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春秋》故乡风物消失了的老油坊——古法榨油

草根爱练剑 2024-10-13 22:25:28

前面故乡风物中讲述了“盐务堡”熬盐记以及 “一砖三撅腚”——记旧时脱砖人等 ,今讲述一下集体化时期的故乡榨油坊。

故乡的榨油坊,一个令人怀念的作坊,它不仅是一个榨油的地方,更是见证了故乡的与时俱进与落寂的地方,同时也是见证了老百姓生活变化的地方,即使岁月流逝,但那份浓浓的乡情依然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难以忘怀。

《三国志·魏志》中记:“孙权至合肥新城,满宠驰往,赴募壮士数十人,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工具。”这说明,当时麻油不仅食用,而且用作照明等其他用处。从这里足见榨油工艺在三国时已经很已经很成熟了。

 木榨榨油历史悠久,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北朝北魏贾思勰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

据史料记载,在距今1300年前的唐代,木榨油就已经是朝廷贡品了。古老的榨油方法由来已久,记载于元代的《东鲁王氏农书》中也有记载;杵臼(包括榨油)。

而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也呈现了古法榨油的相应细节;“凡取油,榨法而外,有两镬煮取法,以治蓖麻与苏麻。北京有磨法,朝鲜有舂法,以治胡麻,其余皆从柞出也。凡榨木巨者围而合抱,而中空之,其樟木为上而檀杞次之。”

古法榨油堪称民间手工榨油技艺的“活化石”,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普教育价值。

古法榨油快要失传,现在对于榨油坊的师傅而言,更多的是一份传统技艺的传承。 随着历史的发展,榨油方法从人力控制转向了机械化生产,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传统的搾油方法植根于这片沃土之上,走过了漫长的历史道路,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

传统榨油工序

旧时我们这里好些村庄都有榨油作坊。我们演武镇周边白石村、招贤村就都有榨油作坊,不过规模有大有小。这里主要讲述一下我们演武村集体化时期的榨油作坊。

五月的一个星期天我由孙女车载回村走访了曾经在我们村集体化时期在榨油作坊工作过的一位师傅;崔树元。

说到崔师傅,不由得想多说几句。崔师傅小名叫二锅,今年已经78岁,一生刻苦,勤劳,节俭,诚实,本分,一辈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形象。集体化时候七十年代与我是一个生产队,同时也是相距不远的邻居。

他小学一毕业就回村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时间不长就到了村砖窑上当了一个“一砖三撅腚”的挖泥脱砖工人(刚开始是脱瓦)。后来村工副业队发展了,又到了工副业的榨油作坊当了一个榨油工人,再后来,工副业队又发展组建了翻砂车间,就又调到了翻砂车间,当了一个翻砂师傅,总之是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在什么岗位,都干的非常出色。这是说到了崔师傅引起的一些题外话。

那天到了崔师傅的家,崔师傅给我讲述了我们村集体化时期古法榨油的工序和做法。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正是奉行毛泽东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时候,我们生产大队在当时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工副业生产搞的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特别是我们村庄里的工副业在我们周围地区也是赫赫有名,车,钳,铸,刨,焊等等工种样样俱全,而关乎到当时社员们生活方面的,油,醋,粉条等等,也都是大队工副业作坊提供。

当时大队副业建有油坊,粉坊,粞房,醋房,后来还建立了豆腐坊,酒作坊,众多作坊为我们大队十个生产队,三千多口人提供油,粉条,粞,醋等等生活必需品。

那时候各种物质还是比较贫乏,虽然比吃大食堂大饥荒时候逐步有所好转,但是食品供应方面还不是那么丰富。

特别是油,人人离不开的食用油,还是定量分配,一年一个人也领不了多少油,还是分好几次领,一次一个人也就是分上半斤四两。

那时候副业上的油坊就在大队工副业大院子里,坐北朝南的一座大大的房子里,当时榨油已经半机械化了,一进工副业院子里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大大的碾压榨油原料的捣料场,两个圆圆的,厚厚的大石滚,足足有多半人高,最初是由牲口来拉,后来是由半人高的大电动机带着轰隆隆轰隆隆,不停的碾压着榨油原料(那时候基本上是榨的棉花籽)。

