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档案对话脱娅宁丨一种关于当代都市生活的创造性解答

构筑空间 2021-04-29 09:32:31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旭辉华北区域设计成本中心总经理

脱娅宁

建筑档案走进公园都会,借此机会对话并解构开发者思维在产品力层面的研究以及本项目上的具体践行之道,本文将从开发者在 房子的本质化思考、产品力价值的关联性、城市社区公园、都会生活新形态 四个 维度介入此项目,展开关于北京顺义 · 公园都会的产品纪实报道。

开启产品对话:

Q: 你 认为你们在项目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

A: 是一个美好生活创造者。

Q: 为了谁?

A: 人,具体点说是当下生活的客户,公园都会的客户。

Q: 开发的要义是什么?

A: 是提问者,不断向自己和客户提出新的问题;也是一个问题发现者,不断提升自己面对问题的能力;也是问题解决者,如何通过利用土地、设计为当代人的理想生活服务。

Q: 产品,应该是当代的;房子,要解决当代人的问题?

A: 是的,当代人的生活,需要前沿思想的反哺,也需要本土产品的极强的创造力。

Q: 从CIFI5一路走到CIFI7有哪些变化?有哪些是不变的?

A: 不变的是“产品,为客户服务”的主干价值,以及产品更广泛层面社会意义,实现更直接的创建环境、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方式与当代生活之间,如何建立更直接的关系,研究不是要停留于过去,也不是拘泥于所谓“传统”、所谓“风格”,在研发上不需要刻意设定边界,也不需要背各种包袱,研发的目的是解决客户的需求,创造好的产品,研发成果为客户带来价值,落地实现才是硬道理。

Q: 当代,也是在变化的,当代人的诉求也在变化,那么,当代的房子有哪些变化?

A: 有两点可以说说,信息获取手段的变化与疫情常态化以后,人们对家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房子里家的感受与场景也发生了变化,这就决定了当代城市中的家庭,不再仅仅是要满足功能化的需求,空间的价值升级与空间之间的交互成为新的课题。

Q: 你们的产品特质有哪几个层面?

A: 前沿思想性,产品价值的实用性、先锋性、时尚性、艺术的生活性与文化的当代性等层面的思考与创新;独创形象感,环境的自适应与建筑的标志化形态的领先性;当代温度,房子要回归人与生活的本质,从当代的实际生活诉求出发,立足于当代,为当代本土生活服务的“空间价值新生态”。

产品关键词拆解:

【产品】:产品力的升级与迭代中,开发者运用土地给予城市生活的应该是什么?产品线的升级迭代是如何服务于人?

【公园】:该如何理解公园?是给谁的公园?什么样的公园才是好的公园?社区中的公园概念如何实施与践行?

【都会】:所谓“都会”的概念是什么?当代都会之中的空间形态是怎样的?

示意图

新一代产品价值的探讨

房子

是当代的房子

应为当代人服务

“作为开发者的我们要解决的是客户问题,客户是谁?为谁而服务?如何践行多专业的系统化操作,做出好产品服务于人成为了新的时代命题。”甲方设计师是要直接跟客户建立关系的,个体客户的日常反馈渐渐成为我们未来做开发的基本守则,设计不仅仅体现在房屋的建造,而是从产品的前期策划与定位、产品结构的设置以及产品建造就开始参与,过程性参与、更好地为生活赋能。

公园都会也是近两年我们产品研究、迭代、发展的结果,所有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定位都是营销、设计、项目团队在同步往前推。产品,肯定是从客户入手,公园都会这个项目是由集团和区域两边的客研部门,背靠背做的客户调研,调研完了之后,我们发现两边的客户调研结论是统一的,这对产品的进一步落地实践有着很强的驱动性,从基本层面确位了产品的走向。考虑最多的是这个项目卖给谁?这块地是顺义一个新开发的片区,它距离市区是近的,但这块土地上的大部分人对它的认知却是陌生的。

