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探清徐
千载清徐韵自长,人文胜景绽华光。
贯中妙笔千秋著,陈醋香飘万里扬。
背棍欢腾民俗乐,云泉秀丽水波长。
孟封饼美舌尖醉,欣往此城寻古章。
清徐初印象:魅力小城的独特名片
“华夏文明看山西”,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着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和县城,清徐县便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坐落在山西省中部,是省城太原的南大门,虽然面积不大,却承载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素有 “醋都葡乡” 的美誉。清徐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处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去探索、去品味。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清徐,领略它的历史、人文、风俗、文化、特色景点和特色美食,感受这座小城的独特风情 。
追溯历史:千年古县的岁月沉淀
清徐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八九千年前,那时这片土地上便已有人类活动的踪迹。作为千年古县,清徐历经岁月变迁,见证了无数的兴衰荣辱,宛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
春秋时期,清源与徐沟同属祁氏邑,公元前 514 年,梗阳成为晋国的七个县之一,这便是清徐建县的开端。此后,历经战国、秦、汉、魏、晋等朝代,清徐的归属虽不断变化,但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隋开皇十六年,清源县正式设立,因城西北有清源水而得名,这也是清源作为县名的开端。然而,隋大业三年,清源县被废除并入晋阳县,直到唐武德元年才复置。此后,清源先后隶属于河东道并州、太原府等地。
金大定二十九年,徐沟县正式设立,至此,清源和徐沟两县并立。此后,两县在历史的变迁中命运交织,共同演绎着清徐的故事。
兴定四年,清源被设置为晋州,管辖徐沟、祁县、太谷三县,这一时期,清徐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成为了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元代时,晋州被废,清源依旧为县,清源和徐沟两县隶属中书省冀宁路。明清时期,清源、徐沟两县都在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的统辖之下。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源的建制发生变化,由县降为乡,隶属于徐沟县,不过后来又重新设置为清源县。
民国时期,清徐的建制也经历了多次变革。1912 年,清源县得以复置,清源、徐沟两县直接由山西省管辖。1913 年,省与县之间设置道,清源、徐沟两县归属冀宁道。1915 年,清源县降格为镇,隶属于徐沟县;1917 年,清源县又重新恢复县的建制。抗日战争期间,清徐的政权呈现出复杂的局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军民成立了清(源)、太(原)、徐(沟)抗日民主县政府,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重要贡献 。
1952 年 7 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名称的首字,定名为清徐县,县政府设在清源镇,从此,清徐开启了新的发展篇章。1959 年 1 月,清徐县划归太原市,成为太原市的郊区县,逐渐融入了太原的城市发展格局,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人文之光:名人辈出的文化沃土
清徐,这片充满灵气的土地,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更是名人辈出,孕育出了许多在历史长河中闪耀光芒的杰出人物,他们的故事和成就,为清徐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起清徐的名人,首屈一指的当属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他被称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部《三国演义》更是流传千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长篇小说以宏大的叙事结构、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战争描写,展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的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 。罗贯中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还通过作品传达了对历史、政治、人性的深刻思考,让后人在阅读中获得无尽的启示。
清乾隆壬戌科武状元贾廷诏也是清徐的骄傲。他出生于清源县高白村,自幼臂力过人,酷爱武术。在湖广武举白某的悉心教导下,贾廷诏的武艺日益精进。乾隆元年,年仅二十二岁的他参加武举考试,一举夺得丙辰恩科武状元。此后,他继续深造,对古兵书深研细读,不断提升自己的武学造诣。乾隆七年,贾廷诏再次参加武举会试,并在殿试中勇夺魁首,被乾隆帝亲点为武状元,被授予头等御前侍卫的职位,负责守卫紫禁城。在任期间,他以身作则,所带士兵纪律严明、作战英勇,多次击败海盗,赢得了百姓的称颂和督抚的嘉奖。他还著有《三韬六略之解》《孙子兵法浅释》等兵书,成为清军驻山东官员学习的参考书 。贾廷诏的武学成就和军事才能,不仅为清徐赢得了荣誉,也为中国的军事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除了罗贯中和贾廷诏,清徐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如春秋时期梗阳的第一任县官魏戊,他廉洁奉公,从政有方,受到百姓的好评,其事迹被记载于《左传》之中,成为了清徐廉政文化的典范 。清代的王如兰,在任陕西合阳知县期间,减少税役,革新陋规,勤勉政事,办事干练,廉洁奉公,每日坚持坐堂断案,许多疑难案件一经他手,定会当堂审清断明,不留后牍,绝无冤案,民间有 “青天王一堂” 之称 。他还重视家乡的教育,积极倡导全县乡绅捐资兴建书院,自己首先带头捐资,为清徐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名人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清徐的历史天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们的成就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徐人奋发向上,也让清徐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了清徐人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 。
风俗画卷:传承千年的民俗风情
清徐的风俗文化,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智慧和情感寄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徐沟背铁棍和架火节。
