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下)

是烟火江湖 2023-09-06 10:19:08

《宋史·列传·卷四十二》记载了三个人:

夏竦、丁谓、王钦若。

其中丁谓和王钦若都是“五鬼”之一,北宋有名的大奸臣。

能和这两位豪杰并列,夏竦此人,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01

庆历三年(1043年)三月,一件大事在朝堂上炸开了!

官家竟然打算让知蔡州夏竦接任枢密使!

夏竦什么人啊?

妥妥的小人啊!

那可是为了升官,连妈死了都不回家守孝的小人啊!

言官们纷纷上疏,反对起用夏竦。

态度最激烈的,是欧阳修和余靖。

作为言官中的扛把子,两位大人的战斗力惊人。

一出手,便将夏竦的底裤扒了个精光:

1、任职陕西时,畏敌如虎,且工作态度敷衍,经常摸鱼(竦在陕西,畏懦苟且,不肯尽力,每论边事,但列众人之言,至遣敕使临督,始陈十策);

2、在军营里置侍婢,险些酿成军变(尝出巡边,置侍婢中军帐下,几至军变);

3、败军之将,无才无能,严重打击己方士气(卒于败丧师徒,略无成效,今而用之,则边将之志怠矣);

4、为人阴险狡诈,连吕夷简都忌惮害怕(竦挟诈任数,奸邪倾险,与吕夷简不协,夷简畏其为人,不肯引为同列)。

本以为这下稳了。

谁知仁宗竟毫不搭理,铁了心要用夏竦。

余靖急了,上疏称夏竦是小人,留在身边会蛊惑圣听(竦累表引疾,及闻召用,即兼驿而驰。若不早决,竦必坚求面对,叙恩感泣,复有左右为之解释,则圣听惑矣)!

没想到仁宗还是不理。

眼瞅着夏竦就要走马上任。

关键时刻,御史中丞王拱辰出手了!

按旧制,官员上任前都要面圣谢恩。

就在夏竦准备进宫,仁宗准备起身去接见的时候。

王拱辰突然上前,一把拽住仁宗的衣角!

仁宗被拽的一个踉跄,回过头一脸懵。

老王,你这是弄啥?

王拱辰也不玩虚的,直接表示,希望官家罢免夏竦,起用杜衍。

仁宗都觉得好笑,朕用人还需要经过你的首肯?

当下就想撇下王拱辰走人。

结果一迈步,却发现根本伸不开脚!

仁宗猛然想起:

艹!衣角还在王拱辰手里呢!

连忙呵斥:松手!

王拱辰非但不听,反而拽的更用力了。

摆明的态度就是,要么夏竦滚蛋,要么我就和你耗到底。

也就是王拱辰运气好,碰上的是仁宗……

要搁别的皇帝,估计早脑袋搬家了……

此时仁宗的处境就很尴尬。

王拱辰都摆出这么玩票的造型了,如果他还坚持己见,不就成不纳谏的昏君了吗?

没办法,仁宗只得下旨,罢免夏竦,改用杜衍。

可怜夏竦半道上就得知欧阳修和余靖联手想要搅黄他的好事,因此快马加鞭往开封赶,生怕煮熟的鸭子又给癞蛤蟆吃了!

结果好不容易赶到京城,离宫门就差一步之遥了!

突然得知,自己被罢免了!

枢密使之位与他失之交臂!

夏竦一时无法接受,哭着闹着要进宫。

但言官们早就堵在了宫门口,说啥也不放夏竦进去。

夏竦不服气,写万言疏自辩。

言官们更气了:

你夏竦什么货色大家心里都有数的,就摘了你四条罪已经很给你面子了,竟然还敢上疏狡辩,给脸不要脸是吧!

替仁宗草诏的孙抃更是一针见血:净扯些没用的,就是不回去老实工作(图功效,莫若罄忠勤;弭谤言,莫若修实行)!

夏竦气得要命:

孙抃我和你是有仇吗?这么挖苦我(吾于孙素无嫌,而批答见诋如此,何哉)!