所以,当时我们对这块地的定义在于:产品,要给土地赋能,需要通过我们整体产品力的呈现,让大家认识到这块地新的价值。不管是朝阳区的人,还是顺义老城的人,对现在的仁和镇都是陌生的,相对来说它未来的发展是有成长性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未来的客户构成有一个比较长的链条:既有顺义老城过来的改善型客户,也因为这个位置紧邻朝阳,离望京、朝青都很近,还有一部分新北京人。

公园都会区位交通_示意图

在一个成长性的地块,以刚需的价格可以买到一个偏改善型的产品,这是我们对这块地的认知,离自贸区近,到朝阳、通州也近,周围该有的产业、配套也很完善。客户的分层导向了产品的匀质化转化,我们不仅有70户型、90户型,也做了127户型,并不仅仅是纯刚需或者纯改善的思路,是一种较为丰富的产品搭配,让这块新开辟出来的土地,不仅有其成长性,也让其有相对广泛的吸纳性,把整体的产品解决方案呈现出来,让客户看到这块地的价值。在产品打造过程当中,针对这两个层面客户的来源,我们做了一些分层的客户访谈,比如:老城的客户会觉得房子旧,停车不方便,绿化状态层面的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包括现在北京城里边租房子的年轻人,客户画像给出的结论,即是要为客户提供整体生活环境的质量改善。

在做客户访谈的时候,我们发现客户更加关注价格、户型、景观这三件事儿,所以,在我们的户型上做了很多大面宽、自由巨厅等设计理念,可以看到同样的面宽之下,我们的窗也会比一般的项目大一些,这是各个专业做了反复推敲的一个结果,我们重点打造这样一个城市社区公园,社区内部也安插了几个连续性主题性园林,对客户进行深度访谈,也让我们了解其需求,可以对症下药。

示意图

新一批购房客群,年龄段开始一点一点偏年轻化,从80后、85后到90后,产品的研究策略上我们实施了:区域与集团的联动研究;多方合作的产品研究平台搭建;应对时代人群产品当代性研究等。比如,他们对产品形象的整体感受,他们对现代时尚以及新型多元化生活方式的诉求。在我们的公园里边,可以看到除了树木以外的大量主题性景观,主题性游乐场里包含了太空、海洋、陆地等一系列主题景观,艺术主题景观回应这一代人与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这种景观的互动诉求会更强烈,景观,不会仅仅只是看,需要人们在里边要有参与性、互动性、交往性,现在我们的这个示范区以后就是我们社区的入口。

示意图

这块区域将来会是我们菜市场和社区商业,这个位置会成为我们小区居民的交流场所,天气好的时候,可以上来看看外面的风景。台阶的设置,在未来夏天的时候就顺理成章成为了一个室外的露台,可以做社区露天电影,大量这种主题性交流性场景、参与型的空间设计,可以给全家互动提供更丰富的空间条件。一个好的社区里边,景观理应是多主题联动的结果,全家人都可以在那里玩,孩子也好,父母、老人也好,都可以参与进来,这是我们对这一代客户群的破题点。

建筑形象的树立至关重要,我们经历了风格化洋房、新中式的洗礼之后,更要从新一代住房需求的视角,建构属于新一代人的“建筑形象感”。这一代的购房者,他们的接受度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建筑也在进入一个“去风格化的新时代”,而我们的建筑并没有很强的风格性标签,我们更多的是立足当下及未来客户的生活需求。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可以把窗户开到最大程度,强调人在其中的体验和感受,为了人的体验和感受,去做空间的尺度感到生活日常的转化,而不受风格的限制。

