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档案对话钱方丨自我的塑造与剥离

构筑空间 2021-06-18 16:19:01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前方工作室负责人

钱方

其实任何人的主观意识都会存有偏见。看待一个事物评判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于我而言看重的是能够代表更多公共利益的东西,而不只是仅有个体的一些喜好在里面。我所有在建筑上的努力,都不希望被人直观地看到,好的东西应该是值得回味的。

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四川

结果应验了“少不入川”

我祖籍是江苏,大学毕业时被分到四川,那一代人工作都是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文革之后的高校毕业生比较稀缺,希望我们能够过来,但由于我对四川根本就不了解,本意上其实并不特别情愿过来。可过来了之后,还是应验了 “少不入川”,我也自然而然的再没有离开。

钱方与同学在南京玄武湖

西南院是个央企大院,是个良好的平台,来了之后发现,西南院在三线建设的时候,输入了大量沿海一带的设计人员,我们院里的设计人员主要来自四个地区,一部分是江浙一带,一部分是东北地区,还有一部分是华南地区的,当然还有四川地区的。所以,西南院虽然地处西南却并不封闭,其文化的多元包容,使得整个设计创作的氛围以及对创作的追求,都挺有激情的。

改革开放之初,互联网也还没兴起,在资讯并没有太发达的时候,内地与沿海地区在建筑创作水平的差距没有那么大。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和努力,按国内综合实力排名,西南院仍名列前茅。

在沿海与西南的地域文化之间

取其所长,自我塑造

沿海一带有沿海一带的特点,人的要求会更细致一点,考虑问题时自我约束的成分会比较多。我到了西南地区发现,西南地区相对来说思维的自由度更大,虽然可能“粗糙一点”,但思维跳跃、视野放得开、思想约束比较少。这种经历和体验让我自然地把这两个地域的文化做了对比,取其所长,然后自我塑造。训练调整自己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这种经历对于自我的成长是有很大好处的。

钱方与同学在南京鸡鸣寺写生

我们刚毕业的时候,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外部知识引进的特别多,八九十年代,在文学、音乐和思潮等各个领域出现了大量的经典作品。这种文化氛围,满足了大家对知识的渴求。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时期的阅读与思考,以及同事之间、年青人之间思想上的交流、碰撞与思辨,对以后的人生成长非常有帮助。

总体来讲,那个时代的人自我约束的能力比较强,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自我”难以界定,需要辩证的来看。也许有些年轻人认为自我就是一定要坚持自己,在自己干预的事情当中要有“我的痕迹”才叫“自我”。但是,我们那一代人很多不是这样看的,多以集体为重,趋向对事物的一种干预,一种协助及共同参与,并不追求一定要有“自我”的痕迹。如果过于追求留有痕迹,可能就会往自私这条路上走了。这种退后一步的“自我”,比有自己的烙印在里面,会体现的更高级,这是我的看法。与个人的价值观、渐进思考和成熟的过程有关系。

那个年代

一出生就在一个框里

然后,才有了自己

思考,很重要;学会思考,更重要。我接触哲学是因大二下学期的事件,大学哲学老师上的第一节课的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哲学?“哲”字是什么意思?结果,所有的人都回答不出来。她说:“哲”在中文的里面是“聪明、聪慧”的意思。如果把哲学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聪明学”,它是关于思维方式的讨论,是找到自己思维的出口,能让你聪明的学与问,你难道不学吗?她的这种说法一下子把我震到了。

通过阅读我觉得思考与思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我的设计训练过程当中,把一些“观点”用在自己的设计创作上面,发现还是挺奏效的,也尝到一些甜头。阅读越多开的天窗越多,在坚持看到一定的量及伴随的思考后,各类书之间的彼此解释把我不明白的天窗补上了许多。把书中的知识和实际经历的事物联系起来一并思考,有所悟就有所提升,一旦把思路打通了,就会受益匪浅。

钱方与保罗.安德鲁一起在施工现场

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思维跟着智者的思路重新走一遍,当然还要从里面跳脱出来,要在其中比较哪些观点是在你自己的价值体系里面或者是你能接受的,以此形成自己的思想框架。毕竟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不是空中楼阁,在你读这些书之前,其实早就已经受到你先前教育或者是生活经验的塑造。在我们那个时代,从一出生就在一个框里,或者说在一个特定条件下,我们才有了我们自己。

当然,这个思维框架是不是要重新修正,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自觉。思维方式并没有一个好坏之分,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如果,你的工具效率特别高,那么在生活和工作中处理问题的效率也会高,而且会在更短的时间里把主要问题抓得更准。其实,建筑师就是来解决问题的,解决设计过程当中的问题;那么进而引申一下,你来到世界,也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并以此谋生获得生活的意义。

人活一辈子,直接经验只占到自己所有知识的20%,余下的80%则是通过大量的阅读、媒体及信息交流等多种渠道间接获取的。人类的知识成果和经验积累传递给后代,大多是以“间接知识”的方式。如果全部要以直接的经验及知识来获得成长,人类的发展显然太慢了。所以,阅读实际上就是增加你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由此沿着前人的足迹少走弯路快速进步。