但没卵用。

此时御史台和知谏院基本都站在新政党人这边。

夏竦再能耐,也说不过这帮大爷。

没办法,只得认栽。

夏竦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打道回府了。

他绝对想不到,自己这一走,生生把事情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02

朝廷里的新政党人已经上头了!

在他们眼里,这不是党争,而是以范仲淹为首的君子们怀揣救世济民的伟大理想,以大无畏精神直言进谏,成功挫败了小人夏竦的阴谋,铲除邪佞的壮举啊!

一时间举朝欢腾。

国子监直讲石介更是满怀激动,挥笔写下大名鼎鼎的《庆历圣德颂》。

于维庆历,三年三月。皇帝龙兴,徐出闱闼。晨坐太极,昼开阊阖。躬揽英贤,手锄奸枿。大声沨沨,震摇六合。如乾之动,如雷之发。昆虫蹢躅,妖怪藏灭。同明道初,天地嘉吉。初闻皇帝,蹙然言曰:予父予祖,付予大业。予恐失坠,实赖辅弼。汝得象殊,重慎微密。君相予久,予嘉民伐。君仍相予,笙鳙斯协。昌朝儒者,学闻该洽。与予论政,传以经术。汝贰二相,庶绩咸秩。惟汝仲淹,汝诚予察。太后乘势,汤沸大热,汝时小臣,危言嶪嶪。为予司諌,正予门闑。为予京兆,堲予谗说。贼叛于夏,往予式遏。六月酷日,大冬积雪。汝暑汝寒,同于士卒。予闻辛酸,汝不告乏。予晚得弼,予心弼悦。弼每见予,无有私谒。以道辅予,弼言深切。予不尧舜,弼自笞罚。谏官一年,奏疏满箧。侍从周岁,忠力尽竭。契丹亡义,梼杌饕餮。敢侮大国,其辞慢悖。弼将予命,不畏不慑。卒复旧好,民得食褐。沙碛万里,死生一节。视弼之肤,霜剥风裂。观弼之心,链金锻铁。宠名大官,以酬劳渴。弼辞不受,其志莫夺。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实赍予,予其敢忽。并来弼予,民无瘥札。曰衍汝来,汝予黄发。事予二纪,毛秃齿豁。心如一兮,率履弗越。遂长枢府,兵政无蹶。予早识琦,琦有奇骨。其器魁儡,岂视居楔。其人浑朴,不施剞劂。可属大事,敦厚如勃。琦汝副衍,知人予哲。惟修惟靖,立朝谳谳。言论磥砢,忠诚特达。禄微身贱,其志不怯。尝诋大臣,亟遭贬黜。万里归来,刚气不折。屡进直言,以补予阙。素相之后,含忠履洁。昔为御史,几叩予榻。至今谏疏,在于箱匣。襄虽小臣,名闻予彻。亦尝献言,箴予之失。刚守粹悫,与修俦匹。并为谏官,正色在列。予过汝言,无钳汝舌。皇帝明圣,忠邪辨别。举擢俊良,扫除妖魃。众贤之进,如茅斯拔。大奸之去,如距斯脱。上倚辅弼。司予调燮。下赖谏诤,维予纪法。左右正人,无有邪孽。予望太平,日不逾浃。皇帝嗣位,二十二年。神武不杀,其默如渊。圣人不测,其动以天。赏罚在予,不失其权。恭己南面,退奸进贤。知贤不易,非明不得。去邪惟艰,惟断乃克。明则不贰,断则不惑。既明且断,惟皇之德。群下踧踖,重足屏息。交相告语,曰惟正直。毋作侧僻,皇帝汝殛。诸侯危栗,坠玉失舄。交相告语,皇帝神明。四时朝觐,谨修臣职。四夷走马,坠镫遣策。交相告语,皇帝神武。解兵修贡,永为属国。皇帝一举,群臣慑焉。诸侯畏焉,四夷服焉。臣愿陛下,寿万千年。

“英贤”是谁?