示意图

产品的本质

基于对人的关注

造就了产品的空间生产力

变量之中取得最优空间解题方式

随着人的变化而对产品产生变化,而不是拘泥于一个风格或者传统文化的局限,产品,要回归当代的生活,服务于新一代客户,他们的状态决定了我们要改善什么。

这是我们产品一个大的创作基调与背景,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会强调要多给现代购房者更多空间的可能性,也是人们在家里面生活的多种可能性,从城市公园到社区主题园林、再到室内生活空间。室内的居室,在同样的一个面积段的产品类型中,我们给大家创造的生活场景,在未来可延展的可能性会更多,比如:我们72户型的阳台就是一个家庭健身房,墙上的可放置轻器械,还有一些跑步机重器械,旁边则是现在特别网红的一个健身魔镜;

x空间_示意图

127户型的自由巨厅,未来它可以完全打开,在家里边可以做一个工作台,朋友若是来聚会,可以把移动家具收起来,就是一个大PARYT;另外,127北向的小房间可以跟厅连通,也可以跟旁边的卧室连通,就是样板房呈现的那个状态,也可以自己创造喜欢的主题,总之,我们想多给客户一些他自己可以参与创造未来生活空间的可能。

自由‘巨’厅_示意图

产品线的研究与迭代,着眼于当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变化与发展,践行与产品空间属性对生活的反哺,以景观的多样性植入社区空间的活力生长法则,从0到1是旨在产品力基调的铺陈与构建,从CIFI5-CIFI7的升级研发过程中,我们开始关注“当代变量中产品应有的空间驱动力”。

首先,产品客研需要我们具备以下几种能力:客户研究能力;整体上从营销到设计之间的客户联动能力;从人出发的空间价值给予能力;产品独特性与品质生产力。

当从人的需求出发的时候,我们关注的则不再是建筑干什么,景观干什么,精装干什么,也不是精装的背景墙一定要是玉石的或者一定要什么软包。我们强调设计师的角色并不是一个技术人员,也不是一个程序员,更是一个产品经理,要考虑的是如何解决人的需求与痛点。

中央公园_示意图

建筑空间要解决的是人在家里边的活动场景,公园都会强调的智慧与科技,无感通行刷脸回家的这套逻辑,我们并不会强调我们的技术底层有多牛,我们讲的是人在这一套智能家居系统里面,人们会有怎么样的“身心体验”。

技术服务于人,技术可实现以及其可达状态,才是产品的价值核心,产品经理会借助公司平台整合强大的技术资源,如同我们的这套智慧家居的HUMAM2.0,是旭辉集团跟阿里合作研发的智能生活系统。技术是可复制的,但如何营造出“客户的手感”,如何建立与人之间的近身关联性,这是不可复制的。

产品力,赋予的结果虽然是一个建筑,亦或是一个空间,但产品力基本出发点依旧是人,产品力的起始点是人的变化、人的感知、人的体验,人的生活状态。

示意图

CIFI7产品的诞生

公园都会的出现

模糊空间生长的边界

为当代人的生活提供更多可能

我们的产品迭代是一种“整体性产品迭代方式”,从最开始的产品研究就是一个全产品系的迭代方式。2018年我们的CIFI5产品体系其实是一个全套的产品解决方案,这套产品系是一个基础,在外立面、户型、大门、地库、景观等不同层面上进行了产品细部的分解,CIFI5其实是一个大的工具包,把所有的产品组成部分都放了进来,拆解细化的管理和营造手法,针对每一个产品细部制定相关的深化标准。

示意图

产品构成是产品力生成的基础,但产品贯彻执行力才是产品的重中之重,当CIFI5研发出来之后,全龄的景观系统先后落地。在最开始落地的时候,一定是有困难的,当你坚持落下来之后,就会发现最后受实惠的是业主,我们自己心里也会有满足感但落地过程是过五关斩六将,克服重重困难。

接着就是CIFI6、CIFI7产品系,主要是在CIFI5的基础之上再迭代,整体上我们在产品研发层面是一个互联网化的产品思维,并不是颠覆以前的东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年都会有产品发布会,每年都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之上做了一个产品迭代,是反思也是寻得进步的通道。

