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逛完山西博物院直接被历史文化震撼到了

人生哲理思考 2025-02-10 16:40:57

观山西博物院有感

踏入晋博心魄摇,百年史韵眼前飘。

青铜熠熠彰华彩,书画悠悠诉旧朝。

七史专题呈盛景,五艺瑰宝展丰韶。

归来思绪仍澎湃,古韵长怀意未消。

穿越历史长河:邂逅山西博物院

当你踏入山西博物院的那一刻,就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时光之旅。这座位于太原市汾河西岸的文化殿堂,承载着山西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是了解三晋大地前世今生的绝佳窗口。它不仅是文物的栖息地,更是历史的讲述者,每一件展品都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奥秘。

历史风云:百年岁月中的晋博

山西博物院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19 年,其前身为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 ,诞生于新文化运动的浪潮之中,与南通博物苑、北京国立历史博物院和故宫博物院等十余所博物馆一道,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博事业的先河。创立初期,它广泛搜集教育品、中外动植矿物标本、乡里金石文物以及先贤遗文,旨在促进教育普及,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知识与文化。

此后,山西博物院历经多次改名与合并。1925 年 10 月,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附设博物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馆舍面积扩大,馆员增多,藏书量也大幅增长 。1933 年 10 月,遵照省府颁发的《山西省民众教育馆组织规程》,在山西公立图书馆原址及所有图书物品的基础上筹备开办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办馆宗旨以教育为主,不仅设立了民众学校、体育场、电影院、茶社等设施,还创办《民众教育》月刊,并举办各类展览,积极开展民众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然而,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同年 11 月 8 日太原沦陷,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落入日军手中,被更名为太原图书馆,附设于 “山西文化保护会”,先后由日军山冈部队、舞兵团和山西陆军特务机关代管。1940 年 12 月,太原图书馆又被移交伪山西省署,1941 年 1 月更名为山西省立新民教育馆。在这期间,日军从全省各地掠夺书籍、文物等以充馆藏,还将一些珍贵文物、书籍运往日本,致使文物藏品损失惨重,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此流失,给山西博物院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委任王仲元为接收委员,恢复 “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 馆名。但在 1948 年太原解放前夕,阎锡山将兵工厂设于民众教育馆馆址文庙,馆舍建筑和藏品再次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在战火中损毁,令人痛心疾首。

1949 年 4 月,太原解放,省立民众教育馆由人民解放军太原军事委员会文教接管组接管,更名为山西省图书博物馆,下设博物部。1953 年 9 月,山西图书博物馆与太原文物馆合并,正式更名为山西省博物馆。此后,山西省博物馆按照文化部的部署,完成了向地志性博物馆的转型,在藏品征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和馆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逐步发展壮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有的馆舍和设施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1992 年,山西省委和省政府决定筹建一座现代化新馆,以更好地展示山西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1997 年,山西博物馆新馆项目报经国家发改委正式立项,并被列为国家 “九五” 重点建设工程。2001 年,山西博物馆新馆奠基,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2004 年,新馆宣告竣工,并定名为 “山西博物院”。2005 年 9 月 26 日,山西博物院新馆正式建成开放 ,这座现代化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展品,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山西文化的重要窗口。

文化瑰宝:晋韵风华的艺术殿堂

山西博物院以 “晋魂” 为主题,通过七个历史文化专题和五个艺术专题,全方位展示了三晋文明在华夏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里,你能看到远古人类的生活痕迹,感受夏商时期的青铜文明,领略晋国霸业的辉煌,体会民族融合的魅力,欣赏佛教艺术的韵味,了解戏曲故乡的渊源,以及探寻天下晋商的传奇。

在 “文明摇篮” 展厅,众多西侯度遗址、陶寺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如锯齿刃器、石磨棒、陶斝等,将带你回溯到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见证山西这片土地上人类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感受远古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而 “夏商踪迹” 展厅则陈列着大量夏商时期的青铜器,这些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青铜器,不仅是当时高超青铜铸造技艺的体现,更是那段历史的生动见证,让你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青铜时代。

“晋国霸业” 展厅无疑是博物院的一大亮点,这里汇聚了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众多历史遗迹,尤其是 “天马 - 曲村遗址” 和 “晋侯墓地” 出土的文物,其中晋侯鸟尊更是山西博物院的 “镇馆之宝”。这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构思奇特,想象卓绝,华美的造型艺术和精巧的实用功能完美结合 ,其盖内和腹底铸有的铭文 “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表明它是晋侯宗庙祭祀的礼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站在晋侯鸟尊前,你能深切感受到晋国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以及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山西地处中原腹地与塞外草原的农牧交错地带,自古就是民族融合的 “大熔炉”。“民族熔炉” 展厅通过展示 “长城内外”“平城时代”“别都晋阳”“异域来风” 等不同时期的文化遗存,生动地展现了山西在民族融合交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不同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痕迹,感受到多元文化共生共荣的独特魅力。那些胡人吃饼骑驼俑、黄釉模印胡人双狮纹扁壶等文物,仿佛在诉说着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往来,见证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佛风遗韵” 展厅集中展示了山西佛教遗迹,从北朝风貌到盛唐气度,再到宋明市相,各个时期的佛教艺术精品琳琅满目。精美的石刻造像、绚丽的壁画、栩栩如生的彩塑,让你沉浸在佛教艺术的博大精深之中,领略到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所产生的独特韵味。当你站在这些佛像前,感受到的不仅是艺术的震撼,更是心灵的洗礼。