当然是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这些新政党人了!

”奸枿”是谁?

还用问,当然是夏竦啊!

恭喜夏大人,成功从小人晋升为了奸臣!

夏竦气得吐血。

你们等着,老子和你们没完!

石介属实有些忘乎所以了。

他忘记了夏竦是个什么样的人!

那可是个睚眦必报的主!

而且毫无底线,什么都能干得出!

举个例子。

夏竦年轻时,曾师从状元胡旦。

胡旦身为状元,自然很高傲,有时会挖苦夏竦几句。

夏竦虽然嘴上不说,但却暗暗记下了。

等到夏竦入仕,成为胡旦顶头上司。

某日,特意宴请胡旦。

席间,夏竦兴致勃勃,表示要吟诗一首,追忆和胡旦的师生之情。

胡旦很受用,正打算好好欣赏一下。

就听见夏竦不慌不忙的吟到:

燕雀纷纷出乱麻,汉江西畔使君家、空堂自恨无金弹,仁尔啾啾到日斜。

翻译成人话就是:

你胡旦就跟那烦人的麻雀一样叽叽喳喳!我只恨手边没有弹弓,不然非打你不可!

差点没把老状元气死。

仅仅是几句话的仇他都要报回来,如今被石介骂作奸臣,夏竦能忍?

当然不能够啊!

但夏竦聪明,也明白如今新政党人正红得发紫,如果自己公开与他们作对,弄不好会枪打出头鸟。

所以夏竦很明智的选择静观其变,等新政党人出现破绽,再一击致命。

破绽很快就来了!

03

水洛城事件后,韩琦出走,庆历新政遭遇迎头重击!

祸不单行,转年四月,仁宗疑心范仲淹搞小团体,把范仲淹叫来问话。

结果,老范还没说啥,欧阳修就蹦出来,写了篇《朋党论》,满世界宣扬范仲淹在结党。

仁宗虽说嘴上不说,但心里会不会有什么想法?难说!

夏竦敏锐的察觉到了仁宗的疑虑,并打算对此大做文章,一举打垮新政党人。

六月,石介给富弼写了封信,内有“行伊、周之事”的字样。

石介无非是想赞美富弼像上古时期的伊尹周公一样,是治世的能臣。

但不知怎地,这封信竟落到了夏竦手里。

夏竦如获至宝,当即找来女奴模仿石介的笔迹,将“周”字改成了“霍”字!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周”是周公,“霍”是什么?

霍光!

伊尹放太甲,周公辅成王,是千古美谈。

霍光就不一样了。

废昌邑王刘贺,又在妻子毒杀许皇后之后选择袒护自己家人,几千年来一直是话题不断的争议人物。

如此做法,无非是想污蔑富弼有贰心。

夏竦唯恐不够,又让女奴模仿石介笔迹,起草了一封废立的诏书,制造出新政党人密谋废立的假象。

然后将这些所谓证据一股脑交给仁宗。

仁宗本来就因为朋党问题对新政党人有所提防,如此一折腾,疑心病更重,连忙叫范仲淹和富弼前来对质。

范仲淹和富弼也不傻,知道这是朝中政敌在诋毁,拼命辩解。

仁宗倒是没有进一步追查。

但他对范仲淹和富弼,以及整个君子党的信任度明显动摇。

首击成功,夏竦迅速筹划第二击。

他要利用仁宗的心病,将范、富二人彻底逐出朝野!