困惑一直都有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做到当下认知的最好状态

回归建筑本源来说,建筑设计是直接或间接关于人体感知器官的设计门类,要更好的理解建筑肯定要调动“整个身体的感知器官”。当然,并不一定所有的感知器官都会同时用到,但至少视觉是免不了的,只要跟“视觉”有关的,就一定会有“图底关系”,图形与背景之间是可以彼此互换的,没有背景衬托的物体是不能被看到的。延伸“图底关系”,每个人的成长要完全脱离“背景”也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皆是自我塑造的主动选择,没有别人强求你,你是什么样的性格,或者你是有什么样要求的人,就决定了你会怎么塑造你自己。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在工作中,我看得到的或者是我力所能及、能驾驭得住的,就一定尽量去做到我当下认知的最好状态。因为,人的思维水准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只能说:这是当下的最好。当下我的标准也有可能比别人低,通过比较之后,我仍然会促使自己去进步。“做比较找差距”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西南院确实提供了这样平台,我的前辈们很优秀,我自然就有了很多好的老师。

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建筑师既是阅读者

又是被阅读者

还是一个作者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我发现:建筑,就是一个视觉符号系统,它符号学的特征特别明显,它自成一套语言上的表意体系。如果拿建筑与语言学做类比,会发现它们的内在结构是极为相似的,而建筑跟诗歌在结构上会更为接近。

遵义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语言大多是叙述性的语言,而诗歌的跳跃性会比较强,所以,建筑表达的空间结构与诗的内在结构逻辑是相通的。从建筑语言的“符号意义”上来说,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具有双重身份,首先是一个场地的阅读者,其次才是建筑的创作者;当建筑已经存在并与整个场地环境发生一定关系,这时建筑已经被阅读了,实际上,建筑师既是阅读者,又是被阅读者,还是一个作者,这里会牵扯到“作者自我的思想”要放多少在里面的问题。

遵义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任何一篇文章出来,一万个读者就会有一万种读法。一个主题,可以有无数种的写作方式,就如同高考一样:全国的小孩都在写同一个命题的作文,作者有无数个,那怎么去评判它呢?其实任何人的主观意识都会有偏见,看待一个事物评判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于我而言看重的是能够代表更多公共利益的东西,而不只是仅有个体的一些喜好在里面。当然,主观世界里完全撇开自己的喜好是不太可能的。虽然我们用的都是中文,但是肯定听得出来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话语方式,其语言组织方式也有其特殊性,你体会不到,只是不太敏感而已,但一定有;自我其实是消失不掉的,总会有自我的痕迹存在。

遵义国际会展中心(效果图)

在设计上花的功夫

不希望被人直观地看到

好的东西应该是值得回味的

我认为,所有在建筑上花的功夫,都不希望被人觉察到,也就是不把设计的痕迹显现出来,让人看的时候觉得自然朴实就行了,我在建筑后面的努力,尽量不希望被别人直观地看到。如果被别人一眼就看出其中所有的意图,就有点差强人意了;但通过仔细琢磨体验之后,值得每一个阅读者回味,才是我刻意要的状态。其实,建筑能使人依照自己的认知和体验获得轻松的快感就足够了,阅读的偏差是无法避免的存在。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塔(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成都双子塔这个项目共用了差不多10年的时间才完工。这个项目是较规则的非线性形体,虽然表面形式规则,但设计过程却极其复杂。整个设计是建立在数理逻辑层面的一个曲线之上,其空间设计以及里面的每块玻璃的分隔方式都是经过推敲的;整个项目表皮是一个双曲面,但外面挂的每张雕刻板都是方形的,我们在模型里面推敲所有空间与立面的细节,让板缝产生细微的变化,从而拟合成一个双曲面体,节点构造的可调节变动性能支持了目标的实现。其实做这类非线性设计是非常复杂和费劲的事情,但是,若由内行有心人来看,会发现其独特创意的价值。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塔(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双子塔设计之前,金融城园区建筑群是我与保罗·安德鲁共同设计的,设计上不分彼此。通常与境外建筑大师合作,都是大师做方案我们来做施工图,但我一开始就坚持要一起做方案,所以从投标阶段开始我们就在一起合作。中标之后,从方案设计一直到施工图做完,以及到项目现场的控制,我们之间是完全平行的合作关系。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我们之间能够彼此学习,虽然安德鲁是我长辈,但我们极好的关系成了忘年交。在合作过程中偶尔也会发生争执,但只要他能把我说服,我就听他的,我提出来的设计策略若把他说服了,他也听我的,在学术层面和项目实践上,其实并没有长幼之分。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塔(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项目竣工之后,好多同行都好奇问我,这外网怎么做的?其实,当时也就只有一个概念,是通过了一年多时间的设计、研究和试样,最后,以多项创新性且符合审美的设计了实现出来。无论是从外面看,还是从内侧往外看,都非常的漂亮,这个项目是国内最早的“双层表皮”之一。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塔(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设计层面的创新受法国建筑师的影响,法国建筑师在实现功能要求的时候,非常关注建筑形式审美层面的优雅。整个设计的过程都在结合“曲线”进行专门推敲,通常会为一根曲线推敲一周的时间,通过大量的比选,得到一根看着最舒服的曲线。这样的设计方式比较符合我的口味,这个过程有点像中国传统文人的文字“推敲”,设计亦是如此,需要这样反复琢磨与推敲。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双塔(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我常会给设计团队强调:如果一个设计作品要好5%,可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会多出200~300%或以上。我比较看重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完成度和作品质量,一个好的作品总会特别耐看也值得回味,甚至有些层面的东西是照片拍不出来的,需要自己亲自到现场去体会,空间氛围里面的内涵一定不是照片能够装进去的。我并不在意太虚的标签包装,要看一个人能不能耐得下心,能不能感悟得出这是个好东西。