最初油坊里由老牛拉的碾压榨油原料

后来电动机带动碾压油料的大石头滚子

旧时榨油作坊

据崔师傅介绍,榨油分木榨和铁榨,木榨就是古法榨油,铁榨就是后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的一些榨油方式。

榨油还分有生榨(棉花籽榨油)与熟榨(豆油、油菜籽、葵花籽等)。

当时工副业队榨油作坊刚开始的时候,榨油师傅是王德云(人们叫八孩,后到了村养猪场工作)、张子俭、王富华、李志贵(以上四人都是旧时在榨油作坊工作过的老师傅)以及王富德、王富明、王守功、刘庆康、崔树元等一些年轻小伙子都曾经参加过。

后来用上了铁榨(螺旋榨),那技术性就比较普通了,差不多的人就能够掌握了。王吉安、柳根海等。

进入榨油作坊里面,靠西南角是一个火炕,烤榨豆油的黄豆用。旁边是一个大蒸锅,里面蒸着粉碎好的榨油原料,有几个师傅在大锅前面,挥汗如雨的搅拌着榨油的原料。

靠北边墙壁处是木头榨油机,而油坊里面为了出油率,一年四季挂着厚厚的门帘,塑料布蒙窗,热气腾腾,雾气纷纷,老保持一个特定的恒温。

而工人师傅们一个个都是只穿一件小小的裤头,因为长期与油房里的油,气打交道,裤头都分不清颜色了。工人师傅们光着身子干活,但还是热得满头大汗。

榨油作坊里的师傅

挥汗如雨榨油人

据崔师傅介绍;古法榨油工艺(木榨)从选料、炒籽、磨碾、蒸胚、圈饼、踩饼、压饼、上榨、撞榨、接油、沉淀、缸醒等需经历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靠师徒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其中蕴含和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文化。

第一道工序是烤制榨油原料(熟榨);要把榨油原料黄豆放在炕上干到一定程度。 所以掌控黄豆的干湿非常重要,有经验的师傅时不时抓起一把原料观察,通过看颜色、闻香味、听原料干湿声音来判断榨油原料黄豆的成熟度。

第二道工序是粉碎碾压;工具是两个滚子的工具,把干好的黄豆放在滚子里,滚压成扁扁的豆瓣。

而棉花籽榨油(一般叫生榨),将棉花籽均匀地倒在圆形的碾槽里,然后让牲灵围着圆形的碾槽转圈拉动碾子,通过碾子反复碾压粹粉。后来随着工副业队的发展,又用上了电动机带着石头滚子转动。

  第三道工序是蒸粉碎了的榨油原料;大铁锅里的水烧开以后,上搁一个铁架子,再铺一块棉包袱,原料就放在包布上。水蒸气透过铁架子的缝隙开始对原料进行熏蒸,榨油师傅不时地用一双竹棍来回翻动,达到受热平均的要求。熏蒸的技术含量极高,合理掌握熏蒸时间和原料的干湿度非常重要,是出油率高低的关键,也是保证油质的关键,所以,一般这个环节都是由经验十分丰富的老油工操作。

蒸原料

接下来的工序是包饼;包饼最考验师傅技巧的环节了,包饼看似简单,却也要一定的手脚功夫。将两个直径约60公分的铁箍叠放在地上,再将稻草的外枯层梳理掉,旋转成一个草窝平铺在铁箍上。能不能出油,出多少油,全部由包饼的师傅掌握(刚开始时候是用麻编制的麻襟子,编制成网状)。

蒸原料

蒸好的原料用包布提起,倒进放了稻草的钢圈中,稻草是蒸煮过后晒干的,以保其洁净柔软。

包饼

然后把熏蒸好的原料倒入其中,一边将箍外的余草往上拂,一边用脚踩压,平整后码放在一边,还要用抿子将稻草整理畅顺,包裹严实,以确保上榨后原料末不会外漏,打榨时不会炸箍。

包饼

榨油师傅在操作

俗话是这样说的:一坯二碾,三包四打。包饼也要包得好,不包平就不出油,油就藏在里面。就要踩得四周一样平,要踩平,中间不能藏芯。

踩饼

码饼

码饼

“榨油”是油坊最核心的工序,等码放到一定层高时,放到墩子上绞压,经反复绞压的原料饼会基本成型。码饼就是将绞压后的饼码放到木榨鼓中,码放必须整齐有序,一个个紧挨摞好,一般木榨鼓一次性能放入20多块饼。再用各式尖板(楔子)将其尖牢,这道工序又叫插楔。一切就绪,只等打榨。