很快,朝内开始有流言,说范仲淹和富弼意图不轨。

不用问,一准是夏竦放出的。

王拱辰等保守派也呼应夏竦,没事儿就搁仁宗面前说新政党人坏话。

范仲淹和富弼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月底,边境报告,有少数民族进犯。

借着这个由头,范仲淹和富弼打报告,说要去边疆抵御来犯之敌。

这不仅仅是避祸,更是一次试探。

试探仁宗的态度。

无数人上疏挽留。

欧阳修更是表示写《朋党论》纯属自己脑残,拼命想将过错一肩担。

韩琦也上疏,愿用身家性命为范仲淹和富弼担保。

可惜,仁宗还是批准了二人外放的请求。

六月,范仲淹外放为陕西宣抚使。

八月,富弼外放为河东宣抚使。

至此,“庆历新政”三巨头,韩琦、富弼、范仲淹,全部离朝。

新政失败,已经无法挽回。

范仲淹失望的踏上了去邠州的路途。

但在此之前,他迫切的想去见一个人。

一个老朋友,也是老对手。

吕夷简。

04

我大二学Python那会儿,曾听老师提到过这么一件事。

说如今的很多互联网大厂使用的代码中,有很多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产物。

这些代码冗陈复杂,运行起来效率极低,时间复杂度却高的离谱,按理说应该已经被淘汰了。

但上到CEO,下到普通员工,都不打算动这些代码。

为什么?

因为这些底层代码太繁琐了,重新编写的工程量太大。

而且越复杂的东西出错率越高。

也就是说,新编写的代码不一定比原代码好,甚至连能不能跑都难说!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擅动的。

改革也是如此。

很多人惑于改革成功带来的巨大诱惑,却忽视了改革本身极高的难度,以及失败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改革对大环境要求很高,对改革者的要求更高,改革者必须要有足够的威望和超人的能力,才能完成改革。

如果没有这些硬性条件,冒然改革,轻则白白耗费时间与精力,重则如商纣之于商王莽之于新,身死国灭,几代人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吕夷简属实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知道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不贪名,不去妄动。

有的时候,知不足而顺天命,未尝不善莫大焉。

但属于他的时代还是过去了。

他老了,已经无力操心繁杂的事务。

他辞职回乡,把国家大事交给了范仲淹。

在家里,他得知范仲淹正在搞新政,撸起袖子大干四个现代化。

改革派手握大权,他不置可否,只是默默关注着朝中的一举一动。

直到这天,他得知,范仲淹被外放了。

吕夷简很是吃惊。

更让他吃惊的是,范仲淹竟然来拜访他。

范仲淹走进来的时候,面带愧色。

吕夷简为相的时候,范仲淹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对吕夷简指指点点。

但当他真正掌握大权,开始决定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时,他才发现,肩上的担子竟如此的重,压的他喘不过气来。

他甚至远没有一直批判的吕夷简做的好。

所以他面对吕夷简,感到深深的愧疚。

吕夷简并没有嘲笑范仲淹。

相反,他用尽力气坐起身,语重心长的对范仲淹说:希文(范仲淹字),不能离京啊!

你若离京,夏竦等人必定变本加厉的抹黑你,届时你不在京城,将百口莫辩,新政也会因此毁于一旦啊!

我固然不赞同你冒然改革的主张,但我也不希望改革失败。因为改革失败,受损失的是国家啊!

我岂敢因私废公!

范仲淹默然不语。

他知道吕夷简说的是对的。

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半响,范仲淹缓缓起身,向吕夷简庄重地行礼。

公之所言,吾岂不知?

然新政至此,君臣生隙,内忧外患,已是回天乏术。

就算我在中央苦苦支撑,又有几何?

不过是徒增污蔑罢了。

我已年迈,时日无多。

就让我为大宋边疆再奉献最后的心力吧!

范仲淹离开了,吕夷简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庆历三年九月,吕夷简病逝。

范仲淹在边疆,闻吕夷简逝,感慨良多,挥笔写下《祭吕公文》:

维庆历四年十一月日具位,某谨致祭于故相赠太师令公吕公之灵。呜呼!富贵之位,进退惟艰;君臣之际,始终尤难。公觏昌辰宰予庶揆,保辅两宫,訏谋二纪,云龙协心,股肱同体,万国久宁,雍容道行四鄙。多故忧劳疾生,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呜呼!日月迭来,数不可回;两楹告兆,万乘兴哀。某素游大钧,猥居近辅,得公遗书,适在边土,就哭不逮,追想无穷,心存目断,千里悲风,尚飨!

