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永乐朝瓷器的特征及鉴定要点

泽霖文史 2024-06-13 08:32:53

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其孙子朱允炆继位,是为明惠宗。朱允炆为巩固统治,与朝臣密谋,欲铲除诸王,此事威胁到了燕王朱棣。于是朱棣起兵,夺得帝位,是为明成祖。

1403年,朱棣定年号永乐,开启了大明的永乐一朝。朱棣是个极有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重视经济、勤政爱民,善用人才,所以国家经济和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政治清平、百姓安乐、国力达到鼎盛。

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朱棣登上帝位后,将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南京仍作为陪都。为了安抚南方的宗室和臣僚,仍维持南京朝廷的六部规模。北京成为新都后,两京所用瓷器数量大大增加,此时景德镇的御窑厂承担起绝大多数宫廷用瓷的烧造。

明永乐甜白釉划花缠枝莲纹梅瓶

永乐瓷器的艺术风貌究竟是怎样的呢?由于文献记载中的讹误,众多专家学者曾对永乐瓷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误解,如认为永乐瓷胎普遍较为厚重。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开展,考古人员在景德镇御窑厂遗址陆续发掘出土了不少永乐朝官窑器的瓷器碎片,这为复原永乐瓷器的风貌提供了直接的佐证。

明永乐青花折枝花纹八方烛台

实际上,永乐瓷器的胎土经过了特别精细的淘洗,因此所含的杂质非常少,保证了胎质的纯净。这样高品质的胎土烧制出来的瓷胎,颜色很洁白。而此时器物的胎壁并非那么厚重,而是普遍轻薄,有的甚至薄到几乎只有瓷釉没有瓷胎一样,迎光照看,暗花图案清晰可见,因此赢得了“脱胎”“卵幕”等美称。

明永乐甜白釉僧帽壶

所以,永乐瓷除了少数的白瓷梅瓶或大盘类器物,很多甜白器、青花器的胎骨都非常轻薄。甚至还有一种“半浆胎”器物,胎土淘炼更为精细。永乐瓷轻薄胎体的特性,也导致其坚硬程度稍差了一些。

明永乐甜白釉暗花龙纹盘结合出土资料和传世品来看,永乐一朝生产的瓷器釉色品种并不太多,主要有白釉、红釉、翠青、影青等。白釉细润洁白,有“甜白”之称。也有人认为这种白瓷,可以填上其他彩色,成为彩瓷,因此又有“填白”之称。

明永乐鲜红釉印花云龙纹高足碗

永乐红釉的烧制,比洪武朝时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窑工对还原气氛的掌握更加纯熟,所以红釉发色都较为鲜艳,鲜红如血或红宝石,釉面匀净,称为“宝石红”。因为这类器物多用于祭祀,所以又称为“祭红”。值得一提的是,永宣时期的瓷器凡内外均施颜色釉的,其口沿处大多有一条呈白色的透明釉边线,非常整齐,称为“灯草边”或“灯口草”。这种现象在宣德朝瓷器最为典型,在永乐红釉中并非一定存在。在鉴定时,需尤为注意。永乐红釉器物不大常见,因此也就十分名贵。

明永乐影青暗花缠枝莲纹碗

永乐影青实际上是仿制宋代影青的一种釉色,其颜色要略深于宋代影青。翠青釉则釉层较薄,釉质细腻,光滑明亮,色调柔和,呈半透明状,属于模仿宋代龙泉窑的一个品种。

过去在传世品中,未见永乐彩瓷,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永乐瓷器在彩瓷烧造方面并未下很大工夫,仅有釉下彩瓷这一种,也就是青花。随着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出土实物证明,在永乐一朝,彩瓷品种至少有白地釉上红彩、青花红彩、白地孔雀绿彩、白地刻填酱彩、黄地绿彩、绿地酱彩等。

明永乐青花竹石纹碗

在永乐彩瓷中,青花占据了最大比重。此时的青花仍选用进口苏料,这种进口青料的特点是,含铁量高,含锰量低,这就减少了青中的紫、红色调,所以在适当的火候条件下,青花能呈现出纯净的宝石蓝般的色泽,但含铁量较高,也使得青花显色浓淡不一,颜色较深的部分会成为蓝黑色,有的甚至会出现黑褐色的结晶斑,并且吃入胎骨,失其下凹,以手抚摸常有凹凸不平之感。

明永乐青花压手杯

永乐朝瓷器的纹饰,以绘画为主,少量刻划暗花。纹饰题材主要有缠枝莲花、折枝牡丹、折纸菊花、狮球、鸳鸯、花果、蕉叶、回纹等。总体纹饰风格偏繁密,层次较多,但少于元代时。青花彩绘精细,轮廓线不太明显,青花有晕散现象。刻划暗花笔道纤细浮浅,笔力刚劲,图案花纹比较清晰。

明永乐翠青釉罐

从器型上看,这一时期的大件器物较为少见,明显区别于元代时。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当时仍有大盘外销,而且口径很大。这说明此时国内外瓷器市场的需求,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不能武断地认为永乐不产大器。这时的器物品种也不复杂,主要为盘、碗、杯、高足碗、瓶、罐等常见器型,如梅瓶、玉壶春瓶、玉壶春执壶、抱月瓶,以及各式碗、盘、压手杯等。尤其是压手杯,是永乐时期的典型器物。值得注意的是,永乐瓷器除了大盘、扁瓶等少数大件器外,多数器物的底部均已施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代特征。

再说说款识方面。从永乐朝开始,瓷器上出现了年款装饰。但此时带有款识的瓷器并不多见。如极个别的白釉小碗等器物,会带有年款,一般书写或刻划于碗内心部。永乐年款特别少见,也是鉴定该朝瓷器的一个重要依据。

就目前实物来看,永乐官窑款仅见“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尚未见“大明永乐年制”这种六字款,以及“永乐年制”四字楷书款。“永乐年制”四字篆书款,有刻、印、青花书写这三种方式,其中刻、印的款用于甜白器和红釉器内底中心,款外加单圈或其他花边装饰。印款一般比较模糊,刻款字体结构自然不呆板,鉴定时要格外注意特别清晰及特别规矩的款识。青花书写的款识,用于青花压手杯,其他青花器尚未见。

作者 | 泽霖文史

来源 | 公众号泽霖文史(zelinwenshi)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