装饼

装饼

据崔师傅讲述,木榨的正前上方梁上用一根粗麻绳悬着一根油光发亮的油锤。油锤是由一根长约5米直径约20公分的柏枝树和铁锤组成,柏枝树重而实,打榨时不易撞坏且有力度,加上一端的铁锤,总重量200余斤,中间系一根粗麻绳,吊于梁柱之上。一般由5人协作打榨,前面4人紧握绳索和榨锤木柄,来回使力,后面1人掌握榨锤方向和落点,确保每一锤都精确地打撞在木尖上,既要有精度又要有力度,十分消耗体力。

古法木榨的其中一种方式

网图 古法榨油的一种方式

由于气温较高,油坊内又有两口大铁锅分别在炒籽和熏蒸,室内温度更高,每个人都赤膊劳作,浑身上下汗水湿透,边打边有节奏地喊着号子,浑厚的号子声和撞击木尖的咣当声汇成了一支特殊的交响乐。

旧时榨油工操作

古法榨油的师傅撞油

榨油的油锤

等一根木尖打进去以后,再加新的木尖,反复加尖打榨,利用物理原理压榨出油,黄亮的油从木榨底部的出油口汩汩流出。

压榨中

油从木榨底部的出油口汩汩流出

据崔师傅介绍,那时候他们一个班要榨12榨。这个是后来一些时候了,已经用上了铁榨了。榨油车间安装有五部螺旋榨油机。

每100斤黄豆大约能榨出20多斤豆油,出油率也根据黄豆的质量和工序技艺而定。

每100斤棉花籽大约能榨出十几斤棉油,不过同样要根据棉花籽的质量和榨油工序的技艺而定。

古法榨下的油

下来把榨出来的油用纱布过滤,再倒入油桶过滤。

最后一道工序;解除榨干后的油饼上的铁圈、搬运存储油饼。黄豆饼叫豆饼。记得那时候一毛钱一斤,买回来给猪当饲料,但那还要村主任批示才能买回。棉花籽饼叫棉饼,油菜籽饼叫菜籽饼,各种饼用途较多,是牲畜以及猪羊的好饲料,种果树和庄稼的好肥料。

记得1960年吃大食堂时,人们食品缺少,将棉仁饼搅到粮食里,制作成烧饼,吃的人们往往几天都拉不下来。

后来,随着工副业队的发展,榨油设备又换成了铁榨,也就是螺旋榨,这样就节省人力物力,并且提高了效率。后来又改成了更加先进的液压设备。

榨油设备又换成了铁榨,也就是螺旋榨 横榨

榨油设备又换成了铁榨,也就是螺旋榨 立榨

以前的古法木榨油,好些工序都需要老师傅传绶,后来,换成了铁榨设备以后,一般的正常的人也能够操作了。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村那时候大部分还是榨的棉花籽油。榨棉花籽油工序一样,就是不用炒制原料。

现在人们吃油讲究精炼油,或者这个油,那个油,那时候的棉花籽油,在现在说来是根本不能吃的,都是那时候的土榨油,当时我们那里棉花籽榨下的油,就是直接榨下没有精炼过的油,按现在的标准那是根本不能食用的,因为棉花籽油里面含有一种能致人心脏衰竭,瘫痪,以及一些其他疾病的物质,棉酚,长期食用会引起中毒。可是,在那时候就根本讲究不了那么多,只是盼望能够多领一些油。

那时候榨油作坊的工作虽然辛苦,但是工分挣得高,所以,在那时候也还是一个人们比较向往的工作,而且还能够搞一些特殊。

朋友们说了,一个个光着身板在油房里干活的工人,能搞什么特殊哩!前面说过,那时候各种物质还是比较匮乏,特别是食品方面,当时人们虽然勉强能吃饱了,但是普通人一年也吃不上多少油,而在油坊上班还能够搞一些特殊。

榨油房工人们每天上班,大部分都从家里带一些玉米面,或者红面(当时白面还是比较少的),到了吃饭的时候,工人们就将自己带来的面做成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

