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刘伯承的眼疾加重,已经无法工作。无奈之下,他只得向周总理请假,准备休养。早在1916年的时候,刘伯承的右眼就在一次战斗中受到了重伤,由于医治不及时,伤势越来越严重。最后还是德国军医沃克给他做了手术,在没用麻醉药的情况下动了72刀。手术结束后,沃克对刘伯承的意志力极为敬佩,称其为”军神“。这次手术虽然很成功,但由于之前耽搁了太长的时间,刘伯承的右眼还是失明了。

之后刘伯承又参加了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紧张的战斗生活导致他的左眼视力越来越差。1958年的时候,时任军科院院长兼政委的刘伯承又受到了”反教条主义“运动的冲击,有人要求他在军委扩大会议上做检查。毛主席得知后说:“让刘伯承同志好好休息,可以不来参加会议作检讨,表示个态度就可以了。”

刘伯承的老搭档邓公也表态说:“伯承同志工作积极认真,对组织是尊重的。他今年已66岁了,又有病,不要搞得太紧张。”曾经在中野担任过副司令的陈毅也特意赶到医院,对刘伯承说:“你写啥子检讨嘛!要写,我替你写,写一百个字就行了。”最后刘伯承还是在怀仁堂做了检查,之后他的眼疾进一步加重,并离任休养。几个月后,刘伯承和家人从南京移居北京,军科院新任院长廖汉生在送行的时候动情地说:”这个老首长,没少受罪。“

由于心情不畅,刘伯承的健康状况一直不是很好,到1967年的时候,他的左眼也几乎看不清东西了。在家人的劝说下,刘伯承向周总理请了假,打算到济南去养病。周总理很快就批准了。不久后刘伯承就来到了济南。当时济南军区的司令员是杨得志,他是刘伯承的老部下。红军时期,刘伯承和杨得志虽然都在中央红军任职,但二人的职务相差很多,因此并没有多少交集。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离开苏区开始长征。当时刘伯承由于反对李德的错误指挥,被降为红5军团的参谋长。长征初期,红5军团担负着全军后卫的工作,刘伯承和董振堂率部一路血战,掩护中央机关通过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1934年年底的时候,刘伯承再度出任红军总参谋长并兼任中央纵队司令。不久后遵义会议召开,刘伯承坚决支持毛主席的主张,为毛主席重新指挥红军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5年5月,刘伯承兼任红军先遣队司令,当时杨得志在红一师第一团当团长,而红一师担负的正是先遣任务,杨得志由此开始在刘伯承的指挥下作战。1935年5月上旬,中央红军在渡过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蒋介石一面命令薛岳尾追,一面命令川军堵截,并宣称要让红军在大渡河变成石达开第二。大渡河水势湍急,无法徒涉,红军先遣队只找到了一条木船,对岸的渡口有一个营的敌军把守。

在这种情况下,要靠这条木船把红军都渡过去难度极大。刘伯承多次来到河边观察,最终决定组织一支精干的奋勇队,乘坐唯一的这条木船进行强渡。为了提供火力掩护,刘伯承不仅将先遣队的轻重机枪都调了上来,还把仅存的三发迫击炮弹也搬了上来,交给神炮手赵章成使用。制定完作战方案后,刘伯承把挑选强渡人员的任务交给了杨得志,最终从一团一营二连中选出了17名勇士。

5月25日上午9时,刘伯承亲自来到前线指挥,渡河战斗正式打响。在火力的掩护下,第一船的9名勇士冒着敌人密集的弹雨强渡成功,占领了敌人设在渡口的工事,为第二船的战友们杀出了一条通道,也为全军渡河奠定了立足点。之后第二船的8名勇士在营长孙继先的带领下也强渡成功并与第一船的9名勇士顺利会合。随后孙继先指挥17名勇士向山上的敌人杀去,敌人妄图凭借兵力优势负隅顽抗。

刘伯承见状,果断命令赵章成开炮。赵章成不愧为神炮手,三发炮弹都在敌群中爆炸,一下子把川军给打蒙了。孙继先趁机率部猛冲,一举将敌人击溃。之后红军又找到了两条木船,靠着这三条船和77名船工的帮助,红军七天内渡过了四个团的兵力,成功战胜了天险大渡河。之后杨得志一直在刘伯承的指挥下战斗,直到草地分兵的时候二人才分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伯承出任八路军129师的师长,杨得志则进入115师任职,担任685团的团长。由于在不同的部队,这一时期,二人的交集也不多。抗战胜利后不久解放战争爆发,杨得志重回老首长刘伯承麾下,担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司令。后来杨得志虽然去了华北战场,但刘伯承一直关注着这位老部下。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刘伯承由于身体原因未能入朝,杨得志则担任了志愿军第19兵团的司令员,后来还担任过志愿军的副司令和司令。

1954年杨得志回国,进入军科院战役系学习,当时刘伯承是军科院的院长兼政委,二人再次相聚。完成军科院的学业后,杨得志就担任了济南军区的司令员。时间来到1967年的时候,刘伯承由于眼疾加重,向周总理请了假,来到济南养病。见到昔日的老首长,杨得志很是激动,对刘帅也十分尊敬和关照。但好景不长,一些人得知刘伯承来济南后,多次对他的住处进行骚扰和冲击,致使他根本无法安心静养。

杨得志虽然是军区司令,但对此却有心无力。为了老首长的健康考虑,他只能硬着头皮找到刘伯承,建议他离开济南,前往南京和上海养病。刘伯承很理解老部下的苦衷,就听从了他的建议,来到了南京。当时许世友是南京军区的司令员,八路军时期他曾担任过129师386旅的副旅长,从这一点来说,也算是刘伯承的部下。刘伯承来到南京后,许世友派军区参谋长肖永银前来照顾。肖永银是刘伯承的老部下了,而许世友的位置又十分稳固,因此刘伯承在南京养病期间一直都比较安稳,直到病情好转后才回到了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