“缤纷盒子” 公共健身房与儿童活动房_实景图

到了CIFI6应该是什么?CIFI6开始则增加了关于产品的“情感属性”,开始真正的切入对“人本的关注”,我们当时锁定的就是新时代这一批人,产品也需要放在一个全新的背景下来表达自己。CIFI6的全龄系统中,我们植入了一个形象化的IP,就是我们的“小旭”,IP的趣动性与空间功能的融合,让这里面的器械功能也开始有它自身的话题性、主题性,整体空间上也增加了更多的互动。

小旭IP形象_实景图

小旭放进来之后,就把CIFI5那一套产品工具箱赋予了更多跟人情感价值连接价的可能性,到我们的CIFI7产品系的时候,CIFI7的整体产品逻辑我们称之为“生活的赋能”,主旨是要给大家更多生活的可能性,如同:景观,我们开始考虑是不是能够把我们的“全龄”和“小旭”融合在一起,让整个社区变成一个城市社区主题乐园,迪斯尼、环球影城中有米老鼠、Hello Kitty等,就是让大家玩起来更有意思。

全龄人居关怀_实景图

CIFI6在物理空间的基础上,开始做有情感有生命力的转化,CIFI7的时候,整体社区的主题性开始变的更加具体,每个社区都开始寻找自己独有的特点,每一个社区都需要有自己的故事。

开始有故事了,就不再说功能了,不再说滑梯了,在CIFI7的景观里面,我们把小旭和全龄景观结合变成了三个主题乐园:海洋主题、太空主题和森林主题。森林主题中的滑梯上带有木屋,也会设定一些鸟屋;配套公园,在未来我们会做一个大火箭,以切合我们的太空主题,这就会发现“功能空间开始变得极有形象性和主题性”。

海洋主题-太空主题-森林主题_示意图

景观的关键就是功能与体验,把体验的功能放进IP之中,当中我们做了“四大聚场”,有儿童的嬉戏聚场、休憩聚场等。

社区主题乐园_示意图

所以,对景观的认知,我觉得首先要种好树,继而要做漂亮,可以让人在树里玩,这个是标配。要让大家能玩得开心,而且能全家人一块玩,边上就是一个儿童活动场地,旁边爷爷奶奶陪着孩子一起玩耍,刚才讲到要从人出发,那么我们抓手是什么?抓手就是场景,各种场景设计,对应了不同群体的活动场景。

场景思维与场景逻辑的更迭

当代生活场景的构建

公园与都会之中

为新北京做一个趣动的“城市社区公园”

产品在迭代过程中,场景的思维方式和场景逻辑也在发生变化,每一个地域,每一个地方,场景思维的构建方式,在原来产品体系的整个底板上也是变化的,公园都会的创新就是“为城市建造一个城市社区公园”。

综合住区_示意图

理想中的城市公园,所有人脑海里面第一个跳出来的是纽约中央公园,首先,是要有大量的城市绿化,需要有足够的树量;其次,可以让大家在公园当中发生各种各样的活动,具体是什么样的活动,则要根据每个城市的人群特点而定。比如:玉渊潭公园就是赏花、散步,有一些公园是为了让喜欢这个城市的人坐在草地上面晒晒太阳,欧洲的很多公园都是如此,还有一些是主题性公园。我们这个公园选择的是跟北京当代生活关联性的主题,公园生在新北京,要更适宜运动、散步、文化、艺术等多方面主题的需求。

中央公园_示意图

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人们的工作日常极为繁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跑步、或者走路。我们当时看了这块地之后,是很兴奋的,密度也不是很大,配套也不错,两块地中间还有一个城市公园。我们来了之后,就是把这块地的潜力价值挖掘出来,让价值落地,让住进来的人,生活在公园,也是一个公园中的都会生活,公园里面我们做了足球场、篮球场、跑道,这是我们在公园功能设置上面的相关考虑。