其实说是美味佳肴,只是针对那时候吃饭的状况而言。

如果放到现在,那些食品是不屑一顾的,是上不了台面的一些食品。

有的人他拿的是红面,就将红面和成我们当地的一种面食,贴稼,也叫贴八咕,具体做法是,将红面用温凉水和起,和的时候稍微稀软一些,饧上一会儿,水开了以后,将那饧下的面用铁铲放到切菜的菜刀上,用铁铲将面稍微抿一下光滑,再用竹筷子,一下一下将面贴到锅里,中间粗,两头尖,大体有一般人食指粗细,爱吃细的可以贴的细一些,爱吃粗的也可以贴的粗一些,滚上一会儿就成了。

然后,他们再在锅里放油,炸一些花椒,葱蒜,将红面贴稼炒出来,在当时那就是一种非常美味的佳肴了。

还有的人他将和好的贴稼面,直接贴到油锅里用油炸出来吃,在当时那更是一种非常美味不错的食品了。

将贴八咕用油炸出来

而有的拿玉米面的人,他就将玉米面做成我们当地的一种特色食品;谷垒(谷垒,当地的一种土语叫法也有叫谷累,圪垒,还有叫不烂子的,总之没有一种官方准定叫法)。用红面也可以,但大多是用玉米面。

谷垒是我们当地的一种特色食品,特别是困难时期,家家户户为了节省粮食而制作的一种食品。谷垒制作简单,菜多,面少,大部分菜都可以制作谷垒,什么茴子白,胡萝卜,茄子,比较好一些的是山药蛋,豆角做成的谷垒。还有榆钱儿,槐花儿,苜蓿,扫帚菜,苦菜做成的谷垒也不错。再就有很多种蔬菜的叶子,比如莴笋叶,萝卜叶,水萝卜叶等,甚至在三年困难时期豆叶子,玉米皮,玉米芯磨成粉还能够做成谷垒,但那是太难以下咽的了。

那时候白面是非常稀缺的,只有用一些玉米面,或者红面,切上一大盆菜,切的时候切得比较碎一些,而山药蛋,胡萝卜就要用擦子搽成丝,拌上一些面粉,充分搅拌均匀,上蒸笼蒸熟,一般十几二十分钟就熟了,有条件的炸上一些食用油一喷,就是一道香喷喷的别有风味的特色食品了。

但是那时候食用油也是非常稀缺的,只能是撒上一些盐,搅拌起来凑乎吃。

谷垒

还有一种谷垒,是用铁锅炒出来吃,但在那时候就是比较奢侈一些的了。因为那种谷垒,都是用的面,不用蔬菜,当然了白面为最好,但是那时候白面是比较稀缺的,只能是用玉米面,红面。

具体做法是;锅里面放上一些食用油,油滚以后炸几粒花椒,葱蒜片,直接将面倒进锅里,陆续适量加一些水,用铁铲迅速搅拌,直到锅里的面搅拌成了一个个如孩子们玩的玻璃弹珠大小的面团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盖上锅盖,小火焖上一会儿就成了。那个谷垒虽然口感不怎么样好,但是,因为都是用面做成的没有一点蔬菜,因此非常扛饿,耐饱,那时候人们田间劳动,早上吃上一碗炒谷垒,一上午也不觉得饿,反而是一会儿就口渴的不行了。

而在油房里上班的工人们,他们吃谷垒却是又一种方法,油房里有的就是油,他们炒谷垒的时候,也是先将锅里放上油,炸花椒,葱蒜片,然后放面,但他们只用一点水,直接就是用油将面炒出来了,你说那样的谷垒,虽然是香喷喷的,但是要经常吃的话,恐怕也是会受不了的。

还有的工人师傅们,送饭的时候,家里送一些玉米面窝窝头,将窝窝头切成片,在油锅里一炸,撒上一些盐,在当时也是一种非常美味的食品。

那时候我是生产队的会计,经常在我们工副业作坊给社员们领东西,因此上在各个作坊都比较熟悉,每每遇上在工副业作坊领东西,我都偷偷地跑到油坊里大快朵颐,什么油炸贴八咕,油炸窝窝头,油炒谷垒,都要品尝一些,往往这么一吃,中午的饭也基本上省下来了。

这是说到了故乡榨油坊引起来的一段小插曲。

文中部分资讯图片来自网络,真诚感谢原创作者辛勤付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