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一提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是负面信息,什么血和泪呀之类的,诸如伤痕文学这些的,已经写了很多了。我就不做赘述了,这次另辟蹊径,写写正面的吧!
首先是对知识青年的意义:他们在农村、山区,和劳动人民同吃同喝同住同劳动,有利于培养他们勇敢坚毅、勤劳朴实、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扎实肯干的品质。同时在未来他们回城,到达领导岗位,也能理解底层民众的生活,避免了“养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至于说出“何不食肉糜”之类的话。同时减少腐化的可能,毕竟经历鱼水情,更会思来之不易。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定能提高不止一个层级。
然后是对国家的意义:减轻国家财政、粮食负担,增加国家粮食收成。在建国二十多年后,我国人口增长一倍,从四亿多人增长至九亿,然而耕地面积基本没有增长。国家财政支出、粮食税供养人口日渐增加,有入不敷出的危机。上山下乡动员了城市近10%的人口到农村去,参与农业生产,增加了农业产出,极大缓解了粮食负担。还能让城里的年轻人见见世面,看看外面的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自己所享有的优渥条件!进而培养工农感情,让未来的共产主义接班人,不脱离群众,让国民互相了解,让国民不脱节、不隔阂。让大家知道,其实劳动人民都是很善良、很可爱的,城里孩子并不娇气,而是很活泼积极、阳光开朗;务农人也并不傻,而是朴实、温良。
接着是对农村的意义:大量知识青年到达农村后,半工半读,农忙时参与生产,闲时读书看报。还有一部分兼职或专职当老师,相当于现在的支教,极大提升了当地的教育水平,让当地的孩子得到启蒙,拓展认知,随后也能参与四化建设,为乡村发展、国家发展出一份力。不止在物质文明上,也在精神文明上提高了乡村的发展水平,降低了城乡差距。
最后,还有更大的意义:上山下乡其实是毛主席曾经走过的路,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做农民运动时期,就曾广泛参与农业生产,了解民众疾苦,替他们想办法解决问题。上山下乡运动,其实是走毛主席曾走过的路,批量培养毛主席那样的人。为中国之未来,华夏之文明,继承曾经的优良传统,并开辟更辉煌的未来,培养接班人!




来自;静听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