉得太满,你用的方法要适合孩子。

  • 2021-11-11 10:32

    和我想的和一直做的一样。[点赞]

  • 2021-11-12 14:48

    成功学浓鸡汤

  • 2021-11-13 12:23

    草,直接人大附中[笑着哭]

  • 2021-11-22 10:15

    帮助孩子走好路,家庭孩子老师缺一不可

  • 2021-11-25 17:08

    人大附中想进就进,想教哪个班就教哪个班,进北大不也是说进就进

  • 2021-10-28 02:22

    [呲牙笑]

  • 2021-11-07 19:22

    沈晶冰

  • 2021-11-14 10:41

    恭喜游戏之王EDG夺得LOL世界冠军,这样才能发现我们孩子们的天赋]以后还有更多这样的冠军出现为国争光,加入我们吧[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