城市公园和城市社区公园还是不同的,社区公园跟人在生活层面的互动性会更加亲密,我们在做这个公园的时候,一方面强调它的功能性,另外一方面会强调建筑整体和公园之间的互动性。这里有一系列的关系考证:人与整个社区之间的关联性,楼宇之间的排布层次和关系,窗子给予人与不同空间的互动,房子与公园之间的深层逻辑。

这个公园对我们来说有两个比较大的价值:一个是公园给我们的建筑带来的景观感受,通透的生活界面,造就了自然生活的感觉;另外一方面是功能性,这是一个城市社区公园,具备城市属性,也有社区属性,它同时拥有了城市的核心公园的基调,也有社区公园与人之间更加亲密的关系属性,有其主题性,也有其社区的自有特性。但如果它作为一个城市级的公园,它的主题性则会更加鲜明,就像是一个城市级的商业体和一个社区级的商业体做对比,城市社区公园的角色感是不同的。

示意图

如果作为一个城市级的公园,它就会有很强的标签性,然后把这个标签发挥到极致,大家会因为这个标签去到这个地方,但是,作为一个社区性的公园来说,我们更多考虑的是要怎么能够提升周围人们生活质量,所以,公园都会中公园的存在,不仅仅是为社区自身而服务,更多的是为所属片区的人们而服务的。

这样一个城市社区公园的存在,有其内在的功能和使用诉求,也有其外向型的城市服务属性,不然也就变的不好玩了,公园应该是开放的,也是要服务于城市的,这种内外“功能化的交互”,创建了人与城市之间真实意义上的话语体系。起初的定位也是如此,公园跟商业之间有一种很微妙的对比关系,我们当时做公园的时候,出发点就在于要普惠周围的居民,同时主题性要稍微强一点,让标签感再强一些,标签感强意味着它会吸引更大范围的一些人流,大家就会把这里当成一个生活的打卡地,它不再是一个纯功能性的城市公园空间,有了这种属性之后,可以结合一系列活动组织饱满空间的持续活力。

社区里面“建筑营建都会”,拥有“当代都会景观”,外边是“公园”,创造与城市之间诸多交往可能。公园成为了可以与外界产生社交与交流的一个媒介,这个公园放置于统一主题的两个社区中间,它不是包裹起来的、封闭的公园,公园的本质是不变的,是一个公共属性交往的空间。建筑也好,空间也好,很大的一个趣味性是在于它和时间发生关系之后的一个生长性。我们在做示范区的时候,整体思路就是要做一个有生命力的、一个会随着时间生长的项目,包括:37度社区、实景展示等等,就是希望大家每次过来都会产生不一样的互动。

产品落于北京顺义

消解围墙的新都会的形态

都会,不仅仅是关于城市的形态设计

也是一种新北京的都市生活

无边界的空间状态,城市中的公园,生在公园之中的社区,都会与公园之间有一种若即若离的空间氛围。

产品在未来要给予在里边的人一种全新的都会感,都会感又是设计贯穿这个项目中整体思路。项目的周边的配套潜力是很大,在国外这种开放式的公园是一种很洋气的处理方式,公园,会是我们一个显性的IP。这种无边界的空间状态,从设计逻辑上来讲,公园,是整个都会系统里面的一个构成因子,它是一个场所纽带。对于广大住户来说,房子没有盖起来、住户还没有住进来的时候,大家对这种都会感不一定有那么强烈的认知,但公园的IP属性则是更直观的体现,都会与公园的存在形态本质上是一个体系。

社区公园_示意图

都会感,呈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生活结构,包括空间、建筑以及整个社区环境,公园的IP形成了我们未来可以向外对话的链条,以此,形成了一个连接,而我们大部分郊区住宅的做法通常会设定一个围墙,里边的房子和外边的城市生活无法呼应。