每一个建筑在城市里都会有一个特定身份

主角和配角一定要分清楚

并不是每个建筑都去当主角

一个好的建筑作品总是在与周围环境进行对话,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有很多人提出做五十年不落后的建筑,要无条件的标志性,这里是有问题的。我们生活的城市,并不需要很多标志性的、标新立异的建筑,城市更需要“一种和谐的关系”,整体上就像是一个合唱团,合唱团里的独唱演员就是标志性建筑,但不能所有人都是独唱演员。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园区及双塔(摄影:钱方)

每一个建筑在城市里都会有一个特定身份,建筑师要对场地进行解读,要判定它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适合而且也应该唱主角的,就不要推辞,去当好主角;在城市中,主角和配角一定要分清楚,不需要每个建筑都要冲到前面当主角。

在一部文艺作品里,最优秀的演员不光只能当主角,尺度拿捏得好,当配角也是最优秀的;只会当主角的演员不是最好的演员,能把身段放下来做最好的配角,这个才是最牛的,我基本是坚持这样一个思路在做设计。如我做的成都金融城双子塔项目,该唱主角,就毫不犹豫地做主角;在综合分析和判定该区域城市关系后,决定了功能业态的策划及修建策略,对该城市区域最大的贡献是:该片区本来只有明显的“南北轴线”,空间上是单维的,现在加强了“东西轴线”,交叉轴线丰富了空间维度,基于轴线层面的复合关系必须做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使其在城市空间上能够起到一个轴线的提示和引领作用。所以,我当仁不让建构了这两栋城市层面意义的标志性建筑。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园区及双塔(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我设计一般不挑“题材”,更挑业主或合作伙伴。这主要看与合作方的主导价值观是否交集更多,如果没有交集,很难把观点或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实现出来。可能是因为选业主的关系,我的作品里“标志性”的建筑不多,但我觉得这本身也是一个挑战。当你还没有证明你能力的时候,通常我的项目都是很一般的项目,但别人视作一般的或者是按照常理出牌的项目,我会尽可能的从需求出发多做思考。简单的办公楼谁都会做,能不能做出比较别致或有点想法的办公楼,就不容易了。

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园区及双塔(摄影:张勇军)

我也经常跟我的团队强调:不要认为某个类型的建筑做得多,就自以为是行家了。从创意的特点来看,你以前做的项目再多都没用,在创意开始的时候,都要重新归零。每一个项目都要结合特定的场合、特定的需求及用户评估意见,去找那个场所中可以发掘出来的新生价值,哪些是可以提升的、哪些可以继续优化的等等,这就是创意的本源。

每个建筑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思维主线

每次设计会用到不同的解决方法

由此,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果

有特点的建筑师分两类:一类是他所有的设计里都有其极强的个人风格,所谓“个人风格”就是他处理问题时有他独特的思考和表达方式,从而应对任何环境都会自然地倾向运用到特有的这种方式,形成一种“自我的风格”;还有一类建筑师,在面对不同的环境和问题时,会用到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并不局限于特有的表达方式,总体上看其作品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其脉络依然会有他自己的思维烙印在里面。

建筑所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且都有其不确定性,每个建筑师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思维主线,每次设计会用到不同的解决方法,由此,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结果。关键是你是否需要刻意放自己的烙印在里面。

成都生物医药创新孵化园(摄影:存在建筑-建筑摄影)

从具体的建筑抽离出来回到更宏观的层面看,建筑也是有生命的。从策划、设计、建造到使用,甚至一直到拆掉为止,它是有生命周期的,事实上它有“自我”表达的一种路径,而且,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也是一个发生渐变的过程,环境会变,建筑与环境的对话方式也在变,如同我们现在城市发展的剧烈变化,某个建筑在开始设计时,还位于城乡结合部,但十年之后,这个地方可能已经属于城市副中心的一部分了。所以建筑师的设计得适应建筑的动态变化过程。

中国摄影博物馆(效果图)

本文图片由前方工作室提供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