徐沟背铁棍是清徐县徐沟镇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被誉为 “空中舞蹈”“无言戏剧”“活动雕塑”“流动杂技”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起源于金大定二年(公元 1162 年),最初由抬神求雨活动演化而来,在明嘉靖年间最终形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徐沟背铁棍的表演形式独特,一个人背后竖一根铁棍,上面举着一个或多个演员,随着背铁棍演员的步伐起伏,铁棍上的化妆演员就会在空中飘舞起来,宛如仙女下凡。表演内容丰富多样,多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往往就能反映一出戏或一个故事,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经典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都能在背铁棍表演中生动呈现。演员们的服饰鲜艳华丽,妆容精致细腻,再加上独特的造型和灵动的表演,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艺术世界 。在表演过程中,背铁棍艺人步伐稳健,动作协调,与铁棍上的小演员默契配合,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观众的目光。
架火节则是清徐另一项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别名叫醋都庙会,拥有一千多年历史,每年从正月初八持续到正月十六 。这一节日的起源与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相传凡界人得罪玉皇大帝,天庭降旨派三官大帝在正月十五纵放天火焚烧人间,三官大帝不忍嫁祸于人,于是点化人们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二更时分家家点明火放高火,凡界百姓依言照办。次日却有天宫启奏玉帝,言明真相,玉帝加罪三官大帝,将其腰剁三截扔下凡界。人们为报答三官大帝救命之恩,忍痛供奉大帝肢体,每年正月十五,搭供棚燃香烛供奉三天,夜放焰火以示纪念,这一民俗文化活动便流传至今 。如今的架火节,是一场集逛庙会、品小吃、观架火于一体的盛大节日。节日期间,县城的东湖广场、东湖南岸、醋都广场和葡萄长廊等地热闹非凡,各种民间工艺、文化图片、戏曲、歌舞表演精彩纷呈,各乡镇特色民间文艺节目也在此集中展演。最令人期待的当属架火表演,在一个高耸入云的架子上,一层一层摆满鞭炮,鞭炮的导火线拴在一起,由主场人员用长的导火线引燃,瞬间,鞭炮从下往上一层一层炸开,火光冲天,响声震耳欲聋,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人们围在架火周围,欢呼雀跃,共同感受着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享受着传统年俗带来的乐趣。
文化瑰宝:古老技艺的传承发展
清徐的文化,就像一座丰富多彩的宝藏,蕴藏着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清徐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这片土地历史文化的生动见证。
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无疑是清徐文化瑰宝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清徐作为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其酿制技艺源远流长,可追溯至西周时期。经过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而精湛的工艺。在漫长的岁月里,清徐的酿醋师傅们不断探索、创新,创造出了 “熏蒸” 工序和 “夏伏晒,冬捞冰” 的陈酿工艺,使山西老陈醋的品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如今,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酿制过程十分考究,从原料的选择到酿造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精选当地优质的高粱、大麦、豌豆等作为原料,经过磨、蒸、拌等工序后,进入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阶段。独特的熏制工艺是山西酿醋的关键环节,通过熏醅使醋增色、增香、增脂,还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淋醋则是用煮沸的水或醋将醋醅中的醋酸及有益成分过滤出来。最后,经过 “夏伏晒、冬捞冰” 的陈酿过程,醋在温度和水分的作用下,发生复杂的生化反应,形成了山西老陈醋 “绵、酸、香、甜、鲜” 的独特风味 。这种独特的酿制技艺,不仅让山西老陈醋成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更使其成为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清徐剪纸也是一项极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清徐人民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清徐剪纸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人物、动物、花卉、风景、民俗等各个方面 。在创作手法上,清徐剪纸融合了北方剪纸的粗犷豪放和南方剪纸的细腻婉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剪纸艺人凭借着一把剪刀和一张纸,通过折、剪、刻、镂等技法,将各种图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纸上,线条流畅、造型优美,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每一幅剪纸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文化内涵,如龙凤呈祥、年年有余、吉祥如意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如今,清徐剪纸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还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许多剪纸艺人通过创新和传承,将清徐剪纸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作品,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除了山西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和清徐剪纸,清徐还有许多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清徐砖雕、清徐彩门楼、徐沟豆腐干制作技艺、清徐孟封饼制作工艺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清徐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丰富了清徐的文化内涵,也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现代社会,清徐县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建立传承基地、培养传承人、开展文化活动等方式,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得以延续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清徐的传统文化,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