所以,针对围墙的看法会决定项目的走向,这个公园的所在就是让围墙消解掉,社区跟外边相当于没有围墙,再加上我们会大量种树,树的整体形态一旦起来,公园和城市相融的状态也就出来了。

但项目依旧会有它的功能围墙,墙的功能性虽然存在,但是大家已经看不到它了,大家能够感觉到的是这种生活之间的交互关系,进大门之后的空间处理手法,会先有一个自己的口袋公园,然后再进小区,这种手法是很城市、很都市的设计手法,这种做法基本上是不会在郊区住宅里面出现的,像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这些城市中的住宅,包括我们在一线城市核心区的老项目改造,整体手法上要考虑项目在都市之中的未来性。

产品力内化社区之间

住区的“当代性”解构

都会社区的未来主义探索

前沿时尚,极致体验

我们最想做的是“真正的以人为出发点的当代住区”,每一个社区背后都会有一个全息解决方案,走进我们的小区,就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我们的建筑、景观、精装彼此之间是揉在一起的,是一个全链条的解决方案。

社区公园_示意图

整体产品的呈现状态,我们不刻意贴标签,因为我们不太在意风格,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前沿、时尚建筑风貌,之前做开发经常会给项目一些标签和所谓的条件价值观,每个公司也都会有自己的产品理念,我们产品理念就是要做到前沿时尚,符合客户的审美需求,可以实现当代人们的极致体验。

自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_示意图

极致体验,就是要以人为本。我们内部去评判产品的时候,会考虑三个具体层面:高颜值、高体验、高科技。整体来说,我们的社区更会是生活的一个载体,这是整体产品的打造方式,所以,我们其实并没有很强的形象性标签。

自建综合商业MALL_示意图

但是,我们的产品内核是强硬的,从CIFI5到CIFI7产品的推演,我们把产品的整体逻辑构成以及每个产品线的逻辑进行了透彻的分解,也自下而上进行了整个集团的产品价值观的培养,当你吃透了整个产品价值观和实践方式之后,也就知道怎么按照这个逻辑,在土地当中去落位,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做法。主价值逻辑不怎么变,变化的是“产品层面关于当代的极致体验”,以此创造一种前沿、时尚的生活状态。

公园都会

“C位区块”

一个理想家的公式

最早看这块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当时我们在楼顶上看,唯一的定位就是一棵好几百年的大槐树,当时,我们站在屋顶一看说:槐树在哪里,地就在哪里,槐树在哪里,地就在那一片。

示范区(大槐)_示意图

做设计,需要对土地有强烈的预判能力,这种预判性会直接决定你在图纸上画出来的蓝图,当时现场还没盖,你得想明白房子盖出来长什么样子,才敢画出来。虽然这片土地是一片荒地,但通过对它的规划对应产业、公园、配套之间的关系,包括大区层面与朝阳、通州、顺义以及自贸区的关系,我们发现这块地的潜力,就是我们讲到“C位”,占于“C位”和做出这个地域的“C位”是两个概念,我们就是想通过全过程的设计和设计管理实现这个项目的“C位”占位,这是我们做这个项目的初心,就是我们怎么把土地的潜力显性化。

示意图

在未来,再过5年、10年,这里也将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光景,就像我们这些北京人,也是眼睁睁看着国贸、望京是怎么做起来的。回想2003年2004年的望京是什么样子?桥底下的草比我还高,经过十年的光景,2014年它成为了什么样子,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这块地从长期来看,我们相信一定会有它自身的发展潜力,短期来看,我们需要先把公园做出来,需要把整体城市形象性的东西做出来,把未来的潜力做一些显性化的彰显,这是我们对“C位”的理解。

关于理想家的公式是指在多重生活场景构建的基础之上,尽最大可能实现房子空间的未来生长力。我们一直开玩笑说,设计师这项工作需要有代入感,当你做每一个房子都觉得是你自己未来要住进去的这个房子,那种感受是绝对不一样的,目前我们正好赶在疫情之后,而在疫情期间,你的家以及你的家庭关系是被放大了的,人们对“家的本质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72㎡户型_实景图

