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晋丨耿庄桥的豪杰义士—冯魁

闻宁说事儿 2024-07-30 11:15:21

冯魁(生卒年不详),字夺元,清咸丰至光绪年间人,祖籍宁晋县赵平邱村,家居宁晋县耿庄桥。太学生,清同治七年(1868)因剿匪保境功奖六品职衔、赏顶蓝翎。又倡导疏通澧河,治理连年水患,使大陆泽、宁晋泊两泊百姓受益深远。性格慷慨豪爽,终生以兴利除弊、扶危济困为己任,深受百姓拥戴。其义举广为传颂,故世人誉之"古泊义士"。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宁晋这块英才辈出的土地上,英雄豪杰从古至今不乏其人,每当家国有难,总有慷慨豪侠之士应时而出,拯救黎民于水火。纷乱动荡的晚清时期,在县城东南烟波浩淼的宁晋泊水乡深处,就出现了一位难得的豪杰义士—冯魁。

冯魁,字夺元,祖籍赵平邱,耿庄桥人。冯魁自幼聪明,天资过人,但世代务农,家境清贫,朴实本分。他年少时就务农兼经商,同时勤奋好学,孜孜不倦,由于成绩优异,终于进入京城国子监学习。经过刻苦经营,家境渐好。他深明事理,尤其仰慕豪杰名士。青年时期,他做人做事都能恰到好处,从无疏漏,养成了主持正义、慷慨豪爽的处事风格,当地百姓都乐意与他交往共事。久而久之,附近人们大事小情,请教于他;急难险重,问计于他;走投无路,求助于他。无论何种情况,他都积极出主意、想办法,甚至慷慨解囊全力相助。因此,冯魁深受民众拥戴而名扬一方。

冯魁约30岁时,值同治年间(1862-1874),国难深重,国力势微。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迫使清廷割地赔款;朝政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怨声沸腾。耿庄桥一带土匪日益猖獗,时有流贼肆扰,每遇贼寇侵扰,冯魁都置生死于不顾,带头冲杀,保村护院,被乡民推举为寨主。冯魁组织动员乡民挖寨壕、修寨墙,深沟壁垒;为了应对日益猖獗的匪患,他组织民团,训练乡勇,彻底剿灭了本地的土匪强盗;击垮了外地兵痞流贼的多次袭扰,使其觊觎之心不敢再现。本境乡民避免了惨遭蹂躏,生命财产得以保全。由于功勋卓著,州、县官府联名请求朝廷嘉奖,同治七年(1868),冯魁被授予六品职衔,赏赐蓝翎顶戴。

冯魁生活的耿庄桥一带(时属隆平县),属古大陆泽区域。大陆泽南起任县,北至县城东南部,曾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湖泊。明代末期,由于进水减少和因淤积造成的泽底抬升,大陆泽中段脱水,形成南北两泊,南泊仍称大陆泽,北泊则称宁晋泊,两泊之间由澧河相连,因形似葫芦,该区域又俗称葫芦河。至清朝后期,大陆泽方向的来水通过澧河(此段称北澧河)流经宁晋泊后,在小河口村南的"十字河"汇入滏阳河出境,终由天津入海。由于年久失修,河床淤积,加之受水量大,该段澧河决堤溃坝的现象经常发生。宁晋泊虽有"九河下稍"之称,但唯有澧河造成的损失最大。据民国《宁晋县志》记载"……澧河决,北鱼、素邱几被漂没,禾稼荡尽。""……大雨三昼夜,全境大水,田禾漂没,滏、澧两河堤冲刷殆尽。"

有一年,暴雨成灾,澧河泛滥,滹沱河水也自北冲入宁晋泊。南北洪水相汇,泊水涨溢,桑田沦为泽国。面对此境,冯魁率先倡议,并联合沿河各县乡绅名士,呈请府衙共同疏浚澧河。在他的带领下,各县积极响应,经过一齐努力,澧河最终得到了大整治,使水流通畅无阻。尔后,又在任县邢家湾修建了鸡爪石闸,在不同季节,根据需要,可以调节水量,控制水势。由于勘察缜密,措施得当,执行有力,经过数月的艰辛努力,终于转害为益,化危为安,南北两泊面貌顿时发生巨变,自此:苍龙顺河归沧海,汪洋泽国变良田。

禹王丰功今又见,两泊百姓福无边。

冯魁"伟绩膚〔 fu 〕功,口碑载道"。他年高后,仍把兴利除弊、扶危救难当作一项紧迫的事情来做。亲朋邻里,贫穷的受到他的提携变得富裕起来,弱势的依靠他的扶助变得强大起来。所以,在当地人人敬仰他的义举,称颂他的恩德。为此,人们还奉送了多块牌匾,以彰显他的隆德和恩义。

冯魁育有一子,孙子六人。他平素十分重视对后代的品行培养和文化教育,对他们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其后人"布衣蔬食,忠厚待人,好惜孤怜贫。有衣食不足者仰敬门前,罔不欣然乐施"。在他的教育培养下,儿子冯震漳为太学生,以忠孝闻名乡里。孙子冯书芳,师从吴挚甫(清末文学家、教育家、莲池书院、桐城学堂创始人)学习,后又入京在官办学堂学习医术,成为警务处注册儒医,诸多衙署、警局竞相聘用。后弃政从商,"得奖军商两界"。晚年归乡后,"隐居市井,日日活(救)人无数,遐迩闻名",其人虽逝近百年,但其学识、德行仍被人称颂不已。

另一孙子冯书铭(字箴三,号警新),文庠(xiáng)生,毕业于直隶高等警务学堂兼警察研究所,并留学日本,民政部注册叙用知县,历任直隶警务处研究所长,后又在霸州、安徽、天津、唐山等地法警界任职;其子冯秉康也曾留学日本,文采出众,善书法,能双笔写字。冯魁子孙繁盛、人才辈出,得益于他的言传身教,家风长传,也印证了一句俗话:"祖上功德久,子孙福绵长。"

冯魁本一介平民,然而能秉持正义,慷慨助人,深受人们拥戴;百姓受侵危难时能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灭贼剿匪,保境安民;洪水威胁时能带领民众疏通澧河,治理连年水患,两泊百姓受益无疆。他不畏强暴、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值得敬仰;他兴利除弊、慷慨助人的善行义举值得学习;他的大局意识、担当精神值得发扬光大。

冯魁辞世后,后人将其安葬于耿庄桥,并对他的丰功伟绩刻石铭记,墓地一直得到妥善保护,碑刻至今清晰可见。

选自《宁晋历史名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宁晋县委员会 编

此篇作者:冯志宏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

0 阅读:3

闻宁说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