作为中国戏曲的发源地之一,山西的戏曲历史源远流长。“戏曲故乡” 展厅通过展示 “戏曲先声”“搬演人生”“梆音彻响” 等不同阶段的戏曲物质遗存,系统地呈现了山西戏曲从先秦到隋唐五代的萌芽,到宋金至明清时期的形成与鼎盛,再到明末清初梆子戏蓬勃发展的历程。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戏台模型、精美的戏曲壁画、形态各异的戏曲人物雕塑等,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唱腔和激昂的锣鼓声,感受到山西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明清时期,晋商纵横天下,在中国和世界商业史、金融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天下晋商” 展厅通过 “渊源”“辉煌”“传承” 三个部分,展示了晋商从明初兴起,到清道光初年创立票号走向辉煌,再到洋务运动后兴办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那些晋商大院、会馆商号的模型,以及账本、汇票等文物,生动地再现了晋商当年的商业活动和生活场景,让你深刻体会到晋商的智慧、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专题探秘:多维视角下的山西

除了历史文化专题,山西博物院的五个艺术专题同样精彩纷呈 。“土木华章” 展示了山西古代建筑、壁画、彩塑和琉璃艺术,让你领略到山西古建筑的独特魅力和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从应县木塔的精巧结构到永乐宫壁画的绚丽色彩,从双林寺彩塑的栩栩如生到介休琉璃的流光溢彩,每一件展品都让人叹为观止。

“山川精英” 展厅则是古代玉器的世界,这些温润细腻、造型精美的玉器,不仅是美的象征,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新石器时代的玉琮到明清时期的玉摆件,每一件玉器都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让人感受到中国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翰墨丹青” 汇聚了众多古代书画作品,从晋代的古朴书法到明清的写意绘画,这里是艺术的殿堂,让你沉浸在书画的墨香之中,感受古人的才情与意境。一幅幅精美的书画作品,或飘逸洒脱,或雄浑大气,展现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让你仿佛与古代文人墨客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方圆世界” 以古代货币为主题,展示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各种货币,带你了解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演变历程,感受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紧密联系。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形状各异的刀币、布币,圆形方孔的铜钱,以及金银元宝等,每一种货币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它们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也是历史的缩影。

“瓷苑艺葩” 展厅陈列着古代瓷器,这些瓷器造型优美,釉色丰富,工艺精湛,反映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高超水平。从质朴的原始青瓷到华丽的明清彩瓷,每一件瓷器都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你领略到中国瓷器文化的博大精深。无论是细腻温润的青花瓷,还是色彩斑斓的粉彩瓷,都让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畅游攻略:开启晋博奇妙之旅

前期准备

为了确保顺利参观,记得提前 3 日(含当天)在 “山西博物院” 官方微信菜单 “参观服务” 中,选择 “山西博物院预约” 进行分时段实名预约 ,每个预约单最多可预约 3 人,每张身份证每天限约 1 次。山西博物院开放时间为 9:00 - 17:00 ,16:00 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尽量避开周一前往。如果想要更舒适地参观,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携带轻便的背包,以便长时间行走和存放个人物品。此外,提前了解展览内容和相关历史知识,可以让你在参观时更好地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收获更多。

交通指南

前往山西博物院交通十分便利。如果选择公共交通,可乘 865 路公交车在山西博物院站下车;乘 69 路公交车在省博物院站下车即到。也可乘 6、602、803、807、831、845、866 路公交车,在漪汾桥西站下车后,沿望景路南行约 1000 米到达;或乘 1、38、611、618、809、813、822、818、848、855、859、863、308 路公交车,在迎泽桥西站下车,沿文兴路北行约 1000 米抵达。

如果自驾,博物院设有停车场,位于北门、东门两侧 ,车辆只可从东门、北门进入,停车每半小时收费一元。不过,院内车位有限,机动车排队进场等候时间较长,所以提倡绿色出行。

参观路线

山西博物院主馆为四层建筑,展览内容丰富,合理的参观路线能让你更好地领略晋文化的魅力。这里为你推荐两条参观路线:

路线一:乘坐电梯直接上四层,从 “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 这五个艺术专题展厅开始依次向下参观,最后到二层参观历史文化专题展厅,这样可以先感受艺术的熏陶,再深入了解历史的脉络。

路线二:先上二层参观 “数字青铜” 和临展厅,然后再前往四层依次向下参观其他展厅。这条路线的好处是可以先对博物馆的特色数字展览和临时展览有个初步了解,再全面深入地参观各个展厅。

讲解服务

参观过程中,讲解服务能让你更好地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山西博物院提供多种讲解服务:

参观须知:文明观展的约定

当你踏入山西博物院,一场与历史的对话即将展开,但为了确保文物安全和良好的参观体验,还需了解并遵守一些参观须知。

入馆时,需凭二代身份证、护照或港澳台证件,经由指定通道接受安检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刀具、腐蚀性物品等违禁物品入馆。请自觉接受安检,配合工作人员的检查工作。

馆内严禁触摸展品,禁止在展厅内饮食 ,也不要使用闪光灯、自拍杆、三脚架、摄像机等拍摄,以免对文物造成损害。同时,请勿在馆内吸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喧哗、嬉戏、攀爬,保持安静、整洁的参观环境,尊重其他参观者和文物。

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者须有人陪伴参观 ,衣冠不整、酗酒及精神疾病患者、携带宠物者谢绝入馆。如果携带箱包,须寄存。团队参观时,20 人以上团队需提供参观人员名单(名字 + 身份证号) ,20 人以上团队需提前 2 个工作日预约,预约电话为 0351—8789555 。

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与馆内工作人员联系,或拨打电话 0351 - 8789188 。遵守这些规则,不仅是对文物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敬畏,让我们一起文明观展,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周边美食:舌尖上的山西味道

参观完山西博物院,肚子是不是已经咕咕叫啦?别着急,博物院周边藏着不少美食宝藏店,绝对能满足你的味蕾。

位于西渠路 24 号北侧 2 号门南第一间的六味斋 ,是一家拥有 200 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店内的酱肉堪称一绝,肉质精良,油光闪亮,香味浓郁,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无论是酱肉、酱肘花,还是香肠、蛋卷,每一种都风味独特,让人回味无穷。除了酱肉,这里还提供多款简餐、饮料,价格实惠,性价比很高。

如果你想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汤,位于漪汾街和文兴路交叉口麦特摩尔大厦一楼底商 2 号的向阳羊汤(漪汾店)绝对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家店的羊汤深受食客喜爱,汤头醇厚鲜美,羊肉软烂入味,没有一点膻味,再配上一个油酥饼,简直是人间美味。店内的卫生环境也很不错,服务态度热情周到,人气菜品除了羊汤,还有羊杂汤,里面的羊杂处理得很干净,吃起来口感丰富,让人赞不绝口。

此外,柳巷夜市和食品街距离博物院也不远,这里汇聚了各种山西特色小吃,如剔尖、臊子面、炸酱面、灌肠、太谷饼、晋祠烧饼等,让你可以一站式尝遍山西美食 。在食品街,你还能找到上过央视的老刘蒸饺,虽然早上没有蒸饺卖,但丸子汤、甜麻叶可是一绝,丸子汤鲜香四溢,甜麻叶铺了厚厚一层糖霜,两者搭配,口感绝佳,让人忍不住大喊 “早起值得” 。

住宿推荐:舒适便捷的休憩之所

逛累了一天,找个舒适的地方休息至关重要。博物院周边的住宿选择丰富多样,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华尔顿酒店(山西博物馆店)位于万柏林区前北屯路文兴苑西 36 号商铺二层 ,距离山西博物院仅 616 米,步行即可到达。酒店开业于 2019 年,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太原理工大学、山西煤炭博物馆、山西地质博物馆、山西图书馆等多个文化场所 。酒店楼下有大型连锁超市美特好,周边饭店、便利店众多,生活十分便利。这里的房间设备齐全,配备独立空调、一次性洗漱用品、一次性拖鞋、24 小时热水及吹风机 ,还提供免费洗衣房、微波炉等设施,让你在忙碌一天后能全身心放松。酒店还提供 24 小时前台服务,为你的行程安排提供贴心帮助。

如果你追求更高品质的住宿体验,太原滨河西路山西博物院亚朵 S 酒店绝对是不二之选。这家酒店于 2024 年开业,位于迎泽桥西、汾河河畔 ,紧邻山西省博物院、太原市图书馆、中国煤炭博物馆,毗邻中海国际中心、信达国际等商业中心,出门即是城市快速路滨河西路,出行十分便捷。作为亚朵集团的高端品牌,酒店具有独特的艺术品位,专注服务于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群。酒店的房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全,部分房型配备空气净化器和小度智能客控 ,还有落地窗可享汾河美景。这里的服务也十分贴心,不仅有奉茶文化、三分钟入住、便签诗文、延迟退房等特色服务,还提供宵夜,走的时候还会送伴手礼,让你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

感悟与互动:共赴历史之约

山西博物院,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文化的殿堂,就像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件展品都是书中的文字,记录着山西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它不仅是文物的汇聚地,更是知识的宝库,艺术的源泉,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养分,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如果你也对历史文化充满热爱,不妨亲自来山西博物院走一走,看一看,去触摸历史的痕迹,聆听文物的低语 。相信你一定会被这里的一切所震撼,所感动。参观结束后,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参观感受,也可以提出你对山西博物院的疑问,我会在这里积极与你互动,一起交流关于山西博物院的点点滴滴,期待你的留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