疫情的时候,甚至有人在家里面跑马拉松,就是绕着床跑了40多公里,这在以前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所以,当你在家里面待的时间足够长,当你和你的家人在一块待的时间足够长的时候,你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家,甚至于重新审视怎么和家人相处。以前天天加班,基本上每天大家白天都见不着,所以,空间结构和空间职能都在发生变化,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希望家可以更大一些,家庭成员之间会生成一种新的互动关系,所以,我们在新一代的户型当中,强调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里面,是一个面向关系,而不是一个背向关系。

127㎡户型 (餐客厨一体化)_实景图

妈妈做饭的时候,会时不时的看一下卧室或者客厅,虽然我们很多房子都把厅放在了中间,但是空间中的动静分离,从逻辑上反而加强了,只有卧室关上门才是真的进不去。那么,剩下的公共区之间一定会有其互动性,而全家人在一起也是需要交流的,这也是为什么把厅做了一些调整,也把窗户尽量放大。

窗户,其实是房子跟外界互动的眼睛。一整块土地上最不可复制的是什么?不是石材,也不是风格,最不可复制的是光、是风、也是自然资源,这就是你的窗景,我们的任务就是怎么把这些不可复制的东西,尽量多地放进来。

127㎡户型 (主卧)_实景图

127的户型,我们做了一个大落地窗,在阳台上又做了的绿植墙,我们希望能够把室外的景和室内景能够拉通,让家的功能变得多元化,让家人们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多。同时,在89户型上,我们还增加了兴趣房,北露台的设计,大家开玩笑说抽烟也得有地儿抽,阳台可以是一个小的健身房,所以,北露台也好,南阳台也好,兴趣房也好,都算是场景设定的多种可能。包括我们在主卧开始尝试做梳妆台,面积虽然很小,89平米就是想办法把更多的可能性放进去,当时我们在做梳妆台的时候,我们有位女同事还说,梳妆台下面可以放一个小冰箱,专门为了放面膜等化妆品使用,飘窗的区域,则会变成一个阅读区、休闲区。

89㎡户型( 次卧)_实景图

89㎡户型(餐客厨一体化)_实景图

这是理想家公式中对生活方式的构想以及可能性创建,要搭建居家空间中的各种可能性,所以,细节会变得很重要,第一,是空间构成的细节,第二,是生活尺度感的细节,我们的产品法则就是如此:给出来的,就必须是有用的,大家现在买房都不容易,钱要花在刀刃上。整体我们的创作过程辛苦是辛苦了点,但这个过程中大家还是挺有乐趣的,因为,有了这种关于家的代入感的进入。

悠扬的立面基调

去风格化的当代艺术

轻快的C大调

住宅建筑,不需要过多的文化压迫感

C大调是CIFI7产品研发的立面之一,这种干净、轻盈的当代建筑语调,通透而婉约,不存有建筑的压迫感。曲面的黄灰与玻璃之间,简单而不造作,是对当代新都市形象的延伸,你可以说它是一种新当代文化的意象,但它并不是非要可以打上时代的烙印,而是把时间用建筑语言筛掉,呈现不一样的时尚律动。

示意图

我们做这套立面系统的时候,一方面希望它是基于设计逻辑和功能逻辑的一个产物,而不是为了贴一个立面,也不仅仅是建筑表皮。基于这个逻辑基础,让大家觉得好用,设计语言很干净,呈现出来的状态也很清爽;另一个层面是我们的大逻辑要求,一定要是干干净净的一个状态,但我们又做出了这种有标识性的C大调,我们称之为微笑曲线,用到了曲线型的元素,比如:它的屋顶是曲线的,围墙也会做一些曲线,同时,也发现在现代住宅建筑里面出现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都在讲标签感、主题性、形象性,但同时又会发现大多项目都长得有点像,趋同性开始变得越来越强,这也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之一。

