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的这些作文,纯粹都是我实修践行中体感体悟的“反馈”!借鉴历史上修真德道者的修炼感悟,就等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张伯端的《悟真篇》可谓是历史上少有的,实修道法与文字体悟俱存于世的德道者“遗传”,这就得依靠学道者的用心体悟了❗
接上篇“贵食母”的表达,为那些没有实践的读者,留下了“现出深潭日一轮”的疑惑?
☞悟真篇(四)——张伯端
此法真中妙更真,都缘我独异于人。
自知颠倒由离坎,谁识浮沉定主宾。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
神功运火非终旦,现出深潭日一轮。
——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bc98c0d7ab16d844ab6860d9c0bb05f.jpg)
这是种什么样的疑惑❓答案就在其后的诗词中☞
悟真篇(五)——张伯端
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
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腹中岂有殊!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
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
实修践行中的体感体悟用文字叙述出来,只有实践过的人才有感触;上首诗句“现出深潭日一轮”的疑惑?这首诗词开篇就写出了其现象,接着又给出逻辑“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腹岂有殊”。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既然果实都有“终期熟”的时候,那么行动过程呢?只是这“火候”一定要“合天枢”啊!
最后这句是在感慨,也是为下首诗又作了铺垫。
☞悟真篇(六)——张伯端
人人自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把拋。
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
井蛙应谓无龙窟,篱鷃争知有凤巢。
丹熟自然金满屋,何须寻草学烧茅。
——
诗词开篇的“人人自有长生药,自是迷徒枉自抛”,就是这“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的答案,其中的意思用不着解读,想必大家从字面上都明白❗
随后的“甘露降时天地合,黄芽生处坎离交”,写的是真正的修炼‘甘露降时天地合’是吕洞宾《百字碑》中的“甘露洒须弥”的时候,‘黄芽生处坎离交’则是“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时的真铅真汞相交。
☞百字碑——吕洞宾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气自回,气回性自住。
性住丹自结,壶内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言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百度活子时居然有详细练法,百度百科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