《宋史》曰: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然所斥士,旋复收用,亦不终废。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为世名相。

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

05

范仲淹走了,但针对新政的攻击却还没有结束。

8月,夏竦等人以朋党为名弹劾欧阳修。

欧阳修反击,双方陷入无休止的口水战。

最终,晏殊出手,一封奏疏直接将欧阳修外放为河北转运使。

作为欧阳修的老师,晏殊很了解自己这位学生的脾气,担心欧阳修狂言买祸,所以才将他打发到地方保命。

欧阳修也明白晏殊的苦心,后来给晏殊的信里还特意表达了感激。

但问题是,欧阳修明白,谏官孙甫和蔡襄却没转过弯。

他俩眼见晏殊不顾师生之情,竟然搞自己的学生,一气之下,把晏殊给点了!

保守派正愁没法整晏殊,蔡襄和孙甫直接送来了现成的。

很快,晏殊也被罢相。

晏殊:淦!俩傻子!

紧接着,孙甫、蔡襄、余靖相继外放。

新政党人在朝廷的势力只剩下杜衍。

11月,朝廷举办秋日祭典。

祭典结束后,集贤校理苏舜钦意犹未尽,又邀请了一帮文人雅士来家里喝酒。

至于酒钱,苏舜钦表示,进奏院里那么多废纸,卖了不就有酒钱了?

本来吧,卖废纸算不上是啥大事,就算是挪用公款搞贪污,也值不了几个钱。

但问题在于,苏舜钦的身份不一般。

他是杜衍的女婿。

保守派正憋着劲儿要搞杜衍,再小的事儿在他们嘴里也能变成祸国殃民的大事。

王拱辰迅速反应,联合贾昌朝一起上疏,指责孙舜钦贪污挪用公款。

更让王拱辰欣喜的是,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个叫王益柔的狂生喝多了,竟然写诗“醉卧北极遣帝扶,周公孔子驱为奴”!

这是什么?这是大逆不道啊!

王拱辰立刻大做文章,矛头直指杜衍。

杜衍势单力孤,无力招架。

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杜衍受牵连罢相。

二月,在保守派的挑唆下,仁宗终于还是将范仲淹、富弼彻底罢相。

三月,韩琦罢相。

六月,欧阳修深陷桃色绯闻(实际是来自保守派章得象的污蔑),被贬知滁州,做醉翁去了。

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罢相后,范仲淹历任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佑四年(1052年),病逝在知颍州的途中,年63。

谥号:文正。

06

明正德十一年,前任首辅李东阳病重。

好友杨一清去看望他。

交谈间,李东阳说起自己死后的身后名,感慨万千。

杨一清略一沉吟,随后向李东阳表示,会尽量帮他争取“文正”作为谥号。

熟料李东阳听完后竟当场强撑病体起身,向杨一清致谢。

李东阳为何如此激动?

因为在明朝,“文正”是大明文臣的最高级谥号,是很多人做梦都想要得到的。

在李东阳之前,没有人得到过这个谥号。

为什么“文正”这个谥号被后人万分追捧?

因为范仲淹!

总结一下范仲淹的一生吧。

他出身贫苦,却能百折不挠,从一介布衣一直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执,基本代表了和平年代寒门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他忠君爱国,直言敢进,宁可抛弃到手的荣华富贵,也要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不公斗争!

他勤政爱民,待民如子,任职过的地方都有口皆碑,在陕西时更是坚持以民为本,抗击西夏,还百姓一方太平!

他不辞劳苦,敢为人先!

他持身特廉,洁身自好!

他才学满腹,仅凭借一幅画就能写出流芳百世的《岳阳楼记》,令无数人叹服!

他是后世读书人最梦寐以求的模样!

范仲淹,你当得此殊荣!

1 阅读:225
评论列表
  • ptsd 3
    2023-09-06 22:34

    感叹号用的太多就失去本意了,我一直认为过多的感叹号会拉低发言人的水平