我们常说:建筑感或者建筑,需要给予城市一种整体感受,每次我们都在寻找建筑感的主干价值如何显性外化?从中抽离一种什么样的元素,城市,也只要这一点可以打动人心的东西。这种城市形象感的树立,我们会从当代大众审美文化和建筑文化之间去寻找契合点,可以看到现在相对先锋的产品设计,越来越多呈现出来的都是这种干净利落的曲线性:简洁、通透、自然、舒展。

示意图

公园都会在形式上运用这种比较克制的局部曲线,为这块土地的将来营造一种新北京的都市感,一个公园都会回应当代生活序曲,一种都会感,克制之中的当代美学书写之法,直入生活的基本面,柔和而轻盈的姿态,越是轻盈、自然的表达方式,可能越能接近生活的本质。

新一代开发者的提问方式

变量中的产品生长力

延续的产品价值主干

诞生于结构化的产品逻辑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好像在拘泥形式的状态之中,这两年来,大家开始摆脱那种束缚,摆脱传统,摆脱所谓的“经典、古典、新古典”,继而来创建自己的文化语境。回过来想想,建筑师们其实都会了解,很多东西你都在其中会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环节,我们仔细想一想,当年现代主义、包豪斯出来的时候,之前是什么?其实,就是古典主义的那一套,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了很多参考,到后面我们会发现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符合功能的、干干净净的表达。它也可以很美,美有很多种方式,更多的还是要从客户角度出发去做产品设计,历史环境虽然不一样,但跟当年包豪斯出现的时候的逻辑是有一点类似的。

示意图

我觉得开发者对建筑改变最大的意义是:他是主导者,也是引领者。c大调以轻盈姿态出现,也是因为我们城市太大了,太快了,太重了。由此,我们的生活也需要不是那么厚重的东西压在我们的肩膀上,而且现实一点,窗户可以开大一点。

所以,开发商要给城市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回到我们刚开始聊及的甲方的职责,开发商做为甲方,也是一个问题解决者,客户是谁?你要解决的地段的问题是什么?应对的城市的问题是什么?你的限制条件是什么?真正做甲方建筑师的一个关键的点是在于要把这些问题能够整合到一起,解决方案上应该怎么去做,而且这里边是有变量的,中国建筑师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一切都在不停发生变化。不管甲方设计师、乙方设计师面对的最终问题,其实是要在变量中寻找自己的独特性、创新能力,并取得专业层面的突破。

而且,一定要把问题结构化,当把面临的问题结构化之后,无论是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亦或是对未来的问题、眼前的问题应该是要有所预判的。把问题结构化之后才能有能力去面对这种变化,否则一个小事过来就冲散了,问题结构化了,你的产品才能结构化。

产品的整体思路是要有延续性的,我们做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我们在产品思考逻辑当中的一个定点投射。但我们不会针对单个项目去解决单个项目的问题,整个产品轴线上面,每个项目的定点的投射与反哺,会反过来对我们整个产品轴线进行关联性的反思、促进与发展。简而言之,产品的设计需要针对人而设计的底层逻辑。底层逻辑非常清晰,框架相对结构化,另外,在主干价值以及主干价值的变量上寻求突破。

示意图

十年前我们常常提及作品,作品一定要隆重登场,且带有时代特点,背了一个极其厚重的包袱。这几年多数甲方开始变的灵动,其实是以结果为导向,以实现为目的,整个产品逻辑成为了一个产品面向社会的最好媒介。最终,一定要找到项目能够落地的产品内核契合点在哪里?很多时候因为一些外界条件,做起来就会存有不同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做开发商比10年前做开发商压力会大很多。同样一块地,不同的开发商做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开发商前期积累的产品内核开始发生作用了。

本文图片由北京顺义 · 公园都会提供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