景点探秘: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清徐的美景,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每一处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这里既有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人文的匠心独运,让人流连忘返。
清源水城是清徐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它位于原清源古县城内,以东湖为中心,占地 1600 多亩 。这里水系发达,自然水域丰富,拥有天然湖泊东湖和 4 座莲花池,地下泉水轻涌,地上喷泉欢唱,宽大瀑布飞流直下,湖中的情侣划着轻舟,浪漫温馨。在改造过程中,清源水城保留修缮古建筑,新建建筑多采用欧美风格并融入现代元素,修复残断城墙与城门,与周边欧式建筑构成和谐之美 。漫步在清源水城,你可以欣赏到四大莲花水池的别致造型,在阳光折射下,水中形成五彩莲花,美如画卷;沿水道前行,漫步小桥亭台、临廊楼阁,虽不在江南,却胜似江南,给人时空穿越之感;泛舟湖上,凉意轻拂,水面泛起涟漪,鱼儿嬉戏,蜻蜓点水,楼亭倒影摇曳,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令人陶醉 。此外,这里还有精彩的文艺表演、丰富的美食和特色商业街,让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热闹的生活气息 。
云泉湖也是清徐的一处自然美景,它位于清徐县城西北的山区,周围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湖水清澈见底,色如翡翠 。这里空气清新,环境幽静,是远离城市喧嚣、享受大自然宁静的好去处。你可以沿着湖边漫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微风拂面的惬意;也可以选择在湖边垂钓,享受悠闲的时光;如果喜欢运动,还可以在附近的山林中徒步旅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每到春天,云泉湖周边的野花竞相开放,五彩斑斓,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绚丽的地毯;秋天,山上的树叶变得金黄,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
除了清源水城和云泉湖,清徐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清徐文庙始建于宋代,历经多次修缮,保存完好,是纪念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场所,这里不仅有精美的建筑和雕塑,还有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让你在游览中感受儒家文化的传承和作用 。清徐古城墙始建于明朝,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城墙周长 6 公里,共有四座城门,是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墙之一,站在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清徐县城,感受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清徐葡萄园种植了大量的葡萄,每年秋季,葡萄成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让你体验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感受丰收的喜悦 。
美食之旅:舌尖上的清徐记忆
清徐的美食,是一场味蕾的盛宴,每一道都承载着这座小城的独特记忆和深厚情感,让人回味无穷。
孟封饼是清徐县孟封村独特的传统名食,堪称 “饼中佳品”。它距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传说其诞生颇具戏剧性。清光绪年间,南里旺村财主冯某雇佣孟封村的赵晋山做饭,要求顿顿不重样。一次,赵晋山不小心将油洒在面粉上,无奈之下,他和上白糖,把不成型的面糊堆在鏊子上烙成面疙瘩,没想到财主尝后赞不绝口。赵晋山后来回到孟封镇,反复试验确定最佳配方,开了 “昌发祥” 饼铺,专做这种饼,最初叫 “孟封锅块”,后更名为孟封饼 。孟封饼以香、酥、软、甜、凉的特点闻名遐迩,它色泽金红,口感绵甜,冷热皆宜。其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面团需用精粉、水、白糖、油、干酵母调制,揉匀揉光;酥面则由精粉、油、泡打粉、白糖搓制而成 。制作时,先将面团搓条、下剂、按扁、包酥,再按扁擀成鸭旦形,卷起后用刀从中间切开,层次向外,拧成螺丝形,擀开,刷全蛋液、洒芝麻,最后入烤炉烤至金黄色 。如今,孟封饼不仅是清徐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美食,也是走亲访友的绝佳礼品,深受人们喜爱。
徐沟豆干同样历史悠久,早在唐朝前期,徐沟作为晋阳粮仓和河东商贸集散地,粮丰人旺,商人们开办粮食加工店铺,徐沟豆干便在那时应运而生 。它硬中带韧,咸香耐嚼,独特的口感得益于优质的原料、适宜的水质和精湛的制作工艺 。徐沟豆干的主要原料是黄豆,佐料有盐、黑酱、大茴、小茴、花椒、桂皮、香叶等,色泽通过炒熟的白糖染色 。其品种丰富多样,有名干王、熏干王、香干、鲜鱼干、鸡肉干、麻辣干等五十余个品种 。从原料到成品,徐沟豆干共需 16 道工序,包括选料、破料去皮、凉水浸泡、养酱、磨酱、煮酱、点豇、养酱、上帐、压酱、下帐、打块、凉晒、锅煮、凉晒、包装 。制作工具主要有石碾、石磨、铁锅、荆条浅筐、豆腐包、木杠、打块尺等 。如今,徐沟豆干不仅在当地广受欢迎,还畅销北京、内蒙、山东等地,成为清徐美食的一张亮丽名片 。
除了孟封饼和徐沟豆干,清徐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美食。清徐老陈醋作为中国四大名醋之首,不仅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还可用于烹饪各种美食,如凉拌菜、炖肉、面食等,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清徐葡萄品种丰富,巨峰、玫瑰香等品种果粒大、汁多肉厚、口感甘甜,除了直接食用,还能用来制作葡萄酒、葡萄干、果酱等 。徐沟灌肠是当地特有的传统小吃,已有数百年历史,它分红、白两种,红灌肠用鲜猪血与面制成,白灌肠不用猪血,呈灰白色 。灌肠口感筋道细腻、爽滑利口,既可冷食,也可热炒,佐以醋、蒜汁、卤、芝麻酱、黄瓜等,别有一番风味 。此外,还有逢蒙糕、徐沟坛子渣、蘸片、粑粑糕、清徐烧美等特色小吃,每一种都各具风味,让人垂涎欲滴 。
互动引导:共赴清徐,探寻未知
清徐,这座充满魅力的小城,无论是它悠久的历史、璀璨的人文、独特的风俗,还是丰富的文化、迷人的景点和诱人的美食,都让人深深着迷。它就像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