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女性吸烟率的不断攀升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健康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女性吸烟者已超过2亿。在欧洲多国,青少年女性吸烟的比例已经超越了男性;而在发展中国家,女性吸烟率的增长速度更是普遍快于男性。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烟草公司精心策划、针对女性群体的营销策略,同时也暴露了女性在社会评价体系中所面临的严峻现实。
烟草与被污名化的女性
在二十世纪之前,烟草更多是男性的专属。当时,女性的主要角色被限定在家庭内,她们被期望成为贤妻良母,负责照顾家庭和子女。女性在公共场合吸烟被视为不雅行为,更会因此被污名化,贴上“不守妇道”的标签,并与放荡和色情联系在一起。
这种污名化在100年前依然存在。1908年,纽约的一名女性因在公共场合吸烟而被捕。1921年,美国国会提出禁止女性在哥伦比亚特区吸烟的法案。在这种社会氛围下,女性吸烟不仅是不被接受的行为,还会受到严厉惩罚和社会排斥。
被营销出来的“强大”
一战后,由于劳动力缺乏,许多女性开始进入职场,承担起传统的男性职业。女性社会地位显著提升,穿着、发型和生活方式也逐渐自由化。烟草公司抓住这一机会,将吸烟宣传为女性独立和强大的象征,试图打破数百年来男人的垄断。
1929年复活节期间,爱德华·伯内斯组织了一场“自由之火”大游行。一群漂亮、年轻的女性穿着时髦的服饰,闲适地在纽约第五大道上边聊天边吸烟,诸多精美的照片和精炼的文案也铺天盖地地出现在报刊上,寓意香烟是女性自由、强大的标志。这一营销活动成功引发了美国各地的讨论,并导致妇女吸烟率的上升。1923年,妇女只贡献了美国5%的卷烟销售额,1929年这一比例猛增到12%。
■ 1929年复活节游行期间女性公开吸烟的照片
不仅在美国,烟草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几乎都采取了同样的策略,从女性崛起的角度,将香烟定义为成功女性的标配。在这些广告中,女性被描绘成从事男性化职业或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的形象,如战斗机飞行员或商场精英,试图将性别平等与烟草联系起来,误导女性认为吸烟是达成性别平等、体现独立性的关键一步。
好莱坞电影塑造出的女性魅力
除了自由与强大,烟草公司还利用好莱坞电影,将香烟打造成“完美女性”之所以魅力十足的标志,在树立女性吸烟是社会可以接受行为的同时,消除女性吸烟的羞怯感,并传递一种“吸烟就可以拥有性感、浪漫、时尚的魅力”的信息。
贝蒂·戴维斯在《真情假爱》和劳伦·白考尔在《逃亡的偶像》中的吸烟镜头,与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形象,都曾被视为影视经典。这些电影角色不仅在美国广受欢迎,也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模仿,推动了女性吸烟风潮的扩散。
■ 奥黛丽·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中的形象
此外,配合着电影明星姣好的面容与纤细的姿态,香烟也被宣传为一种抑制食欲、帮助减肥的产品,意图说服女性在社交场合中将香烟视为必需品,甚至宣扬多抽烟、少吃饭,以保持身材。
被算法瞄准的女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鉴于全球男性吸烟率已经趋于饱和,为了保证收入,烟草行业自然而然将目标瞄准到女性身上。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普及率极速提升的当下,很多烟草公司正利用自媒体进行软性植入的方式,以测评、体验、拆包、乃至盲盒礼物的方式,利用KOL和明星达人宣传吸烟是一种适合女性的放松生活方式,能够赶走失恋、工作的情绪压力,并以“果味”、“减量”等宣传语降低女性对健康威胁程度的担心。而平台侧对于这种软性植入的方式缺乏监管,甚至在算法的加持下,让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成为了精准的推送目标,让她们在好奇心和“追星”的驱使下点燃自己的第一根烟。
吸烟有害健康
然而,无论是为了追求被定义出的独立与自信而吸烟,还是为了与偶像一起体验轻松的生活方式,这实际上是在危害自己的健康——“自由之火”点燃的代价,就是燃烧自己的生命。
对于女性而言,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可能对吸烟的危害更加敏感。例如,吸烟会导致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甚至会更早地停经,出现早更症状,且更年期症状也会更加严重。吸烟还会导致多种严重健康问题,包括肺癌、心脏病、中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乳腺癌、宫颈癌等女性常见恶性疾病均与吸烟有关。此外,吸烟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增加了不孕不育的风险,并可能导致怀孕期间出现并发症,如早产、胎儿生长发育不良和新生儿猝死综合症。
■ 吸烟有害健康,吸烟者的肺部将会产生形态改变,导致咳嗽、咳痰 / flicker.com
降低女性吸烟率,从性别平等开始
自香烟诞生之日起,其对于女性就一直有着另一层隐喻。不论是象征叛逆与放荡,还是象征强大与魅力,或是体现放松与闲适,女性与吸烟之间,始终包裹着社会舆论施加的外力。这种不同于男性的“双标”不仅加剧了性别歧视,也使得吸烟被迫成为部分女性表达反叛和寻求平等的一种方式。
因此,要想有效降低女性吸烟率,除了从政策层面加强控烟宣传、提高烟草税收等措施,还需要首先破除社会额外施与女性的这一层压力,通过消除性别偏见,增强女性的自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
女性应该意识到,她们的强大,她们的价值和力量,从来无须用香烟来定义,更不需要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确认。
作者:王立琰
一个志愿流放者,一个职业阴谋家,既是诗歌的、也是音乐的,甚至是人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